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一)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与西方社会相比较
2、,中国社会最大的特色,是以家族为社会活动的中心。在传统的中国,简直可以说,除了家族外,就没有社会生活。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固然生活在家族的范围以内;少数的士大夫,除偶然出仕外,从生到死,也莫不活动在家族的范围以内。中国的家族意识,是不断向外膨胀的,膨胀得使所有的人间关系,几乎都予以家庭化。君不只称君,而称君父;臣不只称臣,而称臣子;地方行政首长被称为父母官;统治下的百姓被称为子民:最高的理想是四海皆兄弟和天下一家。在这样一个充满家族意识的社会中,人生自然会以光宗耀祖、兴家立业、衣锦还乡为最高的荣誉。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生价值的表现,不在忠,便在孝。中国人相信,只有在家能做孝子的,出仕才能做忠臣,所
3、以说,“国之本在家”。家在人类学上的界说,是由双亲和子女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传统中国的家,不只是一个生儿育女的地方,其他如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事务,都包括在其中,是一个具有复杂功能的社群。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使经济事务必然被包括在家庭的事务范围之内。法本是处理政治事务的,传统的家庭中却有家法。家庭中有任何纠纷,都是自了,家法就是解决纠纷的依据。这些,在传统的中国,都可以在家庭的范围内解决。也就是因为家庭所包括的事务复杂,所以家的结构必须扩大,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面。如果是一个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内所有父系方面的亲属,这在人类学中,称之为氏族,氏族在结构上同于传统
4、的家族。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家庭中,是以父权为中心的,父子的关系占着最重要的地位,维持父于关系靠尊卑之序。尊卑属礼,礼是有差距的,往往破坏了家庭间感情的凝合力量。妨碍传统家庭间感情正常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把现代社会中,由许多专门团体负责的事务,都纳入家庭中。社会性的事务总是排斥私情的。在传统的家族中,公事就是私事,公私的界线很难分清。这一点可以说明,中国人到现在仍在许多方面保持着公私不分的习惯,是有其文化上的背景的。此外,古人讲内圣外王,最完整的一系思想,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什么要把外王的理想,建立在内圣基础上?为什么外王与内圣之间,并没有任何界限的划分?如果光
5、从思想史上,是无法了解这些问题的。如透过社会这一层看,就不难看出,这套思想是从传统复杂的家庭社群中孕育出来的。钱穆曾说“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说“全部”也许未必,但有相当程度的准确性。所以近代以来,家族意识和家族组织,也变成社会文化问题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君父、臣子等称谓以及四海皆兄弟、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让家族意识深入人心。B. 传统中国社会中,在家为孝子、在国为忠臣的人生价值追求,成为国家的根本。C. 传统家庭中的家法是处理纠纷的依据,能够在家庭的范围之内解决任何家庭纠纷。D. 家的结构按单
6、系路线扩大,使家庭事务变得复杂,形成父系方面五世同堂的家族。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兼及古今,思路开阔,不仅论述中国文化中家族本位的特征,也提供了解读中国社会文化的另一路径。B. 文章第二段对比家在人类学和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差异,为下文论述传统家族与氏族结构相同提供了依据。C. 文章从尊卑之序和团体事务纳入家庭两方面,阐释妨碍传统家庭间感情的原因,论及了家族的负面影响。D. 文章引用钱穆的话证明自己的观点,用“也许未必”“相当程度”以示有所保留,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传统中国,家族是社会活动中心,人们从生
