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第七单元本单元围绕“儿童生活”这个主题编排了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3篇课文,题材丰富,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远足郊游,有成长点滴,有海边玩耍。通过巧妙构思,把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画面加以诗意的表现,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展示了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入手,调动他们的情感,结合生活实例,加深体验和感受。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的”字词语的合理搭配。在第四单元初次学习“的”字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词语的搭配,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合
2、理的搭配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具体、生动。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明天要远足2本文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表达了小孩子远足前的期盼心情,绵远悠长。短短3节诗,把儿童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生动地传达出来,情趣盎然。1.认识33个生字和5个偏旁;会写11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尝试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4.学习“的”字词语的合理搭配。大还是小2本文讲述了一个孩子对自己是“大”还是“小”的认识,表达了孩子希望自己快快长大的愿望。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大”和“小”的行为都在图上,可以借助课文插图来展开教学。项链2本篇课文犹如一部优美的风
3、光片: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滩金黄,绵软细长;浪花雪白,哗哗而来。几个小娃娃赤着脚,拾海螺,捡贝壳。他们脸上写满快活,嬉笑着,奔跑着,享受着美好的生活。语文园地七3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1.认识5个生字,学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2.明白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3.能区分形状相近的笔画,并正确书写。4.看图写词语,能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5.朗读、背诵成语,了解成语蕴含的道理。6.和大人一起分角色读读猴子捞月亮,感受故事的趣味。9 明天要远足1.正确识记本课11个生字,学写“才、明、同、学”4个生字,认识“目”字旁和京字头“亠”。
4、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作者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4.通过仿说练习,积累运用所学句式。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文阅读,体会儿童远足前夜的心情。难点通过仿说练习,积累运用所学句式。1.字词教学。本课要求识记11个生字,要求会写4个生字。11个生字中“真、师、什”是翘舌音,“真、什”也是前鼻音,“才”是平舌音,“亮”是后鼻音,提示学生读准字音。“吗”是语气词,应读轻声,在句子中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可以通过朗读的方式来识记。“海”字可以结合插图来识记。“老”和“同”字可以结合词语“教师、同学”识记。“睡”的“目”字旁和“亮”的京字头“亠
5、”是需要认识的新偏旁,本课重点关注“目”字作为偏旁时字形发生的变化。“那”和“才”不宜解释字义,可在具体的词语或语言环境中理解运用。4个要求会写的字结构各不相同,应分散在不同教学板块学习。“明”字可以在揭示课题时指导书写,“才”随文教学并指导书写,“同、学”两个字在文后指导书写。2.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课的学习要充分利用文中插图。结合文中插图,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充分观察插图,激发学生的向往之情;运用插图说话,突破课文理解重点、难点。另外,这首诗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应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要运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体会
6、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叹词“唉”是指导和训练的重点。第一、二节中的“真的、那么”和第三小节中的“翻过来、翻过去”以及最后的问句要读出停顿、重音和节奏的快慢,去体会作者好奇、期待、激动、急切的心情。3.表达运用。本课表达运用的重点是采用范读、跟读等多种形式在朗读实践中积累句式;结合插图和生活经验仿照第一、二小节进行仿说练习。教学准备1.借助拼音,尝试读课文,圈出生字。2.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3.大海、白云等景物的图片。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1.正确识记11个生字,正确书写“明”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句子的语气。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在这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美好季
7、节,你们最喜欢做什么呢?(郊游、登山)2.如果明天去郊游,你心情会怎样?3.今天教师带给你们一首儿童诗明天要远足,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1)注意:“明”是后鼻音,“足”是平舌音。(2)引导学生理解“远足”。(远足,指徒步到比较远的郊区、农村或者山野等地旅行。)4.学习“明”字并指导书写。(1)结合字义巧记,日月明,日月同辉明。(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明”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总结口诀:日字靠上,月字稍高,横画匀称撇穿插。生仿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入手,引起学生共鸣,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揭示课题,使学生自然了解“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二、初读课文,识记
