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广东省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讲义学案:专题9 古代中国的经济 (含答案).doc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764871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广东省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讲义学案:专题9 古代中国的经济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1广东省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讲义学案:专题9 古代中国的经济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1广东省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讲义学案:专题9 古代中国的经济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1广东省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讲义学案:专题9 古代中国的经济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1广东省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讲义学案:专题9 古代中国的经济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考纲展示 考情回顾 备考指南 农业的主要耕作 方式和土地制度 2020 年:统治者注视农 业生产;2019 年:土地 兼并;2018 年:中国培 植水稻 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农耕文明社 会,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 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从而为 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雄厚 的经济基础。本专题以古代农 业、手工业、商业和资本主义 萌芽的缓慢发展为主题,主要 讲述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 构和特点。其基本结构是以农 耕经济为主体,工商业经济为 补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 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特征 手工业的发展 2019 年:景德镇瓷器; 2018 年:手工业发展 商业的发展 2020 年:唐代的坊市制 度;

2、2018 年:广州对外 通商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和 “海禁”政策 2020 年:清代的闭关锁 国政策;2019 年:资本 主义萌芽;2018 年:闭 关锁国政策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基础知识填充 一、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进步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商周:石器锄耕(耜耕)。 (3)春秋战国:铁犁牛耕(牛耕)。 2传统农业技术的进步 (1)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和垄作法。 (2)西汉:耦耕和犁壁出现,有了播种工具耧车。 (3)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形成;发明灌溉工具翻车(利用人力)。 (4)隋唐:出现曲辕犁,标志传统步犁定型;创制灌溉工具筒车(

3、利用水力)。 (5)南宋: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6)明清:多熟种植;出现风力水车。 3土地所有制的演变 (1)土地公有制:原始社会。 (2)井田制 性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出现:商周时期。 瓦解:春秋时期。 废除: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 给予全面的肯定。 (3)土地私有制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形式 a君主私有土地:由宫廷控制,主要用于君主私人开支。 b自耕农私有土地:只限于一家人自己耕种。 c地主私有土地:土地兼并是其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后果: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4、 (2)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铁犁牛耕的农业生产模 式日益完善。 (3)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 点。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1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 (1)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已相当成熟。 (2)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3)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 (4)冶铁燃料的进步:汉代开始用煤,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南宋末年 开始使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 2丝织业 (1)中国最早发明丝织技术。 (2)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丝绸之路)。 (3)唐代:出现缂丝技术。 (4)宋末元初: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

5、明代后期棉布成主要衣料。 (5)元代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纺车。 (6)元明: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3陶瓷业 (1)制陶业:新石器时代彩陶、黑陶、白陶。 (2)制瓷业: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 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制瓷业开始出现)。 东汉晚期:烧出成熟的青瓷。 南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 宋朝:瓷都江西“景德镇”。 元朝:开始进入彩瓷时代。 4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是官营手工业。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 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学考真题对练 1(2020 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立春,是春天之始,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6、历 代将立春作为重要节日加以庆祝。如隋代,每年立春前五日,在各州府大门外的 东侧,造青牛两头及耕夫犁具。这说明统治者( ) A鼓励商业发展 B重视农业生产 C加强中央集权 D强化思想控制 B 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需要,再依据材料信息“作为重要节 日造青牛两头及耕夫犁具”可知统治者重视农业,故选 B 项;A、C、D 三项 均与材料信息不符,错误。 2(2019 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长期居主导地位。民营手工 业在纺织等行业开始超过官营并成为主导是在( ) A宋代中期 B元代后期 C明代中期 D清朝 C 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在纺织等行业开始超过官营并成为主导。 3(2019 广

7、东学业水平考试)据史料记载,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 数 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这反映了当时( ) A农耕经济衰退 B坊市制度崩溃 C土地兼并 D经济重心南移 C 题目中绝大多数民户四处租种土地成为“客户”,反映了当时土地兼并 严重。 4(2019 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宋代景德镇闻名全国的手工业产品是( ) A瓷器 B丝绸 C铁器 D青铜器 A 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闻名全国的手工业产品是瓷器。 5 (2018 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发生了改变, 最明显的是( ) A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 B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C开始刀耕火种 D