7、至死大多活动在家族范围内,显现中国社会对家族的依赖。B. 家族具有复杂的功能,诸多事务可以在家庭范围内解决,这种特点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C. 传统家族公私界线不清,以致对现代社会处理公私关系产生影响,这种认知体现作者对社会文化的反思。D. 从思想史层面无法认清内圣与外王的关系,学术研究需要转换视角,从社会文化层面展开更深入的研究。【答案】1. C 2. B 3. D【解析】【分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让家族意识深入人心”因果倒置。原文是“中国的家族意识,是不断向外膨胀的,膨胀得使所有的人间关系,几乎都予以家庭化。君不只称君,而称君父最高的理想是四海
8、皆兄弟和天下一家”,可见应是中国的家族意识使得中国人有了“君父、臣子等称谓以及四海皆兄弟、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B.“成为国家的根本”错,原文是“中国人相信,只有在家能做孝子的,出仕才能做忠臣,所以说,国之本在家”。这种价值追求体现出来的是“家是国之本”;D.“家的结构按单系路线扩大,使家庭事务变得复杂”因果倒置,原文是“也就是因为家庭所包括的事务复杂,所以家的结构必须扩大”。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对比家在人类学和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差异”错。原文没有对比,是说“家在人类学上的界说,是由双亲和子女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传统中国的家,不只是一个生儿育女的地
9、方,其他如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事务,都包括在其中,是一个具有复杂功能的社群”。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学术研究需要转换视角,从社会文化层面展开更深入的研究”错,原文是“如果光从思想史上,是无法了解这些问题的。如透过社会这一层看,就不难看出,这套思想是从传统复杂的家庭社群中孕育出来的”,文章只是说从社会这个角度更容易看清内圣外王的问题,并未要求学者转换学术研究视角。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0珠峰高程测量难在何处?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简称“测量登山队”)结合身体和心理素质
10、、业务水平及高原适应能力选拔队员,并从1月12日开始系统训练,但测量登山队3次冲顶珠峰才告成功。中国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说:“过程依然是一波三析,原预计6小时登顶,攻顶组队员用了9个小时,演练中只需45分钟的测量作业,队员们在顶峰花费了2个半小时。”据介绍,在珠峰顶峰,含氧量和气压只有海平面的三分之一不到,人的反应会变迟钝,仅测量觇标就架设了3次才成功。“测量觇标装不好,卫星测量接收器就收不到信号,雪深雷达也无法工作。”情急之下,测量登山队副队长普布顿珠摘掉氧气面罩,在无氧状态下重新连接测量觇标,各项测量数据得以相继获取完成。而曾布顿珠也在无意间,创造了在珠峰顶峰无氧工作近150分钟的纪录。(
11、摘编自张伟、贞桑拉姆三问2020珠峰高程测量:“载入史册之举”如何缔造?。“中国新闻网”2020年06月08日)材料二:1975年的测量中,中国测绘队采用传统大地测量的方式,将觇标竖立在了珠峰峰顶,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将这种测量工具带到珠峰峰顶。在完成前期交会测量基础上,待测量登山队员登顶竖立红色测量觇标,珠峰脚下的6个交会测量点同时展开峰顶联测,以确定珠峰新高度。我国测绘队员精确测得珠峰海拔高程为8848.13米,正式对外发布,并获得国际社会认可。2005年珠峰测高实现了多方面突破:采用先进的GPS测量系统,获得的教据更加精确:使用雪深雷达探测仪取代人工桥杆测量,精确测得峰顶冰雪深度;采用激光
12、测距手段,使相关精度比1975年大幅提高;广泛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斜,使珠峰“身高”起算点大地水准面的确定更精确。经过严密计算,珠峰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冰雪深度3.5米,其中冰层以下岩面以上有1米厚不明物质,密度介于冰与岩石之间,估计为冰和碎石的混合物。(摘编自中国珠峰测高科技进化史,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05月14日)材料三:在人类筒次从北城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之际,2020珠峰高程测量于近日启动。在先进测绘技术、通信技水等“队友”的撑腰下,珠峰测量正在变得更加精确和顺利。此次珠峰高程测量首次运用了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金球卫星导航系统
