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13 单元 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单元高效整合 知识网络 脉络清晰 |框图纵览 , 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 【认读导引】 二大主题:古代中国的科技文艺;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教。 五大重点:古代中国的科技;古代中国的文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 双百 ” 方针。 知识整合 无障通达 |专题归纳 , 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 一、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 1 16 世纪以前 中国独自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 , 具有首创性、全面性、经验性、实用性、连续性与本土化等特点。 2 16 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 来华传教士带来了欧洲的天文学、数学、力
2、学以及火器与钟表制造等技术 , 但在本质上并未对中国传统科技形成冲击。 3 鸦片战争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 在西方列强侵略下 , 先进的中国人重视引进西方科技 , 如林则徐和魏源、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等 , 对近代中国科技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4 1949 年新中国成立 到改革开放前 受 “ 冷战 ” 形势的影响 , 中国一度大规模引进苏联的技术和设备 , 重点建设国防工业与发展科学技术。后来 , 坚持自力更生、攻坚克难 , 在核技术、航天技术、计算机及生物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5 改革开放以 后 国家实行对外开放、 “ 科教兴国 ” 战略 ,
3、 重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 我国科技进入了由 “ 跟踪模仿为主 ” 向 “ 自主创新 ” 过渡的发展阶段 , 在载人航天、计算机等领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二、中国古今教育发 展的历程及特征 1 古代 (1)春秋时 , 孔子兴办私学 , 主张 “ 因材施教 ” , 开创了私人办学之风 , 其教育思想和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2)西汉时 , 汉武帝实行 “ 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 ” , 以儒家经典为授课内容。兴办太学和郡国学校 , 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3)隋唐的科举制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 处于当时世界领先水平。 (4)宋元时 , 私人书 院增多 , 理学思想成为学校必学内容。 (5)
4、明清实行八股取士选拔人才 , 思想文化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2 近代 (1)洋务派创办京师同文馆等学堂 , 向国外派遣留学生 , 开始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2)维新派主张开办宣传变法思想的新式学堂。 (3)清末废科举 , 兴学堂 , 至民国时期 , 开办新式学校 , 全国公立私立大学开始发展 , 并与国际接轨。 3 现代 (1)开基创业 (1949 1966 年 ):教育事业初具规模 , 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2)混乱曲折 (1966 1976 年 ):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的破坏 , 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 , 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教育复兴 (1978
5、 年至今 ):教育事业重获生机 ,“ 科教兴国 ” 战略推动中国教育的持续发展。 三、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 四大发明 对中国的影响 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造纸术 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 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和推广 , 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印刷术 有利于文化传播和发展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促进了欧洲社会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指南针 有利于航海事业的发展 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了重要支持 , 为资 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使用火药武器的国家 火药传到
6、欧洲 , 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了一定作用 (对应学生用书第 230 页 ) 一、判断史料的可信度 史学方法 方法阐释 历史研究就是对已经发生的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 , 而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充分的史实为依据。 准确真实的、全面的史实是正确结论的前提和基础 , 因此 , 判断史实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步。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研究历史时必须具备鉴别历史史料真伪和可信度的常识。一般而言 , 实物比文 字可信;史学资料比文学资料可信;影像资料比纯文本资料可信。但凡保留过去信息的东西 , 都有史料价值 , 关键能否从正确的角度清晰正确的解读和使用。 运用点拨 1 史料在高考题中的广泛
7、引用 , 反映了历史教学理念的回归: 即尊重历史的客观性、真实性,让史料说话,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实事求是。高考命题的这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必将对教科书的编写与课堂教学产生重大影响。 史料一 唐朝印刷的金刚经卷首佛像画 史料二 大江东去 ,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 画 , 一时多少豪杰 ?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史料三 纪录片习仲勋央视热播后 , 获得观众好评。全片共分烽火陕甘纵横西北国事春秋主政南粤勤政岁月海纳百川六集 , 完整回顾了习仲勋同志作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 我党、我军卓越
8、的政治工作领导人波澜壮阔、功勋卓著的奋斗历程。通过聚焦习仲勋各个阶段精彩的人生片段 , 展示了他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事业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该片以朴实的风格 , 生动的叙述 , 全面展现了习仲勋作为一位老一辈革命家和政治家在长达七十六年的革命生涯中 , 始终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无私无畏的崇高品格。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判断史料可信度:史料一是唐朝印刷的金刚经 , 反映唐朝的雕版印刷的成就 , 是真实的、可信的。 史料二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反映宋词的成就 , 苏轼是豪放派词人是真实的、可信的 ,但对三国时周郎的评论已有个人的看法 , 会与史实具有不一致的地方。 史料三是纪录片习仲勋 ,
9、 属于纪实性影像资料 , 它以原始影像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习仲勋的革命生涯 , 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 属于真实可信的历史史料。 2 (对接高考 )新课标高考材料型试题一统江山、以材料为命题的主要依据 , 文字材料、 图片材料、表格材料被大量引入试题 ,“ 题在书外 , 理在书中 ” 已成为历史高考的常态。表面上看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超越了教材 , 实际上从能力考查的角度来说 , 则是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 判断史料的可信度是解读史料 , 获取有效信息的重要手段 , 是高考考查热点考向。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 科教兴国 ” 战略思想 学术前沿 热点关注 “ 科教兴国 ”
10、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 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 “ 科教兴国 ” 必须处理好科技、教育、经济三者的关系 , 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科学技术革命带动 和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腾飞;以教育保证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以经济发展带动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科技、教育、经济三位一体 , 互相促进 , 共同发展。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 , 因而重视教育 , 大力 发展科技事业 , 倡导科技创新是中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重要举措。 运用点拨 从 “ 向科学进军 ”“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 到 “ 建设创新型国家 ” 、党中央通过
11、不断地探索 ,实践 , 逐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 “ 科教兴国 ” 战略 , 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传承 , 又体现了作为执政党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1 新中国的科技 成就 “ 两弹一星 ” 、载人航天、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 都展示了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 2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事业 邓小平提出 “ 三个面向 ” 的指导方针、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 , 国家实施 “ 科教兴国 ” 战略和“211 工程 ” 计划等。 3 (对接高考 )实施 “ 科教兴国 ” 战略 , 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 , 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 拔尖的创新人才。关注社会现实、科技创新、科教兴国是新课改形势下时考时新的热点问题。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高考命题特别重视对古今中外科技发展的考查,科技、思想文化的繁荣与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热点,应特别关注。 -温馨提示: - 本文档仅为 【 2019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 全套资料 之一 】 欢迎点击下方按钮链接, 下载全套资料 ! 请点此到 下载本文全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