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实验题2023年中考一模分类汇编(上海).docx

上传人(卖家):523738114@qq.com 文档编号:5320432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4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9 实验题2023年中考一模分类汇编(上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专题09 实验题2023年中考一模分类汇编(上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专题09 实验题2023年中考一模分类汇编(上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专题09 实验题2023年中考一模分类汇编(上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专题09 实验题2023年中考一模分类汇编(上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年上海中考一模各区分类汇编(学生版)专题09实验题1.(2023崇明一模)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请你根据如图8所示的实验操作,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AAAA4N3.6N3N3N2.8NA水水水盐水(a) (b) (c) (d) (e)图8(1)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应选用的图是(选填图中的符合);如果选用了图(a)、(c)、(d)进行实验,可以得出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选填“有”或“无”)关(2)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

2、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的形状改变,而忽略了对浮力大小的影响(2023奉贤一模)图12a 测力计竖直拉着物体静止。 b 测力计竖直拉着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静止。c 测力计竖直拉着装有溢出水的小桶并静止。 d 测力计竖直拉着倒去水的小桶并静止。 F1F2F3F418.某小组同学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 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按照图12中ab

3、cd所示顺序进行实验操作,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小组同学发现测出的结果(F1F2)(1)(F3F4)(选填“”、“”、“”),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他们分析发现了此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进一步思考:如果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3)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如果小球碰到了容器底部,(4)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本小题均选填“能”或“不能”)。图13136V/cm3乙bm/g2450甲2468丙19.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需要用天平测出物质的 (5) ,并测出相应的体积。实验还需要进行多次测量,目的是为了 (6) (选填字母A“得到普遍规律”或B“

4、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某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m-V图像,如图13所示,若三种物质的体积相同,质量最大的是 (7) 物质;能漂浮在水面上的是 (8) 物质。20.小朱和小赵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他们实验的过程如下:图14利用如图14所示的电路,先将阻值未知的R1接入MN两点,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出三组电流值和电压值,将有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结合电路图和实验数据,他们是通过改变 (9) 实现多次测量的,请将表一的空白部分补充完整(计算阻值精确到0.1欧)。两位同学还对测量方案进行了优化,即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除了能够实现多次测量外,还可以实现 (

5、12) 。表一实验序号I(安)U(伏)R1(欧) (11) 10.141.410.010.020.302.9 (10) 30.545.510.2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测量出其他三个未知电阻,得到四个电阻的阻值之后,再将其中任意两个电阻并联接在原电路MN两点上,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出相应的总电流和总电压,并用公式计算出对应的总电阻。他们将有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表二实验序号R并1(欧)R并2(欧)R总(欧)420.030.012.0520.010.06.7620.05.04.0710.05.03.3分析实验序号4与5与6或6与7中R并1、R并2和R总的变化情况,得出初步结论:当并联电路 (13) 时

6、,其总电阻会随另一支路上的电阻 (14) 。通过交流实验数据,大家初步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4或5或6或7中的数据,比较R总与R并1(或R并2)的大小,得出定性结论: (15) 。经过多次计算和比较,最后大家对原表中每个电阻计算其倒数值,得到数据如表二最后三列所示。进一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或5或6或7中最后三列得到的各电阻倒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归纳得到它们间的定量关系结论是: (16) 。表二实验序号R并1(欧)R并2(欧)R总(欧)1/R并1(欧1)1/R并2(欧1)1/R总(欧1)420.030.012.00.050.030.08520.010.06.70.050.100.15620.05.0

7、4.00.050.200.25710.05.03.30.100.200.303.(2023虹口一模) 某小组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根据图11中橡皮膜的形变程度,提出了各自的猜想:图11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制订方案,用传感器测量压强,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方向深度h(米)容器内水产生的压强p(帕)1向上0.055002向下0.055003向上0.1010004向下0.1010005向上0.2020006向下0.202000(1)分析可知,表格中的栏目设计与_的猜想是相关联的(选填“小红”“小华”“小红和小华”);(2)分析表中实验序号_的数据可知:_的猜想是错误的(选填“小

8、红”“小华”“小红和小华”),理由是_;(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水内部的压强_。4.(2023闵行一模)18柱形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体积相等的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且用薄橡皮膜封闭,此时橡皮膜的形状如图11(a)所示。在隔板左右两侧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液面高度如图11(b)所示。再往隔板的右侧继续注入液体乙,直至甲、乙液体液面相平,如图11(c)所示。甲 乙图11(c)图11(b)甲 乙隔板橡皮膜图11(a)根据上述信息,推理说明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请在图11(b)、图11(c)中分别画出橡皮膜形状的示意图,并说明图11(c)中所画橡皮膜形状的理由。5.(2023普陀一

9、模)19某班同学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实验,所用器材包括电源、开关、电流表各1个及导线若干,另有规格分别为甲、乙、丙、丁的4个小灯泡。 图11(a)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11(b)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请在图11(b)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一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移动后电流表测量的是(选填“A”“B”或“C”)处的电流。SL1L2ABCS0.63AL2L1(a) (b)图11下表为各组实验数据汇总。组别L1规格L2规格IA/AIB/AIC/A1甲乙0.120.100.22

