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第(十)册(数学)学科电子教案(详案)备课教师:吕美英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五年 班课 题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课时一课时授课类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知道分数的产生。数学思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问题解决:通过探索、讨论、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态度: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教学策略设置问题情境,质疑引导。迁
2、移推理,小组交流。教学准备练习卷、课件。学习目标1. 我能在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知道分数的产生。2.我能通过独立思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教学流程教 学 内 容二次备课知识链接1、填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可以用()表示。2、人们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课题)自主感知1.借助情境,了解分数的产生。课件出示古人测量情境和现实分物的情境。思考:分数是如何产生的?2.数形结合,构建数学思考模型。(1)利用课件演示:借助一个图形或一条线段演示所表示的意
3、义。(2)引导学生研究一些物体的,理解单位“1”的意义。3.师生共同概括分数的意义。4.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单位。合作探究1.观察情境图,在测量和分物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到( )。2.动手操作,交流(1)观看课件演示,小组交流所表示的意义。(2)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要求:借助一个圆、一把香蕉、一盘面包构建一个整体(即单位“1”)的观念,动态演示平均分的过程。3.经过讨论后明确: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 )。成果展示1、完成合作探究的1、2、3题。2、自学教材内容后交流明确: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达标检测1 小明看一本书要8天看完,小强看同样的一本书需要10天看完,二人都看了4天,小明剩下全书的( ),小强剩下全书的( )。2 2五年级一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的人数表示单位“1”的量。实际就是把( )的人数平均分成( )份,女生人数相当于其中的( )。板书设计分数的产生和意义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资源出处数学教学参考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