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理学》课件3第三章 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pptx

上传人(卖家):momomo 文档编号:529230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心理学》课件3第三章 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运动心理学》课件3第三章 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运动心理学》课件3第三章 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运动心理学》课件3第三章 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运动心理学》课件3第三章 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21世纪应用心理学系列教材主要内容第一节 唤醒和焦虑概述第二节 唤醒与运动表现的关系第三节 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第一节 唤醒和焦虑概述一、唤醒和焦虑的定义唤醒和焦虑都与应激紧密相联。应激(stress)有机体在遇到干扰自己平衡状态或超越自己应对能力的刺激事件时,表现出来的特定性的或非特定性的反应过程。第一节 唤醒和焦虑概述一、唤醒和焦虑的定义应激包括三种主要成分应激刺激:对有机体形成威胁并引起有机体产生变化的各种内在及外在的影响因素对威胁的知觉评价应激反应:有机体对应激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变化,包括生理的、行为的、情绪的以及认知上的改变第一节 唤醒和焦虑概述一、唤醒和焦虑

2、的定义唤醒(arousal)有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或者兴奋)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唤醒有三种表现脑电唤醒行为唤醒植物性唤醒三者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单独存在。第一节 唤醒和焦虑概述一、唤醒和焦虑的定义唤醒对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保持觉醒状态有主要作用,并为保持和集中注意力提供能量。唤醒是整体的生理和心理的活跃状态,其强度由低到高呈现连续性,自沉睡到高度亢奋。第一节 唤醒和焦虑概述一、唤醒和焦虑的定义焦虑(anxiety)指由于不能克服障碍或不能达到目标,而体验到身体和心理的平衡状态受到威胁,形成的一种紧张、担忧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焦虑状态含三种主要成分生理唤醒情绪体验威胁、不确定性和担忧

3、的认知表征第一节 唤醒和焦虑概述一、唤醒和焦虑的定义唤醒和焦虑之间的重要区别唤醒只有程度之分,积极或消极的情绪都有可能伴随着高唤醒,而焦虑一般则被视作引起强烈负面反应的情绪状态。焦虑往往与结果的消极性有关,或与结果的不确定性有关,即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不知道别人期望自己做什么,也不知道最好的行动方针是什么。第一节 唤醒和焦虑概述一、唤醒和焦虑的定义竞赛焦虑(competition anxiety)指运动员在比赛前和比赛中,对当前的或预计到的具有潜在威胁的情境产生的担忧倾向。第一节 唤醒和焦虑概述第一节 唤醒和焦虑概述二、焦虑的类型(一)根据焦虑的稳定性,分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状态焦虑状态焦虑

4、(state anxiety):指个人在特定的情境和特定的时间内所直接表现出来的,并带有明显的外显行为的焦虑情绪。它是一种暂时波动的情绪状态。特质焦虑特质焦虑(trait anxiety):是人格的一部分,即在各种情境中产生焦虑反应的情绪倾向和行为倾向。特质焦虑具有动机的作用。特质焦虑比状态焦虑更为持久。第一节 唤醒和焦虑概述二、焦虑的类型(二)根据个体的反应特征,分为躯体焦虑和认知焦虑。躯体焦虑:焦虑的生理成分,直接由自发的唤醒引起,通过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心出汗、肠胃痉挛以及肌肉紧张表现出来。认知焦虑:焦虑的心理成分,由对内外刺激的评价引起,是含有担忧和干扰性视觉表象成分的一种不愉快感受

5、。躯体焦虑和认知焦虑在概念上具有独立性,但在应激情境中两者可能会有共变关系。第一节 唤醒和焦虑概述三、焦虑的测量运动员的焦虑从主观体验、生理变化和行为反应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第一节 唤醒和焦虑概述三、焦虑的测量(一)认知反应的测量测量焦虑的认知反应常采用纸笔测验的方法,即编制出标准化的问卷,由运动员按问卷的要求自行陈述。目前,运动竞赛焦虑测验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评定工具,主要有特质焦虑量表和状态焦虑量表。第一节 唤醒和焦虑概述三、焦虑的测量(一)认知反应的测量美国学者泰勒根据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的题目编制泰勒显性焦虑量表(TMAS),用来测量特质焦虑,这是50年代使用最为普遍的焦虑量表。

6、施瓦茨等学者编制了认知-躯体焦虑问卷(CSAQ),用来测量认知焦虑和躯体焦虑。斯皮尔伯格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由两个分问卷构成,分别测量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较好地刻画了焦虑的强度。第一节 唤醒和焦虑概述三、焦虑的测量(一)认知反应的测量史密斯等人编制了运动焦虑量表(SAS),主要考察焦虑的认知和躯体因素。其中认知焦虑分量表被划分为“忧虑”和“注意干扰”两个成分。马腾斯及其助手借助斯皮尔伯格的概念和研究,编制了运动竞赛焦虑量表(SCAT)。该量表偏重于对焦虑特质的测量,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评定工具。我国学者祝蓓里等已于1993年修订出SCAT的中国常模。第一节 唤醒和焦虑概述三、

