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 2018 年高二(高三新起点)联考 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才资源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国家要走创断发展之路,首先要重视创断人才的聚集,对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一个单位来说,亦是如此。实践证明,有一流的人才方能产出一流的创断成果,要想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有优秀人才的源源会聚。 人才竞争的核心是环境竞争。当今世界,人才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才竞争已不仅是单纯的薪酬待遇比拼,而是日益演变成人才发展环境的较量。曾有一段时间,不少中小城市和基层 单位,花费重金向全社会 “ 招贤纳士 ” ,在轰烈烈的优惠政策之下,一时间英才云
2、集。但遗憾的是,引才成本不断攀升的同时,人才发挥作用情况却与预期相去甚远。机制不活的无形羁绊、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缺少公平的竞争环境、捉襟见肘的发展空间 这些都让人才难以施展才干,最终导致人才再次远走高飞。 梧高风必至,花香蝶自来。优惠政策的确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吸引人才,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但简单地拼资金、拼优惠政策,已很难形成持久的人才吸引力。决定人才流向和作用发挥的因素,越来越体现为政策环境、发展空间、文化认同、人居环境等 综合性实力。 显而易见,在高层次人才的去留上,薪酬已不再是关键因素,创新创业的整体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走向。只有特续倾听人才需求,帮助其打通干事创业所面临的阻碍,令
3、其舒心、安心地创新创业;着力破解束缚人尽其才的体制机制瓶颈,不断加大在人才政策、服务、环境等方面的创断力度,才能最终成为高层次人才创断创业的乐土。 风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成就人才的环境,比物质特遇更宝贵。硅谷创新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形成了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有人把硅谷比喻为 “ 热带雨林 ” ,有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分,既孕育了 领军企业 “ 大树 ” ,也催生了创业企业 “ 小苗 ” 。即使不能健康生长的 “ 大树 ” 或 “ 小苗 ” 死去,留下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又会形成深厚的 “ 腐殖质 ” ,催生和滋养新生的创断创业 “ 种子 ” 。 人才政策极易被模仿复制,人才生态才是
4、持久竞争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须以一流的人才生态为依托。只有营造一流人才生态,加快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让人才拥有 “ 如鱼得水 ” 的环境,才能让更多人才向往、融入、扎根。环境好,则人才聚、2 事业兴,落户、住房、资金支持这些优惠政策固然动人,但从长远看,城市对人的吸引力更体现在看不见的人才生态上, 如 “ 清 ”“ 亲 ” 的政商关系、完善的公共服务、公平公开的竞争规则、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等,这些因素才是真正构筑人才高地的决胜密码。 (进自 2017 年 11 月 30 日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前人才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
5、变化,人才竞争已不是单纯的薪酬待通比拼,面是日益演变成人才发展环境的较量。 B. 在高层次人才的去留上,薪酬已不再是关键因素,创新创业的整体环境对人才的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 C. 硅谷因为形成了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故而其创新能够长盛不衰,既孕 有了领军企业。也催生了创业企业。 D. 因为简单地拼资金、拼优惠政策的吸引人才之举极易被模仿复制,所以人才难以施展才干,最终导致人才再次远走高飞。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文章开头点明人才资源对发展的重要作用,走好创新发展之路需要优秀人才的聚集。 B. 文章第 段通过分析高成本引进的人才不能施展才干的原因,论证人才竞
6、争的核心是环境竞争。 C. 文章第 段以 “ 梧高风必至,花香蝶自来 ” 形容说明良好的适应人才发展的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 D. 文章主要运用比喻论证,例如将硅谷 喻为 “ 热带雨林 ” 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才生态的持久竞争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才如果缺少自我提升发展的空间、公平的竞争环境、必要的政策支持,即使引得进,也难以留得住、用得好。 B. 风非梧不栖与良禽择木而栖,都告诉我们必须不断培育和涵养优厚的人才生态,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才能吸引人才栖息。 C. 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优秀人才的源源会聚,而且能够有效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D.