8、生字。1.同学们喜欢这首儿童诗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自读提示: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用笔圈出本课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教师重点正音:“真、师、什”是翘舌音,“真、什”也是前鼻音,“才”是平舌音,“亮”是后鼻音。3.学习生字新词。(1)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借助拼音拼读。睡 那 海 真 老 师吗 同 什 才 亮(2)开火车读,组词。(3)学生领读、同桌互读。(4)除去拼音指名学生再读字词。(5)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6)班内汇报。(7)教师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如“什”,可以拆分成单人旁加“十”字。
9、运用语境识字法学习“那、真、吗、才”。以“那”为例,创设语境,出示卡片:“那是什么?”进行问答。结合生活实际识字。如“睡、老师、同学、亮”都是生活中很常用的词,结合生活举例子。(8)游戏巩固识字。找苹果识字游戏。识字是小学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每节课必须扎扎实实指导。本环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识生字,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再读课文,想一想:1.小朋友为什么睡不着呢?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你觉得哪儿最有趣?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示:头正肩平脚踩地,双手拿书书微斜,看到哪读到哪。)3.交流汇报。预设一:睡不着
10、的动作:翻过来、翻过去。师相机引导:想一想,你激动得睡不着觉,在床上翻过来、翻过去的样子。预设二:三次叹气“唉”。教师引导学生演一演,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4.学生带动作表演读,读出“我”的心情。围绕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交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抓住关键词读课文,既感知课文内容,又体会作者心情。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关键词读课文,既能感知课文内容,又能体会作者的心情。四、课堂小结,激发探究。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了作者因要远足而兴奋得睡不着觉的激动心情。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后适时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课文内容,然后通过设疑,激发学生
11、的探究兴趣。第2课时1.认识“目”字旁和京字头“亠”。会写“才、同、学”3个生字。2.借助图文阅读,体会作者远足前夜快乐、期待与急切的心情。3.通过仿说练习,积累并运用所学的句式。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了作者兴奋、激动的心情,让我们首先来复习一下本课的生字。教师课件出示,指名学生认读。睡 那 海 真 老 师吗 同 什 才 亮2.要去远足了,小作者兴奋、激动得睡不着觉,那她会想些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复习巩固所学生字词,为学习下文做铺垫。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品读课文的兴趣。二、品读课文,理解内容。1.指名读第一、二小节。
12、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1)认识“目”字旁。课件出示“睡”字。演示“睡”的动作,理解“睡”的意思。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引导学生观察“目”作为偏旁后字形的变化。你还知道哪些带有“目”字旁的字吗?(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说说那地方的海是怎样的。教师提示把话说完整。教师补充介绍:那地方的海有多种颜色,太阳没升起来时,是灰色的;日出时是红色的;傍晚时是橘色的(3)那地方的云是怎样的?(洁白柔软)(4)你见过什么是“洁白柔软”的?(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
13、)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预设:生1:“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生2: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6)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节后三句,练习用“同学”说一句话。(7)仿照句式,练习表达。翻过来, 翻过去,唉 唉睡不着。 睡不着。那地方的_, 那地方的_,真的像_说的, 真的像_说的,那么_吗? 那么_吗?文中的两幅插图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课文内容相辅相成,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可以激发学生对“那地方”的向往之情;用“那地方的什么是什么样”的句式说话,扎实落实了语言文字训练,并突破课文内容理解的难点。(8)指导朗读。聚焦“唉”字,读长一些,读出小姑娘的兴奋、好奇
14、的语气。对比朗读,加深体验。(同桌互读,或男女生互读)教师课件出示:那地方的海, 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 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多种颜色吗?男女生对比读。去掉“真的”和“那么”可不可以?生汇报,师小结这两个词能突出小朋友内心强烈的好奇和疑问,不能去掉。教师范读:“真的、那么”读重一点,在词后稍微停顿。学生练读。同桌互动,合作朗读,表演朗读。个性朗读,体会作者的心情,尊重了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对比朗读,加深体验,明确关键词,突出小朋友内心强烈的好奇和疑问;合作、表演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2学习第三小节。(1)指名读,思考:小作者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
15、?(着急、不耐烦)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运用多种方法识记“什、才、亮”。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什”(亻十什),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才”,用“比一比”的方法记住“亮”。(与“高”对比)引导学习观察京字头“亠”中点和横的相对位置,学习新偏旁“亠”。(2)指导朗读。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作者有多着急?那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3)仿写“才”字句,进一步体会急切之情。翻过来, 翻过来,翻过去, 翻过去,唉 唉到底什么时候, 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才_呢?预设: 到底什么时候,才出发呢?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大海呢?在朗读中体会小朋友迫不及待的心情。指导用“才”字句式
