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单元测试题模拟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B人体细胞也能进行无氧呼吸C酵母菌不能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细胞呼吸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3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无光条件下能持续正常
2、进行B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C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无氧条件下能正常进行D过程产生的H、ATP、CO2都用于过程4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B限制ef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故整个实验中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 ,f点都将下移D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5分析下面的有关酶的图形,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的种类、H2O2的浓度、温
3、度B据图一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C图二曲线bc段最可能原因是酶的浓度一定D图三曲线纵坐标最可能代表H2O2的剩余量6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加压使底物分子更容易从b状态转变为a状态Bad段表示在有酶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化学反应顺利进行所提供的活化能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发生改变D曲线可表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该反应只能在细胞内进行7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均分为4份,分别置于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得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条件下
4、,细胞呼吸的产物除CO2外,还有乳酸B乙条件下,需氧呼吸比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C丙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最少D丁条件下,产物中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8将某株植物置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光照强度合适的环境中,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得到下图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由图可知,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对该植物的细胞呼吸几乎没有影响由图可知,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比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更低若每天昼夜不停的光照,则一昼夜该植物在15的环境中积累有机物的量最多若每天的日照时间为12h,相比于25,该植物在5环境中生长更快若每天的日照时间为12h,则该植物在35
5、的环境中无法长时间生存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9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B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C有光时,植物的根尖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4个D细胞内储存有大量的ATP用来直接供能10下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段为有氧呼吸B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CD段为无氧呼吸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点,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11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
6、都适宜),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CO2吸收量(mg/h)100175250325375350300黑暗下CO2释放量(mg/h)050075100150225300350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若想知道该植物积累有机物的最佳温度应该在20-25之间设立更多的温度,继续实验12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
7、以下分离装置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BCD13图是水稻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图解,其中表示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都能合成ATPB过程可以不同时进行C过程产生的H不是同一物质D过程产生的水中的H还来自于水14以下与生物体内“能量”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能量的主要去向是以热能形式散失B细胞呼吸的主要目的是为生命活动直接供能C光合作用中也有高能磷酸键的断裂DATP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15在氧浓度为a、b、c、d的遮光条件下,某同学分别测定了马铃薯进行细胞代谢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并绘制了如下柱形图。下列判断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该实验中使
8、用的材料是马铃薯块茎,可以进行无氧呼吸B氧浓度为a时,该实验中马铃薯光合强度远小于呼吸强度C氧浓度为b时,马铃薯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5倍D在氧浓度为d时,该实验中马铃薯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16下图是人体内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产生C0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在有氧条件下,过程将受到抑制C与过程相比,能够彻底分解有机物D过程产生的ATP最多,过程需要水的参与17据下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丙物质含有的元素为C、H、O、N、PB乙物质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甲ATP的过程所需的酶与酶1不同D细胞的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
9、产生了ATP18下图表示一个反应过程,图中的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则下图中的ABC分别表示A淀粉、淀粉酶、葡萄糖B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C蔗糖、蔗糖酶、果糖D乳糖、乳糖酶、葡萄糖19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 )A不产生CO2 B必须在有O2条件下进行C在线粒体内进行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20下列可准确地判断储存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的方法是A有无二氧化碳的生成B热量产生多少C有机物的消耗量DO2消耗量和CO2生成量的比值21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 提供能量的是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22如图
