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

上传人(卖家):mrliu 文档编号:77988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温州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温州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温州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温州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 1 - 2017 学年第二学期温州市九校联盟期末考试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总分: 150 分 时间: 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8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骨 血 ( xu) 伺 候( c) 汗涔 涔 ( cn) 沐猴而 冠 ( gun) B 渐 染( jin) 锁 钥 ( yu) 煞 风景( sh) 泥 古不化( n) C 镣 铐( lio) 瓜 葛 ( g) 潜 台词 ( qin) 人才济 济 ( j) D根 茎 ( jng) 装 载 ( zi) 压 轴 戏( zhu) 掎 角之势( j) 2、下列字形书写全

2、都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巉岩 发轫 震聋发聩 不孚众望 B提纲 遑论 艰苦备尝 声名雀起 C纰漏 亲睐 繁芜丛杂 震古烁今 D通牒 恻隐 长年累月 李代桃僵 3、以下划横线的甲、乙、丙、丁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道家和儒家不同,因为他们是对农民生活中的不同方面加以理论化。农民生活简单, 思想纯真。【甲】 道家从这一点出发,谴责文明,鼓吹返璞归真;把儿童的天真烂漫理想化,鄙视知识。 【乙】 道德经第八十章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不是对农民社会的田园诗式颂歌吗?农民时刻和自然打交道,他们爱

3、慕自然。【丙】 道家把这种爱慕发挥到淋漓尽致,同时把属于自然和属于人的东西严格区分:一个是自然的,另一个是人为的。自然令人快乐,人为给人痛苦。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家荀子评论道家“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 【丁】 道家这种思想最 后发展到主张“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与宇宙合一。 A甲 B乙 C丙 D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随着西部山区外出打工的壮年人数在不断增加,留守少年的教育问题日趋严峻,有些孩子甚至整日 不学无术 ,游手好闲。 B某省全面启动了自然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退耕还林, 长此以往 ,该省的森林覆盖率有- 2 - 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4、 C刘强同学能做到这样宽宏大量、 犯而不校 ,在崇尚个性化、自由化的今天,实在是太难得了! D我太惊讶了,小朋 友们用心做出的手工品,气象万千,绝不雷同,简直让大家 瞠目结舌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为了解决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市交运集团新开辟了 20 条公交路线可以直达城市周边区域甚至郊县地区。 B多年后,他终于推出了自己的小说力作,由于他一心盯着小说创作的艺术技巧,使他在创作上反而失去了很多偶然性和可能性。 C北京时间 2017 年 12 月 1 日晚上 23:00,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了 2018 年俄罗斯世界杯决赛圈

5、抽签仪式,当晚克里姆林宫的灯火辉煌,显得 雄伟壮丽。 D近两年来,各地楼市趋于活跃,投资投机性需求卷土重来,限购、限贷等措施在短期内将对不合理的购房需求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缓解市场的“恐慌性心理”有积极作用。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3 分) A 商人重利轻别离 B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C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D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7、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3 分) 例句:求!无乃尔是过与 A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B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 恐年岁之不吾与 D 将子无怒,秋 以为期 8、下列语句重新排序后,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6、 )( 3 分) 此所谓不能,也不是事实的不能,而是理的不能。 风流是一种所谓的人格美,凡美都含有主观的成分。 离开人的赏识,不能有美,正如离开人的感觉,不能有颜色。 人所不能赏识的美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人所不能感觉的颜色,亦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 - 3 - 这就是说,美含有人的赏识,正如颜色含有人的感觉。 A B C D 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把“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 山色镜中看”扩写成一段文字,要求:语句连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50 字。( 4 分)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二、现代文阅

7、读(共 27分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题。( 9分) 中国文学语言的起点是在殷商。现存殷商文献有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和尚书商书 ,此外还有存在不少疑问的诗经商颂。这些文献语言可以称之为“殷商古语”,特点是艰深古奥。虽然殷商甲骨文、铭文、尚书典诰誓命各类文体语言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殷商古语”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仍存在着共同的形态特征:其语音是区别于西周方言语音的东方殷商古音;其文字尚处于汉字的草创阶段,有些甲骨文和铭文字形还不够稳定,甲骨文和铭文之中都有一批不能隶定的文字;其词汇意义非常古老,在历史形态上比后来的“文言”要早得多;其语法与后世“文言”大体相同,但

