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濮阳市综合高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 文 试 卷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文艺来自伟大的灵魂。歌德说过: “ 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 ” 一切艺术创作都是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互动,都是以艺术的形式反映生活的本质、提炼生活蕴含的真善美,从而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只有用博大的胸怀去拥抱时代、深邃的目光去观察现实、真诚的感情去体验生活、艺术的灵感去捕捉人间之美,才 能够创作出伟大的作品。虽然创作不能没有艺术素养和技巧
2、,但最终决定作品分量的是创作者的态度。 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 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养德和修艺是分不开的。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 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要自觉抵制不
3、分是非、颠倒黑白的错误倾向,自觉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自觉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 文艺创作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我国古人说: “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路遥的墓碑上刻着: “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 托尔 斯泰也说过: “ 如果有人告诉我,我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用它来毫无问题地断定一种我认为是正确的对一切社会问题的看法,那么,这样的小说我还用不了两个小时的劳动。但如果告诉我,现在的孩子们二十年后还要读我所写
4、的东西,他们还要为它哭,为它笑,而且热爱生活,那么,我就要为这样的小说献出我整个一生和全部力量。 ”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 “ 板凳坐得十年冷 ” 的艺术定力,有 “ 语不惊人死不休 ” 的执着追求,才能拿出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 2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 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艺作品的品质和创作者的精神取向相关,这意味着有了雄伟的人格即能写出雄伟的作品。 B. 艺术作品不能完全脱离现实的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艺术创作者需要能动地反映现实生活。 C. 创作者的艺术素养、技巧和态度制约着作品质量,艺术素
5、养、技巧是创作佳作的首要因素。 D. 经典作品需要创作者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而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并没有多大的关联。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提出总论点,中间两段提出分论点,而末段重申总论点,形成总 分总结构。 B. 文章从经典的内涵、作者的德艺和创作的艰辛等方面,对文艺创作进行了论述。 C. 文章第三段在提出观点后,先从反面论述,再从正面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德艺方面的要求。 D. 文章引用我国古人的名言、路遥的墓志铭、托尔斯泰的名言,论证了文艺创作的艰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艺工作者需要修艺,还要养德,并坚
6、持一生,要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 B. 错误倾向、低级趣味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和养德格格不入。 C. 文艺工作者想要拿出扛鼎之作 、传世之作、不朽之作,需要有艺术定力和执着追求。 D. 只要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呕心沥血创作,就能写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 【答案】 1. B 2. A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 “ 正确的一项 ” , A 项说法错误,想写出雄伟的作品需要有雄伟的人格,但有了雄伟的人格不一定能写出雄伟的作品。C 项 “ 艺术素养、技巧是创作佳作的首要因素 ” 错, “ 决定作品分量的是创作
