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翻译不好?脱离词句,过度发挥混淆人事,背离文意古今不分,生涩奇怪遗漏字词,语焉不详随意表述,缺乏加工或:文言基础知识储备极其匮乏高考一轮复习题型年份年份卷别卷别考查语句考查语句命题特点命题特点2023新课标全国卷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以考查实词、虚词为主,考查句式为辅。两句翻译,分值为810分,每句字数在1525,采分点一般为二、三个。2023年翻译的句子多为对话句,少量为叙述性的语句。总有陌生实词,需要临场推断。新课标全国卷1.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2.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
2、之法乎?全国甲卷1.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2.纭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全国乙卷1.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2.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句子翻译句子翻译原则原则信、达、雅信、达、雅基本标准基本标准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原则翻译原则方法方法保留法、删减法保留法、删减法增补法、替换法增补法、替换法调整法、套用法调整法、套用法两个意识两个意识语境意识语境意识踩分意识踩分意识文言文翻译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翻译句子是传统考题,考查的是综合能力,也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需要遵循正确的翻译原则,掌握相应方法并能够准确把握采分点
3、。“信信、达、雅、达、雅”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无语病。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严复原句帝 曰 吏 奉 法 律 不 可 枉 也 更 道 它 所 欲 王 无 复 言对照皇帝说官吏奉行法典律令不 可违犯 再 说其他 要求赵王没有再 说方法组词换词组词组词组词组词保留保留换词删除换词换词换词删除换词保留换词换词换词1.1.直译为主,字字落实直译为
4、主,字字落实高考试卷中要重点落实高考试卷中要重点落实“信信”和和“达达”,必须坚持两个,必须坚持两个原则:原则:所谓直译,就是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文言文句式灵活,省略句、倒装句较多,而且词类经常活用,有时直译会使句子不通顺或表意不够明确。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被原文束缚住,不能机械地采用直译,而应采用意译,使句子语气顺畅,意思明确。意译,多用于一词或短语的翻译。2.2.意译为辅,文通句顺意译为辅,文通句顺特别提示特别提示文言文中含有比喻、借代、互文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大都不能采用直译的方式,而应根据其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意译。如“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5、”“虎狼之心”使用了比喻手法,可译为“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1.比喻的翻译3.互文的翻译互文句的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翻译。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并序),应译为“我和客人都下了马,然后上船”。又如“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应译为“到处叫喊喧哗,骚扰破坏”。应意译为它所代指的人或物。如“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这里的“杯杓”代指“酒”,整句话可译为“沛公禁不起多喝酒,不能前来告辞”。2.借代的翻译4.用典的翻译翻译典故常采用点义法,即不照抄典故,只点明典故的内涵。如“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情表),“结草”的典故出自左传
6、宣公十五年,晋大夫魏武子临死时,嘱咐他儿子魏颗把自己的爱妾杀了殉葬。魏颗没有照办而把她嫁了出去。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结草,把杜回绊倒,因此擒获杜回。魏颗夜间梦见这个老人,自称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特来报恩。此处“结草”即指报恩。文言文翻译翻译的方法保留法保留法删减法删减法增补法增补法替换法替换法调整法调整法套用法套用法保留法保留法删减法删减法增补法增补法替换法替换法调整法调整法套用法套用法在文言文翻译中,原文的一些词语可以直接保留到译文中,不用翻译。古今意义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相同的词例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专有名词专
7、有名词如人名、物名、地名、朝代、帝号、国号、官职、典章制度等。例句: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译文: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让人对项羽说成语成语例句: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译文:如此劳苦功高,却没有封侯的奖赏一些古汉语地名所表示的范围与现代汉语中所指范围不一致,这种情况下不能将地名直接保留下来,而要按照其在古汉语中的具体所指进行翻译。比如鸿门宴中“沛公居山东时”,“山东”与现代汉语中的“山东省”意义不同,要翻译成:崤山以东。特别提示特别提示古代的山东范围保留法保留法删减法删减法增补法增补法替换法替换法调整法调整法套用法套用法文言文中有些虚词在句子里没有实际的意义,翻
8、译时可以删除不译。例句:静言思之。(氓)译:静下来想想,只能自己伤心。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晋国,有什么可以满足的?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也很久了。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译: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军恩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译: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便可白公姥。(孔雀东南飞)译:你就可以禀告婆婆。助词发语词 宾语前置标志结构助词可不译的连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句末语气词保留法保留法删减法删减法增补法增补法替换法替换法调整法调整法套用法套用法删减法:助词:发语词、音节助词、结构助词、句中停顿词、倒装的标志语气词:句末陈述语气。少数连词偏义复词:无实意的一方
9、等无实际意义的词保留法保留法删减法删减法增补法增补法替换法替换法调整法调整法套用法套用法文言句式多简洁短小,往往会省略很多成分,翻译时要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和对应现代汉语表达需要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省略主语、省略主语、谓语、宾谓语、宾语要补上语要补上例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译文:(你)估计着我回到军营中了,你才进去(辞谢)省略介词省略介词“于于”等等要补上要补上例句: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译文: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后有续表保留法保留法删减法删减法增补法增补法替换法替换法调整法调整法套用法套用法文言句式多简洁短小,往往会省略很多成分,翻译时要将
10、原文中省略的成分和对应现代汉语表达需要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判断句要判断句要补上判断补上判断词词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鸿门宴)译文:老师,(是)依靠他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数词后补数词后补充量词充量词例句: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译文: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帐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完保留法保留法删减法删减法增补法增补法替换法替换法调整法调整法套用法套用法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和词汇系统有较大的差异,翻译时应转换成现代汉语的字形、词汇和表达习惯。如果句子中包含古今异义词,则要转换成古汉语的意思。以下几种情
11、况可以使用“替换法”。古汉语中的古汉语中的单音词替换单音词替换为现代汉语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中的双音词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译文:我曾经整天地思考通假字要换通假字要换成本字的意成本字的意思思例句: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译文: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距同“拒”,据守)保留法保留法删减法删减法增补法增补法替换法替换法调整法调整法套用法套用法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和词汇系统有较大的差异,翻译时应转换成现代汉语的字形、词汇和表达习惯。如果句子中包含古今异义词,则要转换成古汉语的意思。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使用“替换法”。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转换成古汉转换成古汉语的意思语的意思例句:备他盗之
