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高二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 语 文 卷 第卷 一、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赵法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出自周易文言传,大意是经常行善的人家会有许多可以庆贺的事,经常做恶事的人家会有许多灾祸,初看起来,这句话是在讲报应,其中也的确含有报应的意思,但是在儒家文献中的这句话,某中包含的报应观念与佛道两家的报应观念又有所不同。 儒家的主流观点不太强调报应,因为儒家道德修养的目标是成为君子,而君子的首要条件,就是明白义利之辨。孔子 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孟甚至要求他们的弟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2、他们认为,仁义既是天道,也是人道,为仁义而牺牲,死得其所,使生命获得永恒意义。 钱穆先生曾经将儒家人生观与其他文明宗教的人生观相比较,说儒家的君子,他们居仁由义不是为了获得好处,不管它是来自今生还是来世。而且君子恰恰是要超越这种功利主义的考虑,他不把道义当手段,而是当作目的本身。 儒家要求君子超脱私利的羁绊,并不是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对此有独特的理解。杀身成仁是君子的担当和境界,实践仁义礼智信也经常意味着要放弃一些个人利益。但总的来看 ,长远来看,道德对于人生和社会都是有益的。 讲仁爱奉献的儒家道德何以有利于人生 ?说到底,违反道德的行为可以得利于一时,却难以长久持续。比如一个“信”字,欺诈或
3、许能够获利,但是长此以往必然臭名远扬。那些讲诚信的人虽然有时也吃亏,但能获得信誉和广泛的信任,事业便越做越大。 道德与利益的问题,又被称为“德福关系”问题,也是西方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有德者未必有福,享福者未必有德,这一矛盾如何解决 ?哲学家康德认为,经由上帝审判之后,“德”与“福”最终能够实现一致,作恶者将会下到地狱,而行善者 将会升入天堂,于是公平正义最终得以实现。可是,儒家没有上帝观,有人经常行善却穷- 2 - 困潦倒,有人作恶多端却福寿俱全,如何解释这种情况呢 ?儒家对此的回答是家庭。一个人的积德行善未必能改善自己的处境,但一定会为他的后代积下“阴德”,一个人
4、作恶多端,尽管能做高官,骑骏马,但他的债务将由子孙偿还。通过引入家庭和时间两个因素,儒家也成功解决了“德”与“福”表面上的矛盾。 那么,现实中是否真是如此?城市兴起的时间较短,不易觉察,但在乡村中则常常应验。常听上了年纪、见识多的村里老人说,凡是目前发展不错的家庭、现在有出息的人,祖 先父辈多是厚道人。我们看历史上那些传承久远的世家大族,比如范仲淹、曾国藩等人的家族,人才辈出,福泽绵长,乃是因为他们将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结为优良的家教传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子孙的优良品格。这也算是对“积善人家论”的证明。因此古人也说:“德者,得也。”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深入人心。 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
5、必有余殃”并非迷信,而是儒家历史理性的结晶。它以儒家的成德之教为思想基础,强调德行修养和与人为善才是一个家庭长期繁荣兴盛的根本保障,不但在义理上可以说得通,在现实中也有事实证实,反映了儒家古老透彻的人生智慧。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周易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虽然也含有报应的意思,但与佛、道两家的报应观不同,与西方的“德福”观也有区别。 B. 儒家道德修养超越了功利主义的考虑,目标是成为君子,同时也是为了给后代积下“阴德”。 C. 明白义利之辨是成为儒家君子的首要条件,君子为了仁义不但可以放弃一些个人利益
6、,而且必要时可以牺牲自己。 D. 儒家要求君子超脱私利,追求道德在更大范围、更长远的时间对人生和社会的益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 孔孟认为,仁义是天道,也是人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可以让生命获得永恒的意义。 B. 钱穆先生的研究表明,儒家君子居仁由义非为“余庆”,非惧“余殃”,道义本身就是他们的目的。 C. 在儒家那里,“积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说法被赋予了时间和家庭因索,解决了“德”与“福”表面上的矛盾。 D.“阴德”之说在乡村常常应验,而在城市中不易觉察,表明儒家古老透彻的人生智慧源于传统的农业社会。 - 3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7、是( 3 分) A.作者在文中通过 与佛、道及西方哲学的具体对比,深刻地阐释了儒家报应观念的独特性。 B.文中引人康德对现实生活中“德福”矛盾现象的解说,是为了说明儒家对这一问题的解说只是解决了“德”与“福”表面上的矛盾。 C.文章运用引用、对比、举例、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展开论证,让读者对。积善。的意义有一个新的认识。 D.本文从“积善”与“报应”这一话题出发,从个人修养、家族传承和社会效应三个层面阐述了儒家独特的福报观。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14 分) 鲁鲁(节选) 宗璞 鲁鲁原是孤身犹太老人的一只狗。老人前天死去了,他的死和他的生一样 ,对人对世没有任何影响。后事办完了 ,这白狗却守