8、出现了曲辕犁 B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1.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主要表现 (1)农具不断改进:春秋战国的铁犁,没有犁壁,不能翻土作垄;西汉发明耦 犁,后又出现犁壁;隋唐时期的曲辕犁既简便又轻巧,已相当完善。 (2)耕作技术不断提高:从垄作法到代田法再到耕耙耱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 先地位。 (3)耕作制度日趋合理有效:从一年一熟制到一年两熟制再到一年三熟制,极 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4)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改良土壤,进行适时耕种。 (5)进一步挖掘地力:提高复种指数以增加产量。 (6)重视农业灌溉:各种灌溉工具和水利工程,在历代层出不穷。 2.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

9、的特征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 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 (2)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春秋战国以前,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以 后,形成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格局。 (3)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官营手工业规模庞大、行业众多、分工细 致、组织形式严密、管理制度完善,主要生产武器装备等军用品和供皇室贵族消 费的日用品。它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上等的原料,生产不计 成本,产品十分精美。如工官制度、匠户制度都属于官营手工业的范畴。 (4)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其

10、中某些部 门在明清时期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如明代,纺织手工业作坊和工场集中了数量 众多的雇工,而且在一些纺织业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 场。 (5)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 拿到市场上出售。 最新模拟快练 1(2020 东莞学考模拟)历史现象发生在特定的时空之中。与如图对应准确的 经济现象是( ) A农业的生产采用集体劳作 B农业生产以青铜农具为主 C铁犁和牛耕逐步得到推广 D南方经济逐步超过了北方 C 根据地图可知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铁犁和牛耕逐步得到推广,故 选 C 项。 2 中国古代某一水利工程不仅解决了岷江水患, 还促使四川

11、地区“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该水利工程是( ) A白渠 B漕渠 C坎儿井 D都江堰 D 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 天府”。 3(2020 深圳学考模拟)下图所示的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了辉煌灿烂的青铜 文明。中国古代被誉为“青铜文明”的时代是指( )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两汉时期 D魏晋时期 A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已相当成熟,被誉为“青铜文明”时代。 4中国古代的丝绸远销亚洲、欧洲,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 之路”。这一商路开始出现于( ) A西汉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A 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

12、”的称号, “丝绸之路”开始于 汉代。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 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 贡禹传 材料二 通邑大都酤(买卖)一岁千酿其帛、絮、细布千钧(说文解字 : 钧,三十斤也),文、采千匹,荅布皮革千石 汉书 货殖列传 材料三 及汉通西域,中国的丝绸,大量地运到中亚乃至地中海沿岸一带, 成为国际市场上最著名的商品。中国的商人,并因此而有“丝绸人”之称。 翦伯赞秦汉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三服官”和“东西织室”的手工业类型,并结合所学 知识说明其生产经营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汉代纺织业繁荣与发展的表现。

13、 (3)有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但“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 想当然地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 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官营手工业。特点:做工人数多(规模大);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 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 (2)产品交易量大;质量高;纺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大量外销。 (3)以男耕女织为基本特征的自然经济长期存在;纺织业是农业的补充;传统 的价值计算方法往往忽视女性;计算女性劳动成果缺少必要的数据;男尊女卑思 想。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和经济政策 基础知识填充 一、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

14、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 人”。 (2)西周: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官府控制商业。 (3)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地位提高,出现许多商品市 场和大商人。 (4)隋唐:除商业都市外,农村集市发展起来;柜坊和飞钱问世。 (5)两宋: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商业环境宽松;北宋四川(益州)出现最早的纸 币交子;海外贸易发达,商税成为政府重要的税收来源。 (6)明清:商业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帮兴起,最著名的有晋商 和徽商;工商业市镇兴起,四大名镇形成汉口、佛山、景德、朱仙。 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宋以前的城市实行严格的市坊制(市用来贸易,坊用来居住),城市功能主要

15、 为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2)宋朝城市除打破市和坊的空间限制外,还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出现了夜市、 晓市和市民的娱乐场所瓦子,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发展过程 西汉时“丝绸之路”兴起。 唐朝时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两宋海外贸易发达,商税成为重要的税收来源。 元朝时泉州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2)特点:以朝贡贸易为主,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资本主义萌芽 (1)背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 (2)时间:明朝中后期。 (3)地点:江南地区。 (4)特征:以雇佣关系为典型特征,如江南某些纺织部

16、门出现了“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等现象。 2重农抑商政策 (1)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2)表现 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推行。 西汉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政策。 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3)影响: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 3“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1)明朝“海禁”:禁止民间贸易,积极开展官方贸易,官方贸易一直不断。 (2)清朝“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特许广州“十三行”经营管理对 外贸易。 (3)影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 (4)实行的根本原

