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八单元第一课时课题:平均数 1课时目标: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知道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平均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的实际作用能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2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计算一组的平均数。难点:能应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教法与学法:教法:采用分析法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法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4师生齐准备:教师:PPT学生:常规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你们喜欢掷圈比赛吗?胜利小学举行了一场掷圈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例1情景图。(1) 学生获取信息 师:请看情景图
2、,你们从中得到那些信息?(2) 同桌交流讨论:哪一组的成绩更好? 教师提示:“哪一组的成绩更好”中的成绩是指什么?人数不同比较总成绩合理吗?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参与讨论,并给予适当指导。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哪一组的成绩更好”中的成绩是两组成绩的一般水平即平均水平,不是比较每组中某个成员的成绩,所以不能一个一个的比较。因为甲乙两组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总成绩不合理,这时就要用一个能代表每组总体水平的数据,这个数据就是平均数。师:平均数在我们生活中广泛运用,但我们不直接称它平均数。谁能说一说?指名学生回答。 (3)要求学生计算。师:要想知道那一组成绩更好,就必须知道他们每组的平均成绩也就是我们的平均数
3、。请与同桌讨论在草稿本上算一算。看谁算得最准最快。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指名回答。师:现在老师请同学起来说说,你是怎么算得?大家听仔细了,看他们说的对不对。教师小结:平均数代表的是整体,所以计算时一组的数据必须全部用上。所以在计算时要把所有数据都加起来得到一个和,在用这个和去除以数据的个数就得到了平均数,这是不是又回到我们学的平均分,求每份是多少。2教学例2课件出示教材例2条形统计图。(1) 观察统计图获取信息。(2) 课件出示问题:用那个数据代表这周每天的销售额合适?(3) 小组讨论学生明确使用平均数代表每天的销售额比较合适。(4) 学生计算,交流汇报。3总结求平均数的方法。(1)师:通
4、过刚才两个例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用平均数可以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那么从这些算式中你能总结出平均数的求法吗?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2) 师:从求平均数的公式看,平均数与一组数据的每个数都有关,求出的数据可能比某些数据大,有可能比某些数据小,也可能和一些数据相等。四巩固练习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89“课堂活动”1题。(1) 同桌互相说说用什么方法解答比较合适。(2) 引导学生说出方法:平均数=总数量总分数(3) 学生汇报。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课活2”(1)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 指名汇报。(3) 找出合理的答案并说说理由。(4) 学生汇报,集体汇报。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回报,教师小结。五板书设计平均数例1甲组:8+7+9+6+8+7+5+6=56 568=7乙组:9 +8+ 7+ 6+ 8+ 9+ 9=56567=8答:用两组的平均数比较,乙组更好。例223+15+15+12.5+15+17.5+21=119万元1197=17万元答:用17万元表示这周每天的销售额比较合适。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