1、单元导读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那先秦诸子就是这株大树的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铸就了中华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段辉煌。本单元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以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要注意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思考其思想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感受先秦诸子或雍容或犀利或雄起或扑拙的论说风格,理解各家论说的方法,领会其妙处。单元导读先秦诸子散文: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包括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在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夏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这一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
2、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周王室东迁以后,学术重心由王官逐渐移向民间,自老子、墨子以后,一时大思想家辈出,如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皆能著书立说,而成一家之言,后世因称这些思想家为“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上占有崇高地位,后世思想学派莫不渊源于此,诸子著作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资料。今天我们怎么读中国传统经典今天我们怎么读中国传统经典 去政治化,去宗教化,去神秘化。动用我们的同理心,想象进去政治化,去宗教化,去神秘化。动用我们的同理心,想象进入他们生活的世界中入他们生活的世界中,去接近他们的心灵遗产。以此去接近他们的心灵遗产。以此观照自我
3、,完观照自我,完成自我的圆融,领略人生行走的智慧。成自我的圆融,领略人生行走的智慧。“读者阅读经典不是单纯的读者阅读经典不是单纯的将个人无条件的交出去来服从经典,而是应当在阅读的过程中吸收,将个人无条件的交出去来服从经典,而是应当在阅读的过程中吸收,反思乃至批判一个强大的具有反思能力的读者,在阅读经典的过程反思乃至批判一个强大的具有反思能力的读者,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丰富自我。中能够不断的丰富自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山李山选自论语译注 学习目标考 点 链 接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名丘,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
4、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等许多教学理论。B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C论语共20篇,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D南宋大儒朱熹把论语和大学、孟子、礼记合编为“四书”,至此始有“四书”之名。【答案】:D项 【解析】论语、大学、孟子和中庸合编为“四书”。D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半部论语治天下“章”指诗文、歌曲的段落。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即从学而八佾里仁即从学而
5、八佾里仁雍也泰伯子罕颜渊卫灵公雍也泰伯子罕颜渊卫灵公阳货九篇中选了十二章阳货九篇中选了十二章,包含孔子独白、师生对包含孔子独白、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等不同形式的内容。话和生生对话等不同形式的内容。关于题目整 体 感 知整 体 感 知正音:自省 xng 如乐何 yu 文质彬彬 bn譬p如未成一篑 ku八佾 y文本探究【思考1】研读第一章子曰:子曰:“君子君子食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敏于事于事而而慎于言,慎于言,就有道而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学而)活动一:解释红字词语并翻译句子食:动词,吃饭 敏:勤勉 就:靠近而1 1:表并列 而2 2:表顺承有道
6、:有才艺或者有道德的人释义释义: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好好学学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有德之人有德之人,也可以理解为在位之人也可以理解为在位之人第一条第一条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第二条是在言行上做事敏捷、说话谨慎第二条是在言行上做事敏捷、说话谨慎第三条是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第三条是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及
7、时匡正自身的行为及时匡正自身的行为重在排除干重在排除干扰扰重在实践锻炼重在实践锻炼重在虚心请教重在虚心请教文本探究【思考1】研读第一章子曰:子曰:“君子君子食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敏于事于事而而慎于言,慎于言,就有道而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学而)活动二:问题探究概括主题。从从“好学好学”的标准出发,讲的是君子日常行为的准则。的标准出发,讲的是君子日常行为的准则。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过分的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过分的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追求理想和真理上
8、。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通过不断地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通过不断地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君子应重精神轻物质君子应重精神轻物质 子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述而)子曰: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nini在其中矣,学也,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卫灵公)子曰: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士志于道,而耻恶 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衣
