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人教 A A 版数学选修版数学选修 2 2- -1 1 第二章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圆锥曲线与方程 2.22.2 节节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 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 山东省山东省青岛市第十六青岛市第十六中学中学 孟孟XX 一、教学内容解析: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 2-1 第二章第二节第 一课时,主要学习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在必修 2 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解析几何 研究问题的主要方法,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研究了直线和圆这两个基本的几何 图形.这一节课是在
2、学完圆及其标准方程的基础上,将研究曲线的方法拓展到椭 圆,是继续学习椭圆的几何性质的基础;椭圆的学习为后面研究双曲线、抛物线 提供了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因此这节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另外本节内容蕴含了 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化归思想等.因此, 教学时应重视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掌握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理解坐标法的基本思想;教学难点:椭圆标 准方程的推导与化简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设置设置: 1.借助动手实验让学生画出圆、椭圆、线段,找到它们三者之间的联系,为 后面研究椭圆做准备。 2.通过播放圆的研究过程的微课,让学
3、生回忆起研究圆的基本流程,从而让 学生学会类比圆的研究过程研究椭圆。 3. 通过类比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小组合作给出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 巩固用坐标化的方法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同时体会含有两个根式的化简思路。 4. 通过经历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培养学 生具有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同时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 品质,并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 以上教学目标结合了教学实际,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 观的三维目标融入各个教学环节 三、学生学情分析三、学生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了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和掌握 “曲线的方程” 与
4、 “方 程的曲线”的概念之后,学习椭圆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 生有能力学好本节内容; 但在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时,学生需要自己建立坐标 系, 再研究推导出方程仍是一个难点。且之前未接触过一个式子中含两个根式相 加的情况,故化简也能是个问题。基于此,本节课确定如下重难点。 四四、教学策略分析:、教学策略分析: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自主探究,形 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分析问题、 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方法、 提升能力 学法指导学法指导: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课改追求的基本理念。
5、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旨的现代教育原则。采用以问题的提出、问题 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以学生 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共同交流与协作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 生“跳一跳”就能摘得果实;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实现知识的建构 和发展.通过不断探究、发现,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心灵愉悦的主 动过程,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动手实验.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件(包括 PPT 课件、几何画板课件)、准备画椭圆工具(包括一块 木板、两颗钉子、一根细绳). 五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
6、出重点,突破难点,计划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四 个阶段: 通过实验让学生画出圆、椭圆、线段,让学生建立起三者之间的联系 播放微课回忆圆的研究过程,为学生类比圆的学习研究椭圆做铺垫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讨论成果,总结出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通过对例题求解,深化学生对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理解 课堂小结与作业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教师:将一条绳子的两端固定在同一个定点上,用笔尖勾起绳子的中点使绳子 绷紧,围绕定点旋转,笔尖形成的轨迹是什么? 学生:学生:动手在黑板上进行演示,画出圆。 教师:教师:将固定在同一个定点的绳子的两端沿一条直线运动,使其固定在两个定 点上,笔尖
7、勾直绳子,移动笔尖,得到的是轨迹是什么? 学生: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工具,同学同桌合作在白纸上画,教师可以现场录制一 组,之后借助希沃白板播放,让学生观看。 (设计意图: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通过画圆、椭圆,给学 生一个动手实验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感性经验,通过实践 思考,为进一步上升到理论做准备.) (二二)总结归纳,形成定义总结归纳,形成定义 教师:教师:椭圆的图形我们已经画出,下面我们应该研究什么了? 学生:学生:椭圆上的点所满足的条件,归纳出椭圆的定义。 教师:教师:很好!那我们选择其中一个椭圆。考虑椭圆在形成的过程中,哪些量没有 变?哪些量变了?