7、焦虑的测量(一)认知反应的测量竞赛状态焦虑量表(CSAI)是马腾斯研制的另一个量表,之后进行了修订,形成竞赛状态焦虑量表-2(CSAI-2)。CSAI是对与竞赛联系在一起的状态焦虑的单维度测量,而CSAI-2是评定躯体焦虑、认知焦虑和状态自信的多维量表。我国学者张力为根据运动员成就动机和运动情绪的社会定向特征,研制了赛前情绪量表-T(PES-T)及其简表,将运动员的赛前情绪作为特质来测量。第一节 唤醒和焦虑概述三、焦虑的测量(一)认知反应的测量纸笔测验易于施测,便于记分,方便进行统计分析可能存在社会赞许性问题另外,研究者为了得到某个结论必须进行大样本的施测,而在现实情况中由于运动员人数较少,可

8、能难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第一节 唤醒和焦虑概述三、焦虑的测量(二)生理反应的测量运动心理学工作者至少采用以下6种方法测量焦虑的生理指标:脑电图、皮肤电特性、心率、血压、肌电图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或皮质醇的浓度。这些指标与人类有机体的肌肉系统、植物性自主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第一节 唤醒和焦虑概述三、焦虑的测量(二)生理反应的测量生理反应的测量具有一定的优势,如不受言语表达能力的影响,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群。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如不同测量手段之间的相关性不高;生态学效度低;无法确定情绪的性质等。第一节 唤醒和焦虑概述三、焦虑的测量(三)行为观察体育运动中,通过行为观察了解运动员的焦虑状况也

9、是常用方法。总体来看,三种测量方法各有优缺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者是三种方法结合使用。第二节 唤醒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一、倒U形假说(inverted U hypothesis)耶克斯和多德森(Yerkes&Dodson,1908)提出该理论的第一个假设为:个体的唤醒水平与运动表现呈现倒U形的关系。第二节 唤醒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一、倒U形假说(inverted U hypothesis)倒U形假说的第二个理论假设为:不同性质的运动任务需要不同的唤醒水平。每种行为都有一个最适宜的唤醒水平,在这个水平之上或之下都有可能使成绩不理想。第二节 唤醒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一、倒U形假说(inverted U

10、 hypothesis)倒U形假说同时关注技能水平与最佳唤醒水平之间的关系。同一项目中技能水平不同的运动员也有不同的最佳唤醒水平。倒U形假说反映了唤醒与运动表现之间的总体趋势,而且基于实验研究,因而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二节 唤醒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一、倒U形假说(inverted U hypothesis)其主要问题是:第一,现实中无法准确地测量唤醒水平。也就是说唤醒水平的“高”和“低”均没有明确的测量标准;第二,该理论没有考虑运动员的个体差异;第三,影响运动表现的因素很多,只简单地考虑唤醒水平是远远不够的第二节 唤醒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二、内驱力理论(drive theory)最初是由赫尔提出,后来得

11、到了斯彭斯等人的修正关于动机和学习的复杂的刺激反应理论,推测运动表现(performance,P)是内驱力(drive,D)与习惯强度(habit,H)的乘积,即P=D H。内驱力(drive)是所有行为普遍的和非特定的活动冲动习惯则与正确的和错误的反应所占的优势情况有关习惯强度是完成专门技能任务时正确反应与错误反应的等级序列。第二节 唤醒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二、内驱力理论(drive theory)根据这一理论,内驱力的增强将使优势反应出现的可能性增大。优势反应(dominant response)是指那些习惯性的、唤醒水平升高时极易诱发出的行为反应。第二节 唤醒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二、内驱力理论(

12、drive theory)从该理论的公式P=D H可以看出,内驱力与操作成绩之间实质上是一种线性关系,但在内驱力提高时,操作成绩是提高还是下降,要取决于习惯强度。内驱力理论可以解释学习与唤醒之间、以及运动表现与唤醒之间的关系。该理论不适用于解释复杂的或新的活动任务。其原因在于,很多时候我们难以清楚地确定复杂运动反应的习惯强度或习惯等级。第三节 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一、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individual zone of optimal function,IZOF)前苏联学者汉宁提出运动员在执行动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理论上的理想机能区段,当焦虑水平处于这一区段内时,可以获得最佳的成绩。汉宁认

