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绝密启用前绝密启用前| |163文库试题命制中心163文库试题命制中心 2019 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浙江 A 卷】 语 文 一(30 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当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母校,驻足端祥,触景生情,不禁 (j n)潸 (shn)然泪下。 B面对安全生产问题,不可麻痹 (b )大意,更不能敷衍 (yn)搪塞,而应积极防犯,将隐患消除 在萌芽状态。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 (z)孜不倦 (ju n)地获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嫉 (j )恶如仇、自命不凡而又滑稽 (j)可笑的堂吉诃德,模仿真正的骑士锄强扶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
2、3 题。 莫泊桑雪夜的描绘非常细致,令人神往。黄昏时分,纷纷扬扬地下了一天的雪,终于渐下渐止。 沉沉夜幕下的大千世界,仿佛凝固 了,一切生命都悄悄进入了梦乡。或近或远的山谷、平川;树林、村 落在雪光的照耀 下,银装素裹 ,分外妖娆。这雪后初霁的夜晚,万籁俱寂 ,了无生气。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凝固 B照耀 C银装素裹 D万籁俱寂 3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 B C D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为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杭州开出首条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公交专线,游客坐着它沿着西子湖畔 游览一圈,绝对会充满正能量。 B来自铁
3、路部门的数据显示,杭黄高铁开通以来,富阳、桐庐、建德、千岛湖四个站点日均客流达 9800 人次,高峰期突破 3 万人次。 C“塑战速决”是 2018 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旨在呼吁大家齐心应对塑料污染,降低其对自然环境、 动植物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沉重负担。 D在“蚂蚁森林”项目运行之后,仅仅两年的时间就已经在荒漠中种了将近 5000 万棵树,这些树木 守护着中国近 4 万亩的土地。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呐喊 中的人物。 B“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
4、亭记。 C“豆蔻枝头二月初”中的“豆蔻”现在也称“豆蔻年华”,指的是少女十三四岁的年龄。 D古时,用“令郎”“令爱”尊称对方的儿子,用“令尊”和“令堂”尊称对方的父亲。 6古诗文名句填空。(6 分) (1)莽红尘_?青衫湿!(秋瑾满江红) (2)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_。(孟子鱼我所欲也) (4)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_ _,_”。 7名著阅读。(5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2 分) “离
5、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 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埋在低劣的心灵中,没被排斥在 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处。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 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A 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 和痛苦 。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 (选自简爱) 简爱的作者是_,A 处的人物是指_。 (2)鲁迅曾评论儒林外史“婉而多讽”,是一部“讽刺之书”。请你以书中的严监生为例,结合 与他相关的情节,简要说说
6、作品的讽刺意味。(3 分) 8根据语境,完成任务。(5 分) 小明与同学一起去图书馆看书, 见到有几个穿着又脏又油的工作服的民工叔叔也在那里坐着阅读书本。 小明皱起了眉头,对同学说:“看看那几个人,身上那么脏,一股味道,把书都弄脏了,为什么管理人员 不把他们请出去呢?” 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你会支持小明吗?请说说你的看法,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二(3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916 题。 (一) 陈 四 汪曾祺 陈四是个瓦匠,外号“向大人”。 我们那个城里,没有多少娱乐。除了听书,瞧戏,大家最有兴趣的便是看会,看迎神赛会,我们 那里叫作“迎会”。所迎的神是阴间能保佑境内黎民的一县