17、因:维护自然经济,巩固自身统治。 学考真题对练 1(2020 广东学业水平考试)17551757 年间,东印度公司武装商船北上,要 求到浙江宁波等地贸易。此事发生后,清政府下令,欧美国家的商船“将来止许 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准入浙江海口”。这一做法( ) A断绝了中外的一切经济交往 B有效抵御了西方的侵略 C不利于清朝海外贸易的发展 D提高了清朝的国际地位 C 题干“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准入浙江海口”体现了清政府坚 持实行“一口通商”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故 C 项正确;从 “欧美国家的商船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可知,清政府在广州开放了通 商口岸,并没有断绝中外的一切经济交往

18、,故 A 项错误;从葡萄牙侵占澳门、荷 兰侵占台湾可知清政府的这一做法没能有效抵御西方的侵略,故 B 项错误;闭关 锁国政策最终导致清政府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清朝的国际地位日益下降,故 D 项错误。 2(2020 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座城市:“朱雀门大街纵贯 南北,把全城分为东西两半。东西两部各有周遭六百步的大商市,称东市和西市。 全城的居住区共建一百零六坊,各坊间形成东西大街十四条,南北大街十一条。” 这座城市是( ) A唐都城长安 B北宋都城开封 C元都城大都 D明都城北京 A 根据材料信息“大商市,称东市和西市”“居住区共建一百零六坊”可 知, 当时城市整齐划一, 居住区

19、与商业区分离(市坊分离), 这与唐代城市特点相符, 故选 A 项;宋代开始,历代都城实行街市制度,坊、市界限被彻底打破,故 B、C、 D 三项错误。 3(2019 广东学业水平考试)“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 匠计工受值。”这一现象说明当时该地区( ) A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民营手工业衰弱 C土地兼并受到抑制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 根据题干材料“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可以知道当时手工业生 产中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说明当时该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本题正确答 案为 D 项。 4(2018 广东学业水平考试)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 开放一处对外通商。这

20、一处是( ) A上海 B泉州 C宁波 D广州 D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 一处进行。 5(2018 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从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清代的经济政 策是( ) A “闭关锁国”政策 B“海禁”政策 C “重商主义”政策 D“重农抑商”政策 D “重农抑商”政策从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清代。 1.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 (1)商业市场的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早市,夜市;城郊和乡村的草市等。 (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 时期,兴起了一批工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

21、发达,构成古代商业的 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沿海港口城市的兴盛。 (4)货币种类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 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5)商人群体活跃。 到明清时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徽商、 晋商等。 (6)商业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较低; 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占主导地位。 2对“海禁”政策的认识 (1)根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直接目的是防卫外来侵略,根本 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2)推行:时行时废,有反复。 (3)内容:禁民间对外贸易,不禁官方贸易;禁内地贸易,沿海只准

22、在粤海关 一口贸易。 (4)影响: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最新模拟快练 1(2020 中山学考模拟)北魏时期出现了“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 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解体 B商品交易活跃 C人口大量流亡 D重农政策被废除 B 题干材料“莫不商贩”反映了当时商品交易活跃。 2唐代长安的东、西两市,日午时击鼓三百声,开启市门;日落前七刻击钲 三百声,关闭市门。宋代汴京(开封),既有日市,也有早市和夜市。由此可见,宋 代的商业活动( ) A严格坊市界限 B广泛使用白银 C突破时间限制 D出现商帮会馆 C 根据题干材料宋代“既有日市,也有早市和夜市”可知,宋代的商业活 动在时间上白天和

23、晚上都存在,突破了时间限制,故 C 项正确。 3“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所体现的经济政策是( ) A重农抑商 B重商主义 C闭关锁国 D工商皆本 A 在重农抑商政策的指导下,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 业的发展。 4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城市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阅读下列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安、洛阳古都气度 西周以镐京(西安)为首都,成周(洛邑)为陪都后代凡是都长安的政权,多 以洛阳为陪都,凡都洛阳的政权,常以长安为陪都,汉唐即是。 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材料二 扬州市井风貌 “扬州大利首推盐,女惰男奢两弊兼。”“犹恐千金挥不尽,又抬飞轿学盐 商。 ”这

24、是清代竹枝词中对扬州的描写,扬州在清代有独特的地位。清代扬州府共 出 348 名进士(为各府进士平均数的 3 倍左右),其中一甲进士 11 名。道光中叶, 京城流传“苏州出状元,扬州出尚书”之美誉。扬州还有相当著名的“三把刀”, 指的是厨师、理发师和剃脚匠。如薙(同剃)头铺,扬州城内约计有“三数百家”, “求条签去修个脚,嗅袋烟来剃个头。等戏开台先排凳,看汪班内老名优。”这 描绘的就是贩夫走卒的休闲生活。 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长安、洛阳适合为都城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以清代扬州城市发展为主题,对材料二进行解读。(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总结

