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词解释:1、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指的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现的能力。2、教育单位成本:是指生均成本,既培养一名某类学生所花费的全部开支。3、教育投资:也成教育资源、教育投入、教育经济条件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或者说是指用于教育、训练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智力水平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4、教育经济效益:从宏观上讲,教育经济效率是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而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 教育成果(数量和质量)/教育
2、资源占用量和消耗量)。从微观上讲,教育经济效率是指某教育单位或者学校,其教育事业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的利用效率,或称为教育投资利用效率,即每一定量的教育投资所能培养学生的数量。(毕业生教育成本 = 学制期内教育成本总和 * 学习年限 /学制期内学生人数)5、教育经济效益:是指教育领域内的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到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6、人力资源: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7、社会化理论:从研究教育如何培养训练劳动力的个性特征,从而为生产服务,为发展经济服务,论证教育与经济关系。其主要理论观点如下:(1)批评早期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现
3、代化的社会里,教育的作用首先不在提高劳动力的知识、技能或认识能力,而在于它的社会化作用。(2)教育的作用反映在两个方面。8、筛选假设理论:是把教育看做信息,着重研究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是怎么样挑选工人的,据据此说明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主要理论观点如下:第一,同意人力资本理论把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收入水平看成是正比例关系。第二,与人力资本理论不同的地方,该理论认为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收入水平看成是正比例关系是通过教育的筛选作用形成的,并且认为教育只是放映能力,但不提高人的能力。9、教育的社会需求: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来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4、10、教育的个人需求:置个人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的预期在各种需求中进行选择,对教育由支付能力的需求。11、教育供给:是指在某一时期内,一国或以地区各级学校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给受教育者的机会。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教育供给还包括非正规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机会。12、教育投资比例指标:是指教育投资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即教育投资与国民经济之间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数量指标及计算范围。13、教育成本:是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或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用公式表达为: 教育成本 = 教育直接成本 + 教育间接成本14、教育个人成本:指学生家
5、庭和个人受教育所支付的全部费用,以及因上学而失去就业机会必须“放弃的收入”的部分。15、教育社会成本:广义的教育社会成本是指个人教育成本与教育社会公共成本的总和。狭义的教育成本不包括教育个人成本,只是指国家或社会所支付的教育公共成本。16、教育规模经济:是指单位平均经常成本因学生人数增加而下降的情况。 17、教育规模不经济:是指单位平均经常成本因学生人数增加而上升的情况。 18、教育适度规模:指学校拥有恰好可以使资源获得充分与适当的运用,而又不衍生人际关系疏远和行政僵化等弊端的适当学生数。19、教育纯收益:由于投资教育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长的总和。具体计算方法使用一定时间内的教育教育总额减去该时
6、期教育成本总额,就是教育的纯经济收益。教育纯收益= 教育受益总额 教育成本总额简答题及论述题:1、试分析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因素。答:教育投资比例的确定要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一,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投资水平;一个国家教育投资比例的大小,首先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程度与速度;一个国家经济力量只能提供它的物质资料的一部分用于教育投资,只能在这一前提条件下才能考虑不断增加教育投资的比例。二,人口因素。1,社会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影响着教育投资比例和增长速度。2,人口分布的密度,对教育投资比例也有影响。3,人口年龄构成也是对教育投资比例影响的一个方面。4,社会人口文化教育程度构成,对教育投资
7、比例也有影响。5,平均受教育年限。三,科学技术因素。1,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程度结构和专业结构。2,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必然引起社会经济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3,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带动教育内部各环节的变化。四。政治因素。社会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和政治形势等,同样是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重要因素。2、教育投资的特点及性质:(1)周期性长。教育投资变为教育能力并发挥教育的经济效益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和过程。(2)弹性大。教育要适应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3)间接性。教育投资不能直接同物质生产资料相结合,因此不会直接生产社会物质财富。(4)长效性。教育培养出来的社会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只要在物质生产部门工
8、作,就能永久地发挥效用,即使是在工作岗位接受再培训,原有的教育功能也仍然基础,仍然发挥着作用。教育投资的性质,一种认为教育投资是具有消费性质的生产性投资,另一种认为教育投资是以生产性为主,同时具有消费性的双重性投资,或者相反,教育投资是以消费性为主,同时具有生产性。认为前者的主要理由有:(1)教育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改变劳动力形态,会生产人的劳动能力;(2)教育可以生产和在生产科学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可以使科学发明转化为生产技术,形成现实直接的社会生产力;(3)教育能促进劳动生产资料的更新换代,充分发挥劳动生产资料的作用;(4)教育能扩大劳动对象和范围,挖掘和拓展劳动资源和劳动条件。认为后者的主
