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莲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爱莲说通过对莲的描写赞美含蓄的表明了自己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而是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它和另外三篇文言文都可谓是传颂千古,久有定评的短文之秀。除了内容丰富、情感深邃外,用托物言志,来表达自己的操守和追求之意的写作手法和由泛论引出对莲的喜爱、叙述爱莲原因到以花喻人纵论世风及自己的追求的行文结构特点都可以作为行文写作很好的范例,应适当地引导学生分析掌握。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对文言知识了解极少,很多文言知识是学生都没有学过,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
2、,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做到由表及里。然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一课时并不能把这些知识完全整合,所以安排两课时,以便更好的理解此文。设计理念:文言文要重视朗读教学,宜在学生读准字音、句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读出轻重缓急,通过语气的变化来把握作者的情感。文言文的学习要有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表,指的是字面上的意思,除看注释、查字典逐句解读外,还要注意上下文的贯通。能贯通文意,才算真正懂得了字面上的意思,这种探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为将来更好的领悟文言文的行为方式奠定基础。里,指的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不限于归纳主旨,还要把重点句段的内容乃至“微言大义”的字眼和“言外之意”都
3、包括在内。必要时还要探究写法上的特点,以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本课的设计,完全符合以上两点要求。同时本课的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构建动场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爱莲说的文言知识点,疏通了文意。我们发现莲在周敦颐的笔下有了新的身份君子。这是一位怎样的君子呢?生:不同流合污、正直专一、纯洁美丽、质朴自然、
4、有独立人格这不也是周敦颐自己的人格写照吗?Ppt背景周敦颐,宋代道州人,字茂叔,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他为人正直,敢于主持正义,不贪图荣华富贵。晚年在故乡莲花峰下建舍讲学。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了一块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在南北曲桥边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过处,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作者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清洁,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爱莲说。至今,江西省星子县还有莲池遗址。作者也是一位正直专一、有独立人格的君子啊!这种将自己的抱负和志趣寄托于某个客观事物的表现手法叫托物言志。师:有同学就问了:什么是可托之“物”呢?大千世界,花草虫鱼、日月星辰、
5、山川河流、雨雪雷电、家具器皿等都可成为可托之物啊!设计意图:达成教学目标一二、 自主学习、交流探究【活动一】援例得法PPT(诗句):(齐读,生简析)石灰吟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竹石 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通过这两首诗你是不是对托物言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了呢?生1:生2:生3:师:是的,作者将自己的个人之“志”,借助于一个具体之“物”(石灰,竹子)上,让情感表达的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活动二:实践固法【活动一】那在我们的写作中应该如何去运用托物言志呢?用思维导图画出爱莲说的结
6、构思路。明确:莲的外形、颜色、香气等,表现莲花的直立、香气淡雅、出淤泥不染等特点,为我们刻画了一株清丽、曼妙的莲花。作者的志趣(抱负)不同流合污、正直专一、纯洁美丽、质朴自然、有独立人格金点子一:抓结构、明特征、细致描写;金点子二:事物特征与人的品性(志趣、抱负)相连【活动二】选取你心仪的事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出你所观察之“物”的外形特征、表现人的品性(志趣、抱负)。一生 板书板书后生介绍用“我想借 事物,抓住 哪些结构、表现 的 特点,表达我 的品性(志趣、抱负)”句式。设计意图:达成教学目标三只抓住特征还不够,那就成了介绍事物的说明文了。我们还要言志呢!Ppt:判断下面
