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卖家):四川三人行教育 文档编号:810180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1954 年毛泽东曾讲道:“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但 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针对当时的这种现状, 中央人民政府采取的对策是( ) A 重视军事工业的发展 B 重点发展农业 C 重视经济的协调发展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2.中共中央文献记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改革计划体制,首先 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据此判断,当时在经济领域的主要措施是 (

2、) A 改社建乡、政社分开 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政企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 3.一位著名学者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个思想 确立了以后中国搞建设就有了方向,搞经济改革就有了方向。由此看出该学者认为 “这个思想”( ) A 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 B 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C 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最终形成 D 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逐步形成。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政府 在下列两图所示地区采取的同步开放举措是(

3、 ) A 设立经济特区 B 设置特别行政区 C 成立自由贸易区 D 开辟经济开放区 5.1963 年,刘少奇曾说:“党委和政府超税一点,不好吗?站在公司之上、矛盾之上, 有问题我们来裁判,不要做当事人生产由公司,工厂去经营。”这说明当时( ) A 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性加强 B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显露 C 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 国家经济体制开始了变革 6.某年 6 月 14 日,刘少奇同中国妇联党组谈话时说:“毛主席讲过两次,家庭是要消 灭的。他提到康有为的大同书 。”8 月 13 日,人民日报报道,毛泽东 9 日在视察 山东省历城县时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

4、在一起, 便于领导。”毛泽东的这一指示发表后,全国迅速兴起(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大跃进”运动 7.四川省广汉市向阳人民公社在二十年间农民人均分配仅仅增长了 6 元钱,1980 年该 地区撤销公社,成立了向阳乡人民政府。1997 年,向阳乡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 2677 元。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 A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 B 高新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 C 土地私有调动了人民的热情 D 向阳乡政府大力对外引资 8.1961 年 3 月,安徽省委决定实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到秋 末,扩大到全省生产队总数的 85.4%。

5、这项政策( ) A 试图纠正农村“左”倾错误 B 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 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提高了人民公社化的水平 9.宣传画是一种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艺术形式。下图为 1955 年 出版的宣传画,它宣传鼓动的主要内容是( ) A 农业合作化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10.有人把中国 1979 年所做的追赶世界、融入世界的决策称为打开了“第一扇窗”。 “第一扇窗”比喻的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 在广东和福建设立经济特区 C 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11.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6、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这不 能说明的是( ) A 中共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B 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C 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有许多共性 D 违背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2.1978 年开始的农村改革走过了 30 年的光辉历程,30 年前农民年纯收入 133.6 元; 如今增加到 4140 元,30 年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大约有 2.5 亿,如今在耕地减少、人 口增加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减至 2500 万导致中国农村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变革农村土地所有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对三农政策的倾斜 A B

7、C D 13.下列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理解正确的是( ) 坚持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通过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实现 把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改造的完成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B C D 14.下表是福建省福鼎县 1956-1957 年农业合作社状况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在农业 合作社建立过程中( ) A 农村公有制规模在扩大 B 农户的个体化倾向严重 C 政府注意宏观上的调控 D 农村政权走向了分散化 15.1962 年我国发展农业计划是农业总产值比上一年增长 8.5%,实际结果是比上一年 增长了 11.6%。形成良好发展势头局面的原因是( ) A 提

8、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B “大跃进”运动 C 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D 邓小平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16.下面是 1970-2012 年中国价格指数总体运行趋势示意图。图中圈出的两个高峰出现 的相同原因是( ) A 借鉴国外成熟经验 B 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 C 先后实施改革开放 D 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 17.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召开多次重大会议,讨论经济体制改革。 以下会议和内容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二届三中全会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B 十四大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 十四届三中全会国有企业试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十五大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

9、基本原则具体化 18.毛主席所做下幅题词的时间应是( ) A 1949 年 B 1953 年 C 1960 年 D 1962 年 19.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有这样一幕: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以田源为代 表的大量知青返回城市,为解决就业问题,田源联合几个云南知青偷摸卖鸡蛋、卖煎 饼,后来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 7 人,企 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 A 国家经济所有制结构有所突破 B 国家已开始探索市场经济体制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突破 D 我国改革开放已取得重大突破 20.1982 年,中央在温州开展了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运动,即“八

