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感知父子情感变化。2.解读核心意象背影。321目 录感知父子情感变化解读核心意象“背影”总结全文,布置作业感知父子情感变化感知父子情感变化上一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了解了文章的结构特点,读出了父爱、读懂了父爱,初步感知了父子情感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感知父子情感的变化。体会一声叹息:“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为什么“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那年”祖母为何死了?父亲的差事因何“交卸了”?“祸不单行”的祸根是什么?简介父子失和:在写作背影之前,朱自清和他的父亲长期处于失和状态。这一方面源于朱家由于家境衰败而产生的种种家庭矛盾,更源于“五四”时期新青年与旧
2、伦理之间的时代性冲突。1920年,朱自清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回到南方任教,父子失和就由先前两代人的精神隔膜转而为公开性的矛盾冲突。其代表性的事例就是诸多评论家常常提及的朱自清扬州辞职事件。1921年,朱自清本着节省费用,缓解家庭矛盾的良好愿望,从杭州转回扬州省立八中任教务主任。但父亲朱鸿钧(18691945)却直接“代领”了朱自清任教的全部薪水。这种专制家长的做法使早已接受了“五四”自由平等思想的朱自清十分反感和不满,他愤然辞去扬州的教职,转而到宁波、温州等地执教。父子失和至此公开。1921年冬天,朱自清更是接出妻小,在杭州安置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庭。这无疑使自认对儿子有绝对权威的父亲认定:儿子从根本
3、上抛弃了自己和这个大家庭,恼怒之余越发不肯原谅朱自清。1922年暑假,性情敦厚的朱自清主动想缓解和父亲的矛盾,带着妻儿回到扬州。但父亲朱鸿钧先是不准朱自清一家进家门,后经家人的劝说虽然有所让步,却始终不肯理睬朱自清。朱自清在家感到很没趣,住了几天便悻悻离去,这不免又加重了与父亲的隔阂。这以后父子之间的裂隙越来越大,至1923年暑期仍未好转。朱自清在给其好友俞平伯的信中写道:“暑假在家中,和种种铁颜的事实接触之后,更觉颓废下去,于是便决定了我的刹那主义。1924年,朱自清以妻子武仲谦为原型,写了小说笑的历史,对家中的不堪做了种种的暴露。小说发表后,父亲大为不满,父子矛盾进一步加深。总的说来,在背
4、影创作之前,在现实生活中,朱自清和父亲之间的失和是长时间的,时代冲突通过家庭矛盾的形式越积越深。后来父子何时相见?朱自清的父亲看到背影后有何反应?那年的“我”与看父亲来信时的“我”、写背影时的“我”有什么不一样?链接:朱自清父亲读背影:“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1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父亲在看到背影的几年后,便去世了。”解读核心意象解读核心
5、意象“背影背影”“背影”是人体的背面形象,人们从背影中往往会联想到别离、远去、牵挂、凄凉、伤感之意。背影是一部暗淡泛黄的老电影,蒙着一层伤感的色调。其质朴之至却又感人至深,朱自清对核心意象“背影”的四次描绘至关重要。朱自清先生将自己对父亲的种种情思融人“背影”之中,塑造了内蕴丰富、耐人寻味的意象:背影粘连着的父子别离的牵挂,背影记录着的家境衰微的凄凉,背影承载着的父亲仕途的辛酸,背影缠绕着的父爱难偿的惆怅。任时光荏苒,挥之不去。再度跳读“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
6、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1 12 2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3 34 4背影中的“背影”是朱自清对父亲背影的一个真实的回忆。“背影”不仅是全文的题眼,而且是文章抒情写意的整体象征:一方面,作为伟大的父爱精神的代码;另一方面,又作为父子人伦哲学的载体。文章以四次“背影”来结构全文,实现了他在动乱时代,对个体生命的爱、奋斗和痛苦的一
7、次尽情的宣泄和深刻的反思。读着背影,感受着朱家父子的恩怨,作者父亲的形象也就逐渐凊晰起来,他不再是一个穿布衣戴布帽的身材微胖的背影,而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形象,他倔强、无奈,不示弱,威严、细腻,有瑕疵,却特别真实感人。他倔强得令人心疼,细腻得令人感慨,无奈得令人心酸。亲情是天,血缘是地,亲子之爱可以化解一切恩怨,消释任何隔膜。总结全文,布置作业总结全文,布置作业背影写于1925年10月,90多年来,大陆、台湾、香港以及其他有华人的地方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它选入教材。“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作业:1.听名家朗读的背影,并将自己朗读背影的录音与伙伴分享。2.背影里“我”四次流泪,请据此写一篇短文(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