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世界水日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这是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对世纪行动议程中所提出的建议而确定的,旨在使全世界都关心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的问题。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约百分之七十被海洋覆盖,淡水只有百分之二左右。而在所有淡水中,百分之八十七又储存于两极冰川与永久性“雪盖”中,人类难以利用。因此,全世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而这少得可怜的淡水资源中有一些是已遭到污染的“脏水”。随着世界人口的迅猛增加,人类过度开采、严重浪费和工业污染等,使得淡水资源越来越短缺。由于缺水,一些国家江河干涸
2、,农作物枯萎,牲畜断水,甚至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爆发“水战”。 “世界水日”呼唤地球的儿女,要珍惜每一滴水。 我国已被列入贫水国家名单。尽管我们在水的兴利除弊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仍不相称。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必须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1)这篇短文运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 (2)你了解哪些节约用水的方法,分别介绍给大家。 【答案】(1)列数字: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约百分之十被海洋覆盖,淡水只有百分之二左右。而在所有淡水中,百分之八十七又储存于两极冰川与永久性“雪盖”中,人类难以利用。打比方:而这少得可怜的淡水资源中有一些是已遭到污染的“脏水”。(2
3、)略 【解析】【分析】(1)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列图表。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列数字: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约百分之十被海洋覆盖,淡水只有百分之二左右。而在所有淡水中,百分之八十七又储存于两极冰川与永久性“雪盖”中,人类难以利用。打比方:而这少得可怜的淡水资源中有一些是已遭到污染的“脏水”。(2)谈节约用水的方法,我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以致用。【点评】(1)此题考查说明方法,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小蜗牛
4、 事情发生在春天。 蜗牛妈妈对孩子说:“你到小树林里去玩玩吧,树叶儿发芽了。” 小蜗牛爬得很慢很慢,好久才爬回来。他说:“妈妈,小树林里的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采几只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他说:“妈妈,小树林里的草莓没有了,地上却长出了蘑菇,树叶儿全变黄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只蘑菇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他说:“妈妈,小树林里的蘑菇已经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儿也全掉光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唉,你就躲在家里过冬吧。”(1)蜗牛妈妈第一次叫小蜗
5、牛到树林里( )A.看树叶发芽B.采草莓C.采蘑菇(2)第三次妈妈叫小蜗牛去采蘑菇,小蜗牛看到( )A.很多蘑菇B.树叶发芽C.树叶掉了,地上有很多雪(3)你能告诉蜗牛妈妈,小蜗牛为什么没有完成她交给的任务吗?【答案】 (1)A(2)C(3)略【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的理解,带着问题读课文就能从文中第2自然段找到答案,故选A。(2)考查对课文的理解,带着问题读课文就能从文中第7自然段找到答案,故选C。(3)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蜗牛因为爬的慢,每次爬到妈妈制定的地点时已经过了季节,要想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就要冬天出发。【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
6、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3我能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河马是世界上稀有的动物之一。 河马的鼻孔、眼睛和耳朵全生在脸的上部,几乎成了一个平面,因而当它把身体潜入水中的时候,眼、鼻、耳还能露在水面上。它的一对大门牙,不是向上长,而是向前方平行探出,好像两把铲子一样。它的嘴比一般动物都大,当它张开大嘴时,一个人如果跳进去,恐怕还填不满它的嘴呢。有人曾经亲眼看到河马把一条小船咬成两段。五六厘米粗的芦苇秆子,它咬起来,就好像人们吃韭菜那样容易。 河马不但嘴大,胃口也大。据说它的胃能容纳100千克左右的食物。在动物园里,因为不光是喂草,以喂大麦、燕麦、小麦、胡萝卜等精料,所以每天的食量可以减少
7、到30千克左右。 在它的故乡非洲,河马几乎日夜泡在水里,吃芦苇、水草过活。 (1)河马的身体构造有什么特点? (2)写出这篇文章的过渡句。 (3)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答案】(1)河马的鼻孔、眼睛和耳朵都长在脸上;河马的嘴比一般动物都大。(2)河马不但嘴大,胃口也大。(3)略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多读两遍,弄清楚文章主要介绍了河马的鼻孔、眼睛和耳朵全生在脸的上部,还介绍了河马的牙齿,以及河马的大嘴食性等特点。同时要了解什么叫过渡句:过渡句就是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的句子。故答案为:(1)河马的鼻孔、眼睛和耳朵都长在脸上;河马的嘴比一般动物都大。(2)河马
8、不但嘴大,胃口也大。(3)略【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过渡句的含义以及作用。4课外阅读 和氏璧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
9、有这样痛苦,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人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 “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15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鉴定:_罕见:_至宝:_(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奉献_欺骗_戏弄_来历_(3)卞和把玉献给厉王、武王,为什么他们砍掉他的脚? (4)为什么将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 (5)从卞和献玉这件事
