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和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漩涡(xun) 撺掇(duo) 眼眶(kun) 接踵而至(zhng)B. 瞭望(lio) 狩猎(shu) 蛮横(hn) 拾级而上(sh)C. 苍劲(jng) 皲裂(jn) 拙劣(zhu) 强词夺理(qing)D. 俯瞰(kn) 迂回(y) 寒噤(jn) 络绎不绝(y)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羁拌 迁徙 名符其实 怒不可遏B. 诬篾 帷幕 分崩离析 轻歌慢舞C. 晦暗 狡辨 自圆其说 振耳欲聋D. 缭绕 浮躁 不修边幅 前呼后拥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
2、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植被们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精神气。B. 他们那个种族的人昔日的遭遇,仍然历历在目。C. 我们要想做到出类拔萃,就要在各方面比别人多付出一倍、两倍,甚至三倍的努力!D. 在这个大家庭里,自私自利、见异思迁的人是不受欢迎的。4.诗文默写。(1)_,安求其能千里也?(韩愈马说)(2)_,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3)水击三千里,_(北冥有鱼)(4)求之不得,_。(诗经关雎)(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6)送友人中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
3、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是:_,_。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动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它要得到传承,就应融入公众生活。一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备受关注,说明很多人_对它缺乏热情,_缺少感受它的机会。(1)第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2)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3)第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6.名著阅读。1956年2月29日夜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
4、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1)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傅雷教育儿子A (姓名)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荣辱感。做一个B“ 、人格卓越的艺术家”。(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二、综合性学习7.八年级某班将开展一次以“共建和谐校园”为主
5、题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请你完成下面的小题。(1)为本次的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设计活动:为了丰富形式,请你根据活动示例,再写出两个活动项目。活动一:举办“以和为贵”的演讲比赛活动二: 活动三: (3)依照活动示例补充活动步骤。步骤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步骤二: 步骤三:评委进行点评步骤四: 三、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梁鑫峰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_8_多年的时间。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挑战者”号上的科
6、学家利用探测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1925-1927年,在德国“流星”号考查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
7、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
8、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下去了。于是,这些高大的海底山脉就形成了。有时,这些山脉还会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岛。虽然同为巨大的山脉,但是海底山脉和陆地山脉的生成机制不同。陆地山脉大多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大洋中脊则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谷的特殊结构,形态类似山谷。大洋中脊就像是被从中轴线处劈开来一样。不过,不同的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而位于东