1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数据。2005年我国对珠峰高程进行测量时,卫星测量主要依赖美国的GPS系统。而此次测量,将同时参考中国北斗、美国GPS、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四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并且以北斗的数据为主。此次珠峰测量任务中,国产设备担当重任,其可靠性和精度相较于15年前的测量有了质的提高。雪深雷达就是其中之一。与15年前相比,此次珠峰测高对雪深雷达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标准,要求同时获取位置信息和雪深数据,兼具卫星大地测量和富达系统的功能,同时必须轻便、易携。此外,“出征”测高任务的天顶仪、重力仪、峰顶觇标、用于三角交会测量的超长距离测距仪等设备均为国产仪器。我国最新的测绘基准体系建设成果也
14、将应用于此次测量。日前,在珠峰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全球海拔最高的50基站正式投入使用。此次50基站的建设突破了多项技术和建设难点,华为公司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及主要设备。在海拔6500米的50基站,由于距离珠峰峰顶存在2000多米落差,为了有效覆盖峰顶,基站全部选用了华为的极简基站产品。此外,中国的华为、准达等公司还在3个营地部署了千兆光纤网络,供测绘、登山和技术保障等人员使用。(摘编自刘峣2020珠峰测高 北斗等自研设备担纲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05月14日)4. 下列对“珠峰高程测量”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1975年珠峰高程测量,首先是大地测量,然后登顶珠
15、峰竖立觇标,接下来进行交会测量,最后展开峰顶联测,得出数据。B. 1975年和2005年我国已经两次成功测定珠峰高程;2020年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使珠峰高程的测定更加精确。C. 与1975年的珠峰高程测量相比,2005年的测量使用GPS测量系统、激光测距手段等,大大提高了测量的质量。D. 为了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即使在2020年进行珠峰高程测量,仍然需要测量队员克服困难登顶珠峰,架设测量觇标。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经过综合选拔、系统训练,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登顶珠峰,测量作业也得以按照预计顺利进行。B. 珠峰高程测量不仅要登
16、顶珠峰、架设觇标获得数据,还需要确定珠峰高度的起算点大地水准面,这样才能得出珠峰身高数据。C. 珠峰峰顶长年冰雪覆盖,需要用雪深雷达探测仪测量出雪深数据,最终测得的珠峰岩面海拔高程中不包含这一部分数值。D. 1975年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年后再次对珠峰高程进行精准测量。在珠峰高程测量史上都具有重要纪念意义。6. 与前两次测量相比,我国2020年的珠峰高程测量活动具有哪些突出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4. A 5. A 6. 我国在卫星导航、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科技发展,保障了测量的精确、顺利;国产设备的可靠性和精度的提高,在珠峰测量中已担当重任;以华为、准达等为代表的中国企
17、业大力支持。【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括含义的能力。A.“然后登顶珠峰竖立觇标,接下来进行交会测量”错误,原文表述是“1975年的测量中,中国测绘队采用传统大地测量的方式,将觇标竖立在了珠峰峰顶,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将这种测量工具带到珠峰峰顶。在完成前期交会测量基础上,待测量登山队员登顶竖立红色测量规标,珠峰脚下的6个交会测量点同时展开峰顶联测,以确定珠峰新高度”,所以“交会测量”应在“登顶珠峰竖立觇标”前完成。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A.“测量作业也得以按照预计顺利进行”错误,原文的表述是“过程依然是一波三析,原预计6小时登顶,攻顶组队员用
