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中国学术史看从中国学术史看“关学关学”的的位置位置先秦诸子之学先秦诸子之学(百家争鸣。自出义理,道术为天下裂)(百家争鸣。自出义理,道术为天下裂)两汉经学两汉经学(儒学一统,道教形成,佛教传入)(儒学一统,道教形成,佛教传入)隋唐佛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濂洛关闽。世学不明千五百年,反经为本,创造性转化)(濂洛关闽。世学不明千五百年,反经为本,创造性转化)清末新学、民国西学清末新学、民国西学当代科技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科技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国学、西学、马克思主义)(传统国学、西学、马克思主义)困境与出路困境与出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学术
2、的历史也是学术的历史也是意识的形态,意识的形态,精神的统系,精神的统系,文化的主轴。文化的主轴。学术与文化的源头:学术与文化的源头:六经,道与道统。六经,道与道统。学术的境界学术的境界与精神纲领。与精神纲领。价值观对话价值观对话1.“习马会习马会”中的关学中的关学民国于右任先生手书横渠四句2.关学及其历史关学及其历史 关学是北宋思想家张载在今陕西关中地区创立的重要的理学流派,为宋代理学“濂洛关闽”四大派别之一。经历了北宋创兴、金元变革低沉、明代融合中兴,清代反思、传承与转型,历时八百余年。对儒学的理学化及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关学的发展与传承吕氏兄弟:吕氏兄弟:中国第一部乡规民约。
3、元,杨焕:元,杨焕:天下中国以王道为正统,非某家、某族。不以逆取为嫌,不以世系为重,以王道为正也。(南宋之后无中国)理学与心学论战中各分天下杨爵:声震朝野,为官十二年,下狱两次,累计七年时间。冯从吾:关西夫子,建办关中书院。李二曲:清初海内三大儒之一。明体适用。悔过自新。明学术,醒人心。李柏:儒家的隐者贺瑞麟:学术坏、国运衰。刘古愚:理学转型。1898变法,南康北刘。于右任、张季鸾、吴宓的老师。牛兆濂:学术不能救国,忧愤而死。由九一八到七七事变。3.出版出版关学文库关学文库的价值和意义的价值和意义 关学文库包括文献整理和学术研究两大系列,共40种、47册,2300万字。以继承、弘扬和创新中华文
4、化为宗旨,以文献整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学术研究的开拓性为特点,是我国第一部对上起于北宋、下迄于清末民初,绵延八百余年的关学的基本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与研究的大型丛书,填补了自南宋学者吕本中提出“关学”概念以来,关学文献整理与学术研究的空白。关学文献整理前无古人。文献整理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的特点。对关学史上重要文献进行抢救性搜集和整理,涉及关学重要学人2 9人,编订文献2 6部,1 8 6 0万字。(1)存亡继绝,抢救性整理关学历史文献。这些文献资料绝大多数没有得到整理,其中相当部分典籍因年代久远(多为明末、清代或民国时的刻本或印本)已经残破或残缺,已不便保存、流传和阅读。其中的南大吉集李柏集李因笃
5、集韩邦奇集牛兆濂集属于抢救性整理,李复、王恕、萧维斗、杨奂、同恕、薛敬之、吕柟、马理、杨爵、王心敬、王建常、王弘撰、李元春、贺瑞麟等学人文献属于首次系统整理出版,张子全书李顒集关学史文献辑校刘光蕡集蓝田吕氏集在辑佚完善的基础上整理出版,文献整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得到体现。(2)开拓学术研究,梳理关学精神统绪,填补关)开拓学术研究,梳理关学精神统绪,填补关学学术研究的空白。学学术研究的空白。以评、传为结构特征的学人思想研究,涉及关学代表性学者十人,与以综合研究为特征的关学精神论关学思想史关学学术编年相结合,考镜学术源流,初步展示了北宋到清末关学传衍的精神谱系和思想学术特征。(3)关学文库阐发了关学
6、在中华民族深层精神追求上,所具有的独特精神标识。特别是由张载提出的“天人合一,学政不二”的学术思想与人生追求所展开的立心立命的使命意识,勇于造道的创新精神,崇礼贵德的学术主旨,经世致用的求实作风,崇尚节操的人格追求。对于彰显文化自信,推进学术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4.社会评价社会评价 自关学文库出版以来,全国如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出版商务周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青年报中国编辑陕西日报华商报西安晚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中文网、新浪网、西部网、陕西广播电视台等百余家 媒 体 进 行 相 关 报 道 与 转 载。专家学者评论专家学者评论 关学在历
7、史上的不断发展不仅是对以往关中学术的传承,也是对全国学术思想的吸收、回应和发展,积极参与了各个时代主流思想的建构,是“地方全国化”的显著例子。关学文库不仅把关学的主要文献全部收揽其中,而且通过研究著作系统展示了当代关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水平。因此,这一工程的完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值得祝贺。陈陈 来来(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关学文库的出版,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它的出版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地域性和一致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三个特点。张立文张立文(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陈鼓应陈鼓应(北京大学人文讲习教授
8、兼道家研究中心主任)张载“为往圣继绝学”的精神,“为天地立心”的视野,“为生民立命”的情怀,“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深刻影响了我。当今世界真的是要对话,要和谐地发展,就应该从包括关学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陈祖武陈祖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原所长)关学文库分量厚重,影响深远,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精品。文库系统完整,脉络清晰,把关学代表著述原原本本荟萃,与源远流长的关学传统一脉相承,还推出了当代学者的14部研究著作,对关学史进行了一次系统完整的成功总结。关学文库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必将成为深化关学研究的新起点。林安梧林安梧(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所长)关学文库踵继
9、先圣、传承先贤,慧命相续、道业生生,何其胜也耶!参与搜集、考索的研究者孜孜矻矻、日夜辛劳、勠力以赴,散佚者集之、隐匿者发之、错谬者改之,版本校刊、章句考订、文字修正、思想抉发,难能而可贵矣!伴随着关学文库的刊行,不论对于关学的研究,对于宋代以来的学术史之研究,乃至整个华夏学术之研究,精神史脉络的厘清,充实之美、光辉盛大,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盛事。廖可斌廖可斌(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关学文库丛书的质量是非常高的,尤其在古籍整理方面,采取了比较有价值的做法,有辑佚、校注、标点等,工作量很大,属于深度整理。完全达到了古籍整理“全、准、清”这三个标准。这套丛书从外观的角度看,不论封面、版式、印刷,还是色彩等设计都独具匠心。关学文库从古籍整理方面来说堪称是“全、准、清、雅”之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