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类数学妙题,它集题型的趣味性、解法的多样性、应用的广泛性于一体,具有训练智能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是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好题材。分析教材我设计了三种解题思路:列表尝试法、假设法。列表尝试法能直观反映数据的变化,学生容易接受,但数据较大时比较繁琐不宜采用;假设法是一种算术方法,计算比较简便,但理解算理有一定难度;方程法容易建立数量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但求解过程对多数小学生而言较难。因此,本课设计的重点放在理解假设法的算理上。列表尝试法虽然有局限性,但它是假设法和方程法的基础,因此在引导学生用列表尝试法解决问题时,就要有意识地作好铺
2、垫,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伏笔。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反思提升,通过鸡兔同笼问题与生活中类似问题的比较,帮助学生建立“鸡兔同笼”结构特点和解决模型。课前,我对我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一小部分学生接触过“鸡兔同笼”问题,但多数学生对独立学习“鸡兔同笼”问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教师适时引导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尝试,探索,交流合作中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结构特征,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
3、一般性策略。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3、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教学难点: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教学过程:(一)课前互动:1、猜谜语。2、课前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的反应能力,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听好了,1只鸡几只脚,2只鸡几只脚,5只鸡几只脚,1只兔几只脚,2只兔几只脚,5只兔几只脚(二)揭示课题介绍孙子算经中的原题。原题解读(三)探
4、究新知1、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2、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3、探究解题方法(1)引导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猜一猜笼子里可能有几只鸡,几只兔?师:他猜得对吗?该如何判断正误?该怎样调整鸡和兔的只数?为什么?请拿出答题卡一,先猜测,后验证,如果答案不对,想一想怎么调整能更快找到答案。最后数一数你试了几次?再想一想有没有更便捷的调整策略。反馈交流。A、按顺序列表。试了几次?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B、取中或跳跃列表。小结(2)小组合作交流,用假设法和方程法解决问题同桌讨论,尝试独立列式解答。集体反馈。A.反馈假设法一。课件直观演示。B.反馈假设法二。C.比较这两种解题思路,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师:假设都是鸡,为什么先求的是兔?假设都是兔呢? D.反馈方程解。4、小结(四)巩固练习1、解决书中的原题。2、生活中“鸡兔同笼”的问题。(1)动物园中的问题动物园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几只?(2)游乐园中的问题有38个同学去游乐园划船,共租了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大船每条乘6人,小船每条乘4人。大小船各租了几条?课下选一道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解决。3、引导学生建立“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五、总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