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文档编号:570862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塘月色》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荷塘月色》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荷塘月色》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荷塘月色》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荷塘月色》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4.2荷塘月色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荷塘月色 设计指导思想 对文学作品的欣赏犹如一次旅行,进行着美的探寻感悟美,发现美,创造美。本文处于苏教版必修二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第一板块“一花一世界”。本板块活动体验的重点让学生运用概括提炼的鉴赏方法进行审美的活动体验,充分感受写景散文的意境美。 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的写景美文。围绕“荷塘”“月色”创造意境,抒发情感。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总体思路是由景入情,结合材料展开具体的鉴赏活动。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比较法、炼字法进行景色描写的鉴赏,从而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感受景中流露的淡淡的喜悦之情。第二课时主要是结合背景,抓住文

2、章萦回不去的主旋律,理解月夜寻静不得,内心烦闷矛盾的淡淡的哀愁。在主题探讨活动中进行个性解读、多元解读,理解这哀愁背后一个知识分子的迷茫彷徨和爱国良知。 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通过美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韵味。 2把握情景交融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鉴赏活动,领略作品的意境美。 3通过主题的多元解读,理解作者矛盾思想感情,颂扬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好情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本文语言运用的技巧: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2体味本文写景的特点,领悟从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3主题的多元解读。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3、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把握写景的特点,从而体会其中的情语。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一定学过许多有关荷花的诗句,能不能回忆一下。 例如,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等。 荷花有的艳丽妖娆,有的是质朴高洁。描写同一事物反差却如此之大,这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客观事物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二、作者介绍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其文

4、秀丽朴素,有春背影等;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赞扬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为后面鉴赏写景特点及体会情感做铺垫) 三、背景介绍 1本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来。 明确:1927年。 2师生共同回顾历史:1927年,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国革命之路险入迷茫的境地。 四、听读感知课文 1放录音朗诵荷塘月色 要求 (1)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2)正音 迷糊(h) 煤屑(xi) 蓊(wng)郁 弥(m)望 点缀(zhu)羞涩(s) 袅(nio)娜 宛(wn)然 酣(h

5、n)眠 班驳(b) 嬉(x)游 桂棹(zho) 媛(yun)女 峭楞楞(lng)鷁(y)首敛裾(j) 纤(xin)腰 惦(din)着 梵(fn)婀()玲 2.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明确:在当时的情形之下,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于是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求得暂时的自由! 五、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感受美 1深夜荷塘有何独特的妙处呢?我们一起来看4、5、6三段。 2思考: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欣赏这景色的呢? 明确:“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怀着一种暂且享受的喜悦来看这

6、荷塘月景的。 3请三位学生把这三段朗读一下,其他同学思考:这三段分别重点写了什么?并划出你喜欢的语句。 明确:月下荷塘、塘中月色,荷塘四周。 请2-3位学生讲讲喜欢的理由。 (初步感受到荷塘的美、月色的美和语言的美。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创设这美妙的意境的。) 4结合乙组材料归纳概括本文语言运用的特色。 明确:语言文字:平稳清楚 修辞手法:多用比喻、想象 词语使用:叠词的使用 (二)比较鉴赏美:第4自然段月下荷塘 1全班齐读第4自然段。 2读一读,比一比,品一品 学生活动方案:分成五组,要求把缺省的词语填进去仔细体味,并说说使用它们的好处。 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再来看看表达效

7、果又有什么不同呢?(课件展示):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3提问:这一段具体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月下荷塘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五个方面。 讨论要点: 荷叶 “曲曲折折、弥望、田田“写出了荷叶之多、之密。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写出了荷叶姿态之美,赋予静止的荷叶以动感。 荷花 “袅娜”一词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里用拟人手法表现开放了的荷花的柔美。 “羞涩”一词突出了荷花

8、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的娇羞。 “明珠”“星星”运用比喻。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美人”运用比喻,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月下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有一种纤尘不染的美质。 荷香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运用了特殊的比喻,清香是嗅觉上的感受,歌声是听觉方面的东西,这种将不同的感觉沟通起来的手法,在修辞上叫通感。因为荷香的时浓时淡、时有时无与歌声的时断时续、时隐时现相似,所以作者就通过联

9、想在嗅觉和听觉之间建立了沟通,突出了荷香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的特点,也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荷波 “像闪电般”这个比喻突出了荷波波动迅速。 “凝碧”妙在把迅速波动、瞬间消逝的荷波固定住。 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用了化动为静的手法,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流水 “脉脉”:拟人,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含有深情的样子。 4师生共同小结: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写月下的荷塘美景,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在素淡宁静中寄寓了淡淡的喜悦之情“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5一番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