16、模仿诗歌结尾,是对文本的再度开发,既有助于体会小朋友迫不及待的心情,又有助于学生学习运用课文字词句。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学习“才”。看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观察字的笔顺。强调:起笔横画高于横中线,第二笔竖钩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撇在横画的中间,向左下撇出。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2个,临写1个。组词:人才、口才、天才、才能、刚才。2.学习“同”。记笔顺:半包围结构,从外到内。比笔画:“同”和“明”都有笔画横折钩,但写法不同。仔细观察比较。练书写:教师范写;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描红、临写。组词:同学、同事、同时、一同、相同、共同。3.学习“学”。观察字形:上下结构,上面有两点和一个短撇,这三个笔画要紧
17、凑;下面“子”的横要比上面部分略长一点,这样写出来的字才稳重。学生练写:描红2个,临写1个。组词:同学、学习、学生、学校、入学、上学、放学、小学、中学、大学。4.在习字册上练写新学的3个字。写好之后反馈交流,评比“写字小明星”。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才”字笔画虽少,但写好不易,关键是三个笔画的位置摆放;“学”字上半部分写好不易,需要教师认真示范。特别是下面“子”的横要比上面部分略长一点。在这两个字的写法教学中都非常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从细微的笔画、结构入手,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四、布置作业。1.小作者的想象力多
18、么丰富呀!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作者一样,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小作者一样幸福、快乐。回家后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快乐吧。2.拓展阅读小威钓鱼去 小脚丫走天下。本篇课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通过对儿童远足前夜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展现儿童因期盼远足而情绪起伏、难以入睡的情景。一、随文识字,降低识字难度。本课是一首只有3个小节的诗歌,而且生字大多集中在第一小节中,采取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本课教学,既可以降低识字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还有意识地引导运用不同方式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换偏旁”“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每天
19、都有水就是海”“日月明”,等等。这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自主识字打下了基础。二、多形式、多层次地读,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本课教学的诗歌凝练、传神、充满艺术张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我创设了多种情境,让学生感悟,体验,让感情自然迸发,从而取代了生硬的指导。三、学以致用,练习表达。根据课文特点,在教学的多个环节中进行说的训练,是对文本的再度开发,既有助于体验小朋友迫不及待的心情,又有助于学生学习运用课文字词句,扎实落实了语言文字训练,并突破课文内容的理解难点。10大还是小1.认识 “时、候”等11个生字和双人旁、竖心旁2个偏旁;会写“自、己”等3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0、。结合插图,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3.结合生活体验,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4.在仿说中迁移运用文中句式。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难点在仿说中迁移运用文中句式,让学生与主人公的心理产生共鸣。1.字词教学。生活识字:在教学“穿”时联系学生生活,说说自己还会穿什么,如“穿鞋子、穿裤子”等,在拓展中认读生字,识记生字。对比识字:“双人旁”是本课新学的偏旁。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与“单人旁”进行辨析,将“得、很”组合教学,并给“很”组词,通过对“很大、很小、很多、很少”等词语的对读,体会“很”是表示程度的加深,也为后面的朗读指导打好基础
21、。字义识字:学习“竖心旁”时结合“心”字说说演变过程,从而理解带有“竖心旁”的字大多跟心情有关。书写生字:“自、己、衣”在写字板块需重点指导。指导“自”时可采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字形“目+ ”;“己”的书写要点是笔顺及书写最后一笔的位置;“衣”要让学生观察笔画的细节,以及几个笔画相互衔接的位置。2.朗读教学。本课的语言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语句有长有短,长句由结构重复的短句组成,如“_的时候,_的时候,我觉得自己_”。在指导朗读时,可以采用范读法,让学生能明显判断停顿的位置,进行标注后再反复练习。如:“我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还可采用对比朗读法,一年级的孩
22、子读书时最容易出现拖音拖气的现象,教师通过示范形成对比,让学生正确朗读。评价法也是指导学生朗读的有效途径。如“我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教师评价:“你把我自己读得那么响亮,教师听出了你的自豪。”3.迁移运用。课文第1、2自然段与第3、4自然段用了以下句式:“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_。我自己的时候,我自己_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_。”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经历进行仿说。不仅做到句式上的迁移运用,还让学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教学准备1.借助拼音读课文,认读本课生字。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1.认识“候、得”等生字,注意读准轻声。2.认识“双人旁”,会写“衣”字。3.
