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兼爱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 1、理解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理解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2 2、学习本课中说理的方法和论证的逻辑。、学习本课中说理的方法和论证的逻辑。3 3、体会兼爱的思想内涵,思考其现代社会意义。、体会兼爱的思想内涵,思考其现代社会意义。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合作探究,讲练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兼爱的思想内涵,思考其现代社会意义。体会兼爱的思想内涵,思考其现代社会意义。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1.结合结合兼爱中兼爱中非攻非攻等墨子的文章,全面了解墨子的等墨子的文章,全面了解墨子的“兼爱兼爱”思
2、思想。想。2.2.对儒家对儒家“仁爱仁爱”思想与墨家思想与墨家“兼爱兼爱”思想加以比较。思想加以比较。【课堂知识点拨课堂知识点拨】一题解一题解兼爱兼爱是代表墨子基本思想的名篇之一,共上、中、下三篇,本文为上篇。“兼爱”一说,最初见于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墨老先生被后人视为侠者之祖,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宣扬“兼相爱,交相利”的学说,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也就是对待别人要如同对待自己,爱护别人如同爱护自己,彼此之间相亲相爱,不受等级地位、家族地域的限制。“兼爱兼爱”思想思想所谓“兼爱”,乃不分等级差别的相互亲爱。墨子认为世间一切动乱的根源,皆起于不相爱
3、,他在兼爱中说:“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生也。”又说:“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算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今家主独知爱其家,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算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为了“兴天
4、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故墨子主张“兼相爱”以作为解决之道。他说:“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攻?”“兼爱兼爱”发展发展后期墨家后期墨家继承并发扬了墨子的兼爱思想,把爱的对象作了无限的推广,甚至倡导“士损己而益所为也”以及“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即为了他人的利益,虽牺牲个人也在所不惜,超越了墨子原有的兼爱精神。墨家
5、认为,一个人仅仅是武艺高强,不顾生死,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武侠,要具有无反顾地去做损己利人的事情的精神。所以说,武侠是一群行为端正、具有“士”的情怀的君子,并不是一帮打家劫舍、无法无天的“寇贼”。帮助弱者,抗击强者,一直是墨家的本色。他们誓要铲除人间的不平事,即使引来杀身之祸也毫无惧色;他们怜悯天下的贫苦百姓,即使自己两袖清风也无怨无悔。这样的胸襟和气魄,不就是我们所敬佩的武侠风范吗?墨家学派为了实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的“兼爱”理想,所有门徒都穿着布衣草鞋,日夜不休的奔走实践,对于矫治当时社会弊病有着极大的贡献,在教育上也起了以身示范的作用。二作者二作者“天才匠
6、人,孤独侠客天才匠人,孤独侠客”墨子墨子墨子(前468-前376),名翟(d),春秋末战国初期鲁国(今山东滕州)人,一说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他曾学孔子之术、儒学之业,后因不满儒家的繁文缛节,于是另立学派,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并创立墨家学说,著有墨子一书。墨子在科技方面颇有成就,常被誉为“科圣”。他的军事技术高于其他诸子,在春秋战国时期他和孔子两人被并称为“显学”大师,有“非儒即墨”之称,成为天下人学习的榜样。他一生都在为扶危济困的事业而奔忙。他的思想核心是兼爱。主要思想:主要思想:政治政治:主张“尚贤”与“尚同”。提出了维护和平,反
7、对侵略的“非攻”的主张。经济经济:主张“强本节用”,即重视生产,崇尚节俭,人人参与劳作并分工合作、各尽所能。主张量功分禄,以劳定赏。伦理伦理:主张“兼爱”。为官的要“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为民的要相亲相爱,交互得利。教育教育:主张教育目的是实现救世济民。重视教授生产、军事技能、自然科学知识和逻辑知识。军事军事:主张“有备无患”,反对侵略战争,主张采取防御战术。主张外交上要“遍礼四邻诸侯”,争取国际上的支持。今人评价:今人评价:墨子是中国的良心和灵魂。张知寒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毛泽东兼爱非攻,是全人类的精神制高点。余秋雨墨子是“平等、博爱”的中国宗师。“古时最
8、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的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孙中山三三墨子墨子墨子一书现存五十三篇,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六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在逻辑史上被称为后期墨家逻辑或墨辩逻辑(古代世界三大逻辑体系之一,另两个为古希腊的逻辑体系和佛教中的因明学);其中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特别是天文学、几何光学和静力学。四时代背景四时代背景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之交、社会大变革时期,这时奴隶制度已经开始崩溃,封建制度