7、的句子是否是托物言志?为什么?(生答、补充)(1)借红烛歌颂为教育事业献身的人( )(2)借泥土表达谦逊的态度( )(3)借沙枣来赞美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人( )(4)借落叶歌颂生命的绚丽( )(5)借小草表达对未来的憧憬。( )(6)借奶牛来鞭挞对环境的破坏( )【活动三】为了更好的托物言志,我们可以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在刚才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思维导图。托物言志手法运用要点二:利用丰富的联想想象,找准相似、相通点,恰当合理寄托情感。(巧联想)所以在写作时要先描摹“物”的外形特征,然后再充分挖掘“物”的精神品质,找到能体现自己之志的“相通点”。写作训练二:在刚才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挖掘所托之物至
8、少一个方面的精神品质。(3分钟)生 板书 介绍 可再找一个学生设计意图:达成教学目标三托物言志的文章重在描写,所以还要动用各种各样的描写手法:托物言志手法运用要点三:多种描写手法(细描摹)(1)举例:在爱莲说中,作者认为莲是君子,菊花是隐逸者;牡丹是富贵者。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写菊花和牡丹呢?生:写菊花是为了正衬莲花的形象,写牡丹是为了反衬。这是托物言志文章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对比衬托。(对比包括正对和反对,正对也叫类比)设计意图:达成教学目标二(2)读助读文章那是一株小小的蒲公英沙枣,总结其他方法(5分钟)各种修辞、调动各种感官、动静结合写作训练三: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继续完善你的思维导图生 板书
9、讲解设计意图:达成教学目标三现在,我们顺着这张思维导图的思路,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将“物形”描绘出来,用议论抒情的文字将“志趣”表达出来,那就成为了一篇得意的文章了。课下认真构思描摹,让我们笔下的“莲”也开出志趣之花。【活动四】结合思维导图,选择一个角度拓展成一个片段。并当堂交流。综合建模:托物言志手法运用要点一:抓住事物的特征状物。即观察要细致(明特征)托物言志手法运用要点二:(巧联想)找准相似点,即寄托要合理。托物言志手法运用要点三:多种描写手法。对比(类比)衬托,多感官,多修辞。(细描摹)作业:A 层:根据课上构思的思维导图,完成一篇托物言志的作文,不少于700字。B 层:根据课上构思的思维
10、导图,完成一篇托物言志的作文,不少于600字。板书: 托物言志 明特征巧联想细描摹助读文章:那是一株小小的蒲公英蒲公英,它的花瓣美而洁白,像一只白色的小球,长在绿色的草地上。“呼”一阵秋风吹过,只见那团白色微微一动,身上的花瓣便随风飘向远方,那蒲公英的茎在风中轻轻摇曳,是蒲公英妈妈在跟远行的孩子们告别。那些远行的孩子们,或许落在绿色的草地上,为草地带来些许色彩;或许落在荒凉的沙漠中,给荒漠增添几分生机;或许落在绿油油的田野中,成为田野缤纷的点缀;或许它们会在那里/生根发芽,长成新的蒲公英。蒲公英是卑微而渺小的,它没有玫瑰的亮丽,没有茉莉的清香,更没有牡丹的高贵。但它随遇而安,不管落到哪里,不管
11、环境多么恶劣,不管狂风暴雨如何摧残,都会顽强的生根、发芽,竞相绽放自己生命的绿色。谁说渺小而卑微的生命就不值得珍惜?连这样莫名的蒲公英都不会轻言放弃,作为人类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轻言放弃呢?怀着对蒲公英的感叹,我坚信,未来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不会轻言放弃!沙枣 梁衡过去我以为沙枣是灌木。在这里我才发现沙枣是乔木,它可以长得很高大。那沙海前的林带,就像巨人手挽手站成的队列,那古铜色的粗干多么像男人健康的臂膀。我采访的林业队长是一个近60岁的老人,20多年来一直在栽树。花白的头发,脸上深而密的皱纹,古铜色的脸膛,粗大的双手,我一下就联想到,他像一株成年的沙枣,年年月月在这里和风沙作战,保护着千万顷的庄
12、稼不受风沙之害。质朴、顽强、吃苦耐劳,这些可贵的品质就通过他那双满是老茧的手在育苗时注到沙枣秧里,通过他那双深沉的眼睛在期待中注到沙枣那红色的树干上。第二年冬季,我搬到县城中学来住。这个校园其实就是一个沙枣园。一进校门,大道两旁便是一片密密的沙枣林。初夏时节,每天上下班,特别是晚饭后,黄昏时,或皓月初升的时候,那沁人的香味四处蒸起,八方袭来,飘飘漫漫,流溢不绝,让人陶醉。这时,我感到万物都融化在这清香中,充盈于宇宙间。宋人咏梅有一名句:“暗香浮动月黄昏”,其实,这句移来写沙枣何尝不可?这浮动着的暗香是整个初夏河套平原的标志。沙枣飘香过后,接着而来的就是八百里平原上仲夏的麦香,初秋的菜香,仲秋的玉米香和晚秋糖菜的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