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三版)》课件行政伦理学第十三章.ppt

上传人(卖家):momomo 文档编号:487922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4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三版)》课件行政伦理学第十三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三版)》课件行政伦理学第十三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三版)》课件行政伦理学第十三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三版)》课件行政伦理学第十三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三版)》课件行政伦理学第十三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道德管理道德管理13.1 道德管理概述 13.1.1 道德管理的含义 道德管理主要是指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基于伦理规范和原则而在社会治理领域作出相应的管理安排,目的是要促进社会治理行为的道德化。社会治理实践既包括以政府组织为主体的行政管理行为,也包括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公共管理活动。这就意味着在社会治理领域中,政府组织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包容,非政府组织对政府行为的支持与监督。道德管理的目的在于行政行为的道德化,本质上是对官民伦理关系失范的一种矫正。行政行为所表现出来的“非道德化”倾向容易滋生“行政之恶”,削弱社会治理的秩序,官民信任关系瓦解,社会矛盾冲突恶化。13.1.2

2、.道德管理的基本特征 我们时代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这些特征决定了道德管理的特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1)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并不是唯一的社会管理权力中心,各种公共和私人机构在社会管理某一特定领域都可能成为权力中心,纷繁复杂的治理实践需要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国家应把独自承担的一部分责任转移给社会,让后者承担越来越多的原来由国家承担的事务。(2 2)管理对象的复杂性。)管理对象的复杂性。道德管理是一种全新的以人的复杂性为对象的管理方式。这样看来,社会治理就不再是政府对其机关内部事务、具体社会事务的管理,而是通过对作为人的行政人员以及社会治理参与

3、者的管理而实现的促进行为道德化的管理方式。(3 3)管理方式的多样性。)管理方式的多样性。道德管理将根据管理情境的变化,因应调整,选取适宜的方式与方法。13.1.3 道德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行政之恶”的存在 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不确定性与复杂性急剧攀升,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也愈演愈烈,所呈现出来的局面就是布坎南所言的“道德无政府状态”,即每个人完全把其他人当作促进其目标实现的工具。工具主义的猖獗是与工业社会对技术理性的极端崇拜分不开的,而这种强调科学以及技术进步的信念凝固为一种技术理性思维和文化,作用于公共领域,就导致了所谓的“行政之恶”。13.1.3 道德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管理

4、行政的道德缺失 (1)在社会角色的扮演层面,管理行政形塑出来的是理性官僚的非人格化。(2)在社会组织的结构层面,管理行政所孕育的强势官僚制不利于权力结构的开放性。由于“管理性”的要求日益强盛,在理性官僚的非人格化的驱使下,职业官僚在整个社会中取得了强势地位。这一强势地位固化了社会结构中的承认与认同,削减了权力结构的开放性。(3)管理行政对技术理性的膜拜,造成了社会价值体系的紊乱与溃散。(4)管理行政的制度导致了行政之恶的泛滥。以管理行政为典型治理形式的条件下,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道德水平下降、价值失落的问题。13.1.3 道德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抑制行政之恶的路径 道德管理

5、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塑造与维系”,着力于塑造道德自主的个体,推动社会行动者独立自主型人格的确立,维系道德制度的结构,为社会生产道德秩序。可以说,这是面向后工业社会的一种前瞻性思考。一方面,道德秩序如何供给,需要对其构成要素,即底线伦理的享有、共同信念的承认和终极关怀的认同进行必要的分析。另一方面,道德管理正逐渐构建起具有公共能量场性质的场域结构,或曰社会伦理场,其核心在于伦理精神的启蒙与道德规范的建立。13.2 道德管理的内容13.2.1 道德管理的制度想象 道德管理的内容具体包括制度、组织和行为三个方面。理解道德管理的制度可以从以下角度:(1 1)就社会场域与价值趋向而言。)就社会场域与价值

6、趋向而言。农业社会时期的道德教化虽然今天看来效果难彰,但对它进行必要的回顾则有助于审视工业社会时期的道德虚无,从而为后工业社会时期的道德重塑与道德自主提供必要的准备。(2 2)就思想脉络与社会关系而言。)就思想脉络与社会关系而言。农业社会时期主要体现为权力意志与单向度的分配关系;工业社会时期则随着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而开始了建构起了法的精神,社会开始分化,社会分工日益碎片化;后工业社会时期的伦理精神启蒙将确立起自主的道德个体,并在独立人格的基础上开展合作行为及其体系建构。(3 3)就道德源流、意识形态与理性偏好而言。)就道德源流、意识形态与理性偏好而言。工业社会所固有的法律秩序在根本上则是排斥道

7、德的,其内在的意识形态是契约主义的,其理性偏好则是技术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后工业化提出了对道德秩序的需求,对现代性与资本主义的反思指向了社会领域的融合以及道德与法的融合。13.2.2 道德管理的组织架构 农业社会家元共同体工业社会族阈共同体后工业社会合作共同体13.2.3 道德管理的行为旨向 道德管理在行为层面的具体表现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1)作为公共产品的道德秩序。)作为公共产品的道德秩序。道德管理的实质就是服务,或者,也可以说道德管理会以服务的形式出现。(2 2)替代性策略的窘迫。)替代性策略的窘迫。在社会实践领域,道德管理的替代产品可以有宗教的与法律的备选策略。然而,此二者在

