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什么是耐药菌?什么是耐药菌?定义多重耐药菌MDR: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的耐药的细菌泛耐药XDR:对除了1-2类抗菌药物之外的所有其他抗菌药物种类均耐药全耐药PDR:对所有抗菌药物种类均耐药多重耐药菌可导致难以治疗的感染,虽然目前仍可以使用其他抗生素治疗,但其效果可能较弱或引起较多的副作用。常见多重耐药菌常见多重耐药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鲍曼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假丝酵母菌 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阴沟肠杆菌 多重耐药菌可寄存在无感染症状的身上,但是,它们会较易侵入免疫功能低下 或病情危重的患
2、者,导致肺炎、尿路感染、伤口感染或甚至菌血症。这些人在感染后的情况往往更严重,治疗方法的选择也有限。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多重耐药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例如接触患者的排泄物、伤口、分泌物或已被污染的物件或环境表面。因此,个人或环境卫生情况欠佳,均可能引起多重耐药菌传播。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因素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因素多重耐药菌感染 的风险因素包括:老年患者 免疫功能低下 中心静脉插管、机械通气、泌尿道插管等各种侵入性操作 近3个月内接受3种以上抗生素治疗 既往多次获长期住院史 既往有多重耐药菌定植或感染史等多重耐药菌主要危害多重耐药菌主要危害危害主要体现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死亡率高于敏感菌感染或未
3、感染患者。感染后住院时间和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延长。用于感染诊断、治疗的费用增加。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成为传播源,管理不当可引起医院感染暴发。规定、指南规定、指南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一)制定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防控措施。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预防和控制各个环节,结合本院实际工作,落实相关制度和防控措施。(二)加强重点环节管
4、理。特别是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新生儿室、呼吸科、神经科、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以及长期收治在ICU的患者,或接受过光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管理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认识,强化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等知识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正确有效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二、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二、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应当配备充
5、足的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原则:一旦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均需采取接触隔离措施!隔离措施1.尽量选择单间隔离。2.无单间时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3.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4.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
6、,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接触隔离护士:1.在床旁和病历卡上贴接触隔离标识字样(蓝色)2.病人床边备快速手消毒剂、黄色医疗废物袋、隔离衣 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 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 4.限制探视,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宣教,提供洗手设施或手消毒剂 5.填写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消毒记录表,科室负责人签字保洁员:1.对病人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每天进行清洁和消毒、2.拖把、抹布转入专用,标记为蓝色 接触隔离医务人员:1.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
7、进行。2.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3.当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服。4.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患者: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病房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
8、进行清洁和消毒。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环境清洁消毒原则:清洁与消毒流程有序,应先对未收感染患者/定植的病室或区域实施清洁与消毒,然后再对安排感染患者/定植患者的隔离病室和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遵循先清洁,再消毒原则,当受到患
9、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应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应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清洁工具进行分区域使用。使用后每天进行清洗消毒,干燥保存。多重耐药菌患者出院或转往其他科室后,应对病房进行终末消毒,对环境物表进行清洁消毒后,可采用过氧化氢进行空气消毒。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200848号要求。原则一:少用、慎用、早停 原则二:使用抗菌药物对同时积极处理感染病灶 原则三:尽早送检合格的微生物标本 原则四:经验性治疗-目标性治疗 原则五:合理使用手术期药物 原则六:落实抗菌药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积极开展常见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及时采集有关标本送检,必要时开展主动筛查,以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微生物室至少每半年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重点部门多重耐药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