7、之主城隍老爷。所谓“看会”,实际上指 的是看赛城隍。 我记得的赛城隍是在夏秋之交,阴历的七月半,正是大热的时候。那真是万人空巷,倾城出观。 语文试题 第 3 页(共 6 页) 语文试题 第 4 页(共 6 页) 内装订线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外装订线 我们那里的赛会和鲁迅先生所描写的绍兴的赛会不尽相同。前面并无所谓“塘报”。打头的是“拜香 的”。这都是为了父母生病到城隍庙许了愿的“拜香”是还愿。后面“挂香”的,这也是还愿的。后面就 是各种玩艺了:十番锣鼓音乐篷子,茶担子,花担子,舞龙,舞狮子最后是高跷。 迎会的玩艺到此就结束了。这些玩艺的班子,到了一些大店铺的门前,店铺就放鞭炮欢迎。他们就会 停
8、下来表演一会,或绕两个圈子。 后面才真正是城隍老爷(叫城隍为“老爷”或“菩萨”都可以,随便的)自己的仪仗。前面是开道锣。 后面是虎头牌。长方形的木牌,白漆,上画虎头,黑漆扁宋体黑字,大书“肃静”“回避”“保国佑民”。 最后是城隍老爷的“大驾”。八抬大轿,抬轿的都是全城最好的轿夫。他们踏着细步,稳稳地走着。 轿顶四面鹅黄色的流苏均匀地起伏摆动着。城隍老爷一张油白大脸,疏眉细眼,五绺长须,蟒袍玉带,手 里捧着一柄很大的折扇,端端地坐在轿子里:这时,人们的脸上都严肃起来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诚惶 诚恐,不胜屏营待命之至。 城隍老爷要在行宫(也是一座庙里)呆半天,到傍晚时才“回宫”。回宫时就只剩下少许
9、人扛着仪仗 执事,抬着轿子,飞跑着从街上走过,没有人看了。 且说高跷。我见过几个地方的高跷,都不如我们那里的。我们那里的高跷,一是高,高至丈二。踩高 跷的中途休息,都是坐在人家的房檐口。我们县的踩高跷的都是瓦匠,无一例外。瓦匠不怕高。二是能玩 出许多花样。 高跷队打头的是渔、樵、耕、读,就中以渔公、渔婆最逗。他们要矮身蹲在高跷上横步跳来跳去做钓 鱼撒网各种动作,重心很不好掌握。后面是几出戏文。戏文以小上坟最动人。小丑和旦角都要能踩“花 梆子”碎步。这一出是带唱的。唱的腔调是柳枝腔。当中有一出“贾大老爷”。这贾大老爷不知是何许人, 只是一个衙役在戏弄他,贾大老爷不时对着一个夜壶口喝酒。他的颟顸(
10、mn hn,糊涂而马虎)总是引得 看的人大笑。垫底的是“火烧向大人”。三个角色:一个铁公鸡,一个张嘉祥,一个向大人。向大人名荣, 是清末的大将,以镇压太平天国有功,后死于任。看会的人是不管他究竟是谁的。也不论其是非功过,只 是看扮演向大人的“演员”的功夫。那是很难的。向大人要在高跷上蹚马,在高跷上坐轿,两只手抄在前 面,“存”着身子,两只脚(两只跷)一蹽一蹽地走。有点像戏台上“走矮子”。他还要能在高跷上做“探 海”“射雁”这些在平地上也不好做的高难动作,到了挨火烧的时候,还要左右躲闪,簸脑袋,甩胡须, 连连转圈。到了这时,两旁店铺里的看会人就会炸雷似的大声叫起“好”来。 擅长表演向大人的,只有
11、陈四,别人都不如。 到了会期,陈四除了在县城表演一回,还要到三垛去赶一场。县城到三垛,四十五里。陈四不卸装, 就登在高跷上沿着澄子河堤赶了去。赶到那里,准不误事。三垛的会,不见陈四的影子,菩萨的大驾不起。 有一年,城里的会刚散,下了一阵雷暴雨,河堤上不好走,他一路赶去,差点没摔死。到了三垛,已 经误了。 三垛的会首乔三太爷抽了陈四一个嘴巴,还罚他当众跪了一炷香。 陈四气得大病了一场。他发誓从此再也不踩高跷。陈四还是当他的瓦匠。 到冬天,卖灯。冬天没有什么瓦匠活,我们那里的瓦匠冬天大都以糊纸灯为副业。到了灯节前,摆摊 售卖。陈四的灯摊就摆在保全堂廊檐下。他糊的灯很精致。荷花灯、绣球灯、兔子灯。他
12、糊的蛤蟆灯,绿 背白腹,背上用白粉点出花点,四只爪子是活的,提在手里,来回划动,极其灵巧。我每年要买他一盏蛤 蟆灯,接连买了好几年。 (有删改) 9小说的题目是“陈四”,却花费大量笔墨介绍“看赛城隍”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 要分析。(4 分) 10作者是怎样介绍“火烧向大人”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分) 11简要赏析陈四的形象特点。(4 分) 12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称得上是经典的乡土小说,让我们看到了作家的乡愁旧梦,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 话的理解。(4 分) (二) 假如汉字会说话 乐 琦 认识一个汉字,就像认识一个人。假如汉字会说话,它会告诉你:汉字,蕴藏着中国人对大自然
13、天地 万物的体验与认知,蕴藏着古人一脉相承的智慧。 汉字,可以说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今时今日,当我们吟诵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时候,分明 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纯粹,这种穿越时空的心灵交流是很多发明难以比拟的。关于汉字的产生,我们常 常会追溯到仓颉。在淮南子本经训里,有一句非常动人的话:“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这 句话的意思是:仓颉创造了汉字,天地已不能隐藏秘密了,上天被感动得下了一场粟雨;鬼魅已不能隐藏形 迹了,在夜间哭起来了。汉字的出现,就像一场暴风雨,洗刷了之前的蒙昧和黑暗,开启了一个新的文明。 以往的汉字学习,大家更关注汉字怎么读、怎么写,至于字的本源意义,却甚少涉及。我们说
14、一个人 的汉语很好,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是会读、会写汉字,还是进一步了解字的本源意义?日常生 活中,我们也会听到有人问某个字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读或这样用,对汉字充满好奇心。的确,每个汉字 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是我们语言的根。比如,为什么我们把自来水的开关称为“水龙 头”?为什么我们把新年的第一天称作“元旦”? 关于“水龙头”,这就说到“龙”字。“龙”这个字背后的文化源远流长。相传龙会口吐大水而形成 雨,因此,“龙吐水”成为古人对龙的一种形象表达,而“水龙头”的喷水功能也正好与“龙吐水”不谋 而合,由此,人们自然而然,把自来水的开关称为“水龙头”。“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
