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docx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712831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21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冀教冀教版版五五年级年级数学上数学上册册 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 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方向与路线方向与路线 第第 1 课时课时 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 【教学内容】 教材 13 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情境中初步理解南偏东、北偏西等方向的含义,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 意图。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学生经历探索描述物体具体位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数学语 言进行表达能力。 3.体会用平面图表示事物和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的作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难点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 【教学准备】 三角板、量角器、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都乘坐过火车吧,为了给旅客提供方便,火车站的周围建了好多服 务设施,谁能说一说在火车站的周围都有哪些服务设施? 二、探索新知。 师:习惯上,在确定位置时,常把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中心花坛的北偏东方 向就是以中心花坛的正北方向为标准,向东偏的方向。根据人们描述方向的习惯, 一般从南或北说起。 学生交流西北、东南、西南指的是什么方向。 生:西北指的是北偏西方向。 生:东南指的是南偏东方向。 生:西南指的是南偏西方向。 学生用手演示。 (演示正确给予鼓励) 师:既然出站口和托运处都在中心花坛的北偏东方向,那它们的

3、不同在什么地 方?(出示课件,呈现 P2 含有角度的示意图。 ) 师:观察一下这幅图,看一看与上幅图有什么不同? 生:这幅图花坛与出站口、托运处之间有连线,并且还分别标明角度。 师:谁能用角度来描述出站口和托运处的位置?(指名说一说) 生:托运处在花坛的北偏东 45。 生:出站口在花坛的北偏东 30。 2 师:同学们刚才很准确的描述出了托运处和出站口的具体位置,考虑一下其他 设施的怎样用角度来具体描述出它的位置。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 指着示意图说 说描述不清的给予指导) 生:售票处在花坛的北偏西 45。 生:招待所在花坛的南偏东 60。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

4、验的背景下,顺势理 解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给学 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逐步探索出用角度准确描述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增强学 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第 2 题。 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指导学生先用量角器测量出每个同学家与东、 西、 南、 北构成的角度, 再填空。 同学之间交流测量结果,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 2. 练一练,第 3 题。 第 1 幅图。 学生观察示意图, 连线并测量角度, 用角度来具体描述物体的位置。 集体交流测量结果和用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 第 2 幅图学生独立完成, 并分析

5、为什么两幅图中邮局的方向不同。(观测点不同, 物体所处的方向也是不同的。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角度描述物体的方向。谁能说说在平面图上怎么用 角度来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呢?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 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教学后记】 第第 2 课时课时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内容】 教材 4、5 页。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和分析简单的平面图,进一步掌握用方向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 根据给定的平面图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发 3 展空间观念。 3.感受线路图与现实生活的密

6、切联系, 体会线路图在表达和交流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给定的平面图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难点能有条理的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大家都做过公交吧,来说说你对公交的了解。 生:公交车有固定的运行路线,每天往返在固定的路线上。 生:公交车里有运行路线图,标明途径的站点。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来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图问题。 板书: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课本例 2 的示意图:某城市 1 路和 5 路的公交路线示意图。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小组交流说说从这张图中你了解到的信息。指名汇报。 生:1 路公交

7、车的行车路线是蓝色的,从文化宫途径长途汽车站到火车站。 生:5 路公交车的行车路线是红色的,从体育馆经商场到火车站。 生:从火车站到长途汽车站坐 1 路和 5 路都可以到达。 生:从文化宫到体育馆中间要倒车才能到达。 师:张大爷要从长途汽车站去火车站,请你给张爷爷指指路。组内交流,代表 汇报。 生:张爷爷可以坐 1 路车先往北走到邮局再往西走到火车站。 生:张爷爷还可以坐 5 路车向西走到商场再向北走到火车站。 师:在大家的指引下,张爷爷到了火车站。 师:咱们来模拟一下出行,大家来根据路线图,说说自己的起点和终点,其他 同学来描述一下所走的路线。注意用数学语言来表达? 生:我想从少年宫去邮局该