7、者的态度 ” 。 D项 “ 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并没有多大的关联 ” 错,与原文 “ 容纳了深刻流动 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 ?” 不符。故选 B。 2.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 “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论证分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 “ 不正确的一项 ” , A 项中 “ 而末段重申总论点,形成总分总结构 ” 说法错误,全文第一段提出总论点,后面三段分别提出分论点,文章结构应是总分关系。故选 A。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 “ 不正确的一项 ” , D 项,- 3 - 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最后
8、一段。原文是 “ 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 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 ” ,但是 “ 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呕心沥血创作 ” 不一定 “ 就能写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 ” 。这就是说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
9、小,不无中生有。比 如本题 D 项说法不正确,根据原文 “ 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呕心沥血创作 ” 不一定 “ 就能写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 ” 。这就是说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铁厨子 徐国平 早先,老家办婚宴,大都请来三五乡厨,在自家搭棚筑灶,将桌椅当院摆开。宾客围桌而坐,乡厨操锅挥勺,帮工穿梭上菜。酒菜飘香四溢,满院人声鼎沸。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宾客们咂嘴剔牙,谈论最多的是乡厨的厨艺。 其中,人们对铁厨子的赞誉最多。 铁厨子不是本地人,左 腿有残疾。据说,两三岁时,患了幼儿瘫
10、,遭家人遗弃。幸好,被铁厨师发现,见其可怜抱回家中。 铁厨师是省城一家大酒店的大厨,镂月裁云,厨艺绝伦。只是,夫人一直没有生育。见铁厨子身有残疾,夫人嫌弃无比,铁厨师却视如己出,悉心抚养。 后来,铁厨师告老返乡,在我们老家落户。铁厨师是个热心肠,老家谁办喜宴,一请就到,毫无身价。 铁厨子年过十五,也没上学。养母贪吃懒做,游手好闲。铁厨子在家挑水劈柴,烧火做饭,稍有怠慢,便遭打骂。铁厨子只有忍气吞声。 好在,铁厨师开始传授铁厨子手艺了。铁厨师说: “ 一个厨师首先离不开一手好刀 法。 ”铁厨子自知身残,立志苦练,很快,操刀娴熟自如,萝卜或土豆切过后,均细如发丝,竟能穿针而过。 - 4 - 铁厨师
11、言传身教,每道菜的炮制、作料、火候等工序,铁厨子都心领神会。 一次,铁厨师偶染风寒,卧床在家。村前一户办婚宴,见铁厨师去不了,主家焦急万分。铁厨子在一旁闷声说了句: “ 爹,您若放心,俺去! ” 铁厨子到了主家,问清几桌宴席,备好菜和作料,然后,不慌不忙地吩咐几个帮厨,切剁蒸炸。婚宴开席,菜肴一一上桌,宾客们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铁厨子听后,方才坐下喝了一杯热茶。 铁厨子一宴成名。 铁厨师病逝后,养母赶铁厨子 净身出门。铁厨子四处漂荡做起乡厨。其间,他推陈出新,精心搭配,那些再平常不过的菜肴,一经他妙手偶得,便花样奇出、余香满口。 后来,各色酒店如雨后春笋般涌出。老家的婚宴开始到酒店举办了。
12、铁厨子的养母也开了一家铁家酒店,并大费周折找来铁厨子做主厨。 铁厨子很不情愿。可养母说: “ 我这把年纪,酒店干好了,将来还不是你的?等攒下钱,为娘再给你挑个漂亮的服务员做媳妇。 ” 铁厨子不再推辞,尽心帮养母经营酒店。很快,生意火爆,吃客如云。只是,养母为了降低成本,贪图小利,竟偷偷使用起地沟油。 铁厨子掌勺时,一瞟油的颜色,撩起 一闻,把炒锅一扔,喊来养母, “ 这油不地道! ”养母却满不在乎, “ 管它啥油,能做菜就中。 ” 铁厨子一脸不悦,吼道: “ 菜是俺做的,这样做会砸了俺的招牌,俺不干! ” 养母气急败坏,指着铁厨子骂道: “ 你个白眼狼,要不是老娘当初收养你,你早饿死街头了。
13、” 铁厨子没再言语,一摔围裙,离开酒店。 铁厨子去了一家小酒馆,虽薪水少些,可铁厨子有个条件:必须货真价实。 一次,有人在小酒馆设宴。正巧,席间有一位省城大饭店的董事长,品味后,连声称赞:“ 没想到这么小的酒馆,能吃到这么上乘的美味。 ” 非让老板唤来铁厨子,说几日后是其母亲的寿辰 ,重金请他去做主厨。 铁厨子连声推辞,说都是一些乡野粗菜,上不了大席。 董事长遂道出实情,说其母亲胃口不好,佳肴吃遍无数,总提不起食欲。铁厨子最终应允,说,冲您这份孝心,俺不妨一试。 寿宴那日,铁厨子精心烹制,菜肴油而不腻,清爽可口。董事长的母亲果然食欲大动。特别是最后端上的寿桃,更是令她胃口大开,连声说: “ 这么些年,这是吃得最可口的一顿饭。 ” - 5 - 董事长出高薪欲聘铁厨子为私家厨师。铁厨子婉言谢绝,说: “ 你有老母孝敬,俺也有老娘需人伺候。 ” 原来,铁厨子养母的酒店,终因偷用地沟油被查封。养母惊恐之下,中风偏瘫。 铁厨子默默地来到养母身边,端屎端尿,昼夜侍奉。 养母羞愧难当,呜呜落泪。铁厨子一边流泪,一边劝慰,生恩不如养恩重,俺就是您的亲儿子。 (选自小说月刊 2016 年第 12 期,有删改) 4. 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