10、大王事件”。温州 第一批成功的个体户,被戴上“投机倒把”帽子,遭到整肃。这一行动对民众中刚刚 涌动的致富热情,无疑是致命一击。1984 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之后,“投机倒把”这 个词没人提了,而“下海”等词汇流行开来。这说明 ( ) A 领导人的言行是经济发展风向标 B 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 邓小平南巡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21.对于人口迁移现象,英国学者雷文斯坦提出了“推拉理论”,指人们之所以从此地 到彼地,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原居地的推力,二是迁入地的拉力。上世纪 80 年 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移民的热潮,其拉力主要是(

11、 ) A 东南沿海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小 B 东南沿海靠近港澳台,便于发展经济 C 东南沿海设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 D 内地经济相对落后,就业机会较少 二、二、 综合题综合题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事。如果说 1971 年中国 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 30 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 织,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30 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变化惊天动地,中 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更加改革开放、日益举足轻重、充 满勃勃生机的中国。没有中国的世贸组织是不完整的,有了中国的加入,世界

12、贸易组 织才能真正称得上“世界”这个最有分量的字眼。 新华社社评中国对外开放 新的里程碑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积极 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年来,全球贸易开始了新一轮竞争,面对这一系列变化,我们不主动对接, 就面临再次入世的可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试验这是顺应全球经济治理新秩序, 主动对接国际规则的战略举措。先行先试国际经贸新规则新标准,推进中国的新一轮 开放,提升中国经济转型速度和质量,这成为上海自贸区试验的重要使命。 人民日报 :上海自贸区撬动新一轮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30 年来上海是如何逐步走

13、向开放的?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政府成立 上海自贸区以撬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时候我去广西火车站坐车,车站上就挂着大幅标语,写着坚决抵制来 自广东的资本主义倾向。”郭华雄回忆说,当时很多人认为搞改革开放是资本主义 的东西,有很多名词,如“苏修”“资本主义”“搞复辟”等,“一开始,特区的建 设只是作为一个试点,当时珠海景山路的左边是特区,右边就不是了,它的区域最开 始只有 8 平方公里,后来扩大到 10 平方公里,最后才慢慢扩展到整个珠海。” “珠海经济特区好” 材料二 1985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

14、南厦门、 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 年 3 月,国务院进一步扩大了长江、 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经济开放区的范围,并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 地区的一些市、县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所辖县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把这些地区开辟为 经济开放区,既可以加快其自身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内地的发展,并使沿海与内地形 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局面。摘编自影响中国之 60 大事件:开辟沿海经济开 放区 材料三 从浦东的地区增加值指数可知,若以 1990 年为 100,2001 年至 2006 年增加值 指数由 735.5 提高到 1492.2,增加值指数翻了一番。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指数由 5

15、89.1 上升至 1187.6,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由 1259.6 上升到 2591。全区财政收入由 144 亿元增至 587.49 亿元,年均增长 32.47%。内外贸易增长迅猛,外向型经济层次全 面提升。外贸进出口商品总额由 297.83 亿美元提高到 1073.1 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 达到 29.22%。 周轶昆浦东新区开发开放 17 年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1)材料一反映了珠海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什么问题?你对此有何认识? (2)材料二表明了我国对外开放怎样的发展历程?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浦东地区的什么变化?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6、问题。 材料四 不可否认,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我国农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以及对我国经济改革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大 包干、承包制改革之后,农村小农经济日益狭小,根本谈不上规模经济。不仅如此, 原有集体经济也被削弱了,集体财产被分掉了,无法行使协调服务职能,使农业没能 向专业化、社会化和农工商一体化转变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规模经 营,应将农业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阻止土地经营规模不断萎缩,最 终使我国的农业实现规模经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 30 年回顾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针对材料所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问题,试从人地

17、 矛盾的角度指出解决的出路。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根据 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央政府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措施,故 D 项 正确;A、B、C 项不符合材料。 2.【答案】D 【解析】“改社建乡、政社分开”属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配套改革措施,与题 干时间“建国三十五年来”(即 1984 年)不符,故 A 项错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 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不符合材料时间,故 B 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 立是在中共十四大以后才提出,故 C 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建国三十五年”是 1

