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单元分析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单元分析 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投球游戏、南北两地区最高气温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条 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3.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与同伴交流。 4.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本册教科书对此部分内容的编排体现了“重统计”的理念。在第一学段,主要引导学生经历用自己的 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
2、结果,积累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经验,感受数据蕴含信息, 但没有学习正式的统计图表或统计量。在第二学段,学生主要学习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等常见的统计图,并能用它们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认识平均数这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本册教科书主要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进一步提高学生表示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经历了简单的统计活动,学习了单式统计图,了解了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平均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注重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 取尽可
3、能多的有效信息,关注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数据分析的价值。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 如下。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表示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根据标准(2011 年版) 的要求,统计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要使学生形成数 据分析的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深入到统计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教科书注重设计 贴近学生生活的统计活动,使他们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观念。例如, 在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中,教科书设计了一个比较“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的问题
4、情境。要想真 正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收集数据,养成用数据说话的意识。教科书第 83 页“练一练”第 3 题的实践活 动,在体育课上做单手投掷和双手投掷的活动,要求学生记录数据,并与教科书中的数据进行对比,让学 生经历比较完整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2.注重体现统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统计内容具有非常丰富的现实背景,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科书力求通过选择现实情境中 的数据,使学生理解统计的实际意义;着重于对学生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探索,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科 书中统计内容的学习素材,都力求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例如比较“单手投球远
5、还是双手投球远” “南 北两地最高气温比较” “男女生每年患近视情况统计” 。再如,在“平均数的再认识”中,通过分析北京 6 对男童身高的平均值(119.3cm) 、女童身高的平均值(118.7cm) ,解释免票线 1.2m 确定的合理性;根据所 学的统计知识,解释在大奖赛中通常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道理等。目的是丰富学生学习统计 的现实背景,体会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通过处理与自身关注的问题有关的数据,使学生懂 得数据可以用来描述现象、回答问题和作出预测等,体会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课时安排建议课时安排建议 内容内容 建议课时数建议课时数 复式条形统计图(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及其特点) 3 复式折线统计图(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 平均数的再认识(进一步认识平均数及其实际意义) 3 练习七 本单元建议学习课时数为 6 课时。教师在理解教科书意图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时 进行适当调整。 知识技能评价要点知识技能评价要点 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要点。 1.能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从统计图表中尽可能多地获取有用的信息。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相应的统计图。 3.结合具体情境,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