9、正在逐步建立,礼崩乐坏、王权衰败、生灵涂炭,社会的动荡给人民带来极大的苦恼。墨子有极强的忧患意识、入世风骨及救世精神,积极寻找着救世的药方,他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第一段:治天下者必知乱的根源第一段:治天下者必知乱的根源圣人圣人以治天下为事以治天下为事者者也也,必知乱之,必知乱之所自起所自起,焉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医之攻人之疾者然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之所自起,则弗弗能攻。治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乱者
10、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注释】圣人圣人:指理想中的最高统治者。为事为事:为自己应做的事,即“为己任”的意思。者也者也:表判断。所自起所自起:从哪里发生。焉焉:副词,乃,才。医医之攻人之疾者之攻人之疾者:医生治人的病。医医:医师。之之:主谓之间,取独。攻攻:治。然然:那样。弗弗:不。【译文】圣人是以治天下为职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才能对它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这就好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医治,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就不能医治。治理天下混乱又
11、何尝不是这样呢!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第一段:治天下者必知乱的根源第一段:治天下者必知乱的根源圣人圣人以治天下为事以治天下为事者者也也,必知乱之,必知乱之所自起所自起,焉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医之攻人之疾者然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之所自起,则弗弗能攻。治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探究】1.本段的
12、中心句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方法?中心句: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于是)能治之。本段采用了类比论证,以大家熟知的医生治病需要明确病因,来写圣人治国须知混乱产生的原因。第二段:乱何自起?起不相爱。第二段: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起不相爱。臣子之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虽父之不慈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
13、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盗贼者亦然亦然。盗爱其室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贼爱其身其身,不爱人爱人,故贼人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其家,不爱异家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乱物,具此而具此而已矣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当当:通“尝”,试。起不相爱起不相爱:起源于互不相爱。之之:主谓之间,取独。故故:所以、于是。亏亏:损害。虽虽:即使。慈慈:慈爱,本指父母之爱,引申之亦泛指上对下之爱。是何也是何也:这是什
14、么原故。盗贼盗贼: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亦然亦然:也一样。盗盗:窃贼。其室其室:自己家。其异室:“其”字衍;异室,别人家。贼贼:强盗。其身其身:自身。不爱人不爱人:不爱别人之身。贼人贼人:伤害他人。贼,作动词。相乱家相乱家:互相侵扰别人的家。其家其家:自己的家。异家异家:别人的家。乱物乱物:乱事,物,事,事故。具此而已矣具此而已矣:都具备在这里了。第二段:乱何自起?起不相爱。第二段: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起不相爱。臣子之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
15、谓乱也。虽虽父之不慈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盗贼者亦然亦然。盗爱其室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贼爱其身其身,不爱人爱人,故贼人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其家,不爱异家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乱物,具此而已矣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圣人是以治天下为职业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乱产生的根源。试考察混乱从
16、哪里产生,起源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谓混乱。儿子爱自己而不爱父亲,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因而损害兄长以自利;臣下爱自己而不爱君上,因而损害君上以自利;这就是所谓的混乱。反过来说,父亲不慈爱儿子,兄长不慈爱弟弟,君上不慈爱臣下这也是天下所谓的混乱。父亲爱自己而不爱儿子,所以损害儿子以自利;兄长爱自己而不爱弟弟,所以损害弟弟而自利;君上爱自己而不爱臣下,所以损害臣下以自利,这是为什么呢?都是起源于不相爱。即使在天下做小偷和强盗的人也是这样,小偷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偷取别人的家以利自己的家;强盗只爱自身,不爱别人,所以残害别人以利自身,这是为什么呢