9、太平洋中脊隆的中央裂谷只有不到1000米宽,深度也不到100米。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大洋中脊处新生成地壳的扩张速度不同。扩张速度快的(大于5厘米/年)大洋中脊会呈现出如东太平洋隆起样的结构,扩张速度慢的(小于5厘米/年)则更像大西洋中脊。大洋中脊以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吸引着众多的地质学家、海洋学家和生物学家。他们的发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人类对于地球和生命的认识进程。(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略有删改)8. 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有哪些特点?9. 请结合词语运用,具体分析下面两个句子语言的准确性。(1)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2)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1
10、0. 请分析第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项是( )A. 在德国“流星”号考查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发现大西洋底的山脉通过好望角,延伸到印度洋。B. 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东太平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陆续被发现。C. 大洋中脊的发现,让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板块运动理论。D. 大洋中脊中轴线上众多“火山口”喷出的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成为岩石,形成了新的洋壳。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那一片消失了的苇塘雷抒雁“那一片苇塘呢?”与其说我是在问这位行路的年
11、轻人,还不如说是在问自己。“苇塘?”“在哪里呀?”年轻人转过头去望着那一片高高低低的房舍,像是反问,又似在寻找。没有!连一根苇子都没有!从来就不曾有过呀?“就在这里!”我坚定地认为。我听见他嘟哝了一句:“梦话!”梦话?是的,是梦话。50多年前,那一片茂密的苇塘还在,此后,就没有走出过我的梦境。我相信,这位年轻人确实没有见过那片苇塘,那些茂密的青苇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梦中,没有给过他快乐和欢愉。他的记忆里,这里从来就是房子,房子。那一片苇塘属于我,属于我的童年,是我记忆和梦境最鲜活的一部分。那是一片十多亩地面的水塘,拥挤地生满了芦苇。在大人们那里,有价值的,只是苇子;而被孩子们看作乐园的,是那一片
12、苇塘。每天上学,我们走过苇塘,都会放慢脚步,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的变化。一过二月二,天气就暖和了。首先是苇塘里有了动静。A穿破陈年的枯叶、烂泥和冰水,一些锥子般尖锐的苇芽脱颖而出。红红的芽尖,唤醒了池塘,沉寂了一冬天的苇塘开始有了生气。待苇芽蹿高,绽开一片两片叶子的时候,整个世界便被春天占领了。耳边,整天都是鸟儿的叫声和虫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大片大片的麦田,像大地上铺展了的绸缎,在和风里柔柔地抖动。B一些早熟的花儿,抢夺时间一般,开始酝酿花事,商量结籽儿。柳丝软软地轻拂我们的脸面,牵动我们的头发,像要告诉一些什么秘密给我们。我们采下绽开的苇叶,卷成喇叭,把那细嘴挖扁,含在嘴里,依着喇叭的粗
13、细,吹出或粗壮或尖厉的声音;头顶软软的柳条,也被折下来,捋去柳芽,拧成柳哨。这就有了一支青春的乐队,吹奏着春天的乐曲,吱吱呀呀,回响在上学的路上。引得田里干活的农人,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一任欢快与希望撩拨他们沉静的心思。季节像是踩着苇叶走过来的。苇叶三片四片地展开,池塘里就绿汪汪地变得浓密了。太阳开始辣辣地照在头顶,棉衣,而后是夹衣,一件件被从身上剥掉。苇塘周围的麦子开始日渐变黄,有人拿着青杏咔嚓咔嚓一边流着酸水一边嚼起。夏天到了!假日里,我们会背着草笼,拿着镰刀,说是去割牛草,或者拣柴火,一整晌一整晌沉迷在苇塘边。有一种鸟,叫“呱呱迪”。这名字完全是依了它的叫声来的。声音悠长而响亮,可
14、你看不见鸟的身影,那声音总是从密密的苇叶后传出来。这鸟儿很聪明,能把三四根苇子用草缠在一起,在那交叉处用苇叶织一个窝,里边铺着一些软软的干草和细碎的羽毛。窝里,总能看到三两只麻溜溜的鸟蛋。你要是靠近鸟窝,便会有尖厉的呱呱叫声,威胁你,驱赶你。塘边的野草,我们全都认识,从蒲公英、趴地龙、香胡子到粘粘蔓,全认识。我们喜欢菅草长长白白嫩嫩的草根,一节节,像袖珍的甘蔗,嚼起来很甜。还有一种好吃的草,叫红根根,那红红的草根上,常常结着黄豆大的根瘤,吃起来脆脆的,像生地瓜。最让我们兴奋的是找到一株羊奶奶。这种蔓生的阔叶草,总是攀着芦苇往上长,一个个果实圆溜溜的,山羊奶头一般,采摘时,会流出一些白色乳汁。羊
15、奶果鲜嫩时,放在嘴里一咬,脆生生,甜丝丝的。我们这些野孩子,就这样一天天泡在苇塘边。忽一日,采到的羊奶奶咬不动了,掰开一看,里边整整齐齐伏着一排排带着绒毛的种子。老了!我们知道,暑假也该结束了。大人们说:你们这些马驹子,该拴缰绳了吧!苇子说,秋天了!顶上的穗子由绿至黄继而变白,像一塘白发的老人。再过苇塘时,一些带绒毛的草籽,便飞扬起来,落在我们的肩膀上、头发上,要人带它们到远方去落户。就连圆滚滚周身是刺的苍耳,瘦扁扁顶上长了三几根钩针的“狗扎扎”,都不甘寂寞,插进布眼,爬在裤角上,要搭“便车”,到远方去旅行。父兄们送我们上学去,走过苇塘,一路上总在说:好好念书,日后到远处去,到大城市去。连苍耳
16、、狗扎扎都懂得哩!那一片苇塘永远的没有了。消失在一些高高低低的房子下边。找它,只有在梦中,在童年的记忆里。12. 文中说:“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变化。”阅读全文,请将青苇记录季节变化的语句摘录出来,填写在横线上。(1)春季:_(2)夏季:苇叶三片四片地展开(3)秋季:_13. 苇塘被孩子们看作乐园。请概括出令孩子们“快乐和欢愉”的四件事情。14. 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引得田里干活农人,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一任欢快与希望撩拨他们沉静的心思。15. 文中有许多句子写得很精彩,请你从A、B两处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16. 结合全文,说说对文章结尾处画线句子“找它,只有在梦中,在童