10、了全新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本段。 (四)炼字品味美:第5自然段塘中月色。 1女生齐读本段。 2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除了直接写月光月色,作者还借哪些景物写塘中月色?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在描绘月色时,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请同学们说说这些动词使用的好处。 可采用“炼字”的方法(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示例: 如:泻(照) 一个“泻”字化静为动准确地写出了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营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如实写来,淡而无味。另一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学生

11、讨论参考: 浮(升) “浮”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洗这个比喻写出了在月光映照下“叶子和花”奶白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笼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画(印)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描绘“倩影”,富有情趣,表现了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4对于这满塘月色,作者有怎样的感受?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酣眠”比喻什么 “

12、小睡”比喻什么 作者为什么说“恰是到了好处” 原因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真是“恰是到了好处”。 5师生共同小结: 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6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通过朗读,初步感知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运用书后材料明确鉴赏重点,运用提炼的鉴赏方法指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鉴赏活动具体实在,让学生散文鉴赏能力有所提高。) 六、布置作业 1运用今天所学的鉴赏方法鉴赏

13、第6自然段。 2背诵4、5两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2探讨本文的主题。 一、鉴赏交流 鉴赏第6段荷塘四周 1.自由诵读。 2(课件展示) 改动后的文字: 荷塘的四面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围住;只在小路一旁,留着几段空隙树色树梢上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有着一两点路灯光。 明确: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的浓重气氛。 “漏”字写出了树的多和密,衬托四周的灰暗和夜色的浓重,也说明当时作者的心情不似先前那么恬静了,为

14、后面平静的打破作了铺垫。 “乍看象一团烟雾”写出了月笼罩下成片的树木的景色,有朦胧感,也写出了夜色的浓重。 “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拟人,写出了夜色的浓重。 3小结:本段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远山、灯光,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 3小结: 4-6段着重用“清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在这里作者似乎获得了一种安静的享受。 (作业交流、强化上节课的鉴赏方法。总结4、5、6段写景之美、之妙。) 二、江南采莲旧俗的

15、作用 1眼前的荷塘月色如此迷人,使朱自清又忽然什么事情来了? 明确:旧时江南采莲的事情。 2这里写江南采莲旧俗有何作用? (课件展示) 采莲赋译文: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嫩花儿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明确: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引起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从而表现了作者内心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板书)。 (触景生情,由荷塘月色联想到江南

16、采莲旧俗,由荷塘寻静到回忆古昔,作者都试图摆脱现实的苦闷。) 三、主题探讨 1一夜畅游,朱自清最终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有的话,学生简单回忆巩固上节课的荷塘美景带给人暂且的美的享受。 没有的话,一方面让学生整理一下本文的情感线索;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找一找写景过程中流露出来的淡淡的哀愁。 参考: 在4-6段写景中,哪些地方也可以看出作者淡淡的哀愁,对时世的忧虑? “峭愣愣如鬼一般。” “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内心依然不平静?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熟睡好久了。”破

17、折号表示转折,从美好的回忆中不得不回到不平静的现实,所以最终作者都没有找到宁静。 师总:内心的不平静而导致淡淡的哀愁像背景音乐一样在文中低回萦荡。 2多元解读 从课文结构看,作者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起的,这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关键。看甲组材料,讨论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可认同,可置疑。试联系背景、文本及谈谈你对作品主题新的发现? (可以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明确:(1)对现实不满的愤激; (2)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例如:对材料2的质疑: “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家里有矛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面对黑暗的现实,希望反抗

18、,但是又没有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希望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不是家里的矛盾,“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里明显可以看见孩子安详地谁着,妻子在哼眠歌,一切都很安静,很温馨;在“带上门出去”中的“带”,有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假如是有矛盾的话,关门是就不会那么轻,体现作者对家人的关心。 (设计此环节,一方面强调言之有据,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读书思考的习惯。) 3小结:朱自清毕竟是个有着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很明显,时代的风云变幻在朱自清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面对黑暗现实,作者看不到希望前途,因而迷茫惆怅!朱自清虽然选择了暂时的逃避,但至少他是爱国的,关注现实的,正直的!体现了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20年后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塑成了万人景仰的人格丰碑! 布置作业 完成学习与评价P67-68 T1、5、10-13 【板书设计】 荷 月下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塘 塘中月色 月光 正面(如流水) 月 侧面(叶子和花、树影) 淡淡的喜悦 色 荷塘四周 树色 、远山、灯光 淡淡的哀愁? 江南采莲向往美好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荷塘月色》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为本站会员(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