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2024)语文 七年级下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文导入课外古诗词课外古诗词竹里馆/王维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晚春/韩愈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难点难点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学习目标王维(约 701761),字摩诘,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唐代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代表作有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观猎等。苏轼这样评价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作者简介竹里馆王 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内容解读竹里馆王
2、 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内容解读幽深的竹林。篁,竹林。这里指“幽篁(hun)”。照射我,意思是明月来陪伴我。内容解读译文: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高歌长啸。竹林幽深僻静,没有人知道(我在这里),只有明月来陪伴我。这首诗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一边高歌长啸。后两句写诗人僻居深林之中,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明月还在时时照耀诗人,月华如水,涤荡胸怀。诗的妙处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幽的月夜竹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这就是王维诗的特色“诗中有画”,洋溢着一种诗情画意。内容精讲本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
3、清丽,表现了诗人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和淡泊的心态。主题归纳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他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作者简介春夜洛城闻笛李 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内容解读春夜洛城闻笛李 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内容解读对笛子的美称。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故乡,家乡。内容解读译文: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的家中传出?(它)随
4、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扬柳的曲调,有谁能不生发思乡之情呢?诗的第一句写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没想到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写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联想,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写春风中传来的笛曲,“折柳”二字一语双关,既指名曲折杨柳,也暗指诗人的客愁乡思。最后紧接上句说,谁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的情感呢?水到渠成又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内容精讲这首诗通过赞美悠扬的笛声,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的感受。主题归纳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
5、。江陵(今属湖北)人。他自幼遍读经史,长于七言歌行。由于从军多年,对边塞生活有深刻体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其诗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作者简介内容解读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内容解读路途遥远的样子。请求,烦劳。捎口信。沾湿的样子。内容解读译文:向东远望故乡,只觉路途遥远,(思念远方的亲人)两袖已经沾湿,眼泪仍然擦不干。在马上与返京的使者相遇,没带纸笔,只能托您捎个口信,给家人报个平安。这首诗第一句写眼前的实景,东望故园
6、,长路漫漫。第二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口信回家“报平安”作铺垫。第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语气,马上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烦劳使者捎个口信吧。这首诗语言平实自然,充满浓郁的边塞生活气息,在平易之中显出丰富的韵味,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内容精讲这首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主题归纳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
7、代文宗”之名。作者简介内容解读晚 春韩 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 春韩 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内容解读意思是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如同人之“无才思”。榆荚,指榆钱,榆树的果实。才思,才气、才情。懂得,知道。内容解读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纷纷争奇斗艳。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如同人之“无才思”,只知道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这首诗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景色,实则熔景与理于一炉,反映的其实是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
8、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一层意思。值得一提的是,“杨花榆荚”虽缺乏“才思”,但不因此藏拙,反而尽力飞舞,为晚春增添一景,这种精神也是值得赞扬的。内容精讲这是一首写暮春的诗。这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连那些“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都在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主题归纳课堂练习1.晚春中描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奇斗艳,尽展生命本色的句子是:。2.逢入京使中表现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3.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4.竹里馆中写诗人活动的诗句是:。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四首古诗。2.发挥想象,扩写诗歌。谢谢谢谢观看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