10、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结构A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B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甲C结构A释放的氧气可进入线粒体中D如果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则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会增加2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中都含有高能磷酸键B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生物大分子,它们的单体相同C组成酶的基本单位之间都是通过肽键连接的D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组成成分24下列有关实验取材或操作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取光合色素时研磨应缓慢且充分B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对照组不需要加酶C观察细胞质壁分离
11、常选择紫色洋葱外表皮D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理想材料是番茄果汁25下列有关酶和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酶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这体现了酶具有高效性B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体内ATP的水解速度总是大于ATP的合成速度C细胞中ATP合成酶都存在于生物膜上,而ATP水解酶则不确定D细胞中的吸能反应通常伴随着ATP的水解,放能反应通常伴随着ATP的合成二、多选题26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结构上看,二者都有单层膜B从功能上看,二者都与细胞的能量代谢有关C从所含的物质上看,二者含有相同的物质D从分布上看,二者在所有的高等植物细胞内都有27根据图所示的过氧化氢被分
12、解速度的曲线,说明酶的哪一特性( )A专一性B高效性C催化特性D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28生物体中多种结构或物质存在螺旋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细胞分裂时,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B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多肽链组成相同,但盘曲方式不同的蛋白质功能不一定相同D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29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剧为25和30,图6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a、d点均上移Dc点时该植物
13、的O2产生量为V1+V23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有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C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D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CO2浓度下降引起的三、非选择题31分析下列生物学事例,回答相关问题:(1)新鲜糯玉米中葡萄糖的含量较高。将若干新鲜糯玉米分成数量相等的两份,一份立即放入 85条件下热烫处理,另一份立即放入 0条件下冷藏处理,
14、一段时间后,将两份玉米放在 40条件下保存 2 小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量处理前后玉米中淀粉和葡萄糖的含量。结果显示:与不经处理的玉米相比,经热烫处理后的玉米和再经 40保存后的玉米中葡萄糖和淀粉含量均基本不变;冷藏处理后玉米中葡萄糖和淀粉含量基本不变,再经 40保存后玉米中葡萄糖含量降低、淀粉含量增高。上述实验结果说明 _。(2)将萤火虫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切下,干燥后研磨成粉末。将粉末装入试管,滴加蒸馏水,使之混合,则有淡黄色荧光出现,2 分钟后,荧光消失。此时,若在试管中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若滴加 ATP 溶液,荧光恢复。上述实验结果说明 _。(3)碱蓬是一种耐盐碱的草本植物,
15、它的叶子可以将吸收到体内的无机盐排出体外。 请设计实验探究其根部吸收 K+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_。32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饮品,其活性成分能够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和脂肪代谢,有一定的降脂减肥作用。科研人员以大鼠为对象研究普洱茶的降脂机理,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组别饲料每天定时饲喂摄食量(g/d)食物利用率(%)实验终脂肪系数(%)A普通饲料2ml蒸馏水136510226B高脂饲料2ml蒸馏水118212346C_?_2ml某降脂药液(按推荐剂量)11779739D高脂饲料2ml含003g普洱水提物的水溶液11749740E高脂饲料2ml含006g普洱水提物的水
16、溶液11839038F高脂饲料2ml含012g普洱水提物的水溶液11728236注:食物利用率:体重增长量/摄食量100%;脂肪系数:脂肪重量/体重100%。(1)上述实验中,C组需使用_饲料,DF组需使用_做溶剂配制普洱水提物的水溶液。(2)表中数据说明,普洱水提物通过降低_,实现其降脂作用,且浓度越高,效果越好。(3)科研人员用2ml含012g普洱水提物的水溶液饲喂肥胖大鼠,进一步研究发现,肥胖大鼠线粒体内膜上的UCP2明显增多。UCP2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细胞呼吸实质是释放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并将一部分转移到ATP的_键中暂时储存。上图显示,UCP2能使H+回流,此过程不与任何耗能的生
17、理活动相偶联,因而能量以热能形式被释放;所以UCP2增多将导致有氧呼吸第_阶段ATP的产生量_,因此细胞需要通过增加_的消耗,以实现持续稳定的能量供应,同时达到了降脂的目的。33下图示植物叶肉细胞所发生的某种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过程表示的是_。(2)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_,B物质浓度突然下降时,短时间内C物质含量变化是_。(3)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过程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4)影响图示生理过程强度变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34酵母菌一般生活在2030环境下,在低于0或高于47的环境下都不能生长。某兴趣小组在温室内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见图。(1)试管
18、中加水的主要作用是_。(2)滴管中冒出气泡,是因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了_。若将试管放在冷水中,气泡释放速率将会_。(3)检测酵母菌经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试剂是_,现象是_。(4)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按照下表处理。 酵母菌酵母菌细胞质基质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葡萄糖溶液O2+-+-+-+-+-+-+-+-+-注:“+”表示加入,“-”表示未加入一段时间后,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是_,能检测到酒精的试管是_。35下面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材料和用具。据图
