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名师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文档编号:586136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名师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名师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名师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名师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名师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名师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名师教学设计 【单元知能对标】 必备知识 学科能力 学科素养 高考内容 一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学习理解能力: 观察记忆、信息提取、分析概括、领会理解 实践应用能力: 应用交际、解释推断、解决问题、策略运用 创新迁移能力: 发散创新、批判赏析、内化完善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阅读题:实用类文本的综合阅读 语用题:事理阐述 二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课文内容分析】 一、层次、内容 本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是一个大视角、小切入的学习模块,

2、以参与家乡文化生活为主题,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了家乡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触摸了历史和岁月留下的痕迹,见识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更锻炼了学生分析、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采访、考察、调研和查阅文献等方式重新认识家乡,培养学生交流协作、思考探究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对家乡的情感与文化认同。 二、单元任务 知识性任务 1.要求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 2.了解家乡的人、物、风景、习俗。 3.学习作访谈、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4.记录家乡的变化,参与家乡的文化建设,学会分析评价文化现象。 素养达成任务 1.学会列访谈提纲,做调研表,撰写调查报告。 2.掌握访谈、调查

3、询问的技巧。 3.研究分析家乡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参与家乡文化的传播与建设。 4.继承并弘扬家乡的优秀文化。 三、单元情境 它要求学习情境是真实的生活情境,学习内容与资源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和相关文献资料,学习方式采用采访、考察、调查和查阅文献等形式。 【学情整体分析】 高中生学业负担比较重,参加这类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少,“家乡文化生活”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提升语文实践能力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长处进行分工合作。只有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合理分工,才能很好地完成这次实践活动。 学情补充:_。 【教学活动准备】 一、任务专题设计 明确目的,选好角度;知识储备,访谈设计;开展访谈,积累素材;整合

4、资源,学习“家乡风物志”;选好角度制作调查问卷;研读资料积累相关知识;写作实践撰写调查报告;展示讨论评价提升写作成果。 二、教学目标设计 1.学会进行访谈,学习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整合内容,撰写“志”。 2.明确家乡文化生活现状的多样性、复杂性、时代性。 3.小组合作,每小组撰写一篇调查报告,或制作一份演示文稿。 4.通过读懂描写家乡的诗文、歌词,感知家乡文化。 5.激发联想,体会家乡和个人成长的关系。 6.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策略设计 让学生了解调查及调查报告相关知识,掌握其语言特点,培养学生建构与运用语言的素养。通过修改调查方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

5、素养和实践能力。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导入新课点明家乡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展开活动,明确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话题,可提高调查效率; 整理内容,谈切身感受根据调查报告表格,整理调查内容,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家乡文化现状,便于同学之间的交流。 四、教学方法建议 活动教学法、合作教学法、讲授教学法,还有_。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家乡文化,激发对家乡的感情,有融入感。 难点:由衷地感知家乡文化,并激发家乡文化生活参与意识。 六、教学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导入 导入语一: 针对自己感触最深的家乡的人和物,选择确定调查

6、角度。明确调查对于文化研究的意义;学习掌握调查的步骤和方法。展开调查,撰写家乡风物志。通过调查,深入理解家乡文化,培养担当意识和文化参与意识。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更加深入地关注家乡文化生活。学会制作各类调查表,并对特定的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和提炼。初步写一篇针对家乡某一个文化现象的调查报告,引导学生真正地参与当代文化生活。通过更多的阅读,拓宽视野、培养情操。 教学策略: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谈话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导入活动目的、重点、难点,自然导入本课学习。导入环节可培养学生交流与语境、意识与态度的学科素养。 导入语二: 活动重点:通过家乡的人和物,得出家乡文化生活现状的翔实资料,撰写家乡风物

7、志。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当代文化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理性思考家乡的文化生活,写作实践活动。 活动难点:找准角度,高效访谈,深入调查,不走过场。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家乡文化生活调查。调查报告的深度、角度、条理性。培养实践习惯和探索精神。 设计意图:导入语给授课老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导入角度,是为了提升学生信息提取和领会理解的能力,培育批判与发现、欣赏与评价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精讲 (一)明确目的,选好角度 1.活动动员、活动方向 (1)提起“家乡文化生活”,你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什么人?什么物呢? (2)参考下表制作调查表并填写内容。 【多媒体展示】 家乡风物调