9、要理由有:(1)有一部分教育投资用于培养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人才、上层建筑领域的人才,因此应是非生产性开支;(2)投入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费用是具有生产型投资,而投入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费用则是非生产性的开支:(3)教育经费来自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消费资金部分,从总的来源上分析,教育投资应属于消费性投资;(4)教育费用在教育领域消费以后得不到补偿,因此是消费型投资。因此可以概括为:教育投资是直接的消费性投资、间接地生产性投资,有形的消费性投资、潜在的生产性投资,今日的消费性投资、明日的生产性投资,有限的消费性投资、扩大的生产性投资。3、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一、经济对教育发展的作用:(一)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
10、质基础和条件;(二)经济决定着教育的权力、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三)经济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其一,经济发展水平与受教育人口数量具有依存关系;其二,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程度、教育年限具有依存关系;其三,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资金支付也具有依存关系。);(四)经济决定着教育发展的体系和结构。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功能:(一)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再生产的重要内容与主要手段。2,教育是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3,教育是科学生产、再生产,以及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技术的重要途径。4,教育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二)教育对经济的间接作用。1,教
11、育对人具有全面的影响作用。2,教育通过培养物质生产部门的人才,对社会生产力增强发生作用。3,教育通过陶冶劳动者的思想和道德,提高劳动者的精神文明程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劳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对经济发展发生作用。教育与经济发展虽然具有间接关系和直接关系,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处表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外,还表现为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处理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时,既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实事求是地追加教育投资,发展教育事业,又要克服只顾眼前短期经济利益,忽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长期性、迟效性作用的观点,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4、简述人力资本论的主要观点。答:一,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二,人力资
12、本投资与物力资本投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三,教育投资试人力资本的核心(这具体表现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其二,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投资;其三,教育投资比物力投资更有利,会带来更多的利润)。四,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五,教育投资收益率使可以测算的,基本上同物力形态投资收益的测算相同。5、简述舒尔茨人力资本论的主要观点。答:一,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二,教育促进经济增长是通过提高人们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的具体方式实现的。三,人类时间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四,教育也是使个人社会收入分配趋于平等
13、的因素。6、简述丹尼森人力资本论的主要观点。答:第一,教育作为生产过程的单独因素。第二,教育因素和教育投资指的是受正规教育年限的多少。第三,“知识增进”是人力组成部分。第四,正规教育对经济增长只有其中的五分之三在起作用。7、贝加尔的主要观点。第一,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既要考虑当前的经济收益,又要考虑未来的经济收益。第二,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第三,收集信息、情报资料也是人力资本内容之一,同样具有经济价值。第四,提出了人力资源投资收益率计算公式。8、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区别和联系。人力资本是一种质量概念,它反映出个人或人口群体的生产能力或收入能力水平,而人力资源则是一种数量概念,是一种自
14、然资源。人力资本反映的是个人或人口群体之间生产能力或收入能力的差别、劳动力素质差别,而人力资源反映的是人力同素质前提下的数量差别。人力资源有待于开发,而人力资本实质上是已经开发了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实际上就是对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过程,使其从原始状态转入人力状态。人力资源的概念内涵不如人力资本的丰富,没有涉及关于投资、资源配置、投资决策等经济关系;人力资源不能反映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等质量因素的稀缺性以及市场供求关系。9、简述教育成本类别。教育成本依据其支出的目的不同、支出的主体不同、支出的性质不同和支出的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若干类别。主要类别有:教育直接成本与教育间接成本;教育社会成本与教育
15、个人成本;教育物质成本与教育人员成本;教育总成本与教育单项成本。西方学者有的称为:教育社会成本与教育私人成本;教育资本成本与教育经常成本;教育货币成本与教育非货币成本;教育精神成本与教育非精神成本等。10、简述教育规模的九种类型。答:1,规模过小成长型。2,规模过小稳定型。3,规模过小萎缩型。4,规模适度成长型。5,规模适度稳定型。6,规模适度萎缩型。7,规模过大成长型。8,规模过大稳定型。9,规模过大萎缩型。11、教育需求按主体划分为教育社会需求和教育个人需求。 (1)教育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16、其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由社会人口、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政府的政策导向等。 (2)教育个人需求:是指个人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的预期在各种需求中进行选择,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教育个人需求动因包括:其一,精神生活需求;其二,物质生活需求;其三,社会地位需求。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因素包括:其一,个人天赋能力。其二,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其三,学杂费的高低。其四,个人教育未来收益。12、影响教育供给的因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教师供给。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进行的,教师是教育资源中最主要的人力资源。(2)教育资源配置。只有为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才有可能为教育者提供足够的学校
17、、教师和设备,才能让老师不断得到培训,以便更新知识人才培养的要求。(3)教育单位成本。教育单位成本是指生均成本,既培养一名某类学生所花费的全部开支。(4)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对教育是否有正确的认识,决定了投资选择中的偏好,对教育供给影响极大。13、教育结构包括哪些方面:(1)教育人力结构;(2)教育投资结构:(3)教育级别结构;(4)教育类别结构;(5)教育形式结构;(6)教育布局结构;(7)教育体制结构。14、教育投资、人力投资和智力投资三者的联系与区别。教育投资、人力投资和智力投资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三者的目的都在于培养和提高人的劳动能力,主要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智力水平。区
