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专题25《河中石兽》复习习题—中考语文系统复习.rar

相关 举报
  • (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专题25《河中石兽》复习习题—中考语文系统复习
    • 文言文专题(七年级下册)25《河中石兽》复习习题——2021年中考语文系统复习.doc--点击预览
    • 文言文专题(七年级下册)25《河中石兽》复习习题答案——2021年中考语文系统复习.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河中石兽习题河中石兽习题【一】【一】【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岂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乙】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杜处士好画【注解】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戴嵩:唐代画家,韩滉弟子。拊:拍。搐 ch:收缩。此指“夹”。掉:摆动。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2 分)(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阅:(2)一日曝书画 曝: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 分)(1)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译文:_(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译文:_3.结合语境,用自已的话说说下列句中“笑”的具体原因。(4 分)(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原因:_(2)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原因:_4.结合文本,谈谈你读了甲乙两文后分别得到的启示。(4 分)甲文:_乙文:_【二】【二】【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河中石兽)【乙】门人邱生言,有一官赴任,舟泊滩河,夜半有数盗执炬露刃入,众皆慑伏。一盗拽其妻起,半跪曰:愿乞夫人一物,夫人勿惊。即割一左耳,敷以药末,曰:数日勿洗,自结痂愈也。遂相率呼啸去。怖几失魂,其创果不出血,亦不甚痛,旋即平复。以为仇耶?不杀不辱,以为盗耶?未劫一物。既不劫不杀不辱矣,而又戕其耳。既戕其耳矣,而又赠以良药,是专为取耳来也?取此耳又何意耶?千思万索,终不得其所以然。天下真有理外事耶?邱生曰:苟得此盗,自必有其所以然。其所以然亦必在理中,但定非我所见之理耳。然则论天下事,可据理以断有无哉!(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注释】末:粉末。愈:痊愈,愈合。旋:不久1.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2 分)夜 半 有 数 盗 执 炬 露 刃 入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 分)转转不已已:_ 但但知其一:_其创创果不出血:_ 可据理以断断有无哉:_3下列几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不同的一项是()(2 分)A至石之之半定非我所见之之理 B如其其言一盗拽其其妻起 C果得得于数里外不得得其所以然 D而而又戕其耳人不知而而不愠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求之地中,不更颠乎?译文:_愿乞夫人一物,夫人勿惊。译文:_5比较甲文和乙文,用原文句子填空。(2 分)石兽逆流而上这样的事看来不可思议,然而仔细推究,也合情理。因此,针对乙文作者的提问:“天下真有理外事耶?”我们可以引用“”(用乙文原文填空)回答,而世人不能准确判断事物的主要原因是“”(用甲文原文填空)。【三】【三】(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抑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二)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注:慭慭(yn y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遁:逃跑。噬:咬。搏:击,扑。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荡倚冲冒:摇晃依偎,冲击顶撞。计:盘算。(hn):怒吼。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竟不可得(_)(2)尔辈不能究物理(_)2下面句中的“其”字的用法或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C择其善者而从之D其一犬坐于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4请用“只知不知”的句式概括讲学家和老虎的“知”与“不知”,归纳两件事的相同道理。【四】【四】(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注释:经年:一年左右。干:求见。沟恤:沟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尔辈不能究物理 (2)自谓可将十万(3)竟不可得 (4)恒独步庭阶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惟此六字 惟手熟尔B一老河兵闻之 何陋之有C几为所擒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D古人岂欺我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3翻译下列句子(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4(乙)文中刘羽冲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讲学家和刘羽冲失败的经历中,你明白了什么?