19、回答:(1)图中步骤加入研钵内的物质为:A_10 mL,作用是_;B_少许,作用是使研磨充分;C_少许,作用是_。(2)图中步骤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_。(3)图中步骤中加盖的目的是_;色素带最宽的是_。【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在剧烈运动或供氧不足的情况下,人体细胞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详解】A、细胞呼吸过程是酶促反应,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A正确;B、人体细胞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B正确;C、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D、叶肉细
20、胞在光照下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但在无光条件下只能进行呼吸作用,D正确。故选C。2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该题考查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以及酶的分布:【详解】A、无氧呼吸虽不需氧气参与,其中的碳元素仍然发生化合价的改变,所以但仍属于氧化反应,A错误;B、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贮藏水果,由于无氧呼吸消耗大量的葡萄糖,产生酒精,会引起水果腐烂,因此水果贮藏需要低氧环境,抑制无氧呼吸的强度,同时有氧呼吸强度也很低,B错误;C、无氧呼吸的酶只存在细胞质基质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C错误;D、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线
21、粒体内膜,所以有氧呼吸的酶则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D正确。故选D。3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过程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有光和无光都可以进行,过程表示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所以活细胞都能进行,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无法进入线粒体,被还原为酒精或乳酸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ATP供给各种生命活动,而CO2则一部分供给光合作用,一部分释放到空气中。【详解】过程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光和无光都能进行,但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A错误;过程表示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所有活细胞都
22、能进行,B正确;过程形成CO2和H,并释放能量形成ATP,所以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无氧条件不能正常进行,C错误;过程暗反应所需能量只能来自光反应,过程产生的H、ATP都不能用于过程,但产生的CO2可用于过程,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需要熟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个阶段的反应式,图解如下:4B解析:B【解析】【分析】分析图甲: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其中a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应为麦芽糖酶,而d、c为麦芽糖水解产物-葡萄糖。分析图乙: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ef段,随着麦芽糖浓度的升高,催化速率逐渐加快;fg段,随着麦芽糖浓度的升高,催化速
23、率不变。【详解】A、由图甲可知,b水解,说明b是底物麦芽糖,a是麦芽糖酶。只有麦芽糖才能与麦芽糖酶的结构完美契合,所以麦芽糖酶只能催化麦芽糖水解,体现了酶的专一性,A正确;B、限制ef段上升的原因是麦芽糖的量,fg段溶液中没有游离的酶,所以限制fg段上升的是酶的数量。为保证实验的单一变量,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B错误;C、由题干可知,图乙中的数据是在酶的最适温度下得出的,酶在最适温度下活性最高。f点是酶饱和点,与酶活性有关,酶活性越高,酶饱和点越高。所以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酶活性都会下降,f点都将下移,C正确;D、斐林试剂与可溶性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等单糖和麦芽糖及乳糖)在加热的条
24、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所以斐林试剂与底物麦芽糖和生成物葡萄糖都能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不能用来检验麦芽糖是否分解,D正确。故选B。5B解析:B【解析】【分析】分析图一: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即过氧化氢酶和Fe3+,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Fe3+。分析图二: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过氧化氢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过氧化氢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加快,但最终趋于平衡。分析图三: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达到最适温度后,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减慢。【详解】A、根据分析,三个实验中的自变
25、量依次为催化剂种类、H2O2浓度、温度,A正确;B、图一可以看出,与无机催化剂Fe3+相比,过氧化氢酶催化的化学反应更快,具有高效性,不能看出酶具有专一性,B错误;C、图二bc段底物浓度不是限制酶促反应的因素,可能是酶的浓度限制了酶促反应速率,C正确;D、温度适宜时,底物(过氧化氢)分解的最多,剩余量越少,因此图三曲线纵坐标最可能代表底物的剩余量,D正确。故选B。6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加热加压使底物分子获得能量,从而使底物分子从常态变为活跃状态,图中的b是酶显著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底物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加热加压使底物分子更容易从c状态转变为a状态,A
26、错误;B、cb段表示在有酶催化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B错误;C、如果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会发生改变,C正确;D、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催化化学反应,在体外满足其催化反应的最适条件,照样能进行反应,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以酶、无催化剂催化化学反应的曲线图为背景,考查酶促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7D解析: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条件下不吸收氧气,但是释放了二氧化碳,说明酵母菌此时只能进行厌氧呼吸;乙、丙条件下,酵母菌释放的二氧化碳大于其吸收的氧气量,说明其可以同时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丁条件下,