8、查对象表 家乡的人 调查角度 家乡的物 调查角度 民间艺人 家乡非物质文化 生平、事迹、贡献、影响 自然景观(天然奇观、名山大川、地理位置) 自然风物对家乡文化的影响 年长者 家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见闻和感受 标志性的建筑(民居、街道、祠堂) 家乡的特色文化 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或参与者 日常文化活动 见闻和感受 服饰 家乡的特色文化 饮食 家乡的特色文化 风景名胜管理者 风景名胜 见闻和感受 各类生产和生活用具 家乡的特色文化 当地文化部门负责人 文化活动开展 见闻和感受 古老建筑 家乡的历史文化遗产 教学策略:先提出问题,再组织讨论,最后付诸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育积累与语感、整合与

9、语理的素养。 学习策略:通过讨论,明确活动方向和活动细则。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引导。 学习策略:可以指导学生课堂模拟,互相扮演访谈者和被访谈者。要落实到具体主题和问题情境中。 2.活动指导、活动示例(以“家乡的饮食文化”为例) 参考下表制作调查表并填写内容。 【多媒体展示】 家乡文化调查规划表 调查主题 家乡的饮食文化 备注 调查对象 特色菜肴、饭店经营者、厨师 调查步骤 1.品尝特色菜肴,记录体会 2.访谈当地知名的饭店经营者和资深厨师 3.参阅相关书籍或网络资料 4.整理资料,撰写推文 调查难点 1.透彻访谈、深入了解 2.抓住特点、恰如其分 3.设置好访谈情境,调动参

10、与者的积极性 解决方案 1.认真学习访谈和调查知识 2.精心设计调查访谈方案 教学策略:授师讲解举例讲解概念,出示图片。学生质疑。提取调查的技术中相关信息要点。 学科能力:领会理解能力 理解家乡的文化现象和人文环境。制定调查计划,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 3.其他调查表 【多媒体展示】 附表一: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对象记录 调查对象 性别 年龄 调查提纲 1._ 2._ 3._ 4._ 5._ 要点记录 1._ 2._ 3._ 4._ 调查预案 1._ 2._ 3._ 4._ 参与人员 调查照片 学习策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此环节要注重“总分”思维训练,培养“条分缕析”

11、的能力。找准调查角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弄清家乡文化生活的内涵,帮助学生选好角度;初步弄清调查步骤和规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内化完善的学科能力,同时也提升交流与语境、体验与感悟、意识与态度的学科素养。 【多媒体展示】 附表二:家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登记表 遗产名称 类别 产生年代 影响范围 历史沿革 艺术价值 保护措施 照片 建议 (二)知识储备,访谈设计 1.“风物志”相关知识 什么叫“志”?什么叫“风物志”? 志,是记述、记载的意思。“志”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情感的一种文体。如项脊轩志。 风物志,是指对家乡风光景物、风俗物产的介绍。 教学策略:先通过文本和教师讲解,弄清知识;再由知识指导调

12、查实践活动。重视联系生活情境。重视思维发展,多角度考虑问题,做好调查前的策划。 2.学习调查的技术 通读调查的技术,筛选信息,弄清下面知识。 (1)什么是讨论式的调查?为什么要作讨论式的调查? (2)什么叫调查纲目?为什么要定调查纲目? 若以“家乡的文化生活”为纲,可以分出哪些细目?若以“家乡的历史文化”为纲,可以分出哪些细目? 【多媒体展示】 调查纲目 学科能力:信息提取能力 通过调查、筛选信息,提高生活现象的观察、体悟能力,文本知识的提取,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会文本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3.学习访谈法 通读访谈法,然后筛选信息,弄清以下问题。 (1)什么是访谈法?访谈法分为哪几种类

