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考点 37 “ 斯大林模式 ” 与戈尔巴乔夫改革 (加试 ) 一、 “ 斯大林模式 ” (c) 1形成 (1)工业化 政策: 1925 年联共 (布 )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成就: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问题:工业结构不合理, 重工业 比重过大;农民付出代价过大。 (2)农业全盘集体化。 2特征 (1)经济: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排斥 市场调节 ;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党中央的权力高度集中于斯大林。 (3)思想文化:高度集中,个人崇拜,行政干预。 图
2、示记忆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 (俄 )联经济政策的转变 名师指津 斯大林的经济政策对新经济政策的改变 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影响 (1)经济: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片面发展重工业,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动力。 (2)政治: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稳定;但破坏了社会主义 民主与法制。 (3)思想文化:思想理论单调划一,学术及艺术创作日趋单一,文化创造力受到了极大的压制。 易错提醒 正确认识斯大林模
3、式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前期的实行是必要的,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到后期,苏联领导人没有进行实事求是和有效的改革,导致这一【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体制越来越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戈尔巴乔夫改革 (c) 1措施 (1)经济:制定 “ 加速发展战略 ” ,试图以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的做法。 (2)政治:提出用 “ 人道的、民主的 社 会主义 ” 思想代替 “ 科学社会主义 ” ;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结果:改革失败,苏联解体。 主题 从开创现代化新模式到 “ 绕不开的路 ” 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 1
4、数据凸显斯大林时期经济结构 史料 论从史出 工业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迅速,但重工业遥遥领先,农业相对缓慢,体现的是注重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及优先发展重工业特点。 2真的是戈尔巴乔夫终结了苏联吗? 史料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 论从史出 戈尔巴乔夫剥卷心菜的过程就是其改革的过程,先改革经济,未取得成效后又转向政治改革。在政治上,倡导 “ 民主化 ”“ 公开性 ” ,实行多党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但戈尔巴乔夫改革仅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斯大林体制弊端长期得不到解
5、决的矛【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盾存在。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斯大林模式的成因、特点与教训 (1)成因 社会经济结构:小生产经济曾一度占优势,经济相对落后。 思想文化因素:俄国缺乏民主传统,封建专制思想残余浓厚。 过渡时期的诸多客观因素:阶级斗争激烈;帝国主义包围下的险恶 环境及战争的危机感;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等。 斯大林个人方面的因素: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理论认识上的失误;思想方法上的绝对化等。 (2)特点 政治: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高度集权,破坏了民主集中制原则,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 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
6、制,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 思想文化:为维护领袖权威,也为了达到舆论的高度一致,苏联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对学术文化领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3)教训 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苏联工业化道路与西方工业化道路的区别和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1)区别:西方工业化经历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发展过程,苏联则一开始就重点发展重工业;西方国家工业化的资金来源
7、于资本的原始积累,苏联则是国家采取行政手段保证多投资和高积累。 (2)原因:对重工业的高度重 视和巨额投资;高积累政策;农民的贡献;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 3正确认识苏联解体的根源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本考点浙江新高考尚无单独命题出现 ) 1 (2017 衢州选考评估 )(加试题 )全球史: “ 斯大林这个 ? 经济就是由国家做主,投资搞什么就搞什么,没有市场。 ” 这实质上是指 ( ) A战时
8、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 政策 C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D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 C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 斯大林 ”“ 国家做主 ”“ 没有市场 ” 等,由此判断是斯大林模式,其本质就是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故选 C 项。 A、 B 两项是列宁时期的; D 项是斯大林模式的一个表现;皆排除。 2 (2017 台州查缺补漏 )(加试题 )“ 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 1937 年之前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 14 倍。苏联也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第三大工业国。 ” 苏联取得工业成就的重要措施是 (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重视经 济结构的平衡发展 D引进西方先进
9、技术 答案 A 解析 1925 年,苏联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 A 项正确。 3 (2017 浙江新高考联盟押题交流 )(加试题 )1931 年,斯大林说: “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 50 100 年,我们应当在 10 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 为此,他加速推行 ( ) A凯恩斯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 D 解析 斯大林强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在他执政时期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这是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 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故 D 项正确。 4 (2017 浙江名校联合体押题交流 )(加试
10、题 )在 “ 斯大林模式 ” 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 “ 大工厂 ” ,而企业只是这座 “ 大工厂 ” 中的一个 “ 生产车间 ” ,甚至 “ 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 ” 。这表明 “ 斯大林模式 ”(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 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苏联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管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故 B 项正确。苏联实行的是 “ 指令性 ” 计划而不是 “ 指导性 ” 计划管理,故 A 项错 误; C、 D 两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5 (2017 湖州学考押题交流 )(加试题 )斯
11、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弊端本质上是 ( ) A权力高度集中 B用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 C限制商品货币关系 D否定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 答案 D 解析 首先, A 项是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表现,故排除; B、 C、 D 三项都属于斯大林经济体制弊端的表现,但无论是用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还是限制商品货币关系,都是否定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表现。 6 (2017 浙江名校联合体选考评估 )(加试题 )苏联前国家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说: “ 这些年 来进行的种种改革都失败了,国家失去了前途。 ”“ 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 他 “ 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 导致的直接结果是 ( ) A苏联
12、解体 B东欧剧变 C冷战形成 D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答案 A 解析 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导致苏联解体。故 A 项正确。 7 (2017 金华满分检测 )(加试题 )普京曾说: “ 苏联解体是 20 世纪发生的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 ”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 A制度因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影响了其发展 B外部因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 “ 和平演变 ” C领导因素:戈尔巴乔 夫和叶利钦加快了苏联解体的过程 D民族因素:民族问题是毁灭苏联的 “ 火药桶 ” 答案 A 解析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本身,这种体制严重阻碍了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加之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做法,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温馨提示: - 本文档仅为 【 2019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 全套资料 之一 】 欢迎点击下方按钮链接, 下载全套资料 ! 请点此到 下载本文全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