10、2乙丙0.100.200.303甲丁0.120.140.264甲丁0.160.180.30对于测量数据的相关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分析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B选用不同规格的灯进行实验,可使结论更具普遍性C第4组数据的偏差可能是电流表未调零引起的 根据上表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的初步结论是:。6.(2023松江一模)图1119某小组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作出以下猜想:猜想一:液体内部压强与所处液体的深度h有关;猜想二: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猜想三:液体内部压强与所处位置离容器底部的距离d有关。他们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酒精和水(酒精水)。如图11所示,他们改变

11、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h和离容器底部的距离d,并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L。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表一:酒精 表二:水 序号h(厘米)d(厘米)L(格)序号h(厘米)d(厘米)L(格)1525365254210206710208315159815151242015129201516525151410251519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6(或2与7,或3与8,或4与9,或5与1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结论:当所处液体中的深度h相同,离容器底部的距离d相同时,。分析比较实验序号,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内部,离容器底部的距离d相同,所处液体深度h越大,该处液体压强也越大。为了探究猜想三,小组设计了

12、记录表三,请完成表三空缺处的填写。表三:水序号h(厘米)d(厘米)L(格)11/12/7.(2023杨浦一模)物块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会增大。为了研究放入物块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增加量F的情况,小杨选用了五个重力G均为3牛的柱形物块,分别将物块放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相同柱形容器中,待到物块静止后,将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序号12345物块体积V(米3)1.010-41.510-42.010-42.510-44.010-4压力增加量F(牛)1.01.52.02.03.0现象 观察序号13中的实验现象并比较F与V的关系,可得初步结论:当物块浸没在水中时,(1)。 观察序号1或

13、2或3或4中的实验现象并比较F与G的大小关系,可得初步结论:当(2)时,物块沉底。观察序号14中的实验数据及现象,发现:F与物块排开水的体积有关,物块排开水的体积越 (3),F越 (4)。 进一步分析序号5中的实验现象并比较F与G的大小关系,发现:当物块漂浮时,(5)。请根据所学的压强、浮力知识,简述上述结论的原因:(6)2023年上海中考一模各区分类汇编(教师版)专题09实验题1.(2023崇明一模)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请你根据如图8所示的实验操作,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AAAA4N3.6N3N3N2.8NA水水水

14、盐水(a) (b) (c) (d) (e)图8(1)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应选用的图是(选填图中的符合);如果选用了图(a)、(c)、(d)进行实验,可以得出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选填“有”或“无”)关(2)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的形状

15、改变,而忽略了对浮力大小的影响(1)a、d、e; 无。(2)小于; 铁片排开液体的体积。(2023奉贤一模)图12a 测力计竖直拉着物体静止。 b 测力计竖直拉着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静止。c 测力计竖直拉着装有溢出水的小桶并静止。 d 测力计竖直拉着倒去水的小桶并静止。 F1F2F3F418.某小组同学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 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按照图12中abcd所示顺序进行实验操作,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小组同学发现测出的结果(F1F2)(1)(F3F4)(选填“”、“”、“”),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他们分析发现了此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

16、改正。进一步思考:如果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3)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如果小球碰到了容器底部,(4)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本小题均选填“能”或“不能”)。图13136V/cm3乙bm/g2450甲2468丙19.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需要用天平测出物质的 (5) ,并测出相应的体积。实验还需要进行多次测量,目的是为了 (6) (选填字母A“得到普遍规律”或B“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某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m-V图像,如图13所示,若三种物质的体积相同,质量最大的是 (7) 物质;能漂浮在水面上的是 (8) 物质。18.(4分)(1)(2)小桶里有残留

17、的水(3)能(4)不能19.(4分)(5)质量(6)A(7)甲(8)乙、丙20.小朱和小赵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他们实验的过程如下:图14利用如图14所示的电路,先将阻值未知的R1接入MN两点,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出三组电流值和电压值,将有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结合电路图和实验数据,他们是通过改变 (9) 实现多次测量的,请将表一的空白部分补充完整(计算阻值精确到0.1欧)。两位同学还对测量方案进行了优化,即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除了能够实现多次测量外,还可以实现 (12) 。表一实验序号I(安)U(伏)R1(欧) (11) 10.141.410.010.020.302.

18、9 (10) 30.545.510.2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测量出其他三个未知电阻,得到四个电阻的阻值之后,再将其中任意两个电阻并联接在原电路MN两点上,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出相应的总电流和总电压,并用公式计算出对应的总电阻。他们将有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表二实验序号R并1(欧)R并2(欧)R总(欧)420.030.012.0520.010.06.7620.05.04.0710.05.03.3分析实验序号4与5与6或6与7中R并1、R并2和R总的变化情况,得出初步结论:当并联电路 (13) 时,其总电阻会随另一支路上的电阻 (14) 。通过交流实验数据,大家初步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4或5或6或7中