13、型? 访谈法是指调查员同调查对象接触,通过有目的的谈话收集资料的方法。 访谈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访谈又可分为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 (2)访谈有哪些流程? 访谈流程 确定访谈目的确定访谈对象确定访谈的时间和进度确定访谈形式确定访谈问题设计准备访谈器材 (3)如何设计访谈问题? 问题设计一 请问您在本地生活了多久? 在您的印象中,家乡的习俗是否有变化? 您认为,家乡习俗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设计二 您在这里住了那么久,对家乡的情况一定特别了解,能请您讲一讲这口水井的历史吗? 围绕水井,当地流传哪些有趣的故事? 学科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调查家乡文化的热情。达成文化关注与参与意识进而家

14、国情怀。提高访谈技巧。 (4)访谈有哪些技巧? 访谈前的准备工作:充分熟悉访谈问卷的内容,同时对访谈问卷所涉及的知识、背景材料都应当有充分的准备,带齐进行访谈需要的有关材料,准备好一切可用的记录工具,选择合适的访谈时间、地点;尽可能了解访谈对象,访谈前尽可能收集有关被访者的材料 接近访谈对象:首先对访谈对象的称呼要准确,体现尊重的原则;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身份,或找有关被访谈者的领导或其他人做引荐。要求访问者要热情有礼貌,真挚的感谢。简单介绍访谈的相关事宜,并设法制造友好氛围。 进行访谈:要把握住方向及主体,能避免的题外话尽量避免。必须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随时记录。如果事先向被访问者说明,则名正

15、言顺,当面记录,用录音或照相;如果没有事先说明,则应事后抓紧时间追记。 访谈结束:要用直接或比较委婉的预期表示访谈将要结束,最重要的是要表示感谢,并为后续的联系做好交代。 学科能力:内化完善能力 本环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研读相关文字;学习知识时,要力求进入访谈情境,不要死记硬背和死搬硬套。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4.研读访谈实录,评价得失。 (1)出示访谈实录 访谈时间:XXXX年X月X日 访谈方式:当面采访 访谈人:XXX 被访谈人:某大型商场的郑某 被访谈人简介:郑某,商场销售部经理,在大学毕业后直接签约某大型商场,成为一名普通的销售人员。经过几年的努力打拼,郑某靠着自己的努力得到老板的赏

16、识,成为销售部经理。郑某对于成功的座右铭就是:实干、敢干+机遇。正是他的这种实干精神使他取得个人职业发展的成功。 访谈目的:为了进一步明确职业方向,规划大学生活,使今后的人生道路更加精彩。 访谈过程: 问:平常在工作方面,你每天都做些什么工作?你是否满意这样的工作现状 答:因为我是做销售和领导整个销售团队的,所以很多时间都会花在和顾客打交道上,很有收获,对打造自我的人际关系网很有帮助。我很喜欢此刻的工作,我觉得它目前能够承载我对职业的那些想象,也贴合我当前的期望。 问: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好这份工作?应具备哪些知识或者经验之类的? 答:任何工作都需要一个人全心全意地投入,而且应满怀热情,喜欢是做好

17、的前提。我觉得很多知识技能或经验也许并不是先前都已经积累了。而更多的是在进入工作之内,抱着一种开放、包容、谦虚、热情的态度慢慢习得的。当然此刻你们能够多看一些这方面的书籍,了解一下行业的相关动态,确定自我所要研究的方向,这样能更好地为你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问:据你所知,从事这份工作的人在单位或同行业内的发展前景如何? 答:国家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发展经济,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此刻很多企业都缺乏有专业知识的销售人员,使得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对于每一个想要在此行业有所发展的人来说,机遇和挑战是同时并存的。 人物访谈总结: 在平时要用心关注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要清楚地

18、了解如今就业形势的严峻。没有亲身的经历,就无法清楚地了解当今就业形势的真实状况,就只能让自我继续隔绝于社会之外。在今后要多点阅读课外书籍,武装自我的头脑,要为自我的未来做好准备。 学习策略:可以指导学生课堂模拟,互相扮演访谈者和被访谈者。要落实到具体主题和问题情境中。 (2)组织讨论: 提问是否有良好的访谈氛围? 提问是否抓住要害? 提问是否能逐层深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研读相关文字;学习知识时,要力求进入访谈情境,不要死记硬背和死搬硬套。此环节可提升学生的积累与语感、交流与语境,提高分析概括、领会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访谈,积累素材 以“家乡的节日”为例 1.确定调查角

