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 2、掌握移项方法,学会解“ ax 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 “ ax 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 PPT课件和微课等。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解方程: 9x-5x =8 解 :合并同类项 ,得: =_ 系数化为 1,得 : x=_ 【通
2、过简单的旧知识复习,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为本节课的方程的解法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出示问题 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 阅读,如果每人分 3本,则剩余 20本;如果每人分 4本,则还缺 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引导学生回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学生讨论、分析: 1、设未知数:设这个班有 x名学生 2、找相等关系: 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等式相等 3、列方程: 3x 20=4x-25 ? (1) 设问 1:怎样解这个方程?它与上节课遇到的方程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后发现:方程的两边都有含 x的项( 3x与 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 20 与 25)
3、 设问 2:怎样才能使它向 x=a的形式转化呢? 学生思考、探索:为使方程的右边没有含 x 的项,等号两边同减去 4x,为使方程的左边没有常数项,等号两边同减去 20. 3x 4x= 25 20? ( 2) 设问 3:以上变形依据是什么? 等式的性质 1。 归纳: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 一边,叫做移项。 师生共同完成解答过程。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设问 4:以上解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整理: 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 x=a的形式。 【 在此结合例子解释“项”,没有正式给出项的定义,为突出方程主线
4、,这里不做更多补充,学生可以自然接受。再次渗透化归思想。培养学生说理有据,画框图、标箭头,辅助学生分析。通过观察结果强调“变号”这一特点。 】 三、巩固训练、深化提高 1.解方程: 3x+20=4x-25 解:移项, _ 合并同 类项,得 _ 系数化为 1,得 _ 2.解下列方程: ( 1) 3x+7=32-2x (2)x-3=1.5x+1 3.天平的左边放 2 枚硬币和 13 克砝码,右边放 6 枚硬币和 5克砝码,此时天平恰好平衡 .每枚硬币的质量是多少克? 提问: 1、 今天你又学会了解方程的哪些方法?有哪些步聚?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2、 现在你能回答前面提到的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
5、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吗? 3、 今天讨论的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又有何共同特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整理: 解方程的步骤及依据分别是: 移项(等 式的性质 1) 合并(分配律) 系数化为 1(等式的性质 2) “对消”与“还原”就是“合并”与“移项” 表示同一量的两个不同式子相等。 四、总结升华、反思提升 同学们,请你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说收获。 【 使学生能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含的程序化思想。 】 板书设计 :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第 2课时 知识点: 1、移项的定义 2、一般步骤 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 作业设计 1、用方程解答下列问题: ( 1) x的 5倍与
6、 2的 和等于 x的 3倍与 4的差,求 x ( 2) y与 -5的积等于 y与 5的和,求 y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2、将一块长、宽、高分别为 4 厘米、 2 厘米、 3 厘米的长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底面半径为 2 厘米的圆柱,它的高是多少?(精确到 0.1厘米)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是移项法则的应用,因而我设计了几个巩固移项概念的题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对移项的概念和法则加深理解和应用;然后自学课本例题,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算理,并加以巩固应用,让学生体会出解题步骤的简洁性并通过达标测试中的应用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解一元 一次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 - 全套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与教学设计 , 欢迎点击下方按钮下载! 还有 配套的精品课件,公开课课件,各种测试题和导学案 等资料供你选用! 请点此到 下载本文全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