18、了9个小时,演练中只需45分钟的测量作业,队员们在顶峰花费了2个半小时”,可见测量作业并非按照预计顺利进行并完成的。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依据“2020珠峰高程测量于近日启动。在先进测绘技术、通信技水等队友的撑腰下,珠峰测量正在变得更加精确和顺利”“而此次测量,将同时参考中国北斗、美国GPS、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四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并且以北斗的数据为主”可概括为:科技的发展使测量更加精确和顺利。依据“此次珠峰高程测量首次运用了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金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数据”“此次珠峰测量任务中,国产设备担当重任,其可靠性和精度相较
19、于15年前的测量有了质的提高”等可概括为:国产设备的可靠性和精度的提高,在珠峰测量中已担当重任。依据“由于距离珠峰峰顶存在2000多米落差,为了有效覆盖峰顶,基站全部选用了华为的极简基站产品。此外,中国的华为、准达等公司还在3个营地部署了千兆光纤网络,供测绘、登山和技术保障等人员使用”可概括为:得到了华为、准达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大力支持。(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转身你我已经云泥林那北还都是土时,这一堆跟那一堆说:我们要永远为邻,亿万年在一起,排排坐吃果果,手拉手共同浑浑噩噩。那一堆默默看过一眼,然后悄然笑了。那时候,那一堆土还像个少不谙事的孩子
20、,并不明白自己身上竟有着与周围迥异的色泽,那么多赤褐、淡黄或者紫色究竟怎么回事,也不知道那么多水云母、石英、高岭土以及铁质怎么理解,更不知道命运会在未来某一天有怎样的大裂变,它们只依稀看到前方飘浮着一道隐约光亮,像雨又像雾,像征兆又像预言。那时候是在赵氏天下到来之前,该朝代被称之为“宋”。“团香已入中都府,斗品每说太傅家。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有着宋诗开山鼻祖之誉的梅尧臣这么说。“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最早开创宋朝文学史一代文风的欧阳修则是如此说。好像就是这样,几百年前,当诗人们眉飞色舞地为之咏诗作赋时,那一堆土正次第离开地面,被捏成
21、缸或者盆或者钵或者碗,历过一场烈火烧烤,坚硬地有了自己的模样,不再怕水,盛得住一切。然后宋没了,元来了明又来了,朝代更迭的缝隙里,绝望与幻灭都归皇帝、后妃及大臣所有,大地与此无关,土更无关。土在时间中行走,已经越发俏丽香艳。甚至有了自己的名字,成了美轮美奂的壶,被倾汤品茗的雅士们竟相握在手中把玩,不亦乐乎。真的很意外,这一堆土与那一堆土都完全没有料到。忿忿不平是难免的,不就是狗屎运吗?如果不是有个神秘路过的僧人多管闲事地瞎指点,说宜兴丁蜀镇黄龙山上有五色富贵土可以发大财;如果不是宜兴县城西南面四十里外有座金沙寺,寺里来客中刚好有一位正忙着在科举之路上跋涉的勤勉书生吴颐山,书生恰好还带着一个爱钻
22、牛角尖的小书僮供春,供春在天下万物中又偏偏被僧侣们用来制陶的泥巴迷得颠三倒四似乎一切都很偶然,却成就了那一堆土。没有谁描述过供春的长相,而历史,虽确认了供春作为紫砂壶鼻祖的地位,却没有记载他趴在寺里大水缸旁突发奇想的那一瞬,兴奋得怎样手舞足蹈。紫砂壶后来外形有扁圆低矮的西施壶、棱角分明的四方壶,也有壮硕伟岸的秦权壶、高挑俊秀的提梁壶,它们哪一款更接近于明正德嘉靖年间的农家后生供春的模样儿呢?而从僧人处获得陶泥后,这个小书僮又为什么要按寺里那棵银杏树树干的样子,捏出造型古怪奇异的树瘤状茶壶?不知道,都没有人知道。无数往事沉入时光深处后,仿佛很多土被捏进壶,成为壶身、壶盖、壶柄或者壶嘴,从此被覆盖
23、,被铸造,被改写,再也无法寻觅曾经的面目,徒留一层光滑的表面让人胡乱猜想如同已经烟消云散的金沙寺,它曾经的近千间飞檐峭壁的壮阔庙宇也早就不见一丝踪迹,岁月一层层吞噬淹没了它们,包括当年苏轼曾在此喝过茶的屋、岳飞题过词的墙,都化为一片春种秋收的农田,空余悠悠传说。来自黄龙山的那一堆土未必得意狂妄过,它其实也没想到壶是这样挑剔的一种东西,既讲究矿质的纯度、颗粒的层次、烧结的温度,还苛求强度、抗热震性、透气性、可塑性、吸水率和排气率,而这些本事黄龙山黄石岩里的土有,外山的土却未必有,即使有壶形,却无法有壶品。这一堆土与那一堆土就这样分道扬镳了,日子的成色已经完全不一样,厚厚的朱门把它们挡在内外。当眼
24、睁睁看着曾经的旧相识已经华丽转身,成为名师手下的名童,登堂入室,价值不菲,终日被琥珀色的茶水丝丝浸润抚慰。这一堆土长长叹了口气,知道彼此已经是云泥之别。(有删改)7.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面对这一堆土“排排坐吃果果”的儿童心理,那一堆土“默默地看了一眼,然后悄然笑了”,预示了它们未来云泥之别的命运。B. 第五段运用“如果不是”这样一组句式来表达,将叙事隐藏于假设的语气中,避免了常见的直陈叙事的方式,可谓别出心裁。C. 作者语言风格多变,切合表达需求。如,回忆两堆土的童年时,语言典雅,富有童趣;慨叹金沙寺烟消云散时,语言幽默,意蕴深厚。D. 本篇散文