9、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里仁)拓读文本选自论语译注第二课时自学任务1.结合课下注释,完成导学案p49-50文言实词、虚词1-10题。2.思考导学案1,2,3题。(1 1)孔子认为)孔子认为“礼乐礼乐”和和“仁仁”的关系?的关系?(2 2)理解孔子的义利观。)理解孔子的义利观。(3 3)“见见贤贤思思齐齐焉焉,见不贤而见不贤而内内自省也自省也”谈谈到应怎样修养自己的道德?到应怎样修养自己的道德?子曰子曰:“:“人人而而不仁不仁,如如礼礼何何?人而不仁人而不仁,如乐何如乐何?”?”(八佾)(八佾)研 读 文 本研 读 文 本而:表假设,如果。如何:固定句式,译为“怎样呢?”孔子说:孔子说:
10、“一个人如果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他怎样对待乐呢?”第二章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一整套可操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一整套可操作性的作性的礼乐制度,礼乐制度,将将饮食、起居、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祭祀、丧葬等各方面的社会生活都等各方面的社会生活都纳入纳入“礼礼”和和“乐乐”的范畴,潜移的范畴,潜移默化地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在周默化地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在周礼的教化下,上至天子诸侯士大夫,礼的教化下,上至天子诸侯士大夫,下至百姓农工商,举止大方,谈吐下至百姓农工商,举止大方,谈吐风雅;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国民道
11、风雅;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国民道德水准为历朝之巅。德水准为历朝之巅。礼崩乐坏是一个逐渐的、缓慢的过程,始于礼崩乐坏是一个逐渐的、缓慢的过程,始于西周末年西周末年,深化于,深化于春秋时春秋时期期,完全崩溃则是在,完全崩溃则是在战国时代。战国时代。礼乐制度重人文与教化,崇尚精神追礼乐制度重人文与教化,崇尚精神追求,兴盛于西周长达四百多年的和平时期。在像春秋战国时期的乱世,求,兴盛于西周长达四百多年的和平时期。在像春秋战国时期的乱世,周朝的礼乐制度就没有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尔虞我诈的权术斗争。周朝的礼乐制度就没有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尔虞我诈的权术斗争。文本探究【思考2】研读第二章子曰:“人而而不仁,如
12、礼何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活动二:问题探究 礼乐制度的角度出发,点明礼乐制度的角度出发,点明“仁仁”的核心价值地位。的核心价值地位。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强调必须有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强调必须有仁的根本,才能够叫行礼乐。仁的根本,才能够叫行礼乐。孔子认为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不孔子认为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可分割。阐明仁和礼乐的关系
13、阐明仁和礼乐的关系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孟子公孙丑上)子贡说:“看见一国的礼制,就知道它的政治;听到一国的音乐,就知道它的德教。拓读文本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su改火,期(j)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宰我问: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三
14、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以了。”孔子说: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我说:宰我说:“我心安。我心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孔子说: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你心安,你就那样去
15、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子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的丧礼。难道宰子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子曰子曰:“:“朝朝闻道闻道,夕死可矣。夕死可矣。”(里仁)(里仁)初 读 文
16、 本初 读 文 本朝:在早上闻道:得知真理夕:在晚上夕:在晚上孔子说:孔子说:“早晨知道真早晨知道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有遗憾。”文本探究【思考3】研读第三章子曰:“朝闻道朝闻道,夕夕死可矣。”(里仁)活动二:问题探究这里的这里的“道道”不是一般的不是一般的“道理道理”“”“事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而是特指儒家的“仁义之仁义之道道”。从对待从对待“道道”的态度出发,讲明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该用自己的态度出发,讲明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执着追求
17、真理执着追求真理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 研 读 文 本研 读 文 本子曰子曰:“:“君子君子喻喻于义于义,小人小人喻喻于利。于利。”(里仁)(里仁)喻:知晓、明白孔子说:孔子说:“君子明白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利。利。”文本探究【思考4 4】研读第四章子曰:“君子喻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活动二:问题探究 从人的价值标准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在从人的价值标准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在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和追求上和追求上的不同,的不
18、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君子建立起了自己的君子建立起了自己的内心标准内心标准义义,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小人以外在的东西作标准、作参照,并且小人以外在的东西作标准、作参照,并且主要以利来衡量主要以利来衡量。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 1.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