19、的数据,比较R总与R并1(或R并2)的大小,得出定性结论: (15) 。经过多次计算和比较,最后大家对原表中每个电阻计算其倒数值,得到数据如表二最后三列所示。进一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或5或6或7中最后三列得到的各电阻倒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归纳得到它们间的定量关系结论是: (16) 。表二实验序号R并1(欧)R并2(欧)R总(欧)1/R并1(欧1)1/R并2(欧1)1/R总(欧1)420.030.012.00.050.030.08520.010.06.70.050.100.15620.05.04.00.050.200.25710.05.03.30.100.200.3020.(8分)(9)电源电压(

20、或干电池节数)(10)9.7(11)电阻平均值(欧)(12)保护电路(13)一条支路电阻不变(14)变大而变大(15)并联电路中,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何一个支路电阻。(16)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3.(2023虹口一模) 某小组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根据图11中橡皮膜的形变程度,提出了各自的猜想:图11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制订方案,用传感器测量压强,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方向深度h(米)容器内水产生的压强p(帕)1向上0.055002向下0.055003向上0.1010004向下0.1010005向上0.2020006向下0.202000(1)分析可

21、知,表格中的栏目设计与_的猜想是相关联的(选填“小红”“小华”“小红和小华”);(2)分析表中实验序号_的数据可知:_的猜想是错误的(选填“小红”“小华”“小红和小华”),理由是_;(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水内部的压强_。4.(2023闵行一模)18柱形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体积相等的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且用薄橡皮膜封闭,此时橡皮膜的形状如图11(a)所示。在隔板左右两侧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液面高度如图11(b)所示。再往隔板的右侧继续注入液体乙,直至甲、乙液体液面相平,如图11(c)所示。甲 乙图11(c)图11(b)甲 乙隔板橡皮膜图11(a)根据上述信息,推理说明甲、乙两种

22、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请在图11(b)、图11(c)中分别画出橡皮膜形状的示意图,并说明图11(c)中所画橡皮膜形状的理由。图(b)中倒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根据=m/V,因为V甲V乙,所以甲乙。图(b)中橡皮膜向右凸出。图(c)中橡皮膜向左凸出。图(c)中橡皮膜两侧所处的液体深度h相同,根据p=gh,甲乙,所以p甲p乙,受力面积S相同,根据F=pS,因此F甲F乙,橡皮膜向左凸出。5.(2023普陀一模)19某班同学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实验,所用器材包括电源、开关、电流表各1个及导线若干,另有规格分别为甲、乙、丙、丁的4个小灯泡。 图11(a)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11(b)是

23、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请在图11(b)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一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移动后电流表测量的是(选填“A”“B”或“C”)处的电流。SL1L2ABCS0.63AL2L1(a) (b)图11下表为各组实验数据汇总。组别L1规格L2规格IA/AIB/AIC/A1甲乙0.120.100.222乙丙0.100.200.303甲丁0.120.140.264甲丁0.160.180.30对于测量数据的相关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分析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B选用不同规格的灯进行实验,可使

24、结论更具普遍性C第4组数据的偏差可能是电流表未调零引起的 根据上表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的初步结论是:。CS0.63AL2L1 A B、C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条之路电流之和。 6.(2023松江一模)图1119某小组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作出以下猜想:猜想一:液体内部压强与所处液体的深度h有关;猜想二: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猜想三:液体内部压强与所处位置离容器底部的距离d有关。他们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酒精和水(酒精水)。如图11所示,他们改变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h和离容器底部的距离d,并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L。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表一:

25、酒精 表二:水 序号h(厘米)d(厘米)L(格)序号h(厘米)d(厘米)L(格)1525365254210206710208315159815151242015129201516525151410251519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6(或2与7,或3与8,或4与9,或5与1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结论:当所处液体中的深度h相同,离容器底部的距离d相同时,。分析比较实验序号,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内部,离容器底部的距离d相同,所处液体深度h越大,该处液体压强也越大。为了探究猜想三,小组设计了记录表三,请完成表三空缺处的填写。表三:水序号h(厘米)d(厘米)L(格)11/12/(1)液体密度越大,液体

26、压强越大;(2)3、4与5(或8、9与10) (3)控制h相同,d不同即可 7.(2023杨浦一模)物块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会增大。为了研究放入物块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增加量F的情况,小杨选用了五个重力G均为3牛的柱形物块,分别将物块放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相同柱形容器中,待到物块静止后,将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序号12345物块体积V(米3)1.010-41.510-42.010-42.510-44.010-4压力增加量F(牛)1.01.52.02.03.0现象 观察序号13中的实验现象并比较F与V的关系,可得初步结论:当物块浸没在水中时,(1)。 观察序号1或2或3或4中的实验现象并比较F与G的大小关系,可得初步结论:当(2)时,物块沉底。观察序号14中的实验数据及现象,发现:F与物块排开水的体积有关,物块排开水的体积越 (3),F越 (4)。 进一步分析序号5中的实验现象并比较F与G的大小关系,发现:当物块漂浮时,(5)。请根据所学的压强、浮力知识,简述上述结论的原因:(6)。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数学 > 中考复习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专题09 实验题2023年中考一模分类汇编(上海).docx)为本站会员(523738114@qq.com)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