2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启发质疑。1.教师讲故事:在森林王国里住了小白兔一家,一天小白兔欢欢跑到妈妈跟前对妈妈说:“妈妈,妈妈,你看我长高啦!我是个大孩子了!”同学们,你们同意欢欢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看法。(生自由讨论)2.质疑: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能说说为什么吗?(生自由回答)3.有一个小朋友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是怎么回答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大还是小。4.给课题加上问号,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能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
24、质疑问难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质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主探究学习。自读提示:(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2)拼读课前圈画的生字,要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2.根据学习提示先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在小组内交流。学习过程中,儿童最大的需要就是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小组内交流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发掘了个人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3.检查自主学习情况。(1)出示句子:有时候
25、,我觉得自己很大。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指名读,适时评价学生的读音情况。出示词语:时候觉得指名读,“候、得”读轻声。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2)学习“得、很”。出示“得”。学习新偏旁“双人旁”。以旧知唤醒新知:我们以前学习的哪个偏旁跟它十分相似?(单人旁)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区别吗?你能在上面这句话里再找到一个带有“双人旁”的字吗?(很)你能给“很”字找朋友吗?(很大、很小)用手势和用词造句指导学生读词,让学生明白“很”可以表示程度。如:大海很大,小河很小。夏天很热,冬天很冷。把“得、很”放进句子中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各读一句。4.听读课文,自读课文。(1)听录音,学生用手指着课文认真听。(2
26、)指名分段读,教师适时纠正读音。借助语境帮助孩子学习生字词,不仅避免了认字识词教学的枯燥性,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体会词语的意思,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去朗读。在随文学习生字时借助熟字帮忙的方式能更有效地让学生识记字形,辨析形近字。三、写字指导。1.同学们把生字、生词读得这么准确,把课文读得这么流利,说明大家都是个会学习的好孩子。(1)接下来教师想考考大家:这是什么字?(2)你能说说“衣”字的古体字和古人的衣服有什么地方相似吗?(3)再将古体字与“衣”进行对比,记住字形。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跟着书写。指导书写时,教学“京字头”的名称和“衣”字的书写要领。整个字的重心落在田字格的正中,撇捺舒展,呈
27、三角形;注意笔顺,最后一笔是长捺。3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4.展示评价。从字义上帮助学生分析字形,能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读帖、描红、仿写、评价是学生自主写字的四个环节。在这四个环节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发展并完善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所有的策略均以学生为主,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四、课堂总结。1.学生谈收获。(指名交流)2.教师总结:针对学生的总结及时进行肯定表扬,并再次引导学生质疑:请同学们看看课前提出的问题,你们都弄明白了吗?还有新的疑问吗?预设:(1)“我”为什么一会儿说自己大,一会儿又说自己小?(2)“我”到底是大还是小?一节高效的课不
28、仅要有有趣的开头,还要有完美的结尾。良好的课堂小结能产生“课虽终,趣犹存”的境界。并在结尾再次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为下节课的学习激趣作铺垫。第2课时1.认识竖心旁,会写“自、己”。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3.结合生活体验,仿照课文句式说话。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做游戏:猜猜我是谁。把词语卡片发给坐得端正的小朋友,然后请同桌认读词语。2.听写学习过的生字“衣”,教师点评。复习检查是低年级教学中非常扎实有效的教学方式,能随时关注学生们的学习动态,帮助孩子巩固旧知。二、指导朗读,体会“大”。1.正确朗读第1、2自然段。(1)“我”什么时候觉得自
29、己很大?穿衣服的时候 系鞋带的时候提示:注意“服、的、候”读轻声,指导朗读短语,要求读得不拖音;读准“穿”是翘舌音和前鼻音。(2)课件出示:我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教师示范,读出停顿。学生练习读,指名读。教师适时点评,强调声断气连。出示课文插图:除了穿衣服,小男孩还会穿什么?(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记住“穿”,如穿鞋子、穿裤子、穿袜子等。)我自己_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仿照句式说话。2.当我们自己能做自己的事时,甚至能帮助别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很大,这跟个子的高矮没有关系。三、正确朗读,体会“小”。1.出示课文中小男孩够不