17、年的记忆里”的理解。从中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感?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注:涩:不通畅。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陇:通“垄”。牧竖:牧童。髹(xi)书:用赤黑色的漆写。1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便要还家_(2)阡陌交通_(
19、3)曳舟不得进_(4)遂缘小溪_1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樵童牧竖相征逐。19.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独子其子B. 便舍船/屋舍俨然C. 停数日,辞去/乃记之而去D. 不足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20. 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
20、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21. “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作用?22.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作文(40分)23.作文。走过年少调皮的日子,母爱依然;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故乡依然:多少次跌落与登顶,奋斗依然蓦然回首,山水依然,初心依然。请以“_依然”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答案与解析一、积累和运用(20分)1.
2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漩涡(xun) 撺掇(duo) 眼眶(kun) 接踵而至(zhng)B. 瞭望(lio) 狩猎(shu) 蛮横(hn) 拾级而上(sh)C. 苍劲(jng) 皲裂(jn) 拙劣(zhu) 强词夺理(qing)D. 俯瞰(kn) 迂回(y) 寒噤(jn) 络绎不绝(y)【答案】C【解析】【详解】A.漩涡(xun),眼眶(kung);B.狩猎(shu), 拾级而上(sh);D.迂回(y ),寒噤( jn);故选C。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羁拌 迁徙 名符其实 怒不可遏B. 诬篾 帷幕 分崩离析 轻歌慢舞C. 晦暗 狡辨 自圆其说
22、振耳欲聋D. 缭绕 浮躁 不修边幅 前呼后拥【答案】D【解析】【详解】A.“羁拌”应为“羁绊”,“名符其实”应为“名副其实”;B.“诬篾”应为“诬蔑”,“轻歌慢舞”应为“轻歌曼舞”;C.“狡辨”应为“狡辩”,“振耳欲聋”应为“震耳欲聋”;故选D。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植被们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精神气。B. 他们那个种族的人昔日的遭遇,仍然历历在目。C. 我们要想做到出类拔萃,就要在各方面比别人多付出一倍、两倍,甚至三倍的努力!D. 在这个大家庭里,自私自利、见异思迁的人是不受欢迎的。【答案】A【解析】【详解】A.如日中
23、天: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不合语境;B.历历在目: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符合语境;C.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符合语境;D.见异思迁: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符合语境;故选A。4.诗文默写。(1)_,安求其能千里也?(韩愈马说)(2)_,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3)水击三千里,_。(北冥有鱼)(4)求之不得,_。(诗经关雎)(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
24、大胸怀的句子是:_,_!(6)送友人中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是:_,_。【答案】 (1).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 (2)谁见幽人独往来 (3).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 (4)寤寐思服 (5). (5)安得广厦千万间 (6).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 (6)浮云游子意 (8). 落日故人情【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诗词在背诵时不仅要注重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
