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精卫填海(二)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其上多柘()木。有)木。有鸟鸟焉焉,其,其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詨詨。是炎帝之。是炎帝之少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溺而不而不返返,故故为精卫,常为精卫,常衔衔西山之木石,以堙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焉,东流注于河。选自山海经选自山海经【注释】发鸠之山:在今山西长子县西五十里,又叫发苞山、鹿谷山。【注释】发鸠之山:在今山西长子县西五十里,又叫发苞山、鹿谷山。其名自詨(其名自詨(x
2、ioxio,又读,又读jiojio):自叫其名为精卫。詨,同):自叫其名为精卫。詨,同“叫叫”,呼唤。,呼唤。堙(堙():填塞。):填塞。【词语溯源,回归教材】【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1.解释下列课内加点的词。解释下列课内加点的词。(1 1)必有我师)必有我师焉焉(2 2)少少时,一狼径去时,一狼径去(3 3)而两狼之并驱如)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故(兼词,于此,意思是在其中兼词,于此,意思是在其中)(原来原来)(一会儿一会儿)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含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含义。(1 1)有鸟)有鸟焉焉(2 2)其)其状状如乌如乌(3 3)溺溺而不返而不返(4 4)溺而不)溺而不返
3、返(5 5)故故为精卫为精卫(6 6)常)常衔衔西山之木石西山之木石(兼词,于此兼词,于此)(淹没淹没)(形状形状)(返回返回)(所以所以)(含含)3.3.下列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其其上多柘木上多柘木 其其人曰人曰B.B.以以堙于东海堙于东海 盖盖以以诱敌诱敌C.C.是炎帝是炎帝之之少女少女 而两狼而两狼之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D.D.女娃游女娃游于于东海东海 闻之闻之于于宋君宋君B B【解析】【解析】A.A.助词,的;助词,的;B B、C C、D D都是代词。都是代词。4.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1)女娃游
4、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2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大无畏的气魄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大无畏的气魄和百折不挠的精神。5.5.精卫填海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精卫填海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