25、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解析 第(1)问,从图片中获取信息是关键:一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二是便捷 的交通,三是富饶的土地,再结合历史传统总结归纳即可。第(2)问,材料二共四 句话,体现了扬州城的四个方面:经济上特殊的地位;文化上的繁荣;娱乐业和 服务业的发达;享乐的社会风气。从这四个方面概括即可。 答案 (1)原因:有山河关隘之险,便于军事防御;有渭水、洛水等河流,交 通便利,水利灌溉发达,位于当时的经济重心地区;处于中原的核心区域,也是 传统的都城。 (2)示例: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市镇普遍建立,扬州地 处长江和运河交汇之处,故而发展迅速,社会富庶,成为重要的

26、盐商中枢。经济 的繁荣推动了扬州文化教育的发展,在科举考试中表现突出,成为国家官员选拔 的重要来源。商品经济的发展也造就了扬州丰富的社会休闲娱乐和服务业的发展, 形成了崇尚物质享乐的社会风气。扬州的发展体现出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在城市发 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定程度上也冲击了中国原有的观念和社会习俗。 一、选择题 1下图拓片出自汉代某一画像砖。它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铁犁牛耕 D引水灌溉 C 根据图片可以看出有牛和铁犁耕地,故 C 项正确。 2在历史学习中,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是一项重要技能。下图反映的中国 古代经济特点是( )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B农村商品经济的

27、发达 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A 根据图片可知男子在耕田,妇女在织布,反映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小农 经济。 3(2020 佛山学考模拟)中国民间每逢春节都要贴年画、道“吉祥”,寄托人 们对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愿望。 这种习俗源于我国古代的( ) A小农经济 B商品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A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五谷 丰登”“六畜兴旺”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小农经济,故 A 项正确。 4 颜氏家训中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至能守其 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可见当时的经济形态是( ) A合作经营 B集体劳作

28、 C重农抑商 D自给自足 D 材料中“稼穑而食,桑麻以衣”是指种植庄稼和纺织桑麻;“闭门而为 生之具以足”即不与外界接触而能充足的生活。综合判断,题干讲述的是小农经 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 D 项。 5战国时,郑国在秦国修好郑国渠后,使秦国关中变为沃野,秦国日益昌盛, 逐渐统一六国。这表明( ) A秦国完成统一主要靠兴修水利 B兴修水利有助于实现国家富强 C郑国在秦统一过程中应记首功 D当时各国都比较重视兴修水利 B 根据材料“修好郑国渠后, 使秦国关中变为沃野, 秦国日益昌盛”可知 B 项正确。 6古诗有云:“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 万车炭(煤)为君铸作百链刀, 要斩长鲸为万段。”中国古代以

29、煤作为燃料冶铁开始于( ) A战国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B 汉代人们就开始用煤做燃料,并用来冶铁。 7傅衣凌主编中国历史 明史载:从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一个 机房中,机工有络工、拽工、织工、牵经工,还有刷边、运经、接头等工,各有 专门技术这反映了明朝手工业( ) A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B纺织业技术分工越来越细 C官营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 D个体家庭手工业有所发展 B 从材料信息“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有络工、拽工、织工、牵 经工,还有刷边、运经、接头等工”可以明显判断出纺织业的分工很细。 8(2020 惠州学考模拟)下图代表了中国古代哪一领域的突出成就( ) A农业 B手工

30、业 C商业 D服务业 B 图片反映的是瓷器,代表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成就。 9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产品大多精美,质量上乘,之所以出现这 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工匠优秀,积极性高 B国家权力的支持 C市场需要高质量的产品 D生产不计成本 B 官营手工业能够利用中央集权的力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生产, 其产品“精美,质量上乘” ,所以主要原因是国家权力的支持。 10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 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反映出( ) A手工业与农业的结合日益密切 B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C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家庭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显著

31、提高 B 材料中“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说明棉纺织业发达,家庭手工业与市场 联系日益密切,故选 B 项。 11右图所示的(东汉)“长安市长”在当时的主要职责应是管理( ) A行政 B军政 C司法 D贸易 D 注意图片中的信息“(东汉)长安市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以 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进行商品交易,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 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因此 D 项正确。 12唐诗云:“江春铺网阔,市晚鬻蔬迟。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 寨将来相问,儿童竞启关。”这反映出( ) A草市中有夜市 B江南市镇兴起 C村寨出现草市 D专业市场出现 A “市晚鬻蔬迟”“夜船归草市”反映出唐朝草