30、到按钮的插图。指导学生看图:小男孩在干什么啊?够不到按钮听到雷声指导“听、声”都是后鼻音。指名读,教师适时纠正或肯定。2.出示句子:我/够不到按钮的时候,我/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1)学生试着按停顿符号练读。(2)指名读,教师相机评价。3.为什么这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很小呢?(学生交流)4.小结:当我们需要别人帮助或依靠别人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很小。那同学们你们有觉得自己很小的时候吗?5.课件出示:我_的时候,我_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1)同桌交流练说。(2)指名说,教师相机点评。结合插图,联系学生生活,在拓展中认读生字,识记生字。通过划分节奏、教师示范等方式指导
31、学生朗读。结合生活实例,将学生带入文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借助句式,引导学生说感受,把语言学习和内容理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四、联系生活,体会矛盾心理。1.指名读课文第5、6自然段。重点指出“快点儿”的儿化音。2.学习“竖心旁”,认识“快”。观察“竖心旁”和“心”字,让学生说一说偏旁变化的过程,了解带竖心旁的字的意思大多和内心活动或者心情有关。学习“快”,知道在本课中意思与“慢”相对。3.联系生活,练习说话。小男孩什么时候希望自己不要长大呢?什么时候又希望自己快点儿长大呢?你们有跟他一样的想法吗?(同桌交流,全班交流)4.齐读课文,拓展阅读。(1)齐读课文。(2)推荐绘本阅读你很快就会长高。
32、了解偏旁所代表的意思,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类生字的含义,能更准确地书写和运用生字。结合生活实际突破课文的难点,从而理解小男孩矛盾的心理,与主人公产生共鸣。推荐的阅读能由课内走到课外,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五、写字指导。1.出示生字“自、己”,学生观察。2.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自、己”,重点指导“己”的最后一笔的位置。“自”可以采用加一加的办法帮助记忆。3.学生练写。4.反馈评价:展示优秀的书写,及时表扬,并对在巡视时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读帖、描红、仿写、评价是写字的四个环节,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六、总结收获。1.学生自己交流。(主要从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个方面
33、引导学生去总结。)2.教师总结。总结收获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最好手段,在畅所欲言的总结中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本课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本篇课文描写了儿童时而觉得自己已长大,时而感觉自己还小的心理。全文结构整齐,第1、2自然段与第3、4自然段句式相同,多处运用“有时候”的句式,进行儿童心理“大”与“小”的对比,展现了儿童充满童真的内心世界。在课堂中我力求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朗读课文,感受主人公的矛盾心理。这节课我反思如下:一、多样朗读,悟读课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美的乐趣。”根据这
34、一要求,我让学生朗读了课文,朗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指名读、齐读、带着感情读、对比读、示范读。学生读得有滋有味,通过朗读,孩子们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二、多种方式,趣味识字。在一年级里,识字、写字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我们要将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式:生活识字,在教学“穿”时联系学生生活,说说自己还会穿什么,如“穿鞋子、穿裤子”等,在拓展中认读生字,识记生字;对比识字,教学“双人旁”时引导学生与“单人旁”进行辨析;字义识字,在教学“衣”字时,出示象形字,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并指导书写;学习“竖心旁”时结合“心”字说说演变过程,从而理解带有“竖心旁”的字大多跟心情有
35、关。三、结合生活,拓展延伸。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和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轻松愉快地理解课文,感悟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运用课文中学习的句式,引导学生说感受,把语言学习和内容理解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更多地自主探究学习,并且还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注意力集中的品质。11 项链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长句、标点及段落间的停顿。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
36、链是什么,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4.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积累运用叠词。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读准“蓝、金、活”等11个生字的字音;会写“的”等4个生字。难点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1.字词教学。本课共11个会认字,有7个出现在第1自然段,可以集中指导识字,特别要强调“蓝”“着”的读音。本课生字的学习,要结合词语教学和生活经验进行。比如“蓝蓝的”“又长又软”,要在了解构词特点的基础上识记“蓝、又”;“笑”可以示范各种笑,“金”可以展示一些金饰品。“娃”和“挂”通过比较,发现其部首在表义上的提示作用。要写的“白”提示撇短,横折横段较长;“的”左边的“白”横段宜短,撇画长;“又”