25、笔法富于变化,写宋元明朝代更迭,短短两句跨越百年历史,用笔简省;描摹供春神情动作,想象他捏壶往事时,又不避其繁。8. 文中引用梅尧臣和欧阳修的诗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9. 这篇具有寓言特点的散文,主题呈现了怎样的双重意蕴?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答案】7. C 8. 写出那一堆土受到当时诗人的赏识,成为歌咏的对象;暗示从宋代开始,那一堆土的命运已经与茶和陶瓷相关;增强了散文的文学性和历史感。 9. 讲述历史上紫砂壶的演变过程和供春其人其事,表达了作者对文化、历史的理性思考;通过对两堆土不同命运的描述,寄寓人生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命运变迁、人世冷暖的慨叹。【解析】【分析】【7题详解】本
26、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回忆两堆土的童年时,语言典雅,富有童趣;慨叹金沙寺烟消云散时,语言幽默”错误。语言“典雅”和“幽默”换一下位置,张冠李戴,开头的文字幽默,结尾部分典雅深沉。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段以及引用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具体而言属于引用诗句的作用。首先熟悉引用的作用,主要包括:可使所表达的语言意思简洁凝练,增添感染力,有利于作者表情达意;丰富文章内涵,增加文章意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可为作者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或共鸣,达到推陈出新,增强生动性的效果,或幽默
27、风趣,增强形象性的效果,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然后找到相关引用的内容,加以归纳整理。在第四段,“团香已入中都府,斗品每说太傅家。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有着宋诗开山鼻祖之誉的梅尧臣这么说”,理解诗句含义,此诗句将文人品茗、紫砂艺术的高雅作风融合一致,东方雅致的生活一览无余,紫砂壶是由紫砂矿土烧制而成,表面平整、光滑、富有光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陶土资源。可见写的是那一堆土受到当时诗人的赏识,成为歌咏的对象。“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最早开创宋朝文学史一代文风的欧阳修则是如此说”“双凤”即龙凤茶,被誉为茶之精品,当被泡在水中时,宛若二龙戏珠,凸显
28、此茶的精贵难得。后两句表现品茶人意气风发,潇洒不羁。“最早开创宋朝文学史一代文风”暗示从宋代开始,那一堆土的命运已经与品茶和陶瓷、文人雅士相关。两处引用不仅丰富了文本内容,名人名诗还增强了说服力可信度,言简义丰高雅蕴藉的诗句增强了散文的文学性和历史感,富有文学底蕴,增强可读性。结构上照应上文并引出下为,为后文抒情议论做铺垫、张本。【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思想感情的能力。结合第一段“还都是土时,这一堆跟那一堆说:我们要永远为邻,亿万年在一起,排排坐吃果果,手拉手共同浑浑噩噩。那一堆默默看过一眼,然后悄然笑了”和倒数第三段“没有谁描述过供春的长相,而历史,虽确认了供春作为紫砂壶鼻祖的地位,
29、却没有记载他趴在寺里大水缸旁突发奇想的那一瞬,兴奋得怎样手舞足蹈。紫砂壶后来外形有扁圆低矮的西施壶、棱角分明的四方壶,也有壮硕伟岸的秦权壶、高挑俊秀的提梁壶,它们哪一款更接近于明正德嘉靖年间的农家后生供春的模样儿呢?”“无数往事沉入时光深处后仿佛很多土被捏进壶,成为壶身、壶盖、壶柄或者壶嘴,从此被覆盖,被铸造,被改写,再也无法寻觅曾经的面目,徒留一层光滑的表面让人胡乱猜想如同已经烟消云散的金沙寺,它曾经的近千间飞檐峭壁的壮阔庙宇也早就不见一丝踪迹,岁月一层层吞噬淹没了它们,包括当年苏轼曾在此喝过茶的屋、岳飞题过词的墙,都化为一片春种秋收的农田,空余悠悠传说”得出答案讲述历史上紫砂壶的演变过程和