8、也会有一些特殊的语法;除少数比喻之外,“殷商古语 ”较少运用修辞手法。从各方面来看,“殷商古语”都体现出它的古老性和原始性,都与后来的“文言”之间存在一条深深的鸿沟。 西周时期存在“殷商古语”和“文言”两种形态语言,西周铭文、周原甲骨文、尚书周书、诗经雅颂语言因袭“殷商古语”,而易经、国语西周散文、诗经西周风诗、西周史官格言则采用相对平易的“文言”。前者沿袭殷商文学语言,后者则是周人通过扬弃“殷商古语”并提炼周人口语而形成的新形态的书面语言。西周沿袭“殷商古语”- 4 - 有多方面的原因:文学语言本身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商周之际有一批殷商史官因不 满纣王的残暴统治而由商奔周,直接将“殷商古语”

9、带到西周;周初文化水平远逊于“大邑商”,因此周人对殷商文化有一种仰慕心理;西周统治者对殷纣王与其他殷商先王采取区别对待的态度,他们彻底否定的是殷纣王一人,而肯定从成汤至帝乙等殷商先王。西周初年重要文体如文诰、铭文、甲骨文、颂诗都是来自殷商,按照文体形式要求,西周作家必须运用“殷商古语”进行创作。周人在沿袭“殷商古语”过程中并非完全照抄,而是有自己的新变,如西周文诰、雅颂诗歌、铭文语言互渗,某些殷商文体语言(如铭文)在周人手中得到高度发展。 “文言”是继“殷商古语 ”之后又一种新的语言形态。虽然“文言”在西周属于非主流文学语言,但它接近民众口语,作者易写,读者易懂。“文言”用语生动形象,自然灵活

10、,长于叙述和描写,文学艺术性要远远高于“殷商古语”作品,因而它比远离民众生活口语、日益走向僵化的“殷商古语”有着更旺盛的生命力。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文言”都有取代“殷商古语”的优越条件。 春秋文学语言的发展大趋势,是“殷商古语”走向没落衰亡,而“文言”方兴未艾,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学语言大变革 “文言”取代“殷商古语”,在此时宣告完成。从春秋铭文可以看出“殷商古语”在春秋时 期走向式微,从诗经鲁颂可以看出颂诗语言由“殷商古语”向“文言”转化,从鲁国春秋可以看出“文言”艺术的提升,春秋时期这三个语言范本展现了“殷商古语”与“文言”此消彼长的大势。“文言”取代“殷商古语”,有着宗教、政治、审美风

11、尚以及作家创作心理、社会接受心理等多方面原因。 在经历了七八百年的辉煌之后,“殷商古语”终于在春秋时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悄然退出中国文坛,让位于“文言”,从此中国文学语言从“殷商古语”进入了“文言”新纪元。 (选自商周文学语言的因革及其启示作者:陈桐生,有删改) 10、 下列关于“殷 商古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作为中国文学语言起点的殷商古语,虽还存在不少疑问,但它的艰深古奥的特点是毫无疑问的。 B 自身条件相对“文言”已处于劣势的“殷商古语”在西周时期能居于主流地位,原因之一是西周统治者历史观中含有具体分析的思想。 C 诗经风诗语言因袭“殷商古语”,而易经、国语西周散

12、文、诗经西周雅颂、西周史官格言则采用相对平易的“文言”。 - 5 - D 西周初年西周作家可以运用“殷商古语”进行创作,周人在沿袭“殷商古语”过程中并非完全照抄,而是有自己的新变。 1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 的一项是( )( 3 分) A“殷商古语”的古老性和原始性从语音、字形、词汇意义、语法这几方面体现出来,与后来的“文言”之间存在一条深深的鸿沟。 B西周沿袭“殷商古语”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现象,因为文学语言本身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C因为“文言”比远离民众生活口语、日益走向僵化的“殷商古语”有着更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其文学艺术性要远远高于“殷商古语”作品。 D春秋时期春秋铭文、诗经鲁颂、鲁国春秋这三个语言范本展现了“殷商古语”与“文言”此消彼长的大势。 12、 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殷商古语 ”的发展历程。( 3 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 13-16 题( 18 分) 多事芭蕉 张瑞 中国的文人大多是喜欢梅竹兰的,固然这些都是气清晶莹的东西,但用得滥了,反而匠气,倒是芭蕉,逸气里有着亲切,家常 里又带点桀骜之感,反是更讨人喜欢,有一点真率的东西在里面。 在画里,芭蕉与梅兰竹是不能一列的,倒是与瓜瓜果果的东西颇为投缘。当然,文人眼里的瓜瓜果果也不单是菜篮子里的瓜果,那是蕴涵着出尘的意味的 越是家常的越是要出尘,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浙江省温州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为本站会员(mrliu)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