10、,看出卞和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1)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等。;难得见到,很少见到。;最珍贵的宝物。(2)贡献;蒙骗;捉弄;来源(3)因为他们请人鉴定的结果是石头,厉王、武王都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4)这块宝玉是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在楚山中所得,卞和为了献玉,先后被两位君王砍掉双脚,后来楚文王发现这块“石头”果真是美玉,为卞和的忠诚所感动。于是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5)忠贞、执著。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鉴定: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等。罕见:难得见到,很少见到。至宝:最珍贵的宝物。(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
11、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5)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从卞和献玉这件事,看出卞和忠贞、执著。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5读一读。 动物的睡相因
12、其需要和本能而千姿百态,有些真令人意想不到。 大象是站着睡觉的,它最怕蚊、蝇等小虫子钻进鼻孔里,因此当它睡觉时,总是把鼻子举得高高的。 鱼在水中静止不动,就表示它酣然入梦。 狗睡觉时总是将一只耳朵紧贴地面,以便听到很远地方的声音。 刺猬身上的刺,是防范敌人的好武器。刺猬在睡觉时将身子缩得像个圆绒线球,只露出一点鼻子在外透气。 (1)从这几种动物的睡相中,你发现了什么? (2)查查资料,看一看其他动物睡觉是否也有趣,有选择地抄写在下面。 【答案】(1)动物的睡相是和它的需要与本能相关的。(2)略 【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
13、,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句首:动物的睡相因其需要和本能相关的。(2)考查查资料搜集信息。【分析】(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2)此题考查查资料搜集信息,丰富知识。 6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爱在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z zh)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起扎(z zh)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sng sng)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
14、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爹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会儿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突然 虽然 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突然 虽然 依然)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突然 虽然 依然)这
15、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1)联系上下文,选择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拼音和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伤心_ 简单_ 注视_(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不约而同:_半信半疑:_(4)本文写父爱,抓住了爸爸回头的动作和神态来写,真切感人,请写出这句话,并从中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个_的人。 (5)在这个故事中,弟弟的感情一直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 诉苦_感动(6)父亲在拐弯处回头,这一动作让你体会到什
16、么? 【答案】 (1)zh;sng;依然;突然;虽然(2)悲伤;随便;注目(3)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4)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突然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5)伤心;半信半疑(6)父亲对于孩子的爱是默默的。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
17、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6)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zh;sng;依然;突然;虽然 (2)悲伤、随便、注目 (3)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4)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
18、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突然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5)伤心、半信半疑 (6)父亲对于孩子的爱是默默的。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理解词义。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精神或品质。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
19、以概括的能力。 (6)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7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哨望,可它真是哨望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橙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孤独_ 嗜好_ 哨望_ 或许_(2)白鹭的嗜好是_。 (3)“美中不足”的意思是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短文中的不足指的是( ) A.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B.低飞
20、C.白鹭不会唱歌(4)“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这句话是运用了_和_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对白鹭的_感情。 【答案】 (1)孤单;爱好;眺望;也许(2)孤独的站立在小树绝顶(3)C(4)比喻;反问;喜爱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把“白鹭”比作“一首优美的歌”是比喻;用反问
21、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答案在问话中,不需要回答,是反问句。 故答案为:(1)孤单、爱好、眺望、也许 (2)孤独的站立在小树绝顶 (3)C (4)比喻、反问、喜爱.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考查学生对比喻、反问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流线型结果,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
