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板块九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 阶段特征 】 第一阶段 :19491956年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 1.政治 :三大政治制度确立 ,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 2.经济 :通过实施“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中国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 3.外交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4.科技文化 :“双百”方针提出 ,文学、艺术、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第二阶段 :19561976年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 1.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发展完善 ,“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2.经济
2、:1956年 ,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 3.外交 :中苏关系破裂 ,中国调整与西方国家关系 ,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4.科技文化 :国防科技和农业科技取得突出成就 ;“文化大革命”期间 ,文艺和教育事业受到重大冲击。 第 1讲 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与外交 考情备考分析 主干知识整合 要点史料探究 高考教材连线 考情备考分析 考题角度 备考分析 考题角度 备考分析 (1)2016 全国 卷 ,31:中苏关系恶化 (2)2015 海南卷 ,25: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 (3)201
3、4 全国 卷 ,41: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 (“文化大革命 ” 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 (4)2011 海南卷 ,25:万隆会议 1.高频考点 :改革开放前的外交活动。 2.备考策略 :(1)把握新中国成立后各种政治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脉络 ,准确理解新时期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2)注意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前后延伸 ,将新中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古代、近代政治体制做纵向比较 ,或者与西方近代政治体制做横向比较 ,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和影响。 (3)掌握新中国的外交要特别注意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 ,还要注意与世界局势的关系。 (4)本单元知识点与当今国内外的热点问题联系密切 ,
4、注意与时政热点联系。 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 夯实基础 抓主干 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背景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国民政府的统治被推翻。 2.筹备 :1949年 9月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讨论筹建新中国事宜。 3.成立 :1949年 10月 1日举行开国大典 ,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4.意义 (1)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2)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二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
5、)初步形成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内容 :通过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作用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了准备。 (2)职能转变 :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 ,主要职能转变为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3)新阶段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的方针 ,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标志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体现了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2)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目的 :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确立 :“共同纲领”明确规定 ,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其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实施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之后相继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1965年 ,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4)意义 :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实现了民族平等 ,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