8、怎么走呢? 师:谁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名回答。 生:坐 1 路车可以直接到达。 生:我想从医院到游泳馆该怎么走呢? 师:大家看看路线图,思考一下,指名回答。 生:医院在 5 路车所经过的站点中,游泳馆在 1 路车所经过的站点上,所以从 医院坐 5 路车到商场,换乘 1 路车,到游泳馆。 4 师:大家描述的很详细。那么怎样才能把路线描述的更准确呢? 生:我觉得描述路线时要说明方向。 (例如,向西走,向东走) 生:我觉得还要说明要走的距离(所经过的站点数) 。 师:大家说的不错。我们在描述路线时可以根据这个模式来描述:从( ) 出发,向( )走( )站到达( ) 。在叙述时可以灵活运用这个模式。 师

9、:大家利用刚才的模式叙述一下从从医院到游泳馆该怎么走呢? 生:从医院坐 5 路车向西走 1 站到天文馆然后向西北走,3 站地到电影院,在 向西走 1 站地到商场,换乘 1 路车,向西走 3 站地到游泳馆。 师:叙述的很准确。以组为单位,提出路线问题,大家用这个模式来叙述。巡 视指导。 三、巩固知新。 1.教材练一练第一题。 (1)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看图。 (2)学生交流从图中得到的信息。 (3)利用描述路线的模式来叙述教材中的第 2 小题。 (4)模拟出行,小组内互相提出问题,交流解答。 (5)如何返回呢? 2.教材第 5 页练一练第 2 题。教师提示:分清方向和距离。教师巡视,给予指

10、导。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知道了,描述出行路线的 两个要素, 方向和距离。 生: 叙述路线的模式从 ( ) 出发, 向 ( ) 走 ( ) 站到达( ) 。 师:大家总结的很好,以后出行就方便多了。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小数乘法小数乘法 第第 1 课时课时 小数点位置变化(一)小数点位置变化(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 67 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究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以及简单应用的过程。 5 2.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乘 10、100、 1000 的乘法,会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

11、单位的数或复名数。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 价值。 【教学重点】 探索由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发现 “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 这一规律。 【教学准备】 情景图、纽扣、课件、纽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纽扣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谁能给大家说说,你们都见过什 么样的纽扣?猜一猜这枚纽扣大概多少钱呢?如果购买更多的纽扣,你知道应付多 少钱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购买纽扣的问题。 (板书:小数点位置变化) 二、探求新知 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 1.探究小数点向右移动引

12、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课件出示 10 枚、 100 枚、 1000 枚纽扣图。师:我们已经知道 1 枚纽扣 5 分钱,你能计算出买 10 枚、100 枚、1000 枚纽扣分别是多少钱吗?用自己的方法列式计算,然后交流。 生:1 枚纽扣 5 分钱,10 枚纽扣就是 10 个 5,列式 105=50(分)50 分=5 角;100 枚纽扣就是 100 个 5,列式 1005=500(分)500 分=5 元;1000 枚纽扣就 是 1000 个 5 分,列式 10005=5000(分) 5000 分=50 元。 师:如果我们把 5 分化成 0.05 元,你能计算吗? 生试着列式计算: 0.0510=0

13、.5 (元) 根据上面计算的 5 角可得到 0.05 元; 0.05 100=5(元) ;0.051000=50(元) 。 师:观察上面的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观察后回答: 0.05 乘 10,0.05 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一位; 0.05 乘 100,0.05 的小 数点就向右移动两位;0.05 乘 1000,0.05 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三位。 师: 同学们总结的非常正确, 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 1000 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2.探究位数不够时,用 0 补足 师: 下面请同学们