17、?都是起于不相爱。即使大夫相互侵害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也是这样。大夫各自爱他自己的家族,不爱别人的家族,所以损害别人的家族以利他自己的家族;诸侯各自爱他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损害别人的国家以利他自己的国家。天下混乱的事情,全都摆在这里了,细察这些从哪里产生的呢?都起源于互相不爱。【探究】1.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乱乱”主要指什么?主要指什么?【答案】中心句: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乱”在文中,主要指臣子不孝君父。2.2.在墨子看来,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天下之乱”有哪些?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是如何产生的?【答案】墨子认为天下乱象有:臣子不孝君父,子亏父
18、而自利,弟亏兄而自利,臣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这也是乱;贼人以利其身,是乱;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是乱。这些乱象产生的原因是“自爱”,而不爱人。第三段:若使天下兼相爱第三段:若使天下兼相爱若使若使天下兼相爱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若爱其身,犹犹有不孝者乎?视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恶施不孝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
19、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若若:如果。若使若使:假使。兼相爱兼相爱:互相关爱。若爱其身若爱其身:如同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犹犹:还、仍然。视:看待。恶施恶施不 孝不 孝:从 何 去 行 不 孝。恶恶(wu):何。施施:行。亡亡:通“无”。贼贼:作动词用,残害的意思。有有:同“又”。第三段:若使天下兼相爱第三段:若使天下兼相爱若使若使天下兼相爱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若爱其身,犹犹有不孝者乎?视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恶施不孝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
20、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假使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假使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亲兄长及君上像己,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亲兄长及君上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情呢?还有不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情呢?还有不慈爱的吗?看待儿子、弟弟及臣子像看待自己慈爱的吗?看待儿子、弟弟及臣子像看待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爱的事情呢?这样不慈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爱的事情呢?这样不慈爱就没有了。还有强
21、盗和贼寇吗?看待别人的爱就没有了。还有强盗和贼寇吗?看待别人的家像自己的家一样,谁还盗窃?看待别人就像家像自己的家一样,谁还盗窃?看待别人就像自己一样,谁还害人?所以强盗和贼寇就没有自己一样,谁还害人?所以强盗和贼寇就没有了。还有大夫间相互侵害、诸侯间相互攻伐的了。还有大夫间相互侵害、诸侯间相互攻伐的吗?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一样,谁吗?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一样,谁还侵害?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一样还侵害?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一样,谁还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害家族,诸侯相,谁还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害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就没有了。假使天下的人都相亲互攻伐封国,就没有
22、了。假使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不再攻伐,家族与相爱,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不再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不再侵害,没有了强盗与贼寇,君臣家族之间不再侵害,没有了强盗与贼寇,君臣父子之间都能孝敬慈爱,像这样,天下就治理父子之间都能孝敬慈爱,像这样,天下就治理好了。好了。【探究】1.1.本段的中心观点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本段的中心观点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中心观点:中心观点:若使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论证方法:论证方法:运用假设、铺排、反问的句式,正面论证了“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的观点。采用铺排的手法,连用“犹有”“谁”引起的反问句,以反诘的语气坚定而鲜明地阐述了唯有“兼
23、爱”才可止乱致治的观点。第四段: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第四段: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恶得不禁恶禁恶而劝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注释】“恶得恶得”句:怎能不禁止互相仇恨而鼓励互相亲爱呀。恶得恶得:怎得、怎么能。禁恶禁恶:禁止互相憎恶。劝劝:劝导、规劝。交相恶交相恶(wu):相互间彼此仇恨。子墨子子墨子:墨子弟子对老师的敬称,如同说“我们的夫子墨子”。【译文】所以圣人既然是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怎么能不禁止互相仇恨而劝导相爱呢?因为天下相亲相爱就能治理好,相互仇恨就会混乱,所以我们老师墨子说:“不