25、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地判断。此题中需注意“抟”“寤寐”“庇”的书写。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动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它要得到传承,就应融入公众生活。一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备受关注,说明很多人_对它缺乏热情,_缺少感受它的机会。(1)第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2)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3)第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答案】 (1). (1)“、”改为“,” (2). “启动”改为“启发”或“启迪”。 (3). (3)不是 而
26、是【解析】试题分析:(1)把句子中的顿号改为逗号。因为它们是连续的两个分句。(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把“启动”改为“启发”或“启迪”即可。(3)填什么关联词语是分句之间的根本关系决定的,分句之间的根本关系是什么,就填什么关系的关联词语。所填关联词语的两个分句间的根本关系是并列关系,否定一个,肯定一个,所以填“不是、而是”。6.名著阅读。1956年2月29日夜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
27、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1)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傅雷教育儿子A (姓名)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荣辱感。做一个B“ 、人格卓越的艺术家”。(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答案】(1)傅聪;德艺俱备(2)要点:傅聪从事音乐工作(傅聪是音乐家),傅雷望子成才,用心良苦(意思一致即可)【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对名著的了解。阅读傅雷家书,可知傅雷写
28、给儿子傅聪的,信中教育儿子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荣辱感。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本题不难作答。(2)本题考查阅读名著。解答此题首先应根据要求准确回忆故事的大略与重要细节,然后思考其中原因。在这封家书中,傅雷多次提到莫扎特,因为傅聪从事音乐工作,而莫扎特是大音乐家,因此傅雷谈莫扎特的艺术特色与内心情感的关系,与傅聪交流,循循善诱。也体现一位父亲望子成才的良苦用心。二、综合性学习7.八年级某班将开展一次以“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请你完成下面的小题。(1)为本次的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设计活动:为了丰富形式,请你根据活动示例,再写出两个活动项目
29、。活动一:举办“以和为贵”的演讲比赛活动二: 活动三: (3)依照活动示例补充活动步骤。步骤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步骤二: 步骤三:评委进行点评步骤四: 【答案】(1)示例: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2)示例:举办“和谐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 举行“以和为贵”的手抄报比赛(3)步骤2:学生上台演讲 步骤4:主持人总结【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宣传标语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必须要简洁、确切、醒目,要用生动连贯的语言表达,点明其意义并要求富有吸引力,标语一般为短句。本题要求为“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拟写宣传标语,示例:建设和谐校园,你我共同参与。或团结友爱,和谐相处。(2
30、)本题考查设计活动项目。活动主题形式有很多,可以开主题班会,举办主题演讲、知识竞赛,办主题板报等等,但注意必须与“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活动可以设计为:举办“以和为贵”的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等等。(3)本题考查补充活动步骤。这类题首先要明确活动目的,明确活动的整体流程,并兼具时间、交通、气候等因素,做出活动具体流程安排。活动步骤要清晰,易于操作。本次以“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步骤可以有:宣布活动开始、学生上台演讲、评委点评、总结。三、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梁鑫峰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
31、称作大洋中脊。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_8_多年的时间。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探测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1925-1927年,在德国“流星”号考查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
32、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从中轴线往外,