19、得患失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想的是道德、法度(国家和社会的事情),小人想的是私利、小惠(思恋乡土、小恩小惠,个人和家庭的生计)。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忧心忡忡。君子安贫乐道,达观知命;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义利之辩 作文链接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宋代理学家程颢说:“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中国文化中的“义利之辨”由来已久。读了上面的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把你的思考写成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20、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小人追求个人利益,而君子亦会追求个人利益,但会先考虑所得是否合于义,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孔子反对的是只追求个人的私利,要求君子“见得思义”。如果利不符合道义的要求,就应不顾个人利害、得失、甚至不惜牺牲个人之生命,舍利而取义。儒家旗帜鲜明地倡导先“义”后“利”,重“义”轻“利”。无疑,孔子的观点无论在过去还是当下,尤其是对青少年“义利观”的养成都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程颢说“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一个人行了义,就会得到利,相反,出了利也会得到义。天下之事,只有义和利这两个方面”。程颢实际
21、上是为我们提出了正确的义利观,要以义求利,不能见利忘义,更不能见利害义。这个思想在本质上与孔子思想是一致的。无论是义还是利,如果以自私的角度出发,那么即使是义,也是不义;相反如果以社会大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即使取利,也是义。由此可见,只要是以“社会价值”为起点,为初心,所言所行能一以贯之,就是最好的义利并举。可以立意为:义利并举,善莫大焉;劝义利并举,善莫大焉;劝“义义”不应否不应否“利利”;必要时要舍;必要时要舍“利利”取取“义义”思路指引子曰子曰:“:“见见贤贤思思齐齐焉焉,见不贤而见不贤而内内自省也。自省也。”(里仁)(里仁)研 读 文 本研 读 文 本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贤:形作名,
22、有德行的人。齐:形作动,看齐。齐:形作动,看齐。内:名作状,在心里。内:名作状,在心里。孔子说: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样的缺点。”文本探究【思考5】研读第五章子曰:“见贤贤思齐齐焉,见不贤而内内自省也。”(里仁)活动二:问题探究 本章中体现的孔子道德修养的方法是什么?见贤思齐。见到强于自己的人,要向他学习,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己哪些地方还有欠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君子要善于反省,见贤思齐君子要善于反省,见贤思齐研 读
23、文 本研 读 文 本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经常反省自已,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经常反省自已,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曾子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习乎?”论语论语学而学而这句话反映出孔子的什么思想?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自吾有回,门人益亲。亲。”鲁哀公问:鲁哀公问:“弟子孰
24、为好学?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史记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仲尼弟子列传拓展阅读拓展阅读颜回二十九岁的时候,头发就全白了,很早就去世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颜回二十九岁的时候,头发就全白了,很早就去世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道:道:“自从我有了颜回这样好学的弟子,学生更加亲近我了。自从我有了颜回这样好学的弟子,学生更加亲近我了。”鲁哀公问孔子: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最好学的是谁呢?你的弟子中最好学的是谁呢?”孔子回答说: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
25、生最好学,他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好学,他不不把脾气转移到别人头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把脾气转移到别人头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就死了,现在就再也。不幸年纪轻轻就死了,现在就再也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子曰子曰:“:“质质胜胜文文则野则野,文胜质则文胜质则史史。文质。文质彬彬彬彬,然后君子。然后君子。”(雍也)(雍也)研 读 文 本研 读 文 本质:质朴、朴实。质:质朴、朴实。文:华美、文采。文:华美、文采。野:粗野、鄙俗。野:粗野、鄙俗。史:虚饰、浮夸。史:虚饰、浮夸。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孔子说: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质朴超过文采就
26、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以成为君子。”研 读 文 本研 读 文 本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和虚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中庸思想,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
27、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君子的理想人格:文质彬彬君子的理想人格:文质彬彬研 读 文 本研 读 文 本曾子曰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士不可以不弘弘毅毅,任重任重而而道远。仁道远。仁以为以为己任己任,不亦重乎不亦重乎?死而后死而后已已,不亦远乎不亦远乎?”?”(泰伯)(泰伯)士:读书人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而:表并列。以为:把作为。已:停止曾子说: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是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是也
28、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不也很遥远吗?”曾子曰曾子曰:“:“士士不可以不不可以不弘毅弘毅,任重任重而而道远。仁道远。仁以为以为己任己任,不不亦重乎亦重乎?死而后死而后已已,不亦远乎不亦远乎?”?”(泰伯)(泰伯)u 1.1.“士不可以不弘毅士不可以不弘毅”是因为是因为“任重而道远任重而道远”u 2.2.“任重任重”是因为是因为“仁以为己任仁以为己任”,“仁仁”是是“忠恕之道忠恕之道”,是孔,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子思想的核心。u 3.3.“道远道远”是因为贯彻是因为贯彻“仁仁”需终生不倦,死而后已。需终生不倦,死而后已。u 以以抽丝剥茧的论说方式抽丝剥茧的论说方式,反问语气增强情感色彩