18、984 年, 当时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就是国企改革,故 D 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1978 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稿,是开辟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故 A 项错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的问题,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 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故 B 项错误;党的十四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和科学概括,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的最终形成,故 C 项错误;材料“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搞建设就有 了方向,搞经济改革就有了方向”等关键信

19、息可知该思想推动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 段,故 D 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内容可知,80 年代,我国设置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经 济特区,右图所示的长江中下游没有经济特区,故 A 项错误;中国政府于 1997 年设立 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 年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与 80 年代不 符,故 B 项错误;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的开放举措不包括成立自由贸易区,故 C 项 错误;1985 年以后,长江三角洲(右图) 、珠江三角洲(左图)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 开放区,故 D 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1963 年”“党委和政府超脱一点

20、”“不要做当事人”等信息可知, 经过“大跃进”运动、三年经济困难,部分领导人已经开始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弊 端,B 项正确。A、C、D 三项属于十一届三中全后,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排除。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 6.【答案】C 【解析】据材料“毛主席讲过两次,家庭是要消灭的。他提到康有为的大同书”、 “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背景,故 C 正确。土地改革运动不符合材料信 息,故 A 排除。农业合作化运动,不符合“办人民公社好”,故 B 排除。“大跃进” 运动主要表现为工农业生产的指标,故 D 排除。

21、 7.【答案】A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四川省广汉市向阳人民在人民公社时期到 1980 年再到 1997 年 人均收入逐渐增加,结合所学可知,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对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 人民收入的增加,故 A 项正确。B、D 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将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仍然是公有制,农民只是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故 C 项错误。 8.【答案】A 【解析】从中央的决策来看是对包产到户这一方式的最大肯定,说明中央试图纠正农 村中“左”倾错误,故 A 项正确;B 选项说法错误,这时仍然是土地公有制;

22、A 选项 说法错误,1978 年后才逐渐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选项材料无法体现。 9.【答案】A 【解析】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以及对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可知上图为 1955 年出版的宣传 画,根据所学知识,它宣传鼓动的主要内容是农业合作化,选项 A 符合题意,故选 A。 10.【答案】B 【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 1978 年,故 A 项错误;“追赶世界、融入世界的决 策”是指改革开放,在广东和福建设立经济特区是在 1980 年,与材料时间接近,故 B 项正确;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 1984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是在 21 世纪初,与材料

23、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11.【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体制改革即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 节,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正体现了生产关系必须要 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了中共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是中国社 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有许多共性,A、B、C 正确,但与 设问不符,排除。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是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D 错误,符合设问,所以选 D。 12.【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不难得出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结合经

24、济体制改革的具体举措可以判断出项说法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改 变农村土地的公有制属性,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所以排除项,答 案选 C。 13.【答案】D 【解析】建国初期,从 19531956 年进行“一化三改”活动,即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 大改造同时并举,故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和手工业遵循从低级到高级过度的形 式,故正确;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体现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特点, 故正确;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中国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故正确,选择 D 项符合题意。 14.【答案】C 【解析】表格显示,从 1956 年到 1957 年,农业合作社

25、数量在增加,而入社农户数量 在减少,这说明了合作社规模在减小,故 A 项错误;表格表明,农村生产合作社规模 在减小,这体现了政府的宏观调控,适度放缓了公有化、合作化的速度与力度,故 C 项正确。整体上来看,一直有超过半数的农户加入了生产合作社,这是一种集体生产, 并不是个体形式的生产,因而看不出个体化倾向严重的态势,故 B 错误。建国初期的 农村建设加强了政府的集权力度,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呈现强化的趋势,并未分散化,故 D 项错误。 1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62 年”、“形成良好发展势头的局面”等,可知是实 行八字方针的效果,C 正确; 1953 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26、1958 年“大跃进”运 动,“文革”期间邓小平恢复调整国民经济,A、B、D 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 16.【答案】D 【解析】据材料提到,1970-2012 年中国价格指数总体运行趋势示意图,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1980 年和 1992 年左右两个高峰出现,分别与改革开放实行和市场经济体制 确立有关,都属于管理体制改革,故 D 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属于中国特色, 没有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故 A 排除。1980 年左右市场的主体作用还未发挥,故 B 排除。 1992 年左右属于改革的深入,不是开始实施,故 C 排除。 17.【答案】D 【解析】十二届三中全会于 1984 年 10 月 20