8、应对道德困境的时候,实质上并没有推动道德秩序的生成。(3 3)服务行政的引导、塑造与维系。)服务行政的引导、塑造与维系。道德管理是服务行政的具体展开过程,有着引导、塑造与维系社会秩序的责任。在道德培育的过程中,“人们需要被引导,使之遵循责任的路线,如果缺乏教导、指引、强制,他们几乎做不到这一点”13.3 道德管理的实践 13.3.1 道德管理的历史背景 由于这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包含着伦理精神,因而,必然会以道德管理的形式出现。(1 1)后工业社会的莅临与发展是与全球化同步的。)后工业社会的莅临与发展是与全球化同步的。(2 2)服务行政是伴随着对科学管理范式下的确定性思维与简)服务行政是伴随着

9、对科学管理范式下的确定性思维与简单化逻辑的批判过程而问世的。单化逻辑的批判过程而问世的。(3 3)在服务行政的视野中看道德管理生成的历史脉络。)在服务行政的视野中看道德管理生成的历史脉络。13.3.2道德秩序的生成 道德秩序的生成过程展现出社会秩序从自然的自发、社会的创制逐渐走向道德的自觉这样一个发展轨迹。1市场秩序的自然自发市场秩序的自然自发 市场秩序的形成是位于第一象限的,即由自发产生方式与理性的方式组合而成,其核心构成要素是基本的信任、先在的规范和市民社会的存在。2法律秩序的社会创制法律秩序的社会创制 就其来源及其表现形式而言,法律秩序的构成在实施载体上可以分为习惯法与正式法律两种。3道

10、德秩序的自主自觉道德秩序的自主自觉 道德秩序是人的道德存在和伦理关系的反映,其有效供给取决于社会管理体系对此二者的认知与关注程度。13.3.3行政良知的内容 1伦理的启蒙 基于伦理的思考所关注的总是人类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即认识和理解善与恶善与恶的问题。伦理是支撑文明社会的道德责任道德责任。正如社会责任往往强调的是社会对一家企业的期望一样,行政责任往往强调的是社会对政府行为的期望。因而,伦理觉识与伦理启蒙,也意味着社会共同体成员个体的道德自觉、行政行为中道德责任的维持。这一道德自觉与责任之维系,仰赖于道德社会的建构。13.3.3行政良知的内容 2公共生活的拓展 市民社会的发展创造了公共生活的活

11、动空间,而在公共生活的体系中,选择行为是应得权利与社会供给的组合形式。通过公共生活的拓展,可以有效地应对社会要素多样性的现实要求,从而满足社会多元组织的参与诉求,继而为培育具有自治倾向的公民品格创造组织生活条件,并为道德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13.3.3行政良知的内容 3道德秩序的建构 道德社会、公共生活与道德秩序构成了后工业社会的三个支柱,因而,也对公共行政提出了转型为服务行政的要求,这就是我们在后工业化进程中去理解道德管理的历史情境与现实空间。通过对道德社会的塑造,推动公共生活的道德化,继而实现道德秩序的建立,其内在逻辑脉络是伦理觉识在不同主体结构中、不同的主体成员身上以及行政组织之间发生互

12、动关系的过程。这一过程孕育着道德秩序的生成,意味着道德制度结构的建立。本章小结1.道德管理是社会管理主体在公共事务治理领域中实现行为道德化的实践过程。道德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行政行为的道德化,本质上是对官民伦理关系失范的一种矫正。道德管理是在管理主体多元化、管理对象复杂性和管理方式多样性条件下产生出来的一种必然性要求。道德管理将抑制甚至消除近代以来政府中普遍存在的行政之恶。2.基于伦理启蒙而建构起来的“德制”、合作制组织和服务行政是道德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在后工业化的视野中,在服务型社会治理的结构中,社会权威将主要呈现为道德权威对权力权威与法律权威的整合。服务将成为后工业社会新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最

13、基本的公共物品,道德管理在本质上是可以理解成服务的,是蕴含于管理中的服务,也是以服务的方式实现的管理。道德管理所要提供的就是以服务为内容的公共产品。3.工业社会管理行政的结构性梗阻的消解,需要在后工业化运动对理性官僚行政人格的改造中实现,与服务行政联系在一起的行政人格将是建立在人的道德存在的基础上的,反映了人的道德存在的真实情况,因而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任何行政行为的道德错位问题。依据管理对象的差异,我们将社会秩序分为三种类型,即市场秩序、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道德管理的目的在于建构起道德秩序。道德秩序的生成过程展现出社会秩序从自然自发、社会创制逐渐走向道德自觉的轨迹。后工业社会中的服务行政是以道德为存续根本的。作为服务行政的践行基础的道德管理,其实践路径有赖于在道德制度的框架下对伦理觉识与道德秩序进行建构,舍弃行政之恶,追求行政之善。关键术语道德管理行政之恶非人格化合作制组织伦理启蒙市场秩序法律秩序道德秩序复习思考题1简述道德管理的含义。2简述道德管理的基本特征。3什么是行政之恶?4怎样去消除行政之恶?5怎样理解道德管理的制度?6简述道德管理的组织架构。7简述道德管理在行为层面的具体表现。8怎样理解行政人员的“道德存在”?9论述社会秩序的三种类型。10论述道德管理与道德的人、道德社会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三版)》课件行政伦理学第十三章.ppt)为本站会员(momomo)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