29、,点明读书人应该,反问语气增强情感色彩,点明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能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能够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够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仁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实现仁道是漫长而艰巨的。追求的目标,实现仁道是漫长而艰巨的。子曰子曰:“:“譬如譬如为为山山,未成一未成一篑篑,止止,吾止也。吾止也。譬如譬如平平地地,虽虽覆覆一篑一篑,进进,吾吾往往也。也。”(子罕)(子罕)研 读 文 本研 读 文 本譬:比方。譬:比方。为:堆积。为:堆积。篑:筐。篑:筐。平:形作动,
30、填平。平:形作动,填平。虽:虽然虽:虽然覆:倾倒。覆:倾倒。往:坚持。往:坚持。孔子说: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定去做,下一筐土,如果决定去做,是我自己要坚持的。是我自己要坚持的。”子曰子曰:“:“譬如譬如为为山山,未成一未成一篑篑,止止,吾止也。譬如吾止也。譬如平平地地,虽虽覆覆一一篑篑,进进,吾吾往往也。也。”(子罕)(子罕)孔子运用孔子运用“堆土成山堆土成山”与与“填土平地填土平地”这两这两个比喻,说明了个比喻,
31、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都在于都在于人为人为。做事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努力进。做事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努力进取,终获得成功。取,终获得成功。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是否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是否锲而不舍,是否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是否持之以恒。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语段蕴含了哪些做事和学习的道理?子曰子曰:“:“知知者不惑者不惑,仁者不忧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勇者不惧。”(子罕)(子罕)研 读 文 本研 读 文 本知:同“智”者:的人孔子说:孔子说:“聪明的人不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
32、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研 读 文 本研 读 文 本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因为他知道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自然就强;仁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招人怨恨,行忠道(立人、达人)则会令人感激,人际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真正的勇者不在于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横逆忧患来临时,能淡然处之,这才是大勇。“智者”为何“不惑”,“仁者”为何“不忧”,“勇者”为何“不惧”?请谈谈你的看法。【思考1010】研读第十章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仁。为仁。一日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克己复礼,天下归归仁焉。为仁由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己,而
33、由人乎哉?”颜渊曰:颜渊曰:“请问其请问其目目。”子曰:子曰:“非非礼礼勿视,非礼勿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颜渊曰:“回虽不敏,请回虽不敏,请事事斯语矣。斯语矣。”(颜渊)活动一:解释红字词语并翻译句子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行归复于先王之礼。一日:一旦一日:一旦 归:称赞,赞许归:称赞,赞许 目:条目,细则目:条目,细则 礼:名词作动词,合乎礼礼:名词作动词,合乎礼 事:实践,从事事:实践,从事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克制自己,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做到了
34、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颜渊说:“请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条目。问实行仁德的具体条目。”孔子说:孔子说:“不合礼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我虽然不聪敏,请求实践这些话。请求实践这些话。”文本探究【思考10】研读第十章活动二1.1.关键是克己复礼。具体是要关键是克己复礼。具体是要“视、听、言、动视、听、言、动”都符合
35、都符合礼。礼。2.2.“仁仁”与与“礼礼”是融为一体,是融为一体,“仁仁”是礼的精神支柱,是礼的精神支柱,“礼礼”是仁的一种体现,是仁的一种体现,“仁仁”是目的,是目的,“礼礼”是手段,是手段,是为实现是为实现“仁仁”而服务的,核心仍是而服务的,核心仍是“仁仁”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为仁研 读 文 本研 读 文 本子贡问曰子贡问曰:“:“有有一言一言而可以终身而可以终身行行之者乎之者乎?”?”子曰子曰:“其其恕恕乎乎!己所不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施于人。”(卫灵公)(卫灵公)一言:一个字。一言:一个字。行:实践。行:实践。其:大概。其:大概。于:介词,可以翻译成于:介词,可以翻译成“给给”子贡
36、问道: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去实践它吗?以终身去实践它吗?”孔子孔子说:说:“大概就是大概就是恕恕吧!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到别人身上。行加到别人身上。文本探究【思考1111】研读第十一章子贡问曰:“有一言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其恕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于人。”(卫灵公)活动二:问题探究1 1)在孔子看来,)在孔子看来,“恕恕”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而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而“恕恕”就是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在根本上与。它在根本上与”仁仁“是相同的,所以常是相同的,所以常把它看成是把它看成是”仁仁“的