27、 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 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 要性、紧迫性,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92 年召开的十四大在南方谈话的基础上 第一次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 B 项正确,不 符合题意;1993 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经济体制改 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的是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 18

28、.【答案】B 【解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一五”计划的成就,“一五”计划是 19531957 年,所以 B 正确。 1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从“田源联合几个云南知青偷摸卖鸡蛋、卖煎饼”到“国家 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 7 人,企业主自己也必 须从事劳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体现出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的经济体 制较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有所突破,A 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B 项不符合史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排除;C 项错误,1984 年才开 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 项错误,20 世纪

29、80 年代初期我国改革开放处于起步 阶段,排除。 20.【答案】B 【解析】19781992 年中国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在所 有制方面单一的公有制仍然占主导地位,个体经济作为私有制被排斥,因此个体户被 戴上“投机倒把”帽子;邓小平南巡后“投机倒把”这个词没人提了,说明人们逐渐 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A 项说法太绝对,C 项是 1992 年中共十四大,D 项是 21 世 纪初,故答案应为 B。 21.【答案】C 【解析】“文化大革命”时间是 1966 年1976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 上世纪 80 年代,港澳尚未回归,拉力作用并不明显,故 B 项错误;

30、1980 年,全国人 大常委会批准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 因发展需要,吸引了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和下海投资人士,故 C 项正确;内地经济相对 落后,就业机会较少属于推力而非拉力,故 D 项错误。 22.【答案】 (2)影响: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是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 碑;使世贸组织更加完整,真正称得上“世界”。 背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决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世界的多极化和经济全球 化趋势不断加强。 【解析】 (2)第一小问影响,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材料是从两个方面说明中国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的,一是发展的中国需要世界,二是世界的发展需

31、要中国。第二 小问背景,结合所学中国改革开放后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同时联系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作答,中国随着实力增强,渐渐成为世界一极,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趋紧密。 23.【答案】表现:1984 年,上海成为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85 年,以上海为中 心的长江三角洲开辟为经济开放区;1990 年,浦东的开放开发,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 开放的重要标志。背景:2001 年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竞争 进一步激列。 【解析】结合对外开放的历程回答 1984 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 14

32、 个 沿海港口城市:1985 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 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 年,上海浦东开发成为 20 世纪 90 年代初国家经济发 展的重大战略步骤。再根据 2001 年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回答 背景。 24.【答案】(1)问题:珠海经济特区的设立在当时遇到了不少阻力,很多人并不认同 设立经济特区的做法;最初的珠海经济特区范围很小。认识:经济特区作为新生事物 被人们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2)历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逐步推进,初 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局面。影响:为进一步拓展我国同世

33、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变化:浦东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第二、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财政收入和 对外贸易得到快速增长。原因:1990 年国家决定开发、开放浦东;上海的经济、社会 文化基础;上海独特的地理、交通、人才和产业优势。 【解析】第(1)问,“问题”由“资本主义倾向”“苏修”“资本主义”“搞复辟”等 即可加以归纳;“认识”要注意“经济特区”是一个新生事物。第(2)问,“历程”从 材料中提取信息即可归纳;“影响”可从对内和对外两个角度展开分析。第(3)问, “变化”可以结合材料中的一系列数据得出结论;分析“原因”时需要从国家政策和 浦东自身的条件等因素展开。 25.【答案】 (4)出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规模经营;劳动力转移(一体化) ;城 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解析】 (4)从材料四“原有集体经济也被削弱了,集体财产被分掉了,无法行使协 调服务职能,使农业没能向专业化、社会化和农工商一体化转变”可知,出路是城镇 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规模经营,应将农 业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阻止土地经营规模不断萎缩,最终使我国的 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可知,出路是规模经营;劳动力转移(一体化)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人教版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