14、应用上面的方法把 3.87 分别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 100 倍、 1000 倍,各是多少?学生试着计算。在计算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6 生:3.871000 时,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位数不够了,怎么办? 师:想一想,把 387 扩大 1000 倍该怎么办? 生:在 387 的后面填上 1 个 0。 师:对,把 3.87 扩大 1000 倍,位数不够时,也用 0 补足。 3.探究名数改写 课件出示例 2。师:你能把写字台的长和宽改写成以厘米为单 位的数吗? 生:1.3 厘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可以把 1.3 米分成 1 米和 0.3 米,1 米是 100 厘米,0.3 米是 30 厘

15、米,100 厘米加 30 厘米是 130 厘米。即:1.3 米=100 厘米+30 厘米=130 厘米。 生: 把米改写成厘米, 直接乘进率, 1 米=100 厘米, 所以 1.3100=130 (厘米) 师:两位同学的方法都很好,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简便? 生:第二种方法简便。 师总结: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下面用这种方法把 0.65 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吧。 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第 1 题 (1)出示表格。让学生观察表格,说一说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把以千米/分为单位的速度改写成以米/分为单位的速度,该怎样计算?(因 为 1

16、 千米=1000 米,所以小数点要向右移动三位。 ) (3)独立计算完成,全班交流结果。 2.练一练第 2 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这道题要解决什么问题? (2) 单位改写时应注意什么? (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就用高级单位乘进率, 把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换算) (3)独立改写,全班交流结果。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谁能 总结一下?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即可。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一个 数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 100

17、0 倍,小数 点向右移动三位。 五、布置作业: 1.填空。 (1)把 0011 扩大 10 倍,得( ) ;把 0001 扩大 100 倍,得( ) ;把 0001 扩大 1000 倍,得( ) 。 7 (2)5.3 千克=( )克 2.73 米=( )分米 2. 一个游乐场原来面积是 0056 公顷,现在的面积比原来扩大 10 倍,现在 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教学后记】 第第 2 课时课时 小数点位置变化(二)小数点位置变化(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 89 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究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以及简单应用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会运用

18、规律口算小数除以 10、100、 1000 的乘法,会把低级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知识间联系和学习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探索由小数点位置的左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发现 “小数点位置的左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 这一规律。 【教学准备】 情景图、彩带、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谁 能用自己的话或举出例子说一说这个变化规律? 生: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 1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 的数就扩大

19、10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 1000 倍. 生:一个小数乘 10,就将原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乘 100,原数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两位;乘 1000,原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师: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同学们学得很好。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 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 8 二、探求新知 1.探究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根彩带, (出示彩带)你们估计一下这根彩带有多长? 生估一估彩带的长。 师:看来同学们的眼力真不错,这根彩带是 5 米长。现在老师想把它平均分成 10 份,你知道每

20、份是多少米吗? 生: 5 米是 50 分米, 50 分米平均分成 10 份, 每份是 5 分米, 5 分米是 0.5 分米。 师:说的很好。谁能列出除法算式? 生:510=0.5(米)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10=0.5(米) 师:如果把 5 米的彩带平均分成 100 份,每份多少米? 生:5 米是 500 厘米,500 厘米平均分成 100 份,每份是 5 厘米,5 厘米是 0.05 米。 师: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 生:5100=0.05(米)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100=0.05(米) 师:如果把 5 米的彩带平均分成 1000 份呢? 生:5 米是 5000 毫米,5000 毫米平均分

21、成 1000 份,每份是 5 毫米,5 毫米是 0.005 毫米。 师:我们一起列出除法算式吧。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1000=0.005 米。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观察三个算式的特点:5 除以 10,5 的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一位;5 除以 100,5 的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两位;5 除以 1000,5 的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三位。 师总结: 同学们总结的很好。 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 10 1 , 小数点向移动一位; 缩小到原来的 1001,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 1000 1 , 小数点 向 左移动三位. 2.探究位数不够时,用 0 补足 师: 下面请同学们应用上