30、供春其人其事,表达了作者对文化、历史的理性思考。结合最后一段“这一堆土与那一堆土就这样分道扬镳了,日子成色已经完全不一样,厚厚的朱门把它们挡在内外。当眼睁睁看着曾经的旧相识已经华丽转身,成为名师手下的名童,登堂入室,价值不菲,终日被琥珀色的茶水丝丝浸润抚慰。这一堆土长长叹了口气,知道彼此已经是云泥之别”得出答案通过对两堆土不同命运的描述,寄寓人生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命运变迁、人世冷暖的慨叹。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盲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珪,开封人也。少拳勇,善骑射,能用铁杵、铁鞭。年十九,隶亲从官,累迁殿前第一班押班。康定初,元昊寇镇戎军,珪
31、将三千骑为策先锋,自瓦亭至师子堡,敌围之数重,珪奋击披靡,获首级为多。叩镇戎城,请益兵,不许。城中惟缒糗粮予之师既饱因语其下曰兵法以寡击众必在暮我兵少乘其暮击之可得志也复驰入 有骁将持白帜植枪以詈曰:“谁敢与吾敌者!”枪直珪胸而伤右臂,珪左手以杵碎其脑。继又一将复以枪进,珪挟其枪,以鞭击杀之。一军大惊,遂引去。珪亦以马中箭而还,仁宗特遣使抚谕之。然以其下死伤亦多,止赐名马二匹,黄金三十两,裹创绢百匹。复下诏暴其功塞下,以厉诸将。是岁,改泾原路都监。明年,为行营都监,勒金字处置牌赐之,使得专诛杀。寻至黑山,焚敌族帐,获首级、马驼甚众。会敌大入,以兵五千从任福屯好水川,连战三日,诸将皆败,任福陷围
32、中。望见麾帜犹在,珪欲援出之,军校有顾望不进者,斩以徇。乃东望再拜曰:“非臣负国,臣力不能也,独有死报尔。”乃复入战,杀数十百人,鞭铁挠曲,手掌尽裂,奋击自若。马中镞。凡三易,犹驰击杀数十人。矢中目,乃还,夜中卒。珪少通阴阳术数之学,始出战,谓其家人曰:“我前后大小二十余战,杀敌多矣,今恐不得还。我死,可速去此,无为敌所仇也。”及敌攻瓦亭,购甚急,果如所料。镇戎之战,以所得二枪植山上,其后边人即其处为立祠。(节选自宋史王珪列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城中惟缒糗粮予之师既饱因语其下曰兵法以寡击众必在暮我兵少乘其暮击之可得志也复驰入B. 城中惟缒糗粮予之师既
33、饱因语其下曰兵法以寡击众必在暮我兵少乘其暮击之可得志也复驰入C. 城中惟缒糗粮予之师既饱因语其下曰兵法以寡击众必在暮我兵少乘其暮击之可得志也复驰入D. 城中惟缒糗粮予之师既饱因语其下曰兵法以寡击众必在暮我兵少乘其暮击之可得志也复驰入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塞下指北方边境以外的地区,即封建时代长城以北游牧民族统治的区域。B. 路,在宋代常常用来指行政区划名,当时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C. 阴阳,传统文化中古人常用来解释自然界两种既对立又互相消长的矛盾。D. 祠是指用来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的庙堂,边人“立祠”是为纪念王珪。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
34、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珪武艺高强,率兵抵抗元昊。他少年时擅长骑马射箭,善用铁杵、铁鞭为兵器;康定初年,面对故军重重包围,他所向披靡,斩杀了众多敌人。B. 王珪带伤作战,朝廷加以抚谕。在右臂被刺伤的情况下,他接连击杀了两名敌将,吓退敌军,最终因马匹中箭而回,仁宗特意派遣使者安抚晓谕。C. 王珪受赏有限,是岁改任他职。镇戎之战,因部下死伤较多,他只受到为数不多的赏赐;仁宗下诏以他为例警告其他将领,并改任为泾原路部监。D. 王珪箐死报国,抗击入侵之敌。他心怀必死信念,出征前叮嘱家人要躲避故人报复;好水川之战,他奋勇杀敌真至眼睛中箭,当天夜里为国捐躯。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
35、现代汉语。(1)明年,为行营都监,勒金字处置牌赐之,使得专诛杀。(2)望见麾帜犹在,珪欲援出之,军校有顾望不进者,斩以徇。【答案】10. A 11. A 12. C 13. (1)第二年,王珪担任行营都监,朝廷刻了金字的处置牌赐给他,让他能够专擅诛杀。(2)看见任福的旗帜还在,王珪想要救出他,有张望不前的军校,就斩杀示众。【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派兵叩问镇戎城,请求增兵,没有答应。城中只用绳子放下一些粮食给他,军队吃饱之后,他趁机对手下说:“按照兵法,以少击多一定要在晚上,我们人少,趁着晚上攻击他们就能得手。”于是又飞奔回去。“缒糗粮”的目的是“
36、予之”,中间不能断开;“师”是“饱”的主语,应在“师”前断开,排除BD;“以寡击众必在暮”是“兵法”的策略,应在“兵法”后断开,而“以寡击众必在暮”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指北方边境以外的地区,即封建时代长城以北游牧民族统治的区域”错。“塞下”指边塞附近,亦泛指北方边境地区。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仁宗下诏以他为例警告其他将领”错。原文是“复下诏暴其功塞下,以厉诸将”,仁宗下诏是用他的事迹激励将士;“并改任为泾原路部监”错,原文是“是岁,改泾原路都监”,看不出这次改任是因前面作战的关系。故