27、酵母菌释放的二氧化碳等于其吸收的氧气量,说明其只能进行需氧呼吸。【详解】A、甲条件下,酵母菌只能进行厌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没有乳酸,A错误;B、乙条件下,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是吸收的氧气量的四倍,说明厌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是需氧呼吸的三倍,根据细胞呼吸的反应式,可判断需氧呼吸比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B错误;C、甲条件下,酵母菌只能进行厌氧呼吸,产生的ATP最少,丙条件下,酵母菌同时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产生的ATP并不是最少的,C错误;D、丁条件下,酵母菌只能进行需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D正确。故选D。【点睛】酵母菌既可以进行需氧呼吸,又可以进行厌氧呼吸,依据O2吸
28、收量和CO2的释放量判断呼吸作用的方式: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厌氧呼吸;O2吸收量=CO2释放量只进行需氧呼吸O2吸收量CO2释放量两种呼吸同时进行,且多余CO2来自厌氧呼吸。8C解析: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的光合作用强度指的是总光合作用强度,减去细胞呼吸强度后,可以得到净光合作用强度,结合图示可知,在相同的光照时间条件下,15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详解】图中显示,在5-15范围内,温度对细胞呼吸几乎没有影响,正确;图中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15左右,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5左右,故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比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更低,正确;结合图示可知,一昼夜该植物在15的
29、环境中净光合强度最大,积累有机物的量最多,因此每天昼夜不停的光照,在15的环境中积累的有机物最多,正确;若植物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大于0,表现为生长,日照时间为12小时,5时,一天的有机物积累为412-124=24;25时,一天的有机物积累为612-224=24;故二者生长一样快,错误;日照时间为12h,35时一天的有机物积累为512-3240,该植物无法生长,正确。共四项正确。故选C。【点睛】9A解析:A【解析】【分析】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在细胞内数量并不很多,可以和ADP迅速转化形成人和动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
30、胞呼吸,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详解】A、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A正确;B、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B错误;C、植物的根尖细胞不含叶绿体,能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2个,C错误;D、ATP为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不高,可与ADP在体内迅速转化,D错误;故选A。【点睛】结合ATP的功能及产生的过程和场所分析选项。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
31、示分析可知:图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其中氧气消耗速率代表有氧呼吸的强度,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变化代表无氧呼吸的强度。AB段氧气消耗速率逐渐升高,而血液中的乳酸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此段主要进行有氧呼吸;BD段血液中的乳酸含量逐渐升高,说明此段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详解】A、AB段血液中的乳酸含量接近0,说明没有进行无氧呼吸,AB段为有氧呼吸,A正确;B、BC段氧气消耗速率逐渐升高,血液中的乳酸含量也逐渐升高,说明此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正确;C、CD段氧气消耗速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说明进行有氧呼吸,乳酸含量逐渐升高,说明同时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D、如果运
32、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点,血液中乳酸的积累量增大,会造成肌肉酸胀乏力,D正确。故选C。11C解析:C【解析】【分析】植物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消耗速率。表中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量是净光合作用速率,黑暗下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为呼吸作用消耗速率。【详解】A、温度在35时净光合速率为3.00mg/h的二氧化碳,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能生长,A错误;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点,故最适温度为25,B错误;C、有机物积累量=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量-黑暗下消耗的有机物量,故每天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在20时该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最大,C正确;D、每天交替进行12小
33、时光照、12小时黑暗,若想知道该植物积累有机物的最佳温度应该在15-25之间设立更多的温度,继续实验,D错误。故选C。12C解析:C【解析】【分析】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需用橡皮塞塞住试管口。【详解】层析液是由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它容易挥发,因此用橡皮塞塞紧瓶口,A错误;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B错误;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并没有触到层析液,则滤纸条上分离出四条色素带,C正确;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实验失败,D错误。【点睛】抓住分离色素的
34、原理是判断本题的关键。13A解析: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表示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表示光反应阶段,表示暗反应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详解】A、光反应阶段产生ATP,暗反应阶段消耗ATP,A错误;B、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可以同时进行,黑暗时细胞只有有氧呼吸进行,所以过程可以不同时进行,B正确;C、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实质是NADPH,有氧呼吸一二阶段()产生的H实质是NADH,C正确;D、过程包括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产生的H来自葡萄糖,第二阶段产生的H来自丙酮酸和水,所以过程产生的水中的H来自于葡萄糖和水,
35、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14C解析:C【解析】【分析】无氧呼吸:C6H12O62C2H6O(乳酸) 2CO2能量(少)无氧呼吸:C6H12O62C3H6O3(乳酸) 能量(少)【详解】无氧呼吸时,葡萄糖没有彻底氧化分解,能量主要储存在乳酸或酒精中,A错误;细胞呼吸会产生ATP和其他中间产物,其中ATP为生命活动直接供能,中间产物为其他物质的合成提供原料,B错误;暗反应阶段消耗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故有高能磷酸键的断裂,C正确;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可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无法降