8、学生:学生:笔尖到两个图钉的距离和没有变,都等于绳长,两个图钉之间的距离也没 有变,但笔尖的位置在变化。 教师:教师:你观察的很仔细,请坐。我们说不变的量才叫做性质。那下面你能类比圆 的定义(平面内与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叫圆)给出椭圆的定义吗? 学生:学生: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21,F F的距离的和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叫椭圆. 教师:教师:语言表达的很流畅,那根据上课开始我们做的实验,考虑一下,这个定长 有无限制条件? 学生:学生:噢!定长要大于 21F F,因为定长如果等于 21F F的话,轨迹就是线段了。 教师继续追问:教师继续追问:那如果定长小于 21F F呢? 学生:学生:不可能。
9、 教师:教师:对!所以此时的轨迹就是不存在。因此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21,F F的距离的 和等于常数(大于 21F F)的点的轨迹叫椭圆; 当常数等于 21F F时,点的轨迹为:线段线段 21F F; 当常数小于 21F F时,点的轨迹不存在。不存在。 (设计意图 1在概念的理解上,先突出“和”,在此基础上再完善“常数”取 值范围. 在变化的过程中建立起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结合几何画板演 示,形象直观的说明定义中的必备条件,体会数学的理性与严谨.) 教师:教师:那你认为椭圆的定义中,我们需要注意哪几个关键词? 学生:学生:(1).平面平面大前提; (2).任意一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和等
10、于常数 2a2a; (3).常数 2a2a 大于大于焦距 2c2c. 教师:教师:这里,我们把两个定点 1 F, 2 F叫作椭圆的焦点 ,两个焦点 1 F, 2 F间的距 离叫作椭圆的焦距 。你是否理解了刚才我们所学习的椭圆的定义,请做一下下面 几个小题。 (三)(三)应用应用举例,及时评价举例,及时评价 例 1.用定义判断下列动点M的轨迹是否为椭圆. (1)到 12 ( 1,0),(1,0)FF 的距离之和为4的点M的轨迹. (2)到 12 ( 1,0),(1,0)FF 的距离之和为2的点M的轨迹. (3)到 12 ( 1,0),(1,0)FF 的距离之和为1的点M的轨迹. (设计意图:恰当
11、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运用反馈调节机制,及时评价,激励 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学生:口答问题。 (四四)类比研究,)类比研究,推导推导方程方程 教师:教师:继续回忆圆的研究过程,知道了椭圆的定义后,下面我们要研究什么了? 下面请同学们观看微课,回忆我们当时是如何研究圆的。微课内容:复习研究圆 的标准方程的基本方法:建系、设点、列式、化简、证明(可省略)。 教师:教师:下面我们就需要求椭圆的方程了。第一步是建系。下面四种建系方式,哪 一种针对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比较好? x y O x y O xy O x y O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用类比思想为研究椭圆找到了方法与策 略.椭圆
12、方程不止一种,建立的坐标系不同,椭圆方程的表达形式也不同,让学 生学会怎样建系可以使椭圆的方程更简洁。 在研究圆的微课中提前渗透根据对称 建系,方程更简洁。) 教师:教师:第二步是? 学生:学生:设点,设yxM,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 教师:教师:第三步? 学生:学生:列式。将条件式代数化,得aycxycx2)()( 2222 。 教师:教师:那第四步呢? 学生:学生:化简。 教师:教师:圆的方程涉及一个根号,所以我们采用直接平方去掉根号即可,那现在这 个式子含有两个根号,直接平方好化简吗?试一下! 教师:教师:前后四人作为一个小组合作交流一下?看看怎么办?交流完后,教师说哪 个小组代表来表达一
13、下你们的观点? 学生学生:两个根号在一侧不好化简,可以给这个式子变一下形转化成我们熟悉的一 个根号的问题再化简,即移项。 教师:教师:那试一下是否可以?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突破难点“怎么化简带根式的式子”.学生会提出两种 方案:一、是直接将根式平方。二、是将其中一个根式平移再平方.这时教师让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比、分析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教师引导,发现以上同学 们提出的这两种方法都需要进行两次平方,只是方法二计算较方法一较简单.) 学生:学生:各自在练习本上自行化简,在此过程中,教师一边巡视,一边给予指导和 提示, 然后选出 1 位学生的推导过程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请学生本人作简要陈
14、述 教师:教师:观察 22, y x的系数以及常数项,考虑怎样能让方程 22222222 caayaxca 更简洁? 学生:学生:两边同除 222 caa。(在数列学习中学生有这种经验) 教师:教师:那还能让方程1 22 2 2 2 ca y a x 再简洁? 学生:学生:再简洁? 教师:教师:你在哪见过 22 ca ? 学生:学生:勾股定理中有 222 cab。 教师:教师:所以我们可以令 222 cab得椭圆的方程为)0( 1 2 2 2 2 ba b y a x ,该方该方 程叫做焦点在程叫做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设计意图:暴露自然思维,通过比较,得出
