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 (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历程 高考试题 考查内容 命题立意 分析解读 2017 全国卷 , 33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以英国国民收入、工人实际工资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多次轮流考查本单元主干知识。试题既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又着重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稍偏难。在备考时,应熟练掌握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工业革命等主干知识,注意运用重要历史概念解决问题 2017 天津卷, 6 工业革命的影响 以英国时刻表标准的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 英国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2016
2、 全国卷 , 33 工业革命的影响 以英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运用社会史观分析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角度一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途径、基本特点 1形成过程 2途径: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和资本的流通、殖民掠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等是促使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其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3基本特点 (1)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 (2)开放扩张性:由资本 主义固有属性决定。 (3)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4)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进步。 (5)以
3、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 “ 世界工厂 ” 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 “ 供货商 ” 。 角度二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阶段 早期殖民扩张 19 世纪的 殖民扩张 19 世纪末 20 世纪 初的殖民扩张 背景 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 工业革命的推动,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进行资本输出 主要 国家 西、葡、荷、英、法等国 英、俄、法、美 等国 英、法、美、德、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 扩张 地区 大多只能占有沿海地区,未深入内地 进行全球殖民扩张,深入内地 全世界范围 方式 公开的殖民掠夺 炮舰政策,强签不平等条约 武力扩张,资本输出,划分势力范
4、围,分割世界 活动 抢夺金银、贩卖黑奴、垄断商路、欺诈性贸易 在殖民地进行商品倾销,掠夺原料 进行资本输出,商品倾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结果 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灾难 推动了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国家逐渐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将世界瓜分完毕,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认识 列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加剧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贫穷,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第二,在亚非拉地区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社会体制,激发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意识,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
5、一些地区和国家逐渐走上近代化道路 角度三 从新史观的角度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 形成和发展。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严重社会问题,如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 (包括童工问题 ),城市化问题 (如伦敦
6、人口剧增 ),严重的集群性社会问题,特殊人群 (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 )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等方面问题。 5从生态史观的角 度看,两次工业革命虽然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卷,节选 )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 1915 年,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 华盛顿、杰斐逊与富兰克林等,无一不是启蒙思想的继承者。他们把新大陆作为 “ 自由与自治 ” 的实验场。接着,理性与自由
7、的信念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到 19 世纪后半期,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了技 术发明与创造的空前增长。 摘编自梁霄羽极简美国史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 “ 那一代人 ” 所进行的 “ 实验 ” 是怎样实现 “ 自由与自治 ” 的。 19 世纪后半期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哪些 “ 发明与创造 ” ? 解析 第一小问结合华盛顿等人制定联邦宪法及其确立的原则、内容回答;第二小问根据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贡献归纳。 答案 制定联邦宪法。确立 “ 制约与平衡 ” 的原则,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调和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爱迪生发明电灯等,创建第一个发电厂;贝尔发明电话机;福特制造
8、出美国第一辆汽车;德雷 克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 社会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 18 世纪,英国形成了自然经济瓦解、原始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建立的历史巨变,重商主义走向全盛。 1759 年,亚当 斯密首次提出 “ 看不见的手 ” 。 1776 年,他的国富论的出版是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高峰。到 19 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登上巅峰,也开始走向极限,国内出现了市场失灵和社会问题,国外自由贸易政策难以为继,于 20 世纪初期形成重重危机。 20 世纪前期,英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方经济大危机,这是资本主义史上最严重危机的时代,英国经济政策 “ 重
9、返 ” 国家干预,形成第二次大变革。 20 世纪 70年代,英国面临的危机重重, 1979 年起,奉行新自由主义的保守党连续执政 18 年,形成了“ 权力与资本 ” 的第三次结盟,重点是 “ 重返 ” 自由经济,即 “ 解放市场和压缩大政府 ” 。历史再次相似,新自由主义政策进入高潮也物极必反。工党在 1997 年大选中获压倒性胜利上台执政 12 年,提出两个政策思想:市场社会主义和第三条道路 (在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系中谋求新平衡 )。 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别指出近现代英国四次经济政策变革的主要原因。 解析
10、解答此题注意材料中四个时间 “18 世纪中期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前期 ”“1979 年 ”“1997 年 ” 并结合相对应阶段的背景进行阐述即可。 答案 原因: 18 世纪中期到 19 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出现的原因是英国首先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成为 “ 世界工厂 ” ,急需倾销工业品,其产品具有竞争优势; 20 世纪前期,英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英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管控; 1979 年起,英国 “ 重返 ” 自由经济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危机,经济发展出现滞胀,大规模福利政策导致财政困难; 1997 年,
11、工党提出 “ 市场社会主义和第三条道路 ” 的原因是自由主义对经济的发展作用有限,其他政党开始上台执政并提出新的政策。 素养 7 生态史观 (1)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观研究的主旨,生态史观是生态学和历史学 “ 杂交 ” 的产物。 (2)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 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梁,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 (3)生态史观认为,评价历史变化中的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
12、与自然 (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 )、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利益。这突出表现在自然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等。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具备思维能力且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 【例题】 1854 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 10 天中就有 500 人死亡。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的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 最大原因。这种现象 ( ) A说明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B提高了英国国民的素养 C迟滞了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D加快了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 【解析】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与材料意思不符,故 A 项错误;材【
13、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料涉及英国发生的灾难和疫情,并不能说明提高了英国国民的素养,故 B 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迟滞了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故 C 项错误;据材料 “1854 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 10 天中就有 500 人死亡。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的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 因 ” 可知,该情况的出现有助于加快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1)纵向梳理: 在渔猎时代,人类数量有限,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对自然的影响 (保护和破坏 )都十分有限。 在农业时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局部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在工业时代,人类更大规模地、更广泛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内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在未来时代 (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时代 ),我们应充满信心地相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时代一定会到 来。 (2)横向梳理: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与气候的关系、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人与水资源 (江河湖海等 )的关系、人与生物资源的关系、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等方面,更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