15、书:“颛 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 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 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五千年前,人们在黎明时分,看到日出时画出的那个“旦”,与我们今天迎接新年第 一个朝阳的“旦”,是同一个字!汉字,这一人类文明里传承超过五千年的文字,承载了中华民族悠长而有活 力的记忆。实际上,中国人对汉字的崇拜从汉字产生的那一天就开始了。在古代,读书人“不污字纸”,他们 对汉字和中国文化充满敬畏。直到现在,每年
16、的大年初一,中国人几乎都会贴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 春”,这时候的汉字,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贴在每家每户的门前,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祝福和希望。 让我们一起追溯汉字的根与源,用汉字来领悟天地之美,领悟历史与空间的辽阔,把对汉字的感悟升 华为强大精神力量。 (节选自人民日报) 13第二段中,介绍汉字产生时,作者引用淮南子中的话有什么作用?(2 分) 14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4 分) 汉字的出现,就像一场暴风雨,洗刷了之前的蒙昧和黑暗,开启了一个新的文明。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五千年前,人们在黎明时分,看到日出时画出的那个“旦”,与我们今天迎接 新年第一个朝阳的“旦”,是同一个字! 15
17、概括作者的思想观点。(4 分) 16阅读第一段画线句子,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开头这样说的理由。(4 分) 三(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0 题。 细柳娘,中都之士人女也。或以其腰嫖枭可爱,戏呼之“细柳”云。柳少慧,解文字。而生平简默, 未尝言人臧 否。但有问名 者,必求一亲窥其人。阅人甚多,俱未可,而年十九矣。父母怒之曰:“天下 迄无良匹,汝将以丫角老 耶?”时有高生者,世家名士,闻细柳之名,委禽焉。既醮,夫妇甚得。生 前室遗孤,小字长福,时五岁,女抚养周至。 福年十岁,始学为文。父既殁,娇惰不肯读,辄亡去从牧儿遨。谯诃 不改,而顽冥如故。母无奈之, 因呼而谕之曰:“既不愿读,亦
18、复何能相强?但贫家无冗人,便更若衣,使与僮仆共操作。不然,鞭挞勿 悔!”于是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自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数日,苦之,泣跪庭下,愿仍读。母返身面壁, 置不闻。不得已,执鞭啜泣而出。残秋向尽,桁无衣,足无履,冷雨沾濡,缩头如丐。里人见而怜之,啧 有烦言。女亦稍稍闻之,而漠不为意。福不堪其苦,弃豕逃去;女亦任之,殊不追问。积数月,乞食无所, 憔悴自归,不敢遽 入,哀求邻媪往白母。女曰:“若能受百杖,可来见;不然,早复去。”福闻之,骤入, 痛哭愿受杖。 母问: “今知改悔乎?”曰: “悔矣。 ”曰: “既知悔, 无须挞楚, 可安分牧豕, 再犯不宥 ! ” 福大哭曰:“愿受百杖,请复读。”女
19、不听。邻妪怂恿之,始 纳焉。濯发授衣,令与弟同师。勤身锐虑, 大异往昔。 (选自聊斋志异) 【注】问名:古代婚姻礼仪之一,指男方去女方家提亲。以丫角老:终身做姑娘。委禽:送聘 礼,表示定婚。醮(ji o):嫁。谯诃:责备呵斥。 1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未尝言人臧 否(善,好) B不敢遽 入(恐惧) C再犯不宥 (宽恕) D始 纳焉(才)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 3 处)(3 分) 于 是 衣 以 败 絮 使 牧 豕 归 则 自 掇 陶 器 与 诸 仆 啖 饭 粥。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 分) 父既殁,娇惰不肯读,辄亡去从牧儿遨。(3
20、 分) 但贫家无冗人,便更若衣,使与僮仆共操作。(2 分) 20结合文意,请简要分析细柳娘的人物形象。(4 分) 21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 分)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注】陆处士羽:陆羽,唐著名茶学专家,与僧人皎然是朋友。 (1)从以上两首诗中可以看出在“九日”这一天有_、_的风俗。(2 分) (2)两首诗都以“九日和友人相聚”为题材,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志趣不同,请作赏析。(3 分) 四(40 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 分) 小王子说:“我还以为我有一朵独一无二的花呢,我有的仅是一朵普通的花。” 狐狸说:“再去看看那些玫瑰花吧。你一定会明白,你的那朵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玫瑰。” 圣埃克絮佩里小王子 【要求】结合两句话的含义,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 校名、人名等。不少于 600 字。可叙述身边的故事,可进行文学写作,可就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可 结合生活或阅读的积累展开论述,可结合作品写一篇读后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