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角的初步认识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角,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角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同时,学生继续学习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如研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时也离不开角。因此,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既是生活实际的需要,也是后续学习的需要。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
2、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用三角板比角的大小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2)学情分析: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角的认识只停留在对于生活中物体的角或者是点的认识,他们缺少对于科学的、规范的、严谨的、抽象的数学中的角的认识。针对这样的学情,我们的设计更注重体现新课标“四基”,即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更注重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感知数学中的角,从而抽象出角的概念。对于直角、锐角和钝角,学生在生活中也大量的接触过,只是不能准确描述,教学中不要明确讲述概念,只要学生能理解就行。 (3)教学目标的确
3、定: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素质教育的三个方面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方面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直角的概念, 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辨认角与直角。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角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2.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3.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别人。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难点: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及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4
4、)说教法、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
5、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5)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体现新课标精神,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因此我安排了以下七个教学环节:1.新课导入2.探究新知3.巩固新知4.达标反馈5.课堂小结6.布置作业7.板书设计低年级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所以在整堂课中,我除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功能,通过它的形、声、色、动、静的变化,形成鲜明的表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还想方设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整堂课都处在好奇、好学的高昂学习情绪中, 按照观察感
6、知、操作成象、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这一模式进行,使教学过程始终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整节课,我打算用3分钟创设情境,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探究新知,12分钟的时间巩固新知,5分钟的时间,学生进行整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总结。下面我详细说一下每一个教学环节。 1.新课导入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学生在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前,通过对许多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课的创设情境这一环节,我设计了给平面图形分类的这样一个活动,没有角的是一类,有角的是一类。这样利用图形,让学生对角进行了初步的认识。在探究新知这一
7、环节,我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找角,学生边汇报,课件边闪动角,采用演示法使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生活中许多物体上的角,让学生进一步初步感知角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同时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画面中藏着那么多的角,会很欣喜,很兴奋,很高兴地进入学习状态。在学习角的特征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指一指剪刀上面的角,因为学生可能只会摸到角的顶点,我利用这个契机,在黑板上点了一个点,让学生说一说是不是角,引起质疑,接下来就顺理成章的就引出了正确指角的方法。在学习角的特征这一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汇报、质疑、集体订正等方法,得出了角的特征是:一个尖尖,一个点;
8、都有两条直直的线。教师这个时候,传授学生:角中的点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角的边。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清晰地建立起角的表象,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观念。在动手做角这一环节,我直接放手,让学生独立做角,并组内交流,然后让学生做的角展示出来。学生在做角的过程中,通过眼、手等感官直接感知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然后,通过魔术游戏-变大小,让学生总结出:角的大小与角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通过学生做的角和老师做的角的比较,让学生总结出: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无关,因为边长是射线,可以无限延长。接着老师出示一组练习题: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在下面的( )里画“”,并说明为什
9、么?来验证学生对角的名称及特征的掌握情况。这整个的环节,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学生在找一找、指一指、看一看、做一做、练一练等活动,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表象支持,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角及角的特征,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在学习直角这个环节,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来完成的。这一环节设计的意图是: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思想,将学习主动权放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而且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画图、比较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直角及特征的认识,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对于巩固练习部分,我设
10、计了四道题:分别是:一、填空。二、下面图形是角的画“”,不是角的画“”,并说明理由。三、下面哪些角是直角?在括号里画“”。四、课堂活动的第二题:数一数,共有几个角?对于达标反馈,我设计了三道题:1.操作题:用3根小棒,摆一个图形,数出里面有几个角?说给组内同学听。2.课件展示: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对于课堂小结:主要是让学生对这节课谈收获,老师重点做了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在生活中发现角,并且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会辨认角与直角。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大,角就大,张开的小,角就小。这样就让学生对本节
11、课所学知识进行了一下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边长张开的大小有关。这样的板书,简洁而又提纲挈领,不仅是本节教学内容的精缩,而且也会使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一目了然,因此,把课题写在主板书的最上面,它告诉了孩子们本节课的中心内容,下面是具体形象的角及角的各部分的名称。教学反思:新大纲提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展示交流的机会”。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时时刻刻利用鼓励的语言来激励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自己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