37、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本题得分点有:(1)明年,第二年;勒,刻;专,专擅。(2)麾帜,旗帜;援出,救出;军校有顾望不进者,定语后置句,有张望不前的军校;徇,示众。参考译文:王珪,开封人。年轻时很勇武,擅长骑马射箭,能使用铁杵、铁鞭。十九岁时,隶属禁军,多次升迁担任殿前第一班押班。康定初年,元昊攻打镇戎军,王珪率领三千骑兵担任策先锋,自瓦亭打到师子堡,敌人层层包围,王珪奋力作战,所向披靡,斩获首级最多。派兵叩问镇戎城,请求增兵,没有答应。城中只用绳子放下一些粮食给他,军队吃饱之后,他趁机对手下说:“按照兵法,以少击多一定要在晚上,我们人少,趁着晚上攻击他们就
38、能得手。”于是又飞奔回去,有一个骁勇的敌将手持白旗,竖着长枪叫骂说:“谁敢与我为敌!”枪刺向王珪的胸扣而伤了他的右臂,王珪用左手拿铁杵击碎了他的脑袋。接着又一员敌将又用枪刺向他,王珪控制住他的枪,用鞭子击杀了他。整个敌军大惊,于是撤退离开。王珪也因为马中箭而撤回,仁宗特地派遣使者安抚晓谕他。然而因为他的部下死伤也很多,只赐给他名马二匹,黄金三十两,裹伤绢一百匹。又下诏到塞下宣扬他的功劳,来激励各位将领。这一年,改任泾原路都监。第二年,王珪担任行营都监,朝廷刻了金字的处置牌赐给他,让他能够专擅诛杀。不久到了黑山,焚毁敌人的族帐,斩获很多首级、马驼。恰好敌人大举进攻,他率领五千士兵跟从任福驻扎在好
39、水川,连续作战三天,各路江陵都打了败仗,任福陷入包围中。远远看见任福的旗帜还在,王珪想要救出他,有张望不前的军校,就斩杀示众。于是望着东方拜了两拜说:“不是我辜负国家,是我的力量不能达到啊,只有一死报国罢了。”于是又进去作战,杀了几十上百人,鞭子上的铁棍都弯了,手掌全部裂开,还像原来一样奋力攻击。他的马中了箭镞。总共换了三次马,还驰击杀了几十个人。箭射中他的眼睛,才回来,半夜去世。王珪年轻时通晓阴阳术数这些学问,开始出去争战,对他的家人说:“我前后经历了大小二十多战,杀死很多敌人,如今恐怕不能回来。我死后,你们要赶紧离开这里,不要被敌人仇恨。”等到敌人攻下了瓦亭,悬赏捉拿他的家人很急迫,果然如
40、他所料。镇戎一战,把得到的两杆枪树立在山上,那以后边人就在那个地方为他立了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平甫见招不欲往姜夔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人生维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绝句吕希价老读文书兴易阑,须知养病不如闲。竹床瓦枕虚堂上,卧看江南雨后山。注】平甫:张鉴,曾任州推官,与姜雙文好。14. 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首诗都是以“老”起笔,以“病”相承,写出诗人年老多病的身体状况。B. 或无心欣赏急管繁弦,或翻阅文书兴致十足,可见两位诗人心境并不相同。C. 同样身居虚堂,一位诗人想伴着秋前雨声酣眠,一位诗人
41、想卧看雨后青山。D. 这两首诗的语言比较浅显,抒情平静舒缓,但其中诗人的寄意都较为深远。15. 钱钟书说,读姜夔的平甫见招不欲往会让人想到吕希哲的绝句。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4. B 15. 相同之处:两首诗都表达了对闲适自在的渴望。不同之处:姜诗写无心宴饮,不喜应酬,表达了甘于寥落之情;吕诗写厌倦公事,安于养病,表达了亲近山水之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情感及艺术特色的能力。B.“或翻阅文书兴致十足”错误。“老读文书兴易阑”中,“阑”是“尽”的意思,句意是:人上了年岁,读书容易失去兴致。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
42、的能力。绝句一诗写诗人年老时阅读公文则没有兴致,须知养病期间不如闲暇无事时有情绪。从诗歌的前两句中可见诗人厌倦公事,安于养病,渴望闲适自在的生活。堂屋中放置着竹条编制的床与陶制的枕,“我”躺在上面观看江南雨后的山峦景象。后两句诗以室内自然淳朴的布置,“卧看雨后山”的惬意表达了亲近山水,追求闲适自在的愿望。平甫见招不欲往首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一天天衰老,对世间的事渐渐淡漠,提不起兴致,因此懒得出门,没有心情听到宴饮中的嘈杂的管弦,也更无心应酬。这句是实写,企图通过自己的种种不堪,引起对方的同情,但作为不去赴席的理由。第二句再以身体不好,不适宜饮酒为托词,谢绝邀请。从这两句中可看出诗人无心宴饮,不