15、最简洁的方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教材或老师强加给的方法,使学生完全成了学习的主人,由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 的获取。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严谨,使他们的观察能力、运 算能力、推理能力得到训练,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感受椭圆方程、图形 的对称美,简洁美。) 教师:教师:刚才我们说过,在直角三角形中有勾股定理 222 cab,即 222 cba,那你能在下面的图中找出表 示cba,的线段吗? (设计意图:对照图形加以引导,数形结合让学生明白方 程中字母的几何意义,对方程的理解有很大的作用.) 学生:学生:bOMcOFaMF, 11 教师:教师:所以说我们令 222 cab,是有一定的
16、几何意义的,不是随便令的。(学 生若有所思的点头) 教师:教师:如果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那椭圆的方程又如何? 方法 1:焦点坐标变为), 0(),0( 21 cFcF,重复推导过程,布置为作业. 方法 2:由学生动手列式,acyxcyx2 2 2 2 2 ,引导学生观察焦 点在x轴上与焦点在y轴上式子的差异,从而用类比的方法得到焦点在y轴上椭 圆的标准方程)0( 1 2 2 2 2 ba b x a y , 这个方程叫焦点在这个方程叫焦点在 y y 轴上的椭圆的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标准方 程程. . (设计意图:利用类比对称,划归的思想让学生体会问题的本质所在,只是位置 不同,图形是一致的,得出
17、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避免繁杂计算.) (五五) 去伪存真,知识运用去伪存真,知识运用 焦点在焦点在 x 轴上轴上 焦点在焦点在 y 轴上轴上 标准方程:标准方程: 1 2 2 2 2 b y a x (0ba) 1 2 2 2 2 b x a y (0ba) 教师:教师:1.椭圆的标准方程中三个参数, ,a b c的关系怎样? 2.如何从椭圆的标准方程判断椭圆焦点的位置? 学生: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总结方程特征:学生总结方程特征:1. 222 0.abcab, 2哪个变量下的分母大,焦点就在哪个轴上.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对两种方程进行对比分析,强化对椭圆方程的 理解.有
18、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而且使学生体会和学 习类比的思想方法,为后边双曲线、抛物线及其它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师:教师:记忆这两个方程可以类比直线的截距式方程。本节课我们对类比思想的运 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再,相信以后再学习双曲线和抛物线时,你就不需要我了,完 全可以自己类比学习了。 学生:学生:哈哈大笑。 教师:教师:那你能借助于已知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吗?请做一下例 2. 例 2 (1)求到 12 ( 1,0),(1,0)FF 的距离之和为4的点M的轨迹方程. (2)求到 12 (0, 1),(0,1)FF 的距离之和为4的点M的轨迹方程. (3) 求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
19、是 12 ( 1,0),(1,0)FF , 并且经过点 1, 3P 的椭圆的标 准方程 (设计意图:第一个练习是前面的例题,判断出轨迹是椭圆后,继续拿来求其标 准方程;第二个练习让学生熟悉焦点在y轴上的标准方程;第三个练习让学生先 类比前面的例题经验用定义解决, 再引导学生类比圆的方程的求法用待定系数法 解决。) 学生:学生:板演。学生点评。(学生大部分用定义法) 教教师:师:对于第三个练习,类比圆的方程的求法,你还有其它的解法吗? 学生:学生:待定系数法,简述过程。 (六六)提炼升华,)提炼升华,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思考:1.本节课学习的主要知识是什么? 2.求椭圆标准方程常用方法是什么? 3
20、.本节课涉及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答:一个定义(椭圆的定义);两个方法(定义法和待定系数法); 三种数学 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七七)课后作业,承上启下)课后作业,承上启下 书面作业书面作业:1推导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2习题 2.2 A 组 1,2 . 研究性作业研究性作业:1.方程1 22 ByAx什么时候表示椭圆?什么时候表示焦点在 x 轴 上的椭圆?什么时候表示焦点在 y 轴上的椭圆?能表示圆吗? 2. 课本 42 页,“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 (设计意图:为后续学习做铺垫,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进一步探索、发展的空 间.) (八八)思维导图
21、,)思维导图,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一、画椭圆 二、定义: 12 222MFMFaac 注明:若ca22 ,则点的轨迹不 存在; 若ca22 ,则轨迹为线段 21F F 三、椭圆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x轴上时, 01 2 2 2 2 ba b y a x 焦点在y轴上时, 01 2 2 2 2 ba b x a y 六六、课堂教学目标检测课堂教学目标检测: 1.已知椭圆 , 1 1625 22 yx (1)若椭圆上任一点C 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6,则点C 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2)若C为椭圆上任一点,则 21F CF的周长为 ;若CD为过左焦点 1 F的 弦,则CDF2的周长为 检测目标:椭圆定义的理解 2.请同位之间,编制一道求椭圆标准方程的试题,写出解答过程。 检测目标:椭圆标准方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