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重大理论成果,第十四单元,第27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栏目导航,1形成(1)背景政治:鸦片战争后,_不断加深,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救国方案屡屡碰壁。阶级:19世纪末,以_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个人:孙中山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考点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危机,孙中山,(2)过程1905年,孙中山提出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统称为“_”。,三民主义,清朝封建,民主共和国,国民共享,(4)评价进步性: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
2、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_的重要理论指导。局限性: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辛亥革命,2实践(1)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_政体。(2)法制建设:1912年,孙中山领导制定并颁布了_。(3)捍卫共和:孙中山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君主专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发展(1)背景: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2)提出: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确立了“_”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3)内容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
3、解放,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民权为_所共有。民生主义:平均地权,_,实行“耕者有其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一般平民,节制资本,(4)评价进步性: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_时期的旗帜。局限性:仍属于_范畴,不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国民革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民国十三年八月,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这表明孙中山先生()A认为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目标一致,过程迥异B认为土地国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途径C尝试寻找中国式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4、D接受俄国式发展道路,确立三大政策,C,解析根据材料“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可知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过程迥异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土地国有问题,不能说明认为土地国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途径,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可知孙中山尝试寻找中国式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孙中山接受俄国式发展道路,且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1多角度看待三民主义(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即推翻清朝统治。(3)
5、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全面认识三民主义,(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了三权分立式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5)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2新旧三民主义理论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发展的贡献(1)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的统治秩序再也不能稳定下来。(2)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
6、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大大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也使民主共和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平均地权”不等于“平分土地”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其用意是打击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资产阶级土地国有,由国民共享。其实质是实行资产阶级土地私有制,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更不是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例题】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中说,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而是“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下面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B“创立民国”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天下为公”解析从“平民知识分子革
7、命家”可以得出重点为“平民”,也就是民生主义,A项正确;“创立民国”是民权主义的核心,B项错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主要体现为民族主义,C项错误;“天下为公”体现了反对封建帝制,D项错误。,A,1“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反映了孙中山()A承认地方享有高度自主权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C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D对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思想,D,解析A项错误,材料虽然说地方上的一切资源为地方政府所有,但却是为百姓所用,并不是由地方政府随意支配,所以地
8、方享有高度自主权说法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问题,并且作为资产阶级革命者的孙中山的土地纲领的实质是土地国有制,不是农民土地私有制,所以B项错误;C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合。材料表明孙中山要将地方政府在各处的收益用以照顾弱势群体、提高社会福利,反映了孙中山对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民生思想,故选D项。,2关于核定地价,孙中山明确提出两个条件:第一按价征税,税率为百分之一;第二,当国家需要土地时,可随时按地契之价收买地主的土地。孙中山这种设想是基于()A防止社会革命爆发B防范地主们弄虚作假C防止地主垄断土地D消除按面积纳税的弊端解析材料中孙中山的设想是防范地主以贱报贵或以贵报贱,所以提出两个条件
9、,按地价征税及按地契之价收买,故B项正确。,B,1毛泽东思想(1)萌芽: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国民革命时期。主要著作:_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内容:坚持_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考点二毛泽东思想和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无产阶级,(2)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主要著作: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_。内容: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3)走向成熟:抗日战争时期。主要著作:论持久战_论联合政府。内容:创造性地提出_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
10、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革命,(4)丰富发展: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时期。主要著作:_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内容:规定在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_;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5)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毛泽东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和理论先导,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学说,2邓小平理论(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
11、,中央某些领导人坚持“_”的错误思想,实质是继续“左”倾错误。1978年5月,_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_召开。,两个凡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中国特色,初级阶段,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3)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_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12、利益。(2)地位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先进生产力,三大理论成果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毛泽东思想重点解决“革命的任务是什么,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邓小平理论重点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1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撰文:“冲决一切现象之网罗,发展其理想之世界,行之以身,著之以书,以真理为归,真理所在,毫不旁顾。前之谭嗣同,今之陈独秀,其人者魄力雄大,诚非今日俗学所可比。”下列有关该资料的说明正确的是()A该文章可能发表在新文化运动时期B冲决封建网罗成为追求理想世界的根本目标C毛泽东深受维新派的思想熏陶D中国共产党人的救国之路已日渐清晰,A,解析依据材料“前之谭嗣同,今之陈独秀,其人者魄力雄大,诚非今日俗学所可比”可知,毛泽东欣赏的是陈独秀的追求真理的精神,而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因此A项符合题意,排除B项;C项错误,毛泽东的思想是接受了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