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人教版.doc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文档编号:5895890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初中化学】 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 人教版一、燃料及其利用选择题1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A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C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苯完全燃烧产物有CO2和H2O【答案】D【解析】【详解】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678,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由苯的化学式C6H6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

2、)12:1,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特别注意质量比和个数比是否混淆。2一辆严重超载货车在急速下坡时轮胎发生燃烧,导致货车起火,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造成货车起火的直接原因是( )A货车轮胎与空气接触B超载货车轮胎与道路摩擦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C货车在下坡车速较快D制造轮胎的橡胶是可燃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及燃烧的条件可知,在急速下坡时超载货车轮胎与道路摩擦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 ,故答案选择B考点:燃烧条件3如皋是国内首个“

3、联合国氢经济示范城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可以制氢气B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会污染环境C空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为0.94%D用氢气代替化石燃料会加剧温室效应【答案】A【解析】【分析】A、根据水的电解产物分析;B、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进行分析;C、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D、根据温室效应的成因进行分析。【详解】A、电解水所得到氢气和氧气;故A正确;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只生成水,不产生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C、空气中不含有氢气,故C错误;D、由于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用氢气代替化石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故D错误。故选A。4下列关于保护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4、 )A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环境污染B化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C使用车用乙醇汽油,防止温室效应D用土填埋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答案】A【解析】【详解】A. 汞是有毒的金属,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环境污染,此选项正确;B. 化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只是将废气排向高空,并不能除去废气,此选项错误;C. 乙醇中含有碳元素,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引起的,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并不能防止温室效应,此选项错误;D. 用土填埋废弃塑料,并不能除去废弃塑料,不能防止白色污染,此选项错误。故选A。5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福尔马林浸泡鱿鱼B用明矾净水C品

5、红在水中扩散D一次性餐盒降解【答案】C【解析】【分析】物理变化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详解】A、福尔马林浸泡鱿鱼,福尔马林有毒与鱿鱼成分发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正确;B、用明矾净水是利用明矾与悬浮杂质形成胶体,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不正确;C、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一次性餐盒降解是分解生成了易挥发性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C。6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A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B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NaOH的水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C

6、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错误;B、碱的水溶液都显碱性,NaOH的水溶液是碱性溶液,正确;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但不一定是酸溶液,错误;D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比如:电灯亮时发光、放热,无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错误。故选B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与碱的化学性质、燃烧7目前,哈尔滨公交车都已换成电、气两用车辆,大大改善了人们出行的环境,

7、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气公交车就是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汽车B制造公交车使用了大量的有机合成材料C改换后的公交车减少了PM2.5的排放D汽车尾气能影响地球的“温室效应”【答案】A【解析】【详解】A、电、气公交车就是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汽车,故A不正确;B、制造公交车使用了轮胎等大量的有机合成材料,故B正确;C、改换后的公交车减少了PM2.5的排放,故C正确;D、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含铅化合物,能影响地球的“温室效应”,故D正确。故选A。8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性质相同二氧化碳能使染有

8、紫色石蕊的干燥纸花变红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成反比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进行灯火实验一氧化碳、木炭、氢气都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死亡ABCD【答案】C【解析】【详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分子构成不同,性质不相同,故不正确;二氧化碳能使湿润的染有紫色石蕊的干燥纸花变红,故不正确;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成正比,所以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量跟压强成正比,故不正确;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深洞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故要做灯火实验,故正确;一氧化碳、木炭、氢气都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故正确;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

9、死亡,故正确。故选C。9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可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B用水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在碱性土壤中不能施用铵态氮肥D金刚石可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答案】B【解析】A、活性炭可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正确;B、对于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着火点是固定的,不能降低,错误;C、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氨气而降低肥效,故在碱性土壤中不能施用铵态氮肥,正确;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硬度最大的物质,故金刚石可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正确。故选B。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减少煤的浪费B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