19、度。 (1)组织讨论:若以“家乡的春节”为主题,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展开调查? 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有哪些文化活动? 家乡的春节有什么饮食习惯? 家乡的春节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不同年龄的人对待春节的态度有何不同? 家乡的春节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家乡的春节有哪些传承和革新? (2)完成上述调查,可通过哪些途径? 2.确定访谈对象 组织讨论:完成对“家乡的春节”的文化调查,需要访谈哪些人? 3.拟定访谈问题 组织讨论:完成对“家乡的春节”的文化调查,需要给访谈对象提哪些问题? 访谈问题设计: (1)在您的记忆当中,对哪一次春节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2)抚今追昔,春节的风俗习惯发生

20、了哪些变化?您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您认为,春节的风俗哪些需要继续保持?哪些需要革新? (4)您有过在其他地方过春节的经历吗?当地的过春节风俗和家乡有什么不同? (5)当下的不少年轻人更注重圣诞节,对此您如何评价? 教学策略:注重实践活动的整体策划:调查角度的选择,调查途径的确定,调查问题的拟定,调查方案的实施时刻关联生活情境,立足解决身边的问题。 设计意图:调查角度是重点,调查深度是难点,要抓住自己熟悉的人和物来写,不必面面俱到,写出文化内涵。对家乡文化的体验和感悟,促进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提升。 (四)整合资源,学写“家乡风物志” 1.拟定写作提纲 从哪些方面介绍家乡的人和物? 【

21、多媒体展示】 家乡风物志写作要素 物:写作事由、风物渊源、特色风貌、文化价值 人:人物生平、主要事迹、主要贡献、社会影响 2.明确写作原则 写作原则:角度要小,挖掘要深;以说明性文字为主;语言力求简明;对本地方言、历史背景等要有必要的标注;全文结尾处要有对被访谈者的感谢。 3.撰写“家乡风物志”和组织交流 (1)在学校网站建立专栏 (2)在学校或社区橱窗专题展出 (3)二维码链接推广 (4)班内交流讨论 教学策略:完善明确活动相关的概念,储备相关知识,用以指导下一教学环节的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育积累与语感、整合与语理的素养。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写作要素,明确写作原则,组织

22、学生写作,可以提高学生领会理解解决问题、策略运用的能力,培养表现与创新、关注与参与的学科素养 (五)选好角度制作调查问卷 1.家乡的文化生活包罗万象,你对哪个角度感兴趣呢? 家乡文化调查角度(横向): (1)家乡的饮食文化一道美食 (2)家乡的建筑文化地方民居 (3)家乡的风景名胜一处古迹 (4)家乡的节日风俗一个节日 (5)家乡的历史文化一个历史文化名人 (6)家乡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一个文化活动场面 家乡文化调查角度(纵向): (1)家乡文化现状如何? (2)家乡的文化设施是否齐备?使用情况如何? (3)人们日常都开展哪些活动? (4)有没有图书阅览室? (5)是否经常开展读书活动? 教学策略

23、:学生思考、表达,教师引导、点评。知识层面的课堂检测,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帮助能力迁移。通过练习,提升整合与语理、批判与发现的学科素养。 2.示例一:制作调查问卷,以“家乡的节日风俗”调查为例,可参考下表再制作一份调查表。 【多媒体展示】 家乡的节日风俗 传统习俗或节日 时间 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熬年守岁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看花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清明节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 扫墓、踏青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 穿针乞巧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登高、插茱萸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24、 喝腊八粥 学习策略:组织学生梳理素材和领会知识,并撰写“家乡风物志”。训练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3.示例二:查阅资料或者询问长辈,针对家乡某个传统民俗或节日活动,参考下表撰写一个调查报告提纲。 教学策略:学生思考、表达,教师引导、点评。知识层面的课堂检测,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帮助能力迁移。通过练习,提升整合与语理、批判与发现的学科素养。 【多媒体展示】 春节习俗调查表 调查时间 _年_月_日 调查人 备注 调查方式 查资料,询问长辈 调查目的 了解春节风俗 调查背景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节日。春节期间我国各地方人民都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些活动有很多是从历

