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都的秋阅读教学设计导入 同学们,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杜甫在登高中哀叹地写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感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那么,郁达夫心中的秋又该是,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郁达夫及其创作背景。2.理清文章脉络结构,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深深地眷恋和热爱。3.赏析故都的秋景,提高审美能力,感受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4.了解本文“景”与“情”的统一,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特点。知人
2、论世,标题解读 1.1.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5-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913年赴日留学,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异国生活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1923一1926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2.2.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1926年6月,郁达夫之子龙儿在北京病逝。1931年发生“九一八”事件,日本侵占了东北全境。中华的文明古都一-北平,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为
3、躲避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到达北平后,对故乡的眷恋和国事的危急,使他触景伤情,于1934年8月写下了故都的秋,描绘的是“悲凉景物,流露的是“悲凉”心绪。在作者心里,对秋天悲凉的感受实质上是对人生的感受。这些,正是特定时代的历史风云在作者心灵上投下的阴影,在心里留下的隐痛。3.3.题目解读题目解读 想要走进这篇文章,让我们首先来仔细阅读文章的题目故都的秋。郁达夫为什么不用北平的秋为题目?故都的秋中的故都有何深意?说明:1、“故”给人亲切温暖之感,表达了作者的眷恋之情,“故都”是精神休憩的家园。2、“故”给人深沉、厚
4、重之感,与北平深厚的文化底蕴息息相关。3、“故”还有“古”“旧”的意思,又有时间的久长之意,令人不禁心生物是人非的沧桑悲凉之感。任务一:初读感知,体会情感 1.作者在题目里面便寄寓了深厚的情感,那么大家再来朗读一下课 文,找一找文章中有哪些直接抒情的句子。2.一个南方人,为什么对北国的秋天如此眷恋呢?在作者的笔下,北国的秋天又有怎样的特点呢?大家再从文章中找一找。1.作者在题目里面便寄寓了深厚的情感,那么大家再来朗读一下课文,找一找文章中有哪些直接抒情的句子。明确明确:“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秋天,这北国的秋天,
5、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2.一个南方人,为什么对北国的秋天如此眷恋呢?在作者的笔下,北国的秋天又有怎样的特点呢?大家再从文章中找一找。明确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任务二:速读课文,感知秋味 要求或思考:1.朗读读全文,注意字形,读准字音。2.请梳理文章脉络,理清层次结构。3.文章的文眼(即表明故都之秋的特点的句子)是哪一句?4.题目叫“故都的秋”,为什么还要写“南国之秋”,有何作用?1.朗读读全文,注意字形,读准字音。混混沌沌dn 潭柘zh寺 扫so 帚zhou 落蕊ru 一椽chun 廿nin四桥 房檩ln 普陀tu
6、寺 譬p如 思考:2.请梳理文章脉络,理清层次结构。总起(1-2):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特点 什么特点?分写(3-11):故都的秋天景象 哪些景象?总括(12-14):议论和抒情 什么情感?思考:3.文章的文眼(即表明故都之秋的特点的句子)是哪一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来得清清,来得,来得静静,来得,来得悲凉悲凉。如果把“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改成“可是啊,北国的秋,却来得悲凉,来得清,来得静。”可以吗?为什么?【品析文眼【品析文眼 】问题:问题:如果把“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改成“可是啊,北国
7、的秋,却来得悲凉,来得清,来得静。”可以吗?为什么?明确:明确:不可以。原句中先说“清”“静”再说“悲凉”,由景到情,由客观到主观,符合认识规律;原句中的“悲凉”放在“清”“静”之后,带有总结意味,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作者表现景物“清”“静”,而不是艳丽、热闹也有助于表现“悲凉”。原句中“特别地”强调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的与众不同,带有很强的个性特点,也带有很浓的抒情意味。思考:4.阅读1-2自然段,思考题目叫“故都的秋”,为什么还要写“南国之秋”,有何作用?北国秋:清、静、悲凉 南国秋:慢、润、淡 将两者进行对比,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表达对“故都之秋”的热爱、向往之情!任务
8、三:细读课文,领略秋景细读课文,领略秋景仔细阅读(3-11)段,思考:1.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图景?请同学们分别为这几幅秋景取个诗意的名字。2.赏析故都秋天的这几幅图景,分析每幅图景运用的描写方法,体会故都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思考思考:1.:1.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图景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图景?请同学们分请同学们分别为这几幅秋景取个诗意的名字。别为这几幅秋景取个诗意的名字。秋院晨景秋院晨景(3)(3)秋槐落蕊秋槐落蕊(4)(4)秋蝉残鸣秋蝉残鸣(5)(5)秋雨话凉秋雨话凉(6-10)(6-10)秋日胜果秋日胜果(11)(11)作者不写故都得皇家宫殿,对著名
9、景点也是一笔带过,那些景致作者不写故都得皇家宫殿,对著名景点也是一笔带过,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得特色,但似乎离日常生活很远,他更关注的是普虽然也代表了故都得特色,但似乎离日常生活很远,他更关注的是普通人家的生活场景。通人家的生活场景。思考:2.赏析故都秋天的这几幅图景,分析每幅图景运用的描写方法,体会故都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秋院晨景秋院晨景 一椽破屋一椽破屋:残破的,给人以历史的沧桑感,荒凉 一碗浓茶一碗浓茶:泡浓茶,体现人清闲 天色天色:很高很高的碧绿的,高远清爽清透 鸽声鸽声:驯鸽的飞声,反衬环境的“静”,以动衬静 日光日光:一丝一丝漏下来,悠闲寒意 破壁腰破壁腰:悲凉残破 牵
10、牛花牵牛花:蓝朵,冷色调,冷清 秋草秋草:生命的衰败,给人以悲凉萧索之感 写景手法:视听结合、以动衬静秋槐落蕊秋槐落蕊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落蕊,早晨起来,会,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铺得满地。脚踏。脚踏上去,上去,声音也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细极柔软的触的触觉觉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腻,又觉得清闲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静静:声音也没有,其气味也没有声音也没有,其气味也没有极微细极柔软、的触
11、觉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清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细腻,又觉得清闲细腻,又觉得清闲 悲凉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写景手法写景手法: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秋蝉残鸣秋蝉残鸣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以有声写无声,以动衬静,写出了故都秋天静和悲凉的特点。秋蝉哀鸣,牵动心魄,“嘶叫”充满北平,遍布每个角落,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12、,这种生命将终的“衰弱的残声”,写出了故都之秋寂廖、悲凉的气氛。秋雨话凉秋雨话凉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一”(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秋雨凉风:环境冷清悲凉 闲人话凉:衣着、神态、语调都体现凉意秋日胜果秋日胜果 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
13、世界 “淡绿微黄”,一种冷色调,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清、静的淡色,它与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独特情感体验相一致的。任务四:品读课文,探讨情感 思考以下问题:1.郁达夫对故都的秋是怎样的情感?请找出文中抒情的相关语句,体会情感。2.怎么理解“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3.就全文来看作者意在颂秋,但作者笔下的秋为何如此“悲凉”?思考:1.郁达夫对故都的秋是怎样的情感?请找出文中抒情的相关语句,体会情感。第1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为赏秋不辞辛劳 爱秋之切!