10、点时,就可发生燃烧C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D为扑灭森林火灾而设置隔离带,是为了隔绝氧气【答案】A【解析】【详解】A、工业上将煤块粉碎能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减少煤的浪费,正确;B、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不一定就能燃烧,还需要与氧气接触,错误;C、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错误;D、为扑灭森林火灾而设置隔离带,是为了移除可燃物,错误。故选A。【点睛】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实现灭火。11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森林火灾要开辟隔离带,目的是清除可燃物B白磷保存在冷水

11、中目的是为了隔绝氧气C将煤块制成蜂窝煤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D用水灭火目的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D【解析】A、发生森林火灾要开辟隔离带,目的是清除可燃物,正确;B、白磷保存在冷水中能隔绝氧气,防止白磷自燃,正确;C、将煤块制成蜂窝煤能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正确;D、用水灭火目的是为了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着火点,错误。故选D。点睛: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12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可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且杯内壁变黑,由此可以得到启发:从失火的高层楼房逃生,应选择的正确方法是()A用干毛巾捂住口鼻,往楼下冲

12、B尽量往楼顶跑C尽量贴近地面爬行撤离D若得不到及时救援,可跳楼【答案】C【解析】【详解】A、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滤出有害气体,但是不能直接往楼下冲,看火势而定,选项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楼房失火产生的二氧化碳受热密度变小,二氧化碳会上升,不能向楼顶跑,选项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受热密度变小会上升,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楼房逃生时,尽量贴近地面爬行撤离,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D、因为是高层着火,跳楼会造成身体伤害,选项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人的生命是可贵的,学会火场逃生的技巧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要了解燃烧和灭火和知识,了解火灾致死的原因,理解逃生技

13、巧运用的原理。13人们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Mg(OH) 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D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详解】A、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的属性,是不会改变的,只能改变可燃物的温度,故A错误;B、Mg(O

14、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B正确;C、Mg(OH)2分解的产物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故C正确;D、碳酸镁和碳酸钙都不具有可燃性,受热都会分解出二氧化碳,都可作阻燃剂,故D正确。故选A14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 )A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故错误。B、钻木取火的过程是钻木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物质的内能增加,从而使得温度升高,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

15、点而燃烧,故正确;C、用嘴吹灭蜡烛的火焰,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降低着火点,故错误;D、向着火的电器上浇水,可能会因水的导电性而使扑火者触电,或引发电路短路布引起更大面积的燃烧,故错误。故选B。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5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蜡烛熄灭、实验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C实验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D实验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答案】B【解析】A、实验

16、中蜡烛因为没有氧气,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实验中因为氧气充足,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正确;B、实验中蜡烛熄灭、实验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实验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实验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但没有降低温度灭绝空气,错误;C、在实验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正确;D、实验中蜡烛熄灭,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正确。故选B。点睛: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二氧化碳的性质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

17、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气)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A元素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原子的数目D物质的总质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考点:化学变化的实质;点评: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特征和本质是解题的关键.17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D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油锅起

18、火用锅盖盖灭,利用隔绝空气的原理,正确; 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利用隔绝空气的原理,正确;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使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绝,正确;D、汽油、酒精着火不能用水灭火,错误。故选D。18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详解】A、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生了燃烧,没有氧气参加,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可燃物不一定在空气中才能燃烧,故错误。B、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故错误。C、空气中有氧气混有可燃性气体

19、,遇明火达到着火点可能发生爆炸,正确。D、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故错误。故选C。19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C煤矿矿井、大米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应严禁烟火D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B【解析】【分析】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详解】A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原因是隔绝氧气;B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不能改变;C煤矿矿井、大米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应严禁烟火,防止发生爆炸;D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

20、生热,使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选B。20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改通O2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实验过程的a中无明显现象C对比、中b处现象,可知燃烧需要氧气D对比中a、b处现象,可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答案】A【解析】【详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非白雾,故错误;B、中a处无明显现象,因为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故正确;C、中a处无氧气、温度未达到着火点。中b处无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中a处有氧气、温度未达到着火点,中b处有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只有中的b能燃烧,故对比、中b处现象,可知燃烧需要氧气,故正确;D、对比中a、b处现象,可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正确。故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化学 > 其它版本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练习题-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刘殿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