33、水深逐渐增加。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下去了。于是,这些高大的海底山脉就形成了。有时,这些山脉还会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岛。虽然同为巨大的山脉,但是海底山脉和陆地山脉的生成机制不同。陆地山脉大多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大洋中脊则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谷的特殊结构,形态类似山谷。大洋中脊就像是被从中轴线处劈开来一样
34、。不过,不同的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隆的中央裂谷只有不到1000米宽,深度也不到100米。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大洋中脊处新生成地壳的扩张速度不同。扩张速度快的(大于5厘米/年)大洋中脊会呈现出如东太平洋隆起样的结构,扩张速度慢的(小于5厘米/年)则更像大西洋中脊。大洋中脊以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吸引着众多的地质学家、海洋学家和生物学家。他们的发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人类对于地球和生命的认识进程。(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略有删改)8. 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有哪些特点?9. 请结合词语运
35、用,具体分析下面两个句子语言的准确性。(1)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2)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10. 请分析第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项是( )A. 在德国“流星”号考查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发现大西洋底的山脉通过好望角,延伸到印度洋。B. 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东太平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陆续被发现。C. 大洋中脊的发现,让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板块运动理论。D. 大洋中脊中轴线上众多“火山口”喷出的灼热的岩
36、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成为岩石,形成了新的洋壳。【答案】8. 大洋中脊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个中央裂谷。 9. (1) “只不过”是“仅仅”的意思,准确地说明了人们对海底山脉的认识时间并不长,并不是很了解。(2) “研究发现”表明是经过调查和研究的,是有科学根据的;“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准确、严谨地说明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基本上是对称的。 10. 举例子,列举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不同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列数字,准确说明了两个中央裂谷的宽度和深度;作比较,突出说明了两个裂谷的差别很大。 11. C【解
37、析】【8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可提取第5 段“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第6段“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第7段“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谷的特殊结构”等句作为答案。【9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只不过”本义:“仅仅”;语境义:准确地说明了人们对海底山脉的认识时间并不长。“研究发现”表明是经过调查和研究的;而“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准确、严谨地说明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基本上是对称的。而不是完全对称的,这是实事求是的说法。一定
38、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词语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10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明显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比如”就是标志性词语。“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等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隆的中央裂谷只有”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就是为说明观点和说明对象服务的。【11题详解】试题分析:C项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A原文“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注意是“再次确认