13、为不同的运动员存在各自不同的最佳焦虑水平,从而引入“个人”一词,从而形成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第三节 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一、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individual zone of optimal function,IZOF)该理论与倒U形假说有两点不同。第一,最适当的唤醒水平因人而异,有些运动员的最佳功能区偏低,有的在中间区域,也有的会偏高。第二,最佳唤醒水平不是处于特定的某个点,而是处于某个范围。第三节 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一、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individual zone of optimal function,IZOF)两种方法可以测量运动员的最佳赛前焦虑水平:一是系统测量每位运动

14、员赛前的操作活动焦虑水平和赛中实际发挥水平,在竞赛前一刻测量运动员的状态焦虑水平;二是采用回溯法,即在赛后测量运动员赛前或赛中体验到的焦虑,让运动员回忆运动经历,并根据他们所记得的在最佳行为前一刻的感觉完成报告。第三节 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一、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individual zone of optimal function,IZOF)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注重个体差异,能够进行定量研究,且具有较好的生态学效度。该理论已经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后来,汉宁等人将单纯的焦虑研究转向了积极和消极的情感因素两方面的研究。二、突变模型(the catastrophe model)1987年,哈迪和

15、法齐提出。模型的基本变量有认知焦虑、生理唤醒和行为表现。在升高的唤醒和操作成绩之间不存在光滑的二次曲线关系。当认知焦虑水平较低时,生理唤醒和操作成绩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一条柔和的倒U曲线;但当认知焦虑水平升高时,生理唤醒和操作成绩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当认知焦虑处于高水平时,行为表现会随着生理唤醒的增高而呈倒U上升。此时如果唤醒继续升高,在某一点上行为表现就会出现突变式的下降。第三节 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第三节 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二、突变模型(the catastrophe model)二、突变模型(the catastrophe model)生理唤醒和认知焦虑共同影响运动表现。因此,教练员应该严

16、格控制运动员的认知焦虑和生理唤醒。在较低的认知焦虑下,可以适当地提高生理唤醒水平。而当认知焦虑水平高居不下时,就有必要紧密监控生理唤醒,避免引起行为上的突变。突变模型相对比较复杂,尽管已得到一些科学研究的支持,但实际检验它的真实性并不是件容易的工作。第三节 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三、多维焦虑理论(multidimensional anxiety theory)1981年,莫里斯等人(Morris,Davis,&Hutchings,1981)提出由于认知焦虑和躯体焦虑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变化模式,使得认知焦虑对操作成绩的影响比躯体焦虑更为经常,也更为严重。1982年,马腾斯等人迅速将此思路移植到运动领

17、域,提出将竞赛中的焦虑分为三个方面: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第三节 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三、多维焦虑理论(multidimensional anxiety theory)认知状态焦虑指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即刻存在的主观上所认知到有某种危险或威胁情境的担忧。躯体状态焦虑指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即刻存在的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或唤醒状态的情绪体验。状态自信心指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运动员对自己的运动行为所抱有的能否取得成功的信念。第三节 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三、多维焦虑理论(multidimensional anxiety theory)多维焦虑理论对每一个维度与操作成绩的关系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认知

18、焦虑和操作成绩之间存在负线性关系;自信心和操作成绩之间为正线性关系;躯体焦虑和操作成绩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第三节 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三、多维焦虑理论(multidimensional anxiety theory)概括来看,运动员要争取保持适度的躯体焦虑,较低的认知焦虑,以及较高的状态自信心。虽然有些研究证实了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对运动表现有不同的预测力,但是研究结果也存在不一致。第三节 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四、焦虑方向理论(anxiety direction theory)20世纪90年代,英国运动心理学家琼斯及其同事提出运动员对焦虑会有不同的解释,积极的和消极的解释对运动成绩会有

19、不同的作用。还应重视运动员焦虑体验的发生频率。运动员不但在竞赛焦虑体验的强度上具有差异,而且在方向和频率上也具有差异,且后两种差异更为重要,与操作成绩和运动水平的关系更为密切。第三节 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四、焦虑方向理论(anxiety direction theory)为检验焦虑方向理论,琼斯和斯万(1995)修订了竞赛状态焦虑量表-2,把焦虑的方向因素包含进来。研究显示,根据焦虑方向分数而不是强度分数,可以把优秀运动员和非优秀运动员分开。而也有研究则只发现了对于焦虑方向理论的较微弱的支持性数据。第三节 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1.李卫娟(译,2014)原著:Albert Ellis,How to control your anxiety before it controls you.控制焦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李立群,戴群(2014).竞赛特质焦虑的多维结构与运动员急性运动损伤的关系:直接影响效应和调节效应.西安体育学院学报,31(1),90-95.3.Englert,C.,&Bertrams,A.(2012).Anxiety,ego depletion,and sports performance.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34(5),580-599.文献导读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运动心理学》课件3第三章 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pptx)为本站会员(momomo)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