24、能不劝导爱别人。”道理在此。【探究】1.1.本文的结论是什么?本文的结论是什么?【答案】结论为: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即统治者要鼓励人与人相亲相爱。2.2.有人说,读墨子的有人说,读墨子的兼爱兼爱就像是听老太太说话,有絮叨之感,语言不就像是听老太太说话,有絮叨之感,语言不简洁,你是怎样看待墨子语言的简洁,你是怎样看待墨子语言的“絮叨絮叨”的?的?【答案】我认为没有絮叨之感。这是使用了繁复论证的方法。墨子为了把意思说清楚,除了语言浅显外,还不避絮叨。钱振鍠在名山小言中说:“文章有为我与兼爱之不同。为我者只取我自家明白,虽无第二人解,亦何伤哉,老子古简,庄生诡诞,皆是也。兼爱者必使我一人之
25、心共喻于天下,语不尽不止,孟子详明,墨子重复,是也。”3.3.墨子的墨子的“兼爱兼爱”和孔孟的和孔孟的“仁爱仁爱”的内容有何异同?的内容有何异同?相同之处相同之处:内涵一致。二者都显出了爱的普遍性,孔子的“泛爱众”与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都体现了爱的普遍性、广泛性。社会背景和基本目标相同。都产生于春秋战国的社会动乱时期,都怀着安邦定国、终止混乱纷争的理想。不同之处:不同之处:具体内涵不同。在儒家心中,君子最爱的首先是双亲,其次是民众,最后是万物。对于民众而言,施以仁德便可,亲爱留给自己的血亲。爱是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而在墨家心中,“官无常贵,
26、民无终贱”,无差等的爱冲破等级的枷锁,冲破血缘的坚冰,爱人如己,尤其去爱那些最可怜、最卑下、最被社会践踏的人。爱心无垠,善意无穷,关怀最有力量。从这角度而言,墨子进入了一种更为崇高的境界。爱的倾向性不同。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尽心,不言回报,只求尽职尽责,不问自己的权利。墨子的兼爱思想站在功利的角度提出对等互报的原则“兼相爱,交相利”。4.4.墨子认为,人人都只是爱自己而墨子认为,人人都只是爱自己而“自利自利”,是社会混乱动荡的原,是社会混乱动荡的原因;而孟子认为:人人眼里只有利而没有因;而孟子认为:人人眼里只有利而没有“仁义仁义”,必将导
27、致国家败亡。,必将导致国家败亡。他们二人的观点是否有相通之处?他们二人的观点是否有相通之处?【答案】超越自爱自利和关爱他人方面,墨子、孟子二家的主张显然是相通的。墨子认为,人们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会使人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人,种种社会问题由此产生。兼相爱,交相恶的原则意味着超越只知道自爱自利的狭隘,做到爱人利人。孟子把仁义高悬在利之上,目的是要人从追逐私利的偏狭中超脱出来,以具备更高的道义层面上的关怀和和追求。孟子的仁主要意味着对他人的同情和体贴。【小结】人称墨子为“天才匠人,孤独侠客”,这种孤独似曾相识。在那个拒绝崇高的时代,拥有高贵理想的人们,孔子、庄子、墨子无一不是孤独的。孔子游说天
28、下、著书立说,温雅敦厚;庄子超然物外、顺应天理,逍遥无为;而墨子古道热肠、反战爱民,行侠天下。他的孤独别有一番豪气和决绝。斯人已逝,思想和精神永存。心存兼爱,我们的生命弹出一支支悦耳动听的妙曲;心存兼爱,我们的生命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兼相爱,交相利,奏响生命的最美和弦。【课堂即学即练课堂即学即练】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当察乱何自起 B故不孝不慈亡 C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答案】C【解析】A项,“当”同“尝”;B项,“亡”同“无”;D项,“受”同“授”。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虽父之不慈子 B故亏父而自利 C盗爱其室,不爱异室
29、 D君臣父子皆能孝慈 【答案】D【解析】A项,慈,形容词用作动词,慈爱;B项,利,使动用法,使自己得利;C项,盗,动词作名词,小偷。3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子自爱,不爱父 B贼爱其身,不爱人 C凌万顷之茫然 D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答案】D【解析】A项,自爱,古义:只爱自己。今义:指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名誉。B项,爱人,古义:爱惜别人。今义:爱慕的人、恋爱的对象或婚姻对象。C项,茫然,古义:辽阔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4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定语后置句)B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判断句)C皆起不相爱。(状语后置句
30、)D当察乱何自起?(宾语前置句)【答案】A【解析】此句应为判断句。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墨子一书中“节用篇”详细论述了节约的好处和必要性。物质财富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墨子的观点是用财不费,去其无用,则国家强大,人民富裕。财富是生活的利用品,不是炫耀物。人类的发展无穷无尽,自然资源却日益减少。_ 既能保护自然环境,又能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_,衣服不能因为旧了就抛弃;饭菜不能因为不可口就浪费;家具不能因为不时髦就丢掉节用是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美好的道德风格;节用是爱物惜物的生活态度,济世利人福及子孙;节用是爱国爱自然的伟大情操,心胸宽阔境界高远;_,为持久发展蓄存更大能量。节用的风俗应当伴随文明世代留传。【答案】(1)适度地循环利用自然资源(2)节用应该落实在日常生活中(3)节用是持之以恒、聚沙成塔的积累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