22、面的方法把 53.8 分别缩小到原来的 101、 100 1、 1000 1 ,各是多少?学生试着计算。 师:在计算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53.81000 时,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位数不够了,怎么办? 师:想一想,把 538 缩小 1000 倍该怎么办? 生: 在 538 的 5 的前面填上 1 个 0。 师: 对, 把 53.8 缩小 1000 倍, 位数不够时, 也用 0 补足。即: 53.81000=0.0538 3.探究名数改写 课件出示例 4。 师:你能把梅花鹿的身高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吗? 9 生:85 厘米= 100 85 米=0.85 米。 生:可以用除法计算 85

23、100=0.85(米) 师:两位同学的方法都很好,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简便? 生:第二种方法简便。 师总结: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下面用这种方法 把练一练第 1 题完成吧。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第 2 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表格,说一说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把以千克为单位质量改写成以吨为单位的质量,该怎样计算?(因为 1 吨=1000 千克,所以小数点要向左移动三位。 ) (3)独立计算完成,全班交流结果。 2.练一练第 3 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这道题要解决什么问题? (2)一个数乘 10、100、1000

24、和一个数除以 10、100、1000 的计算?(一个数 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小数点向 右移动两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 100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一个数缩小到原 来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一个数缩小 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3)独立改写,全班交流结果。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谁能 总结一下?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即可。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 10 1 ,小数点向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来的 1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5、一个数缩小 到原来的 1000 1 ,小数点向左移 动三位。 五、布置作业: 1.填空。 (1)把 29.7 缩小 10 倍,得( ) ;把 2.97 缩小 100 倍,得( ) ;把 297 缩小 1000 倍,得( ) 。 (2)240 米=( )千米 6 毫升=( )升 2 吨 50 千克=( )吨 2.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 65 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100 千米的速度行完全程, 需要多长时间? 【教学后记】 10 第第 3 课时课时 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法(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 1011 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

26、 法,能够顺利准确的完成课后小数乘整数的练习题,学会运用于简单的日常生活中 2.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进一 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 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处理好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交流超市购物和其他商店购物得不同。讨论:用什么办法避免带 的钱不够的事情发生?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说明本节课要解决的问 题。 2.呈现教材上五种商品的信息图,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实物和价格信息

27、。出示情 境中的商品及价格。 师:这是超市中的五种商品,从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回答: 有自动铅笔、圆珠笔、挂面、早餐饼和芝麻酱。 自动铅笔,每枝 1.8 元;圆珠笔,每枝 2.62 元;挂面,每包 0.95 元;早餐饼, 每盒 6.9 元;芝麻酱,每瓶 4.28 元。 二、探求新知 1.提出 “买 3 支自动笔要花多少钱” 的问题,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我们书中的同伴亮亮要买 3 支自动铅笔,你能用自己的方法帮他算一算要 花多少钱吗?试一试! 2.给学生充分的交流学生个性化算法的时间,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教 师重点关注把 1.8 元看成 18 角进行计算的方

28、法。 师:谁能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1)先按每支 2 元算,3 支就是 6 元;每支多算 2 角钱,3 支多算 6 角钱。6 11 元减去 6 角得 5 元 4 角钱。算式是: 2 元3=6 元 2 角3=6 角 6 元-6 角=5 元 4 角 5 元 4 角=5.4 元 (2)我把 1.8 元看成 18 角,18 角乘 3 是 54 角,54 角是 5 元 4 角。算式是: 1.8 元=18 角 18 角3=54 角 54 角=5.4 元 (3)我把三个 1.8 元连加,结果是:5.4 元 (4)先算元,再算角。每支 1 元,3 支 3 元,每支 8

29、角,3 支 24 角,24 角是 2 元 4 角,一共是 5 元 4 角。 第(2)种方法没有出现,教师参与交流。 学生自己计算。教师进行巡视,个 别了解情况。 三、竖式计算 1.师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介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和过程。即:先把 1.8 扩大 10 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变成 18, 算出 183=54, 再把 54 缩小 10 倍变成 5.4。 师:同学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应付的钱数,这道题目还可以列出乘法算 式用竖式进行计算。谁来说一说怎样列乘法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 1.8 3= 师:怎样用竖式计算 1.8 乘 3 呢?首先列出竖式,两个因数的末位数要对齐。 教师边