22、两只鹭鸶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鹭鸶设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早晨,每每看见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大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少有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瞭望,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吗? 黄昏的空中,偶尔可以见到白鹭在低低地飞。悠然地观看这情景,可说是乡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1)这几段文字节选自_,作者是_,你还知道他的重要作品有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试着各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3)请解释以下句子。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4)这三段文字分别写了白鹭_、_
23、、_时的景象和韵味,所以作者把白鹭比作一首韵味无穷的_、一首优美的_。 【答案】 (1)白鹭;郭沫若;女神;长春集(2)比喻句: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鹭鸶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鹭鸶设计出的镜匣。 造句: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拟人句:晴天的早晨,每每看见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大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少有的一种嗜好。造句: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3)增加一点就会因长而不美,减少一点就会因短而不美,变素一点就会因白而不美,变黑一点就会因黑而不美。(4
24、)在清水田里;晴天的早晨;黄昏的空中;诗;歌 【解析】【分析】(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2)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
25、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1)白鹭、郭沫若、女神、长春集 (2)比喻句: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鹭鸶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鹭鸶设计出的镜匣。造句: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拟人句:晴天的早晨,每每看见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大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少有的一种嗜好。造句: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
26、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3)增加一点就会因长而不美,减少一点就会因短而不美,变素一点就会因白而不美,变黑一点就会因黑而不美。 (4)在清水田里、晴天的早晨、黄昏的空中、诗、歌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考查学生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4)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
27、每一空。9重点段落品析。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1)写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 A.动态B.静态C.心理(3)在作者眼里,冬天的美在于_。 【答案】 (1)秋
28、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2)A(3)闲适的心情 【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这两段话的中心句都在段首。 (2)考查静态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动态描写法,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解答时要结合语境来分析。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在第二自然段找到答案。 故
29、答案为:(1)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 (2) A (3)闲适的心情 【点评】(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静态描写、动态描写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10阅读练习。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
30、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1)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写出表达“我”心情的句子,再说说作者有此心情的原因。 (3)为什么要提前摇桂花? (4)找出描写摇桂花时动作的词写下来。 (5)写一个比喻句,描绘桂花落下的情景。 【答案】 (1)这段主要写了“摇桂花”的情景。(2)这下我可乐了。因为可以摇桂花了。(3)因为要下雨了。(4)铺、抱、播。(5)桂花像春天的细雨,轻轻地飘落下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段落大意的概括能力,本段主要写了“摇桂花”的情景
31、。(2)本题考查学生对心情描写语句的筛选,仔细阅读短文,用心去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不难找出答案 这下我可乐了 ,联系上下文可以发现原因是要提前摇桂花了。(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学生一定要熟读课文,带着问题筛选相关信息。(4)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动词描写的理解,首先按照题目要求找到相应的语句,画出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5)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的应用能力,首先要清楚本体是桂花,结合自己的联想写出恰当的喻体,如: 桂花像春天的细雨,轻轻地飘落下来。故答案为:(1) 这段主要写了“摇桂花”的情景。(2) 这下我可乐了。因为可以摇桂花了。(3) 因为要下雨了。(4) 铺、抱、撮。(5) 桂花像春天的细雨,轻轻地飘落下来。【点评】(1)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课文脉络、认真阅读课文不难概括出答案。(2)、(3)本题考查学生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4)本题考查学生对动词的理解。(5)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的应用能力,要把握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