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散文 昆明的雨 16 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1.了解昆明雨的特点。 2.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通过拾 取生活的琐事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3.感悟作者对往昔怀念的感情。 (重点) (难点) 来自 点拨 汪曾祺 ( 1920-1997) , 江苏高邮人 ,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 、 散文家 、 戏剧家 ,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 , 历任中学教师 、 北京市文联干部 、 北京文艺 编辑 、 北京京剧团编剧 。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 他被誉为 “ 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 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 人 ,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 。 其散文 端午的鸭蛋 被选入
2、中学语文课本 。 昆明的雨 写于 1984年 5月 19日,首次发表于 1984年第十期的 滇池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 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汪曾祺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汪曾祺 73岁生日时曾作诗一首:“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 有一位评论家说:汪曾祺的语言很怪,拆下来没有什么,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语言的美不在每
3、一字,每一句,而在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说他的字单看一个一个的字,并不觉得怎么好看,甚至很不平整,但是字的各部分,字与字之间“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汪曾祺的文学语言也是这样的。汪曾祺认为:语言不只是形式,本身便是内容,语言和思想是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仅是所谓“载体”,它是作品的主体,一篇作品的每一句话,都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汪曾祺散文 语言后面有文化的积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越高,他所传达的信息就会更多。汪曾祺的文学语言兼具南北神韵,打通古今脉络,才气学识与高超的文字功夫将现代中国文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丰富了现代汉语和文字的表达方法,自有一种超越古今的旷达和淡泊。他自诩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领悟和审美发现,从小视角切入,写凡人小事,论乡情民俗,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散文的经典和高峰。 一 读一读字音 鲜 腴 ( ) 青头 菌 ( ) 黄 焖 ( ) 鸡草 茎 ( ) 松毛 择 ( ) 净 炽 ( )红 桂花绿 釉 ( ) zhi y jng mn jn ch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