30、说边板书: 师:计算的时候,我们可以像刚才计算时那样,把 1.8 元变成 18 角,也就是 先把 1.8 扩大 10 倍,也就是把 1.8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 18 乘 3 进行计算, 算出结果 54。边说边板书: 师:同学们想一想,18 乘 3 算出的 54,是什么? 生:是 54 角。 生:是 1.8 扩大 10 倍以后的积。 师:对,54 是 1.8 扩大 10 倍后乘 3 的积,要得到 1.8 乘 3 的结果,就要把 54 再缩小 10 倍。也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教师边说边板书: 师:刚才我们计算 1.83 时,是把 1.8 扩大 10 倍,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算 出积

31、,然后再把积缩小 10 倍,得出了最后结果。以后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右 半边的计算过程就不用写了,直接在原来的竖式上计算就可以了。 12 教师边说边把右半边的计算过程用虚线框起来。 2.让学生利用手中的计算器验证竖式计算的结果,得到确定的结果后,指名口 述竖式计算的过程。 3.教师结合 1.83 简单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板书。 四、尝试应用 1.提出“买 13 支这样的自动铅笔要多少元钱”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尝试用竖 式计算。然后,请板演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让学生根据 “每盒早餐饼 6.9 元” 的信息, 自己提问题, 并解答。 全班交流时, 关注学习稍差的学生。 五

32、、课堂练习 1.“练一练”的第 1 题左边 3 道题,让学生先用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检验。 交流时,重点说一说用计算器检验时发现了什么错误,是如何改正的。 2.“练一练”的第 3 题。让学生读清题目,独立完成。 六、作业布置 “练一练”的第 1 题右边 3 道题,让学生先用竖式计算。 【教学后记】 第第 4 课时课时 小数乘法(二)小数乘法(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 1213 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学习小数成小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 理解小数成小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3 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有探索新知识的愿望欲望和信心,能发现自己

33、计算 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成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乘法.理解小数成小 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85 13 三、导入新课。 一、 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1、计算 2.625 1.2360 (1)指名两位学生板演 (2)说说点小数点的方法及为什么要这样点 (3)这是上节课学的内容,是什么数乘什么数? (4)今天这节课要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内容。 2、准备题 因数 3 30 30 300 300 因数 2 2 20 20 200 积 (1)计算,将结果填写出来。 (2)以第一题为基准,后面几

34、题与第一题相比,因数和积各有什么变化?自己 挑一个喜欢的回答。 学生回答,师概括并板书。 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 积 扩大 10 倍 不变 扩大 10 倍 扩大 10 倍 扩大 10 倍 扩大 1010=100 倍 扩大 100 倍 扩大 10 倍 扩大 10010=1000 倍 扩大 100 倍 扩大 100 倍 扩大 100100=10000 倍 问:当两个因数都扩大时,积的扩大倍数与因数扩大的倍数有什么关系?(积 的扩大倍数是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 四、探求新知 1、课件出示例题。 聪聪家的客厅长 4.8 米,宽 3.6 米。 2、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么列式? 3、这个

35、乘法算式与上节课的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又该如何 计算?你能否用昨天的办法来计算今天的小数乘小数?具体又该如何想, 如何计算, 请四人小组讨论计算方法后再进行计算。 (讨论结束后指名两位学生板演) 4、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 5、如果这道小数乘小数的题目我们这样想:两个因数各扩大了多少倍,积扩大 了多少倍,然后再缩小相应的倍数得到原来的积,是不是有些麻烦呢?里面有没有 什么规律可遁,可以在积里一下子点上小数点呢? 6、已知 459=405,1885=1530 你能马上得到 0.450.9 的积吗?1.80.85 呢? 14 三、巩固知新。 1、完成 P13 试一试的题。 2、校对