14、)结尾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 爱秋之深!)思考:2.怎么理解“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四个比喻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浓烈、厚实、刚强、博大的特点,抒发对北国之秋的喜爱、眷恋。思考:3.就全文来看,作者意在颂秋,但作者笔下的秋为何如此“悲凉”呢?客观方面: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主观方面:1.与黑暗的社会环境有关。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
15、,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2.与作家个人气质和抑郁善感有关。作者生于乱世,一生命运坎坷。幼年(三岁)父亲去世,中年母亲饿死、兄长被杀、妻子离异,生活的经历会折射到文学作品中来,因而作者尝到的秋是悲凉的。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 3.与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闲散寂寥的生活,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4.与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郁达夫作为一个现代文人,由于所受教育的影响,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拓展课外,悟悲凉之美 刚才我们欣赏的几幅画面都带有悲凉的色彩,比如衰颓的破屋、稀疏的秋草、满地的
16、落蕊、将起的西风、衰弱的蝉声、寒凉的秋雨。而且,作者对这些悲凉的景物持有欣赏、赞美的态度,比如说到秋草,用“陪衬”,说到落蕊用“深沉”,说到蝉声用“啼唱”,说到秋雨,用“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这是一种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下面,让我们阅读两则本课以外的材料,进一步感受这种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1.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最狂妄
17、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阅读上面一段文字思考:史铁生笔下的地坛美在何处?2.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阅读上面一段文字思考:凋零的秋叶美在何处?1.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
18、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阅读上面一
19、段文字思考:史铁生笔下的地坛美在何处?明确:史铁生笔下的“地坛”和郁达夫笔下的“破屋”极其类似,它们美在丰富的经历,美在丰厚的积淀,美在饱经风雨的沧桑,美在褪尽繁华的本真 2.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阅读上面一段文字思考:凋零的秋叶美在何处?明确:这里的秋叶美在远离喧嚣的宁静,美在坦然面对的从容,美在宠辱不惊的淡定台湾作家洛夫在一朵午荷中写道:“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生命的任何一种存在形式都有感悟存在的价值。诞生与蓬勃有感悟存在的价值,如徐志摩就热情地说“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散文婴儿),毛泽东就欣喜地说“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20、。同样,衰败与死亡也有感悟存在的价值,如佟铁鑫就深情地唱道“最美还是夕阳红”,张海迪在给史铁生的信中就诗意地写道“死亡是一片绿色地带”。郁达夫欣赏“衰草”“落蕊”,和我们刚才欣赏凋零的秋叶一样,实则都是在深刻地感悟生命。课文总结 本文通过对故都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深情,表达了作者对故都、对祖国深沉、而炽热的爱。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在旧中国颠沛流离、饱尝人间、愁苦的忧郁、孤独的心情。“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将个人的不幸遭际、动荡的现、实都融入到故都的秋姿、秋色、秋味中去了。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和时代的感悟。文章以情驭景
21、,以景显情,二者浑然一体。布置作业1.将第 3 段中的两个“破”(破屋、破壁腰)、“(朝荣)”“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删掉了。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2.把第 11 段中“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这一句删掉了,可以吗?为什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原文中的两个“破”(破屋、破壁腰),具有衰颓之感,具有沧桑之感,具有悲凉之感,这和标题中的“故”字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原文中的“朝荣”,是牵牛花的一种,它是早上开放,太阳一出就枯萎了,写其生命短暂,表现悲凉之感。原文中的最后一句话,通过“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表现了一种生命衰败、时过境迁的悲凉。同时通过“最好”“使作陪衬”表现了作者对这种衰败景象的细细玩赏的态度,这和作者对破屋、破壁腰、朝荣这些衰败或即将衰败的事物一样,表现了作者以悲为美的独特的审美情趣。2.不可以。如果说秋槐落蕊是已然的衰败,那么秋枣预示着将至的衰败。这句话表现出一种浓重的悲凉,风景虽好,令人喜悦,可很快就没有了。韶光易逝,眼前景物越美好就越让人伤感。“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作者赶到故都再看一眼时,却是它即将沦陷,联想到将被异族践踏的故都也会像鲜红的秋枣遭受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侵袭一样,那该是怎样痛心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