河中石兽习题答案河中石兽习题答案【一】【一】【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岂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乙】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杜处士好画【注解】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戴嵩:唐代画家,韩滉弟子。拊:拍。搐 ch:收缩。此指“夹”。掉:摆动。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2 分)(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阅:(2)一日曝书画 曝: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 分)(1)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译文:_(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译文:_3.结合语境,用自已的话说说下列句中“笑”的具体原因。(4 分)(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原因:_(2)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原因:_4.结合文本,谈谈你读了甲乙两文后分别得到的启示。(4 分)甲文:_乙文:_参考答案:1.(1)经历 (2)晒2.(1)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的迎水面冲刷沙子,形成空洞。(2)蜀地有个姓杜的读书人,喜欢书画,(他)珍藏的书画要用百来计算。3.(1)讲学家笑找石头的人弄不清沙轻石重的性质,不在原地找,而是顺水而下去寻找。(2)牧童笑杜处士珍藏的斗牛画把尾巴画错了。斗牛时牛的尾巴应当夹在两条大腿之间,而画家画的牛的尾巴却是翘起(摆动)的。(意思对即可)4甲文示例:(1)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1 分)计学家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作出了错误的判断。(1 分)(2)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1 分),老河兵熟悉河流,富有实际经验,所以能作出正确的判断。(1 分)乙文示例:(1)做什么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1 分)戴嵩画画,没有仔细观察斗牛,而是想当然认为斗牛时牛的尾巴是翘起(摆动)的,所以画错了。(1 分)(2)要注意观察生活,向生活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1 分)牧童天天放牛,注意观察,一下子就看出画的错误。(1 分)(3)要注意细节。(1 分)戴嵩作为大画家,忽略了细节,把斗牛的尾巴画错了,所以遭人嘲笑。(1 分)【参考译文】四川境内有姓杜的读书人,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一幅斗牛画,他特别喜爱,用锦囊装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翘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男奴,织布应当去问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二】【二】【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河中石兽)【乙】门人邱生言,有一官赴任,舟泊滩河,夜半有数盗执炬露刃入,众皆慑伏。一盗拽其妻起,半跪曰:愿乞夫人一物,夫人勿惊。即割一左耳,敷以药末,曰:数日勿洗,自结痂愈也。遂相率呼啸去。怖几失魂,其创果不出血,亦不甚痛,旋即平复。以为仇耶?不杀不辱,以为盗耶?未劫一物。既不劫不杀不辱矣,而又戕其耳。既戕其耳矣,而又赠以良药,是专为取耳来也?取此耳又何意耶?千思万索,终不得其所以然。天下真有理外事耶?邱生曰:苟得此盗,自必有其所以然。其所以然亦必在理中,但定非我所见之理耳。然则论天下事,可据理以断有无哉!(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注释】末:粉末。愈:痊愈,愈合。旋:不久1.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2 分)夜 半 有 数 盗 执 炬 露 刃 入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 分)转转不已已:_ 但但知其一:_其创创果不出血:_ 可据理以断断有无哉:_3下列几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不同的一项是()(2 分)A至石之之半定非我所见之之理 B如其其言一盗拽其其妻起 C果得得于数里外不得得其所以然 D而而又戕其耳人不知而而不愠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求之地中,不更颠乎?译文:_愿乞夫人一物,夫人勿惊。译文:_5比较甲文和乙文,用原文句子填空。(2 分)石兽逆流而上这样的事看来不可思议,然而仔细推究,也合情理。因此,针对乙文作者的提问:“天下真有理外事耶?”我们可以引用“”(用乙文原文填空)回答,而世人不能准确判断事物的主要原因是“”(用甲文原文填空)。参考答案:夜 半 有 数 盗 执 炬 露 刃 入2.已,停止。只,仅仅。伤口,创伤。断定、判定。3C 4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加错误吗?希望乞求(得到)夫人(身上的)一件物品,夫人不要惊慌(惊恐)。5第一空:“自必有其所以然”或“其所以然亦必在理中”,第二空:“但知其一,不知其二”或“据理臆断”。译文:门人邱生说,一个官员去赴任,船停泊在河滩上,半夜时分有几个盗贼举着火把拿着刀闯入,大家都害怕地趴在地上。一个盗贼把官员的妻子拽起来,半跪在她面前说:“我想要夫人一样东西,您不要惊恐。”于是割下她的左耳,敷上药粉,对她说:“几天内不要洗掉(药粉),自然会结痂痊愈。”于是互相叫嚷着离开了。官员妻子吓得几乎丢了魂,她的伤口果然没有出血,也不很疼,不久就痊愈了。认作仇人吗?