25、史的长河中遗留下来的,并形成了地方风俗。 调查内容 春节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春节高潮。春节的前奏要数小年了。 小年: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26、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祓除不祥 除夕:除夕又称大年三十、除夜、岁除。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一般指农历二十九或三十。这天,一早起床,男子准备贴对联、福字等。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家中女子便开始忙碌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我们年夜饭中一般都有鸡、鱼、肉、汤圆这四道菜,鱼的意思是年年有余,汤圆的意思是团团圆圆。吃年夜饭的时候是春节家家户户最愉快、最热闹的时候。一桌丰盛的菜,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我的家乡每家每户吃年夜饭时会先放挂鞭炮,然后关上

27、门一家人坐在一起和和美美地吃团圆饭。年夜饭过后,孩子们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压岁钱又称守岁钱等。因为是用红色的袋装着,故又称红包。在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正月初一早上每家每户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初一的早晨,家家都会准备好果盒,里面盛放糖果和各种各样的食品。初二,父母会带我们到外婆家拜新年,那天一早父母会带上很多礼物,比如烟酒饮料等,去外婆家,外婆则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招待我们。接下来的几天

28、,便到亲戚朋友家拜访,同样主人家会准备一桌美味佳肴招待客人。 学科能力:观察记忆能力 观察生活现象,落实家乡文化调查。提升活动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学习策略:关注家乡文化习俗,深入认识家乡,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提高发现汇总的能力、培育交流与语境的素养。 4.示例三:有关家乡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_中学_班的_,现在正在进行一项针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的问卷调查。为了更好地了解家乡文化,以及家乡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关键,丰富家乡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最终发展家乡文化,特地展开了此次调查活动。 学科能力:分析概况能力 本设计引导分析和概括。提取相关信息,领会制作调查问

29、卷的意图,提高分析概括、领会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展示】 调查问卷 设计意图:提供思路和方法,培养缜密的思维习惯。引导有针对性地规划调查工作,不至于流于形式。优化教学设计,有效地促进教学的进步,培养学生实证与推理的素养。 (六)研读资料积累相关知识 1.阅读资料,总结方法 (1)印发资料 调查研究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逻辑性条理性很强。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形成了调查研究应该遵循的基本程序:准备工作、了解情况、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 (2)准备工作和了解情况 首先是调查目的准备。每次调查研究之前,必须吃透调查研究的目的,搞清下去调查什么、研

30、究什么,当然,目的准备不是让调查者钻领导的框框,目的准备只能是下去调查研究的一个方向,不应成为调查研究的结论要求。 其次是调查对象的准备。在确定调查研究的任务之后,就要对调查对象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不同的成果和目标要求。如萌芽期,就是事物发展初期,调查的目标要求是讲清其性质和发展方向,指出应肯定还是否定即可,不应确定总结经验的目标。生长期,就是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已经清楚,应当讲如何使它进一步发展,即主要讲思路,讲措施,讲完善提高。只有目标明确具体,才能事半功倍,避免无效劳动。 第三是知识准备。调查研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调查研究者本身对某一问题没有充足的知识,就不可能做好对这个问

31、题的调查研究。知识的准备一般从三个方面来做:一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的内容有关的上级规定、制度等文件,二是查阅有关研究成果和报刊资料,三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第四是组织准备。调查研究是一种开放型工作,除一些极单纯的问题接触人少以外,一般的调查研究涉及的人员都比较多。因此,必须做好组织准备工作。一方面是调查研究人员的组织准备工作。另一方面是调查对象的组织准备工作。一般的调查研究都是上级对下级的,因此调查者可以提前向被调查单位提出调查提纲要求,以便调查对象有充分准备。被调查单位一般应根据调查提纲和要求,对调查对象进行安排组织,比如什么时间、什么人参加座谈会,什