36、结果,问:为什么这样点?怎么样就能很快地点上积中的小数点? 3、问:通过尝试计算我们已经摸索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那谁能完整地说一 说小数乘法可以怎样算?(概括计算法则) 4、自己算一算沙发的占地面积,茶几的面积?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尝试计算,自己找到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同学们学得很认真,很主动,希望你们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去 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五、巩固强化,拓展思维。 1、 能不能判断出下面各题的积分别是几位小数,再计算。 (P19 练一练) 。 2、 实践题。 苗苗小学的大门宽 4.8 米、高 2.6 米,策门宽 1.25 米、高 2.4

37、米。算一算:学校 大门和侧门的面积各是多少? 3、 思维训练。 根据 8573=6205,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数 6205=( )( ) =( )( ) =( )( ) 六、布置作业。 (P13 练一练 3 题) 1.练一练第 2 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这道题要解决什么问题? (2) 单位改写时应注意什么? (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就用高级单位乘进率, 把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换算) (3)独立改写,全班交流结果。 1.练一练第 4 题 (1)把以千米/秒为单位的速度改写成以米/秒为单位的速度,该怎样计算?(因 为 1 千米=1000 米,所以小数点要向右

38、移动三位。 ) (2)独立计算完成,全班交流结果。 【教学后记】 15 第第 5 课时课时 积的近似值积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 教材第 1415 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求近似值的实际意义,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四舍五 入) 。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求近似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学习,积极思考,感受身边处处数学。 【教学重点】 能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积的近似数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小数乘法这单元第一二节有哪些知识?) 1.口算: 0.05 10= 5 100=

39、7.9 100= 53.8 1000= 总结: 扩大 10 倍小数点向 ( ) 移动 ( ) 位, 扩大 100 倍小数点向 ( ) 移动( )位, 缩小 10 倍小数点向( )移动( )位,缩小 100 倍小数点向( )移动 ( )位 师: 同学们, 你们都在商店里买过东西吧?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该付 7.63 元的,只要付 7.6 元,而付 10.08 元的却要付 10.1 元? 生积极发言,师抓住时机,引出学习的内容:积的近似值。 二、探求新知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图上的话,利用你的文学天赋思考后,试着完成下列 思考题) 师: 每千克猕猴桃含糖在 0.08 千克到 0.14 千克

40、之间。 板书: 每千克猕猴桃含糖: 0.08-0.14 千克(每千克猕猴桃最少含糖 0.08 千克,最多含糖 0.14 千克) 师:一位阿姨要了0.6千克猕猴桃,要算0.6千克猕猴桃最少含糖多少千克,怎样列 式? 生说,师板书: 0.08 0.6 16 师:估计一下,0.080.6 的积是几位小数?生估计.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吗?试一试! 学生试做,师巡视,关注存在的问题. 师:谁愿意把你的竖式计算过程介绍给大家? 生说,师板书: 师:0.080.6 的积是三位小数,而 86 的积只有两位,怎么办? 生答.师边重复边完成板书: 师:人们平时研究水果的含糖量时,一般都是保留两位小数。0.0

41、48 要保留两位 小数,应该怎么办?结果是多少? 生回答。 师:说得很好,计算小数乘法时,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积的 近似值。板书:0.080.60.05(千克) 师:0.6 千克猕猴桃最多含糖多少千克呢?怎么列式? 生说,师板书 0.140.6 让学生独立计算,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师:0.084 保留两位小数怎样做呢? 学生说,师给予肯定并板书: 0.140.60.08(千克)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那些内容?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四、布置作业: P15 页练一练第 5 题。 【教学后记】 第第 6 课时课时 解决问