8、住房子悲哭,人们打他,他也不肯离去。房东灵机一动说:“送给下江人范先生养吧。”这小村中习惯把躲避战乱到当地的外省人称作 “下江人”。于是他给硬拉到范家,拴在大树上。 晚上,鲁鲁坐在地上,悲凉地叫着,声音更带着十分的痛苦、绝望,像一把锐利的剪刀,把山村的春夜剪碎了。 房门开了,两个孩子走了出来。 6 岁的弟弟捧着一钵饭,对鲁鲁说“鲁鲁,你吃饭吧,这饭肉多。” 10 岁的姐姐温柔地说:“鲁鲁,你就住在我们家吧。拉拉手吧 ?”这话今天姐姐已经说了好几遍,鲁鲁总是发出一阵悲号,并 不伸出爪子来。姐姐伸手去摸他的头,鲁鲁一阵战栗,连毛都微耸起来。这只小手很轻,但却这样温柔,使鲁鲁安心。他咻咻地喘着,向姐
9、姐伸出了爪子。 “好鲁鲁 !”姐姐高兴地和他握手,“爸爸妈妈 !鲁鲁愿意住在我们家了 !” 爸妈走出房来,在姐姐的介绍下和鲁鲁握手。妈妈轻声责备姐姐说:“你怎么把肉都给了鲁鲁 ?我们明天吃什么 ?”弟弟忙说:“明天我们什么也不吃。” 过了十多天,鲁鲁情绪显然已有好转。有一天,鲁鲁出了门,踌躇了一下,却忽然往山下城里跑去了。他要去解开一个谜。 黄昏时他进了城,在一座旧洋房前停住了。他坐在门外,不时 发出长长的哀叫。这里是犹太老人和鲁鲁的旧住处。主人是回到这里来了吧 ?怎么还听不见鲁鲁的哭声呢 ?有人推开窗- 4 - 户,有人走出来看,但都没有那苍然的白发。鲁鲁在门口蹲了两天两夜。第三天早上,人们
10、气愤起来,拿来绳索棍棒,下决心要处理他。他又饿又渴又累,看着屋门,希望在这一瞬间老人会走出来。但是没有。这时他想起了那温柔的小手,便跳起身,冲出重围向城外跑去了。 姐弟俩很难过,傻鲁鲁 !怎么能离开爱自己的人呢 !你一定会回来的吧。 他们终于等到了鲁鲁回来。姐姐冲过去抱着他的头,他舐着姐弟俩的手,又给爸爸妈妈作揖。那晚全家都高兴极 了。 从此鲁鲁正式成为这个家的一员了。 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的那天,整个小村沸腾了。一家人紧紧抱在一起,他们终于可以回北平去了。但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鲁鲁是不能去的。最后的决定是把他送给 T 市爱狗的唐伯伯。 T 市附近,有一个著名的大瀑布,十里外便听到水声隆隆,车经
11、这里的那天,姐姐发着烧,还执意要下车去看。于是爸爸在左,妈妈在右,鲁鲁在前,弟弟在后,向观瀑亭上走去。 急遽的水流从几十丈的绝壁跌落下来,在青山翠峦中形成一个小湖,水汽迷蒙,一直抵到亭上,姐姐觉得那白花花的厚重的半透明的水性和雷鸣般的轰响仿佛离她很远, 她努力想走近些看,但它们越来越远,什么也看不见了,她倚在爸爸肩上晕了过去。 姐姐因病住进了医院,从此鲁鲁再也没有看见姐姐,没有几天,他就显得憔悴,白毛失去了光泽。唐家的狗饭一律有牛肉,他却嗅嗅便走开,不管弟弟怎样哄劝。 范家人走时,唐伯伯叫人把鲁鲁关在花园里。在飞机上,姐姐和弟弟为了不能再见鲁鲁,一起哭了一场。他们听不见鲁鲁在花园里发出的撕裂般
12、的叫声,看不见鲁鲁因为一次又一次想挣脱绳索,磨掉了毛的脖子,他们飞得高高的,遗落了自己的伙伴。 鲁鲁发疯似的寻找主人。唐伯伯总是试着和他握手,同情地、客气地说:“请你 住在我家,这不是已经说好了 ?鲁鲁。” 有一天,鲁鲁又不见了。过了半年,大家以为他早已离开这世界,他竟又回到唐家。他瘦多了,身上好几处没有了毛。他又一次去寻找谜底后,又历尽辛苦回来,只是为了遵从主人的安排。 但后来他却有了观赏瀑布的癖好。他常常跑出城去,坐在大瀑布前,久久地望着那跌宕跳荡、白帐幔似的落水,发出悲凉的哀号。 (有删改 )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A. 本文运用了拟人
13、手法,赋予小狗以人的心理,细腻地描摹小狗鲁鲁的内心活动,使读者能- 5 - 真切地感受到小狗内心复杂的 情感。 B. 鲁鲁去城里的旧住处守候旧主人,最后又回到范家,只是因为他遭到了人们的驱赶,再加上饥渴疲累,这让读者看到了他的痛苦和无奈。 C. 去到唐家后,鲁鲁得到了很好的优待,但他并不吃那一律有牛肉的饭,这反映了鲁鲁对新主人的不满,以及对旧主人的忠诚。 D. 文章以鲁鲁第一次丧家的哀号开篇,又以它第二次丧家的哀号结束,首尾呼应,对小狗被无情抛弃的悲剧命运寄予了无限的同情。 5.文中两次写到了瀑布,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 分 ) 答: 6.著名作家孙犁评价 (鲁鲁 ):“表面是动物的悲鸣,内涵是人性的呼喊。”请结合文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6 分 )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12 分) 材料一 【本报评论】韩国企业乐天集团近日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意味着韩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