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核心知识点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4、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有利于组织成为阶级力量;具有革命性;具有先进性。(2)共产党成立之前,所进行的斗争存在两个根本性弱点。(3)中
2、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4)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5、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6、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的目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
3、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7、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中国特色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抢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希望发展和保持独立的国家提
4、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8、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根本立场:人民立场;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9、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
5、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0、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它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11、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决定性因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作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成为时代
6、先锋、民族脊梁,是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12、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主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总的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而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能力的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13、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7、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14、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
8、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基本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目的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1、我国的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2、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最广泛的表现: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最真实的表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有制度和法
9、律保障;在实现方式上有: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最管用的表现:建立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包含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我国的国家职能)对内职能:维护国家稳定:依法打击破坏、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发展:开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对外职能: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国家的性质决定国家的职能,我国的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位:在国
10、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6、人大代表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产生:民主选举产生;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义务:应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原则: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国体决定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
11、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与共产党、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方面,人民大表大会制度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人民大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
12、统一和民族团结。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地位: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特点(内容):奉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优越性: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性质:爱国统一战线
13、组织,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职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10、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方针: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原则)原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内容: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14、和人民政府,依法行使自治权。前提和基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地位: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优越性:它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11、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中国化方向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2
1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性质:人民群众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形式: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地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 基层民主实践:(1)民主选举(2)民主协商(3)民主决策(4)民主管理(5)民主监督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1、法的本质:法是维护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16、;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2、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蓬勃发展。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
17、治最根本的保证。(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5、法治国家的内涵: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2)坚持良法之治。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效力。(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
18、(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6、建设法治国家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内容:推进宪法实施。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意义: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7、法治政府的内涵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政府。8、建设法治政府措施:(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2)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3)
19、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4)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5)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6)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等。意义:(1)政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2)人民与社会: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9、法治社会的内涵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1)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2)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3)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10
20、、建设法治社会(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意义: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11、科学立法必要性: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要求:(1)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2)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3)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
21、学化。推进科学立法要求:(1)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2)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3)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12、严格执法原因: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意义:严格执法,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严格执法要求: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持规范执法,严格的执法程序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也是执法公开公正的重要保障;坚持公正执法;坚持文明执法。13、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22、。要求:司法的程序要求公正;司法的结果要公正。推进公正司法(1)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2)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3)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4)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14、全民守法要求:(1)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2)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3)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推进全民守法推进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