12、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译文: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将活用的词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替换成活用后的词后的词例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译文:何况我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渔樵”“侣”“友”是活用词语,需要替换为活用后的词语)保留法保留法删减法删减法增补法增补法替换法替换法调整法调整法套用法套用法所谓“调整法”,就是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和特殊用法,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来调整语序。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使用“调整法”。主谓主谓倒装句倒装句例句:渺渺兮予怀。(赤壁赋)译文:我心里想得很远宾语宾语前置句前置句例句: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大王来时
13、带了什么礼物?定语定语后置句后置句例句: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译文:有一个会吹洞箫的客人,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唱和状语状语后置句后置句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译文:靛青从蓝草中取得,但比蓝草颜色深保留法保留法删减法删减法增补法增补法替换法替换法调整法调整法套用法套用法“套”,即套用固定句式的翻译。比如“此之谓也”一般翻译为“说的就是吧”,“无乃乎”一般翻译为“恐怕吧”等,遇到语句中有这种固定句式的,就按照一般的翻译内容套用即可。套文言文翻译翻译四个步骤翻译四个步骤1.读读:通读全文,领会大意。重点疏通要求翻译语段的上下文上下文,尤其是上下句。2.切切:将文言文句
14、以词为单位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再逐一地加以解释。3.审审:审清文言文句中的语法要点采分点采分点,用笔将这些要点一一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4.连连:按照现代汉语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读读切切审审译译关注语境,了解大意以词为单位切分采分点依法推断,逐字落实,六字真言,连缀成句句子翻译四个步骤句子翻译四个步骤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
15、物法,盗得不死。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对点训练对点训练语境,即语言环境,分为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社会背景、知识积累、情理事理等)。文言文中所说的语境通常指内部语境,主要是文段语境和句子语境,很少涉及像现代文阅读那样的全篇语境。文言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激活、锁定考生已有的文言知识积累,更在于以下方面:强化语境意识强化语境意识关注句内句外,审清人事关系和事理逻辑,确定句子的大意借助语境确定关键词、疑难词的含义借助语境补出省略成分(主要是主语)和代词的指代义借助语境,检验译好的语句两种意识两种意识语境意识语境意
16、识文言文翻译作为一道主观题,在高考阅卷时,是按照每一句中的关键得分点给分的。因此,翻译题得高分的关键是能够捕捉到句子中的有效采分点。有时,所翻译的句子中会包含一些生僻的词语,这些生僻的词语一般不会是得分点,因此翻译时不必在这些词语上耽搁过多时间。文言文翻译翻译的采分点翻译的采分点采分点一重要实词采分点一重要实词重要实词是指对句子意思起着决定作用的词语,这些词语一旦译错,就影响了对整个句子的理解,主要包括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以及一些需要根据语境临场推测意思的词语。【例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重要实词】兵、云、响、赢、景【译文】(他们)砍下
17、树木做兵器,高举竹竿当旗帜,天下的百姓像云那样聚集起来,像回声那样应声而起,(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陈涉)。采分点一重要实词采分点一重要实词【重要实词】请、隅、审、信【译文】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例2】2023新课标全国卷改编 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重要实词,并翻译成现代汉语。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采分点二关键虚词采分点二关键虚词虽然虚词一般没有实在意义,但是一些虚词却对句意的准确表达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翻
18、译时,必须要准确译出。【例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关键虚词】乃、之、以【译文】项伯于是在夜里快马加鞭奔到刘邦驻军地,私下里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部告诉了他。采分点二关键虚词采分点二关键虚词【重要实词】于、之、以、其【译文】就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用璧盖上,晚上派人送给晋公子。“于”,介词在;“之”代词;“以”,介词用;“其”,第三人称代词。【例2】2023全国乙卷改编 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关键虚词并翻译成现代汉语。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壁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公子见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辞其壁,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
19、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献公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仿今其宗庙不被阴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则非与人交之道,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采分点三文言句式采分点三文言句式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有较大的差异,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方能正确理解句意,因此翻译时,要注意观察原句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可以通过语言标志来抓住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多以“者,也”或“乃、即、皆、则”等为标志;被动句多以“于”“为”“见”为标志。但是有一部分特殊句式是没有标志的,如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无判断标志的判断句和表反问的固定句式,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在做题时得心应手。采分点三
20、文言句式采分点三文言句式【例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句式类型】被动句【译文】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例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句式类型】状语后置句【译文】让那支撑房屋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民还多。采分点三文言句式采分点三文言句式【句式类型】状语后置句、省略句【解释】“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壶盛黄金,以餐充之”,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加璧其上”省略介词“于”。【例3】2023全国乙卷改编 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成现代汉语。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壁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公子见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辞其壁,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献公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仿今其宗庙不被阴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则非与人交之道,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