32、市中出现夜市的情况, 故A 项正确。 13据载,唐大历五年,外国商船到达广州的有四十多艘,它们载来了香料、 药材、象牙、犀角、珍宝等物,从中国贩走丝绸、瓷器等物品。这一记载表明当 时( ) A中国物产丰富多样 B中外贸易的发达 C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D朝贡贸易的兴起 B 根据材料信息“它们载来了香料、药材、象牙、犀角、珍宝等物,从中 国贩走丝绸、瓷器等物品”可知 B 项正确。 14(2020 广州学考模拟)北宋政府颁布商税则例,进一步将商税的征收程序 化和制度化,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对商税的横征暴敛。这一变化实际上反映了 ( ) A政府开始调整商业税收政策 B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缓慢 C政府承认商人私

33、产的合法性 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加强 C 从材料中北宋对商税的调整,改变了以前对商税的横征暴敛可知,政府 实际上承认了商人私产的合法性,故 C 项正确。 15一些商人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了既“亲密”又 松散的商人群体商帮。这些商帮主要活跃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D 由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 16明清时代江南地区涌现了一大批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时人赞叹“商贾 辐辏,百货骈阗,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这表明明 清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B城市经济职能十分显著 C商业活动不

34、受政府监管 D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B 从材料中“商贾辐辏,百货骈阗,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 梯航毕至”可知,这些市镇以工商业经济活动为主,体现了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故 B 项正确。 17明末,苏州市场上有专门织造绫、绢等 6 种不同织品的织机销售,所织 成品“巧变百出,花色日新”。这说明当时手工业( ) A生产规模的扩大 B劳动力市场的产生 C纺织技术的提高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 根据题干材料“6 种不同织品的织机”“所织成品巧变百出”可知, 明末纺织技术水平高,故 C 项正确。 18下边文本框内是某同学总结的某一时期的经济现象。根据内容判断,他 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1民

35、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成为流通货币 3甘薯、玉米等外来作物传入中国 A西汉的农业 B唐朝的商业 C元朝的外贸 D明朝的经济 D 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明朝时期,社会 上大量使用白银;明朝时期甘薯、玉米等外来作物传入中国,故本题 D 项正确。 19当今出租房屋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但在北宋并非如此。北宋有个姓 陶的书生,盖了几座房子出租经营,结果出门就被人称为“小人”,挣的钱被叫 着“痴钱”。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重商主义”观念的盛行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D 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

36、人的社会地位较低,所以出现题干 材料中姓陶的书生不好的遭遇,故 D 项正确。 20(2020 湛江学考模拟)历史学家黄宗智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 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 GDP 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 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 。其旨在说明( ) A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 B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 C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基础 D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新突破 D 材料“中国的 GDP 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 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说明中国当时还是小农经济,没有转化为新的经济, 故本题选 D 项。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37、问题。 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 漫长历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 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 据吴于廑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历史)整理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 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 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 唐帝国前期, 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 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 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在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

38、中使 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陈文华农具发展史 材料三 从汉至明清甚至近代,中国传统的农业耕作虽处在进步中,但一直 变化幅度不大。具体而言,犁和铧无论在形制、种类还是质地上改进都比较大, 但就主要耕作形式而论,自汉到近代没有什么根本不同。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结合材料一,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体现生产力发展的史实,简述其对生产方 式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 (3)指出材料三中这一耕作形式“自汉到近代没有什么根本不同”的主要原 因。 答案 (1)史实: 铁犁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 影响: 集体劳作发展为个体农耕, 以家庭为单位的

39、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2)特点: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由北方逐步向江南推广。 (3)原因: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小农户个体经营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耕作技 术难以实现革命性发展。 22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农业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与此同时, 传统经济政策却出现了背离世界发展大势的趋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 孥。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三 1757 年,清政府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 贸易,并规定不许中国官吏与外商直接贸易,由十三行办理一切进出口贸易。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1)材料一中的“本”“末”各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清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答案 (1)“本”指农业;“末”指工商业(商业)。 (2)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政策)。 (3)后果:抑制工商业发展;阻碍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限制海外 贸易发展;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第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广东省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讲义学案:专题9 古代中国的经济 (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