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文档编号:576802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 执教: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执教: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 打开唐诗作品,乡思是唐代边塞打开唐诗作品,乡思是唐代边塞诗中的独特主题。借望月来写征人乡诗中的独特主题。借望月来写征人乡思,脱物寄情表达乡愁,昔日他们向思,脱物寄情表达乡愁,昔日他们向往边塞、今日身置边境的军人的复杂往边塞、今日身置边境的军人的复杂感情,他们把乡思乡愁的细腻情感融感情,他们把乡思乡愁的细腻情感融入诗歌,真实感人。今天让我们走进入诗歌,真实感人。今天让我们走进唐诗,让感情融入作者浓浓的乡愁之唐诗,让感情融入作者浓浓的乡愁之中中,感受唐代征人的思乡之情。感

2、受唐代征人的思乡之情。导入新课导入新课1 1、了解作者、了解作者2 2、理解诗意、理解诗意3 3、赏析诗句、赏析诗句4 4、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 1、理解诗意,赏析诗句、理解诗意,赏析诗句2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重点:难点:难点:掌握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掌握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岑参岑参(约岑参(约715-770715-770),荆州江陵),荆州江陵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嘉州刺史,后人因称任嘉州刺史,后人因称“岑嘉岑嘉州州”。

3、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他擅长色彩瑰丽,热情奔放。他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著有。著有岑嘉州诗集岑嘉州诗集。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创作背景创作背景岑参岑参强欲强欲/登高去,无人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送酒来。遥怜遥怜/故园

4、菊,应傍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歌朗读诗歌朗读九日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故园:故园:故乡。原诗注:故乡。原诗注:“时未收长安时未收长安”。强:强:勉强。勉强。登高: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送酒:送酒:此处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朝梁萧统此处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朝梁萧统南南史史陶渊明传陶渊明传记载,记载,陶渊明陶渊明重阳节日在宅边的菊重阳节日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正好江州刺史王弘送酒来,于是花丛中独自闷坐,正好江州刺史王弘送酒来,于是醉饮而归。醉饮而归。怜怜:可怜。可

5、怜。傍傍:靠近。靠近。词语注解词语注解 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明确诗意明确诗意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1、这首诗写到哪个传统节日?从诗中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重阳节;“九日”、“登高”“送酒”、“菊”。注: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内容理解内

6、容理解2、重阳节大家都喜欢登高,首句为何要说“强欲?“强欲”二字,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诗人是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内容理解内容理解3、第二句用了什么手法,效果如何?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读者会联想和猜测:不知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内容理解内容理解4、“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抒发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7、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之心和对平定战乱的渴望。登高有望远思人的意义,诗中“故园”,表明诗人的思乡之情,此时写于长安被陷之时,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内容理解内容理解赏析语句赏析语句 以想像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以想像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战火,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1、“遥怜遥怜”二字别有韵味,请从艺术二字别有韵味,请从

8、艺术手法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加以手法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加以简析。简析。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人寻味的抒情佳作。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李李 益益 李益(李益(748829748829),唐代),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

9、)人。大历四年(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9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783)登书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七绝。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李 益益回乐烽前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月如霜霜。不知何处不知何处/吹芦

10、管,一夜征人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尽望乡乡。朗读诗歌朗读诗歌受降城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三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后锦旗乌加河北岸。今内蒙古杭后锦旗乌加河北岸。回乐烽回乐烽:烽火台名,在西受降城附近烽火台名,在西受降城附近。一说,当作。一说,当作“回乐峰回乐峰”,山峰名,山峰名,在回乐县(今宁夏灵武西南)在回乐县(今宁夏灵武西南)。芦管芦管:乐器名乐器名,这里指笛子。这里指笛子。征人:征人: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词语注解词语注解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

11、征人个个眺望故乡。眺望故乡。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明确诗意明确诗意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大漠月夜图;荒凉、凄冷。夜晚登城远望,但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边城夜色,凄神寒骨。内容理解内容理解2、诗歌前两句的写景有什么作用?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为后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作铺垫。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3、诗歌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

12、之情。赏析语句赏析语句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沙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沙比作雪,将月比作霜。作雪,将月比作霜。生动形象地渲生动形象地渲染了边塞的荒凉、空寂的环境氛围。染了边塞的荒凉、空寂的环境氛围。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悲凉、幽怨之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悲凉、幽怨之情。情。1、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赏析语句赏析语句 “不知不知”两字写出回家之期茫两字写出回家之期茫然,表现出征人迷惘的心情,然,表现出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这两个词写出征人思乡之情的深愁。这两个词写出征人思乡之情的深重和急

13、切。重和急切。2、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这首诗写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烽火台、沙漠、高城、得有色有声有情。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成。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七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ppt)为本站会员(ziliao20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