18、别在于三者的内涵和外延又不完全相同。人力投资是指保护和开发人的智力和体力的一切投资,智力投资是指开发人的智力的投资的一切投资,教育投资则是人力投资和智力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力投资内涵比智力投资大,智力投资有比较与投资大。15、教育与人才市场、劳动力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人才和劳动力市场,是连接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键环节。2,教育与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内在联系,表现为教育对专门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训练的作用上。3,教育与人才和劳动力市场还有起深层次的联系。16、教育投资来源及构成:教育投资来源是多方面的、多渠道的,主要包括国家投资、社会投资和受教育者家庭或个人投资。(1)国家财政拨款。国家财
19、政拨款,是教育投资的主要投资。(2)社会筹资。社会教育筹资包括的内容和方面十分广泛,其中主要有:社会用于教育的税收、教育费加费、社会筹资捐赠、教育自身投资、学生家庭和个人投资、教育投资来源渠道的变化等。17、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存在问题:(1)教育投资的总量仍然不足;(2)中国教育投资的结构不合理;(3)地区及城乡教育投资差距较大;(4)政府间教育投入财政责任的划分不合理;(5)教育投资配置效率较低;(6)教育投入市场化与其面临的观念和政策法规的冲突。(二)对策建议:(1)建立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2)建立规范的基础教育转移支付制度;(3)加快教育投资渠道多元化的建设(其一,
20、发行教育债券;其二,发行教育彩票;其三,实行教育股份制办学体制改革;其四,扩大学校销售和服务收入;其五,建立和发展教育投资基金;其六,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其七,扩大教育捐赠)18、教育资源配置的内容有哪些。答:1,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分配。2,教育资源在个地区教育之间的分配。3,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间的分配。4,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分配。19、举例说明教育对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作用教育对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作用,表现为教育对专门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训练的作用上。因为教育只有培养高质量的人才,符合产业部门和物质生产领域发展市场经济要求的合格劳动力,才能使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繁荣与活跃起来,才能使人才和
21、劳动力市场购销两旺。教育对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训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作用则是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改变劳动力形态。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主要是指其提高教育体力劳动力的智力水平,把非熟练地劳动力训练为熟练劳动力。而体力劳动力的智力水平主要是指其受教育程度和生产技术水平,其中受教育程度和水平是最主要的。20、试述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投资水平。社会经济是指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增长指标、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决定性质,好似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决定性因素。它对教育投资比例的影响具有经常性与持久性。一个国家教育投资比例的大小
22、,首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程度与速度,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这是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物质前提与客观依据。一个国家经济力量只能提供他的物质资料的一部分用于教育投资,只能在这一前提下才能考虑不断增加教育投资的比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对教育投资比例会提出必须超前增长的要求,教育投资比例要满足一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教育投资超前增长的速度必须加快。其中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率是经济发展目标的主要指标。补充名词解释:1、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示的一门边缘学科。2、教育资源整体性:学校的兴办,有些资源必须同时投入与运
23、用。一所学校的创立,无论规模大小,均须有校地、校舍建设、教学设备、器材等固定资本投入;有教师、行政人员、学生等人力资源投入。3、师资结构:整个教师队伍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及其结合方式,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地区分布以及教师与学生比例等。4、一般性就业问题:是指缺乏足够的工作岗位而产生的就业问题。它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是“人找事”。6、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级各类教育间合理有效的分配。7、教育结构:指教育这个社会现象总系统各种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即教育纵向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连接;教育横向子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连接。8、教育人力结
24、构:各级各类求学者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以及各级各类求学者之间的人数比例构成。9、教育级别结构:指各级教育程度在校学生数占全部教育系统在校生数的比例关系。10、教育个人收益:指个人接受某级某类教育,终生所能获得的经济收入扣除所支付的教育费用(教育成本)后的净收益。11、教师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一般正常的教学条件下,采用教师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完成某一教育或教学任务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12、师资优化组合:就是教师劳动力要素达到最优化组合和使用,既在合理的定员、定额和教师劳动效率指标基础上的确定教师劳动的需要量。13、教师劳动效率: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在一定时间内所取得的教育成果,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教师劳动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与教师水平。14、市场配置:指各种资源通过市场调节为媒介实现组合和在组合的配置方式。15、简单劳动:指一般人类劳动,是简单劳动力的消耗,他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集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消耗。16、教师的地区分布结构:执教试在城乡之间、内地与边远地区之间、经济发达区域不发达区之间数量分布的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