36、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故选C。【点睛】识记呼吸作用的产物、意义和ATP的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A解析: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马铃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产生二氧化碳,a时不消耗氧气,只有无氧呼吸;b、c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表示同时存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氧气吸收量,表示只存在有氧呼吸。【详解】A、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题中氧浓度为b、c时,马铃薯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不相等,说明实验并没有用马铃薯块茎,A错误;B、实验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为零,小于呼吸作用强度,B正确;C、氧气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的氧
37、气是3,产生的二氧化碳是3,消耗的葡萄糖是0.5,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83=5,消耗的葡萄糖是2.5,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5倍,C正确;D、氧气浓度为d时,细胞呼吸吸收的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D正确。故选A。【点睛】根据题意可知,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均可产生二氧化碳,而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故题目中所用材料不是马铃薯块茎。16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会产生C02,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会产生C02,其场所为线粒体基质,A错误。B、在有氧条件下,无氧呼吸过程会受到抑制,过程为有氧呼吸
38、的第二阶段,不受影响,B错误。C、为有氧呼吸,为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属于彻底氧化分解,C正确。D、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要水的参与,D错误。故选C【点睛】17A解析: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为ADP,乙为AM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丙为腺苷(核糖+含氮碱基),丁为磷酸。【详解】A、由分析可知,丙为腺苷,含有的元素为C、H、O、N,A错误;B、乙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正确;C、酶具有专一性,ADPATP的过程所需的酶与酶1不同,C正确;D、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产生ATP,
39、D正确。故选A。18B解析: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反应前后b无变化,因此b是酶;而一分子的A变成了两分子的c;a由2个相同的基本单位组成,则a是底物二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糖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常见的二糖有麦芽糖、蔗糖和乳糖等,其中只有麦芽糖才能分解为两分子相同的葡萄糖。【详解】淀粉属于多糖,由很多葡萄糖分子组成,A错误;麦芽糖是二糖,由2个葡萄糖分子组成,因此a是麦芽糖,b是麦芽糖酶,c是葡萄糖,B正确;蔗糖是二糖,由1分子果糖和1分子葡萄糖构成,水解后的2个单糖不同,C错误;乳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组成,水解形成的2个单糖不同,D错误。【点睛】关键:一是熟悉几种常见二
40、糖的化学组成;二是读懂题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底物、产物和酶。19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不产生CO2,A正确;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是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并释放少量能量,不需要氧气的参与,B错误;C、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于细胞质基质,C错误;D、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需要酶的催化,因此反应速率受温度、pH等影响,D错误。故选A。20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若无O2消耗,可推测其只进行无氧呼吸;若O2消耗量等于CO2生成量,可推测其只进行有氧呼吸;若O2消耗量小于CO2生成量
41、,可推测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1C解析:C【解析】本题考查生物体生理过程,属于考纲理解层次,难度中等。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消耗能量ATP;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属于胞吞过程,消耗能量ATP;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只需要酶催化,不消耗能量ATP;细胞中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消耗ATP。【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体生理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22D解析:D【
42、解析】【分析】叶绿体是由外膜、内膜、基质和基粒组成的,每个基粒都有一个个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的类囊体A,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B中进行的。【详解】A、结构A类囊体膜中的光反应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A正确;B、图中甲表示(CH2O),根据暗反应过程可知,暗反应中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甲(CH2O),B正确;C、类囊体薄膜上释放的氧气可以进入线粒体参与呼吸作用,C正确;D、如果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将导致暗反应中CO2的固定减弱,导致C3含量减少,D错误。故选D。【点睛】考查光合作用过
43、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识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进行D选项的分析。23B解析:B【解析】糖类、脂肪等均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均不含有高能磷酸键,A项错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生物大分子,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B项正确;少部分酶的化学本质是RNA,不含有肽键,C项错误;腺苷指腺嘌呤与核糖结合的产物,是构成ATP、RNA的组成成分,不是构成DNA的成分,D项错误。24C解析:C【解析】【分析】1、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类较多,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分子内没有,为非还原糖实验中所用的斐林试剂,只能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而不能鉴定可溶性非还原糖;2、酶的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