37、实践原则。的实践原则。(2 2)学会互相理解,设身处地地看待问题。)学会互相理解,设身处地地看待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子曰:“:“小子何莫小子何莫学学夫夫诗诗?诗诗可以可以兴兴,可以可以观观,可以可以群群,可以,可以怨怨。迩迩之事父之事父,远之远之事事君。多识于鸟兽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草木之名。”(阳货)(阳货)研 读 文 本研 读 文 本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何莫:为什么不。何莫:为什么不。夫:那。夫:那。兴:指激发人的感情。兴:指激发人的感情。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的盛衰。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8、。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怨:指讽刺时政。怨:指讽刺时政。迩:近。迩:近。事:通事:通“侍侍”,侍奉。,侍奉。子曰子曰:“:“小子何莫小子何莫学学夫夫诗诗?诗诗可以可以兴兴,可以可以观观,可以可以群群,可以,可以怨怨。迩迩之事父之事父,远之远之事事君。多识于鸟兽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草木之名。”(阳货)(阳货)研 读 文 本研 读 文 本孔子说:“年轻人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讽刺时政。从近处讲可以懂得怎样侍奉父母,从长远将可以懂得如何侍奉君主。而且能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一是诗教,兴、观、群、怨以修身;二
39、是诗用,事父事君以治国;三是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学诗的重要性学诗的重要性思 考 探 究思 考 探 究如何理解和评价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观”“群”“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根据诗经的特点指出了文艺具有美感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政治作用,这是历史上对诗经的作用所进行的第一次明确而全面的理论概括,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代许多理论家都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对诗歌创作提出具体的要求。但孔子强调“兴观群怨”,目的是“事父”“事君”,即为封建礼教、封建统治阶级服务,有其明显的阶级局限性。主题归纳主题归纳吉祥如意 对中国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么都有了;没有君子,什么都徒劳。余秋雨拓 展 延
40、伸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知知者不惑 温故而知知新 B任重而道道远 得道道者多助 C迩之事事父 不足以事事父母 D敏敏于事而慎于言 回虽不敏敏【答案】【答案】C AC A项,同项,同“智智”,智慧、聪明;,智慧、聪明;/懂得、知道。懂得、知道。B B项,路程、路途;项,路程、路途;/道义、正道。道义、正道。C C项,二者均为动词,侍奉。项,二者均为动词,侍奉。D D项,勤勉;项,勤勉;/聪慧。聪慧。随堂练习一、选择题一、选择题2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质胜文质胜文则则野野 于其
41、身也,于其身也,则则耻师焉耻师焉B B见贤思齐见贤思齐焉焉 盘盘盘盘焉焉,囷囷焉,囷囷焉C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者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者D D大学大学之之道,在明明德道,在明明德 哀吾生哀吾生之之须臾须臾【答案答案】C CA A项,表顺承,译为项,表顺承,译为“就就”;表转折,译为;表转折,译为“却却”。B B项,句末语气词;译为项,句末语气词;译为“的样子的样子”;C C项,两个者都是代词,译为项,两个者都是代词,译为“的人的人”D D项,助词,相当于项,助词,相当于“的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独。;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独。三三、理解性默写理解性
42、默写(1 1)孔子在论语)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2 2)孔子在论语)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子是:_,_。(3 3)孔子在论语)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是:_,_。【答案】(答案】(1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2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3 3)朝闻道,夕死可矣。)朝闻道,夕死可矣。随堂练习随堂练习(4 4)孔子在
43、论语)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5 5)论语)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孔子告诉他是“恕恕”。接着孔子又对。接着孔子又对“恕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6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语里仁中的里仁中的“_“_,_”_”。(7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
44、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自勉。自勉。【答案答案】(4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5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壹思 考 探 究思 考 探 究孔子“仁”的学说中蕴含着哪些值得现代人弘扬的思想精华?(至少写出两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具有重要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对方对我们友好的情况下才对对方友好;我们
45、对意味着,我们不是在对方对我们友好的情况下才对对方友好;我们对对方好,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以自己的心来体贴对方的心。这凸对方好,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以自己的心来体贴对方的心。这凸显了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显了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人是社的思想对现代人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人是社会性动物,为人处事必须考虑他人的存在、社群的秩序,也必须对自会性动物,为人处事必须考虑他人的存在、社群的秩序,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规范。孔子宣扬的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规范。孔子宣扬的“礼礼”中蕴含的严于律已中蕴含的严于律已的基本精神在今天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基本精神在今天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05课 论语十二章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