43、喜应酬。三、四句说自己不去,但与前两句直接表示不同,换个角度,说自己愿意留在家中。留在家里的理由也很充分,时逢夏末,碰到了难得碰到的好雨,驱尽了残暑,在这样凉爽的天气里,正好可以在家中舒舒服服地睡一觉。白天高卧,带有几分高士的闲适意趣,体现了诗人对闲适自在的渴望。(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从“私王”“畏王”“有求于王”的现象推论出“_,_”。(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面对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不禁回想起当年刘裕北伐时“_,_”的气势。(3)韩愈在师说中讨论择师的态度和标准,得出无论贵贱长少,“_,_”的结论。【
44、答案】 (1). 由此观之 (2). 王之蔽甚矣 (3). 金戈铁马 (4). 气吞万里虎 (5). 道之所存 (6). 师之所存也【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蔽、戈”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重要的流派。徽派建筑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自然得体;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 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古徽派建筑坐落于山水之间,是 的自然之宅。其显著特点是讲究自然情趣和山水灵气,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至今,徽派建筑不仅保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更为我们以后
45、的建筑以及人居环境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徽派建筑追求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完美统一。如其代表符号之一的“天井”(指宅院中房与房之间所围成的露天空地),其收集雨水的功能源于早期砖木建筑防火之需要,又 了风水学上“四水归堂”的说法,让四方之财源源不断地流入家中。反映在“新中式人居”中,天井更是居者“晨沐朝霞、夜观星斗”的景观空间,是“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在建筑空间完美的体现。徽派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 ,具有深刻的文化寓意,体现了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徽州人思想情感。就徽派建筑的文化渊源而言,又是伦理之宅,强调遵循以“家族本位”为原则的人伦思想和人伦规范。在徽派建筑中,长幼尊卑排列有序,忠孝节义渗透其间,成
46、就了“新中式人居”建筑结构的精神内涵。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融合 受之无愧 吻合 独辟蹊径B. 融合 当之无愧 契合 独树一帜C. 融和 当之无愧 吻合 独树一帜D. 融和 受之无愧 契合 独辟蹊径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就徽派建筑的文化渊源而言,又是伦理之宅,强调以“家族本位”为原则的人伦思想和人伦规范。B. 就文化渊源而言,徽派建筑又是伦理之宅,强调遵循“家族本位”为原则的人伦思想和人伦规范。C. 就文化渊源而言,徽派建筑又是伦理之宅,强调以“家族本位”为原则的人伦思想和人伦规范。D. 就徽派建筑的文化渊源而
47、言,又是伦理之宅,强调遵循“家族本位”为原则的人伦思想和人伦规范。19.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新中式人居”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B.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C.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D. 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她们的身体,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叫做“带工”的老板。【答案】17. B 18. C 19. D【解析】【分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融和:融洽和谐。语境是徽派建筑将石雕、木雕、砖雕合为一体,应选“融合”;受之无愧:意思是指得到奖励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当之无愧:意思是担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