32、么时间现场参观等。 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可进入调查阶段了。了解情况是整个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情况吃得透,问题摸得准,就为整个调查研究工作打好了基础。在这个阶段,应该尽可能多地接触有关人员,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第一手资料。掌握的情况越多,对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就越有利。 教学策略:通过调查和当代文化生活的关系,明确随着社会的发展,家乡文化生活会呈现什么变化,是什么因素导致家乡文化生活的变化。 学科能力:信息提取能力 捕捉文本信息,总结调查流程和主要渠道。可提升积累与语感素养,增强分析概括及信息提取能力。 2.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 其实,这在调查了解情况的阶段就开始了,在收集情况时,不应该像录音机一样不过

33、脑子,而应该一边听情况,一边开始分析研究。分析研究是了解情况阶段的升华。了解情况阶段的工作,只有通过分析研究才能成为成果。这一阶段包括两个要点:一是调查报告提纲的准备,二是调查报告的写作。 经过分析研究阶段之后,对问题的认识就更清楚了,但这并不是调查研究的结束,还要经过一个综合提炼阶段,即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是调查研究的关键,因为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 学习策略:调查中训练实际语境中的交流能力。进一步提升文化参与意识;深入理解家乡,树立文化自信意识。 【多媒体展示】 随堂总结 调查研究的流程 准备工作了解情况分析研究综合提炼 调查研究的准备 明确方向明确对象知识准备组织准备 调查

34、研究的实施 分析材料提炼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进一步学习调查报告的方法和理论,以便在单元活动二的基础上更深入、全面地展开调查,为撰写调查报告作铺垫,提高内化完善的能力。 【多媒体展示】 信息渠道 通过个人观察来搜集资料 以调查、访谈的方式来获得典型个案 通过各类报刊、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进行文献阅读 从有关部门获取数据 (七)写作实践撰写调查报告 1.写作知识 【多媒体展示】 调查问卷 结构 类别/特点 标题 形式上 单行标题 示例:济南市历城区民间扮玩队伍调查报告 特点:直接明了,但过于平淡 内容上 双行标题 示例:弘扬传统文化,扮靓现代生活济南市历城区民间扮玩队伍调查报告 特点:正标题揭示内

35、容和主旨,副标题补充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用调查对象和主要问题作标题 示例:瑶寨民居保护面临重大挑战 特点:一针见血地表明观点但形式不够灵活 用一定的判断和评价作标题 示例:农民为什么选择进城打工? 特点:鲜明尖锐,吸引人的注意力 前言 直述式 开门见山,平铺直叙,直接把调查的目的、内容、对象、范围一一写出 悬念式 先描述某种社会问题或现象,然后对这种问题或现象产生的原因、影响等提出一系列的疑问,最后再介绍基本情况 结论式 在描述或提出问题的同时,直接写出结论 主体 纵向结构式 按事情发展的先后次序或调查过程的先后顺序组织材料。事实完整、条理清楚、脉络清晰、结构畅通。 横向结构式 把调查得到的材料

36、分成几部分来写,每一部分从不同的方面围绕全文中心叙述说明。 论述集中、说理透彻、观点突出、说服力强,便于阅读和理解。 纵横结合式 兼有二者的特点 结尾 概括式 结尾综合说明观点,表明意见,提出看法 总结式 结尾处形成基本结论,便于推广 建议式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尾提出建议或可行性方案 预测式 结尾作出合乎逻辑的科学推论,预测发展趋势和意义 补充式 结尾处附带补充说明与调查报告的中心内容和主旨关系不大的情况 附录 包含资料的出处、参考资料、调查统计图表的注释和说明、调查中使用的测量表等。 参考文献 研究过程中所阅、评论、引证过的文献 教学策略:重视理解的学习。理解表格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形成调