39、”,不是“再次发现”。B原文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选项“东太平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的顺序错误。D原文是“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注意有“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而选项则没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那一片消失了的苇塘雷抒雁“那一片苇塘呢?”与其说我是在问这位行路的年轻人,还不如说是在问自己。“苇塘?”“在哪里呀?”年轻人转过头去望着那一片高高低低的房舍,像是反问,又似在寻找。没有!连一根苇子都没有!从来就不曾有过呀?“就在这里!”我坚定地认为。我听见他嘟哝了一句:“梦话!”梦话?是的,是梦话。50
40、多年前,那一片茂密的苇塘还在,此后,就没有走出过我的梦境。我相信,这位年轻人确实没有见过那片苇塘,那些茂密的青苇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梦中,没有给过他快乐和欢愉。他的记忆里,这里从来就是房子,房子。那一片苇塘属于我,属于我的童年,是我记忆和梦境最鲜活的一部分。那是一片十多亩地面的水塘,拥挤地生满了芦苇。在大人们那里,有价值的,只是苇子;而被孩子们看作乐园的,是那一片苇塘。每天上学,我们走过苇塘,都会放慢脚步,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的变化。一过二月二,天气就暖和了。首先是苇塘里有了动静。A穿破陈年的枯叶、烂泥和冰水,一些锥子般尖锐的苇芽脱颖而出。红红的芽尖,唤醒了池塘,沉寂了一冬天的苇塘开始有了生
41、气。待苇芽蹿高,绽开一片两片叶子的时候,整个世界便被春天占领了。耳边,整天都是鸟儿的叫声和虫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大片大片的麦田,像大地上铺展了的绸缎,在和风里柔柔地抖动。B一些早熟的花儿,抢夺时间一般,开始酝酿花事,商量结籽儿。柳丝软软地轻拂我们的脸面,牵动我们的头发,像要告诉一些什么秘密给我们。我们采下绽开的苇叶,卷成喇叭,把那细嘴挖扁,含在嘴里,依着喇叭的粗细,吹出或粗壮或尖厉的声音;头顶软软的柳条,也被折下来,捋去柳芽,拧成柳哨。这就有了一支青春的乐队,吹奏着春天的乐曲,吱吱呀呀,回响在上学的路上。引得田里干活的农人,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一任欢快与希望撩拨他们沉静的心思。季节像是踩
42、着苇叶走过来的。苇叶三片四片地展开,池塘里就绿汪汪地变得浓密了。太阳开始辣辣地照在头顶,棉衣,而后是夹衣,一件件被从身上剥掉。苇塘周围的麦子开始日渐变黄,有人拿着青杏咔嚓咔嚓一边流着酸水一边嚼起。夏天到了!假日里,我们会背着草笼,拿着镰刀,说是去割牛草,或者拣柴火,一整晌一整晌沉迷在苇塘边。有一种鸟,叫“呱呱迪”。这名字完全是依了它的叫声来的。声音悠长而响亮,可你看不见鸟的身影,那声音总是从密密的苇叶后传出来。这鸟儿很聪明,能把三四根苇子用草缠在一起,在那交叉处用苇叶织一个窝,里边铺着一些软软的干草和细碎的羽毛。窝里,总能看到三两只麻溜溜的鸟蛋。你要是靠近鸟窝,便会有尖厉的呱呱叫声,威胁你,驱
43、赶你。塘边的野草,我们全都认识,从蒲公英、趴地龙、香胡子到粘粘蔓,全认识。我们喜欢菅草长长白白嫩嫩的草根,一节节,像袖珍的甘蔗,嚼起来很甜。还有一种好吃的草,叫红根根,那红红的草根上,常常结着黄豆大的根瘤,吃起来脆脆的,像生地瓜。最让我们兴奋的是找到一株羊奶奶。这种蔓生的阔叶草,总是攀着芦苇往上长,一个个果实圆溜溜的,山羊奶头一般,采摘时,会流出一些白色乳汁。羊奶果鲜嫩时,放在嘴里一咬,脆生生,甜丝丝的。我们这些野孩子,就这样一天天泡在苇塘边。忽一日,采到的羊奶奶咬不动了,掰开一看,里边整整齐齐伏着一排排带着绒毛的种子。老了!我们知道,暑假也该结束了。大人们说:你们这些马驹子,该拴缰绳了吧!苇
44、子说,秋天了!顶上的穗子由绿至黄继而变白,像一塘白发的老人。再过苇塘时,一些带绒毛的草籽,便飞扬起来,落在我们的肩膀上、头发上,要人带它们到远方去落户。就连圆滚滚周身是刺的苍耳,瘦扁扁顶上长了三几根钩针的“狗扎扎”,都不甘寂寞,插进布眼,爬在裤角上,要搭“便车”,到远方去旅行。父兄们送我们上学去,走过苇塘,一路上总在说:好好念书,日后到远处去,到大城市去。连苍耳、狗扎扎都懂得哩!那一片苇塘永远的没有了。消失在一些高高低低的房子下边。找它,只有在梦中,在童年的记忆里。12. 文中说:“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的变化。”阅读全文,请将青苇记录季节变化的语句摘录出来,填写在横线上。(1)春季:_(2
45、)夏季:苇叶三片四片地展开(3)秋季:_13. 苇塘被孩子们看作乐园。请概括出令孩子们“快乐和欢愉”的四件事情。14. 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引得田里干活的农人,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一任欢快与希望撩拨他们沉静的心思。15. 文中有许多句子写得很精彩,请你从A、B两处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16. 结合全文,说说对文章结尾处画线句子“找它,只有在梦中,在童年的记忆里”的理解。从中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2. (1). 春季:苇芽蹿高,绽开一片两片叶子 (2). 秋季:顶上的穗子由绿至黄继而变白 13. 示例:(1)用苇叶、柳条可以做成“乐器”吹奏;(2)假日苇塘边劳动的快乐;(3)听神秘的“呱呱迪”的叫声和靠近它的窝;(4)认识并咀嚼有可供解馋的野草;(5)从苇塘花花草草的变化中欣赏自然之乐。 14. 撩拨是挑逗、招惹的意思。这一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大人们被我们的欢乐与希望所感染(吸引)的情状。 15. A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苇芽的尖锐之态,突出其生命力之强。B句:运用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