42、题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 1617 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具体事例中经历自主解决现实问题和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 运算的过程。 2、 能解决有关小数乘法的简单问题, 能应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运 17 算。 3 培养学生注重实效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在小数计算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的生活用品都是从哪买的?(超市或商店)那我们一般 情况下去超市或商店,经常要买好几样东西,买这些东西大概要带多少钱,就是我 们要考虑的了,现在我们就来解决一下这样的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

43、文字和图。 二、探求新知 课件出示情景图。请大家认真读文字,并观察情境图,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生 1:图中有三种食品:面粉、牛肉、鱼。 生 2:1 袋面粉 42 元;1 千克牛肉 46.4 元;1 千克鱼 23.6 元。 生 3:李阿姨计划买一袋面粉、2 千克牛肉、2 千克鱼。 生 4:李阿姨带了 200 元钱,让我们帮她算一算,够不够。 师:李阿姨带了 200 元钱要买这几样东西,够不够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 的问题,你们能自己解答吗?试一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计算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交流不同方法,教师板书。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1)分步计

44、算。先算出买牛肉和鱼各用多少钱,再求一共花多少钱。 46.42=92.8(元) 23.62=47.2(元) 42+92.8+47.2=182(元) 200 元182 元,所以李阿姨带的钱够。 (2)因为牛肉和鱼都是 2 千克,所以,列一个算式,先算出牛肉和鱼各 2 千克 一共花多少钱。 (46.4+23.6)2 =70 2 =140(元) 42+140=182(元) 18 200 元182 元,所以李阿姨带的钱够。 (3)直接列一个综合算式。 (46.4+23.6)2+42 =70 2+42 =182(元) 200 元182 元,所以李阿姨带的钱够。 第 2 种方法没有出现,教师介绍,第(3)

45、种方法如果出现,给予表扬。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李阿姨的问题,都不错。现在,请用第(2)种 方法的同学说一说每一步计算求的是什么? 生:括号里 46.4+23.6 是 1 千克牛肉和 1 千克鱼一共多少钱,再乘 2,就是各 2 千克一共多少钱。 师:谁来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牛肉和鱼都是买了 2 千克,先算出 1 千克牛肉和 1 千克鱼多少钱,再 乘 2,计算比较简单。另外,一千克牛肉 46.4 元,一千克鱼 23.6 元,加起来正好 70 元,可以直接用口算。 师:很好!根据问题中的具体情况,可采取简便 的计算方法。那为什么把 46.4+23.6 括起来? 生:因

46、为要先算出 1 千克牛肉和 1 千克鱼多少钱,才能算出 2 千克多少钱,先 算加法,所以要加括号。 师:在小数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谁知道这 样做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生:乘法分配律。 师:对!在小数计算中,根据题中小数的特点,也可以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 计算。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指名回答。 三.简便运算 1.教师说明“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运算” ,然后鼓励学生自己试着用 简便方法计算,并激励“看谁的方法更简便” 。 师: 我们知道了整数的运算定律, 同样适用于小数运算。 下面来做试一试的题, 看谁的方法更简便。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试做,教师

47、巡视,关注学生是否运用了简便方法。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学生可能会说。 4 0.5 0.25 2 =(4 0.25) (0.5 2) 19 =1 1 =1 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25 25.5 8 =1.25 8 25.5 =10 25.5 =255 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3.5 24+1.5 24 = (3.5+1.5) 24 =5 24 =120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7.08 2.7+7.08 7.3 =7.08 (2.7+7.3) =7.08 10 =70.8 运用乘法分配律。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第三

48、单元 小数除法小数除法 第第 1 课时课时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 24、25 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 过程. 2.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会笔算除数是整数、商是 一位小数除法。 20 3.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会笔算除数是整数、商是一 位小数除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 P24 页情境图。让学生认识三种电池的型号,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师:刚才有同学说到这种大电池叫 1 号电池,那谁知道这两节(举出 5 号、7 号电池)电池分别是几号电池呢? 学生如果答不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冀教版(2024) > 五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docx)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