7、除非营造一流人才生态,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才对人才有着吸引力,否则难以令人才向往、融入、扎根。 3 【答案】 1. C 2. D 3. D 【解析】 【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 A 项,混淆是非, “ 不是单纯的薪酬待遇比拼 ” 错误,否定了薪酬待遇比拼,原文表述为 “ 人才竞争已不仅是单纯的薪酬待遇比拼 ” 。 B 项, “ 创新创业的整体环境对人才的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 ” 曲解文意,原文表述为 “ 创新创业的整体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走向 ” ,并非是 “ 起着决定性作用 ” 。 D 项,强加因果,两者间不存在因果联系。故选C。 【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
8、章的论证思路及论证手法。 D 项,以偏概全, “ 文 章主要运用比喻论证 ” 说法不正确。从全文来看,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手法的是第 段。故选 D。 点睛: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 3 题详解】 试题分 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
9、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清晰题目的设误类型 , 一般可能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D 项,推断不正确。由原文第 段 “ 优惠政策的确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吸引人才,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 ” 可知并非 “ 营造一流人才生态,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 ” 才对人才有着吸引力,诱人的优惠政策同样具有对人才的吸引力。故选 D。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女峰 戴涛 某一天,我与朋友上街,忽然见大大小小的旅行社门口挂出了同样的招牌: “ 你想 最后一睹三峡的风光吗?请快参加告别三峡游! ” 于是朋友问我:你去过三峡吗?我说
10、:去过。朋友又问我:怎么样,可以讲讲吗? 4 我说:讲讲就讲讲。 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刚到检察院一年。一天领导把我叫了去,说:公安局移送了一件抢劫案,抓了三个男的,还有一个女的,叫浦英,回四川了,你与公安人员到四川跑一趟,把她带回来。领导又说:别看这女的不是主犯,可有了她的口供,这案子就好办了。 第二天,我和公安局的两名侦查员出发了。公安去的是一老一少,老的姓常,五十来岁,是个干了三十年公安的老家伙;少的姓钱,刚从警校毕业的黄毛丫 头。两个多小时后我们已到了重庆,然后坐八个小时的长途汽车,我们抵达了浦英居住的小镇。当地的民警把我们领过去,指指一个正在刷墙的二十多岁女子说,就是她。我们就向
11、她出示了逮捕证,浦英好像知道我们要来似的,也没大哭小叫的,到里屋拿了几件衣服就跟我们走了。路上我问她:刷墙干吗?她说:想开个小饭店。 目标抓到了,该回上海了,老常说:回去不能坐飞机了,飞机上不让带犯人。我便问老常:你到过三峡吗?因为在出来前我就研究过地图,这一路上最好玩的地方便是三峡。老常说:没到过。 我赶紧建议说:回去我们坐轮船怎么样?顺便还能看看三 峡。 老常犹豫了一下,说:也好。 可当我们登船时却遇到了麻烦,检票员一听说我们带了犯人,立刻精神高度紧张,说你们带着犯人怎么可以和旅客坐在一起呢,出了事谁负责? 我们只得退到一边,老常将浦英的手铐摘了,叫小钱牵着她的手,换了一个检票口,这次我们
12、顺利登了船。在船舱里安顿好行李,老常悄悄对我说,我们不能再给浦英上铐了,不然准麻烦。 我问: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老常说:只要她的精神放松,不跳江就成。 为了使浦英放松,我便跟老常、小钱轮番上阵,晓之以法,动之以情,将 “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 八个字解释得极透彻极有感染力。 浦英终于被感动了,说:我一定走坦白从宽的路。 第二天早晨,甲板上人声喧嚷,一问才知船已至三峡。我们都想出去看三峡,可将浦英一个人放在舱里不妥,于是就将浦英也带到了甲板上。 三峡真不愧是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激流险滩,峡谷青山,还有种种美丽的传说,都在这里融汇 ? 我连忙打开了照相机,给老常、小钱照相,老常也打开相机为我照
13、? 看完了三峡,这一路上便没有什么精彩的镜头了,我们就整天待在船舱里。 5 回到上海,为了想表现自己的办事效率和能力,我决定连夜审讯浦英,做一份浦英交代的详细材料给领导看。 走进审讯室,我的心情非 常轻松。浦英,你把参加抢劫犯罪的经过说一遍。我的语气是非常温和的。 浦英看了我一眼,低下头去一声不吭。 我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嗓门自然也提高了一些,浦英头也没抬,还是沉默。 这下我有些火了:浦英,你为什么不说话?你不是在船上说好要争取宽大,难道你不想早一点回家吗?! 浦英依然沉默。 我终于没了招,无奈之中只能打电话向老常求救了,老常慢条斯理地对我说,别急,过两天我去审审看。 两天后,老常送来一份浦英的亲笔供词,整整九页纸。 咦,你是怎么使浦英交代的?我非常吃惊。 老常不肯说。可我逼他非说不可,老常便从公 文包里拿出一张照片给我看,想不到竟是浦英在船上的照片,背景是三峡的神女峰。 4.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个人触犯法律是有很多原因的。他既要受到法律制裁,也要得到人文关怀,这样才能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