37、注意横撇的走势,撇尖捺脚齐平;“和”左右等宽,左高右低,“口”在右半格的中下部。2.阅读理解。第1自然段的三句话分别描绘了大海、沙滩、浪花的美,可以让学生数数句子,一句一句地读,了解三句话分别写了什么。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视频、图片入手,交流曾经的经历或者看视频说感受,“说说你看到的大海”“学学海浪的声音”;第三句话要指导读好长句子,交流“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浪花”,感受浪花的淘气、可爱、慷慨。第2自然段第一个句子要指导读好长句子,第二句可以用多种形式朗读,引导思考、交流:大海的项链是什么?3.理解运用。本课中“的”字词语很多,是指导学生积累“( )的( )”的很好范本,可结
38、合课后练习向生活经验迁移积累和运用。教学准备1.借助拼音,尝试读一读课文。2.再读课文,圈出生字。3.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1.认识“蓝、又、笑、着、向、和、贝、娃、挂、活、金”11个生字。会写“白、的”两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注意读好长句子。3.积累运用叠词。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项链是什么吗?你看见过谁戴项链了吗?2.课件出示生活中项链的图片。这是一串怎样的项链?(生自由答)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就是(板书课题:项链)4.课文会向我们介绍谁的项链呢?项链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文吧!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
39、他们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亲切感,提出疑问,又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二、趣味识字,扫清障碍。1.同学们,这些项链上的珍珠、海螺、贝壳都来自哪里呢?(大海)2.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大海看看。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圈出来。蓝 又 笑 着 向 和贝 娃 挂 活 金3.指读,开火车读,读准上述生字。教师随机指导,音形义各有侧重。(1)娃,w ,读第二声。课文中“小娃娃”一词中,两个字重叠在一起,第二个读轻声。比较识记字形:娃挂。(2)“笑着”的“着”读轻声zhe。回忆:第10课大还是小中的词语“盼着”的“着”也读轻声zhe;第9课明天要远足中的词语“睡不着”的“着”读zho。像这样有不止一个
40、读音的字叫作多音字。课件出示,根据字源本义帮助学生识记“笑”。“笑”原来表示竹被风吹弯时发出的声响,像人弯腰笑时发出的笑声。(3)活,单独念二声hu。在词语“快活”里读轻声huo。换词法理解“快活”(快乐、愉快)。(4)蓝,ln,声母是边音l。“蓝蓝的”,文中指大海的颜色。回忆课文小小的船,诗中写的是“蓝蓝的天”。(5)又,yu,表示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朗读下列句子,理解词语。大海又宽又远;沙滩又长又软。(6)和,h。加一加,记字形;换词法,理解字义(跟、与)。(7)“贝”字可通过字形演变识记字形。三、朗读课文,认识叠词。1.认识、读准了生字,我们就可以好好读课文了。请大家借助拼音把课文多读几遍
41、。2.听教师朗读课文,注意教师对长句子的读法。同学们边听边找一找表示颜色的词。3.课件出示。蓝蓝的 黄黄的 雪白雪白的彩色的 金色的(1)指导读好轻声“的”字。(2)轻声读,说说你的发现。(教师点拨:像这样两个相同的字或两个相同的词构成的词叫叠词。)(3)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这些颜色?用上这些叠词说一说。如“雪白雪白的棉花”“蓝蓝的天空”“黄黄的沙漠”等。4.比较“白”和“的”,指导书写。(1)学习“白”字。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比一比、加一加等)。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每个笔画的注意点:起笔撇画不要长,竖画稍微向右斜,横折略向里面走,中间小横靠左不靠右,最后一笔收好口。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描红、
42、临写。教师引导学生口头组词。(2)学习“的”字。学生自主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白”字单独写和在“的”字的左边相比较,写法有什么不一样?(在“的”字中要谦让、瘦长,留位给“勺”。)教师指导书写“的”字的横折钩。学生观察,描红、临写。5.结合课后练习题,学习合理搭配“的”字词语。课件出示本课的“的”字词语。雪白雪白的浪花 小小的海螺彩色的项链 金色的项链蓝蓝的大海 黄黄的沙滩(1)回忆以前学过的“的”字词语: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儿、闪闪的星星、数不清的雨点儿、红的花、绿的草(2)课件出示课后习题,学生连一连。6.文中还有一些不一样的叠词,找一找,读一读。哗哗地笑着 嘻嘻地笑着(1)指导读好轻声“
43、地”和“着”。(2)这两个词是表示什么的?还可以怎样的笑着?用上表示声音的叠词说一说,如哈哈地笑着、呵呵地笑着、嘿嘿地笑着等。把课文中出现的叠词分批展示,既能在词语中认识生字,又能通过反复出现,加深学生对叠词的认识,体会叠词的韵味,达到积累和运用的目的。四、读好第一自然段,读好长句。1.你们去过海边吗?看,这就是大海。(课件播放大海、沙滩和浪花的图片。)由图片唤醒学生曾经有过的直接或间接的回忆,有利于学生把形象思维和语言文字迅速建立起联系。2.大海是什么样子的?沙滩呢?课件依次出示: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指名读,提示逗号要停顿。把“又宽又远”“又长又软”变成红色字体,说一说这两个词分别写出了大海和沙滩的什么特点。你会用“又”字来说一说生活中的事物吗?课件出示拓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