37、查报告的整体构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即可,通过材料的组织来切实地训练思维,所有的环节必须紧扣文章主旨。 学习策略:学生思考、表达,教师展示PPT、引导、点评。展开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由表象通向深层的文化。通过练习,提升整合与语理、批判与发现的学科素养。 微博正在改变中国青年的生活 “微博让网友的心和我们舟曲紧紧地连在一起。”2010年8月20日,重庆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大二学生王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的生活完全被泥石流和微博改变了。当他8月8日发出第一条微博时,根本没想到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和鼓励。 在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王凯以“Kayne”为名发的微博成了网友甚至媒体了解灾情的

38、重要信息来源。仅8月9日一天,他就发了100多条关于灾区情况的微博,在网上被迅速转发传播,部分图片被各大网站转载。有媒体说:“他一个人就像一个通讯社。”现在,王凯微博上的“粉丝”数量已经超过1万人。 在舟曲泥石流发生以前,王凯上微博多是为了娱乐消遣,王凯说:“通过这次事件,我有了很大改观,很多人通过微博集结起来了,不少人捐款捐物找不到渠道还会留言给我。” “如果后续环节充分,一条微博可以做到核裂变式的广泛传播。”传播学专家闵大洪教授在微博研究文章中说道,尽管微博具有信息碎片化的特点,但“围观”现象并不少见,完全可以形成舆论。尽管微博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但同样具有动员和组织作用。他举例,青海

39、玉树地震发生后,网友通过微博发出“超级急”的信息,告知首都机场一号航站楼北线货运站征集救灾物资,号召网友将灾区急需的物品送达。4月18日至21日,由社会热心人士联系的海航包机连续4天运输网友捐赠的赈灾物资,总量超过20吨。 被微博影响和改变的不只是王凯,日常生活中上微博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通过清研咨询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8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6%的人不超过40岁),92.4%的人上微博,94.3%的人表示微博在改变自己的生活。调查显示,87.3%的人会上微博了解大家对公共事件或突发事件的看法并发表意见,62.5%的人参与过微博上发起的寻人、祈福

40、等公益行动。 某外企职员陈松,觉得微博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每天上下班路上要花两个小时,就会用手机上微博。遇上什么事,拍个照片就随手发上去了,特方便。在微博上关注一些名人、明星、书籍等,也让我认识了一些有共同爱好的新朋友。” 调查显示,94.3%的人表示微博在改变自己的生活。67.1%的人表示微博能即时交流,改变了交友、沟通的方式和习惯;64.9%的人认为上微博更容易形成特定的小圈子;60.8%的人表示微博能随时随地记录,改变了表述和思维的习惯。 微博也有让陈松烦恼的时候。他“关注”了200多人,每天一上去更新特别多,蹦出来的东西很多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有些网站推荐的话题会起一些耸人

41、听闻的标题,其实没什么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目前微博在信息的真实性上还有欠缺,“微博是草根媒体,没有把关人,谁都可以发布消息,难免真假难辨。所以,微博只能作为传统媒体的补充”。此外,很多名人开微博的目的是营销自己,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微博信息海量,政府不太可能管控,网站的约束作用也不明显。他提醒广大博友,阅读微博时会有风险,还不能作为信息的主要来源。 “微博的可信度和网络的可信度是一样的。”北京某文化公司执行总编马中才认为,不管渠道是什么,接收到的信息都要自己判断,“通过常识判断哪些是真实的,就不会太盲从”。 调查显示,56.5%的人觉得微博上的信息“基本可信”,23.2

42、%的人“不确定”,20.3%的人觉得“不太可信”。69.1%的人表示对于微博传播的信息,一定要加以甄别。 闵大洪表示,要使微博信息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并对社会有益,归根结底要依赖传播节点上的人,依赖他们的媒介素养、道德水准和辨别力。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注释 微博:即微型博客,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学习策略:意在引导学生掌握调查报告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最终完成一篇调查报告。让学生更深层地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 学科能力:内化完善能力 通过深度学习思考,训练信息提取、分析概括、语言表达等能力,达成语言和文化素养。 文本深度解读 (1)如何理解“如果后续环节充分,一条微博可以做到核裂变式的广泛传播”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2)文中出现了大量关于微博的调查数据,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3)结合全文,说说如何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名师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