盗贼既没杀人也没侮辱。认作劫匪吗?他们没有抢走一样东西。既没杀人也没侮辱人,却割下了耳朵。割下耳朵,却又赠送好药,难道是专门为取耳朵来的吗?拿这耳朵又有什么样的意图呢?反复思考,终究不能明白其中的原因。难道天下真有情理之外的事吗?邱生说:“如果抓到盗贼,他们必定有自己的原因。”他们的原因也必定在情理之中,只不过一定不是我们常见的道理。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难道可以根据常理来判断它是否存在吗?【三】【三】(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抑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二)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注:慭慭(yn y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遁:逃跑。噬:咬。搏:击,扑。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荡倚冲冒:摇晃依偎,冲击顶撞。计:盘算。(hn):怒吼。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竟不可得(_)(2)尔辈不能究物理(_)2下面句中的“其”字的用法或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C择其善者而从之D其一犬坐于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4请用“只知不知”的句式概括讲学家和老虎的“知”与“不知”,归纳两件事的相同道理。1 (1)终了,最后。(2)事物的道理、规律。2D3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在沙里,就越沉越深了。(意思对即可)4讲学家只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不知“反激之力”会让“石必倒揶坎穴中”;老虎只知“庞然大物”而“大骇”,不知驴并无“异能”。天下之事不能简单按常理作主观臆断(或:天下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者甚多)。(意思对即可)译文:黔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了(一头驴)进入(黔地)。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到)山下。(一只)老虎看见它,(觉得它)是(一个)巨大的家伙,把(它)当做神物,(便)隐藏在树林里偷偷地看它。(过了一会儿)(老虎才)渐渐地出来接近它,小心翼翼的(观察它),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非常害怕,(便)逃到远处,认为(它)将要咬自己,非常恐惧。可是(老虎又)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似的;(老虎)3逐渐熟悉(了)驴的叫声,又走近(了一些),出现(在它的)身前身后,(但)始终不敢进攻(它),(老虎又)渐渐靠近(驴),态度亲近而不庄重,(不断)碰撞、挨近、冲撞、冒犯驴,驴非常愤怒,(就)用蹄子踢老虎。老虎于是很高兴,(心里)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声吼叫,咬断(了)驴的喉管,吃光了它的肉,方才离开。【四】【四】(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注释:经年:一年左右。干:求见。沟恤:沟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尔辈不能究物理 (2)自谓可将十万(3)竟不可得 (4)恒独步庭阶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惟此六字 惟手熟尔B一老河兵闻之 何陋之有C几为所擒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D古人岂欺我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3翻译下列句子(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4(乙)文中刘羽冲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讲学家和刘羽冲失败的经历中,你明白了什么?1(1)事物的道理、规律(2)率领(3)终了,最后(4)经常2B3(1)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情况有很多,怎么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2)(刘羽冲)又找到一部古代有关水利建设的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之地变成沃土。4刘羽冲失败的原因是他只会从书中照搬一些知识,不懂得灵活运用于实际之中,只会纸上谈兵。从他们失败的经历中,我明白了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不能主观臆断,应该根据情况的变化,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译文:刘羽冲偶然得到一部古代兵书,认真读了一年,自称可以率领十万军队正赶上乡里有土匪,他自行操练民兵与土匪作战,结果被土匪全队击溃,他自己险些被活捉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书籍,认真读了一年,自称可以使千里荒野变成肥沃农田他便绘出图纸,陈列条词上交州官州官也是好事之人,让他在一个村子做实验结果沟渠刚刚挖成,洪水来了,顺着水沟流入村中,村里的人险些都被淹死从此刘羽冲抑郁寡欢,很不自在,常常独自在庭院漫步,一边走一边摇头自言自语地说:“古人难道在骗我吗?”这样一天说千百遍,只念这六个字不久,发病身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专题25《河中石兽》复习习题—中考语文系统复习.rar)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七年级下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