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001).docx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971263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一讲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一讲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0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一讲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0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二单元 区域环境与生态脆弱区环境建设 第一讲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 科 命 题 备考导航 素养解读 1.区域和区域特征 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 发展的影响 1.区域认知 以区域经纬网图或区域自然要素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区 域地理位置、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比较区域间自然特 征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 2.综合思维 以区域经纬网图或相关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各自然地 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特征及其形成原 因。 3.人地协调观 结合不同区域经纬网图或相关材料,对比各区域的优 势或不足,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或改进措施。 探究点一探究点一 区域和区域特征区域和区域特

2、征 读甘肃省干湿区域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 1.区域的概念: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 指标 和方法划分出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如通过 降水量 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甘肃省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 2.区域的特征 (1)区位特征:具有一定的面积、 形状 和边界。 (2)整体性:内部 特定性质 相对一致。 (3)层次性: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3.区域的划分 (1)按单一指标划分:如以 积温 为指标将某地域划分为不同的热量带。 (2)按综合指标划分:如根据语言、宗教等指标将世界划分为东亚文化区、欧美文化区等。 (3)按自然要素特征划分:如根据 自然条件 差异,将我国

3、划分为三大自然区。 (4)按人文要素特征划分:如根据 经济发展水平 ,将区域划分为发达地区、欠发达地 区。 区域特征分析应从区位入手,整体上把握,具体思路和程序如下图所示: 命题视角一 区域的划分与区域特点 19 世纪 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 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 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017 课标,1,4分)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

4、显著 1. 答案 C 本题考查中国地理分区及界线。中国地理分区及界线的确定均有一定的指标依据, 但界线附近两侧的地理差异不大,基本都是逐渐过渡的;因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导致秦 岭淮河线在洪泽湖以东地区不与自然河道一致且无明显的自然标志,但其划分南方和北方的指 标依据是客观存在的。故选 C。 2.(2017 课标,2,4分)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2. 答案 D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苏南、苏北以长江为界, 长江上修建了多座长江大桥,说

5、明长江对两岸的阻隔作用显著,形成苏北和苏南巨大的经济差异。 3.(2017 课标,3,4分)进入 21 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3. 答案 D 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由材料信息可知,自 1999 年,江苏境内建成多座长江大桥, 故进入 21 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交通,D项正确。 命题视角二 区域自然特征 4.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 中国原创歌剧运之河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演出,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 京杭运河简图 为进一步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据

6、上图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 自然地理特征。 4. 答案 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位于北纬 30 40 之间,季风气候显著,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和温带 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河湖南多北少,水量季节变化大;淮河南北 分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解析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可从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等角度描述。图示京杭运 河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而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则沿线以淮河 为界,南、北分别是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由图示高程可判断沿线地形、地势。 命题视角三 环境特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2019 课标,37,22分)阅读图文

7、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 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带来了“全民上冰雪”热潮。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 10 余个室 外人工滑雪场。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且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 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 1米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目前,浙江省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主要接 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平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排在全国前列。下图示意浙江省主要滑雪场分布。 (1)分析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布局分散的原因。(6 分) (2)说明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的益处。(4 分) (3)解释浙江省室外滑雪场雪道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的原因。(6分) (4)有人建议浙江省各滑雪场应由一日体验

8、型向多日度假型转变,并增建酒店和中高级雪道等。 你是否赞同此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 分) 5. 答案 (1)山地丘陵广布,冬季山区气温低,可建人工滑雪场的地点多;南方居民对雪和滑雪有好 奇心,各地都有滑雪市场的需求;多为体验型滑雪者,就近体验即可满足其好奇心。 (2)便于利用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条件;有利于提高滑雪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 滑雪爱好者。 (3)因无天然积雪,初始造雪量大,人工造雪要消耗大量电力和水资源;气温较高,融雪快,需经 常补雪。 (4)赞同:增建酒店可满足滑雪者的度假需求;增建中高级雪道可满足当地运动型滑雪者需求; 可增加滑雪者逗留天数,有利于提高滑雪场收

9、入。 反对:滑雪期短,建设投资难以短期收回;发展度假型滑雪的竞争力弱,难于形成市场规模;雪场 均向度假型转变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 解析 (1)人工滑雪场因建设条件的特殊性、目标市场的区域性和限制性,在空间分布上应接近 山区、分散建设,满足南方居民的需求和就近体验的要求。 (2)根据材料“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可知,可依托景区已有的知名度、基础设施等。 (3)人工滑雪场以人造雪的存在为基础与前提,则建设和维护成本高。可以结合当地气候条 件从“建设”“维护”两个角度分析。 (4)为开放性试题。先选择观点再针对性作答。如选择赞同,可以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方面回答;如选择反对,可以从建设成

10、本、区域适应性等方面回答。 探究点二探究点二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读长江三角洲区域图和松嫩平原区域图,完成相关内容。 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差异 区域 要素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相同点 都位于我国东部 季风区 的平原地区 不同 点 位置 北纬 30 附近,东部 沿海 地区 的中部 北纬 43 48 ,地处我国 东北地区 的中 部 气候 亚热带季风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土地 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 水 田 ,人均耕地面积小 黑土 为主,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 大 矿产 贫乏 石油 等矿产丰富 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差异 区域 要素

11、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农 业 耕作类型 水田 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主要作物 水稻、油菜、棉花 玉米 、春小麦、大豆 耕作制度 一年 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特色产业 水产业 西部 畜牧业 工业 综合性 工业基地 重化工业 基地 商业贸易 发达 不发达 温馨提示 地理环境差异除了影响产业活动外,还对交通、建筑、文化等产生影响,如长江 三角洲地区水运便利,而松嫩平原缺少水运;松嫩平原民居墙体严实厚重,屋顶坡度小,长江三角洲 地区民居则墙体轻薄,屋顶坡度大。 分析区域差异要从分析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入手,同时注意分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具 体分析如下: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 (1)气候差异的形成 (

12、2)地貌差异的形成 任何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由于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的不同,所经 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 (3)河流水文差异的形成 (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 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 人类活 动 差异成因 具体表现 农业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 异 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 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 会经济条件差异 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 工业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 策等差异 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人口 区

13、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 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开放程度等 社会条件差异 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 城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 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 交通 地形、位置、经济、人口等差异 交通方式、线网密度、通达度等差异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 命题视角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A 商品粮基地与 B商品粮基地相比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 A.土壤肥沃 B.水热条件好 C.科技水平高 D.人均耕地面积广 1. 答案 D A

14、商品粮基地位于东北地区,B商品粮基地位于江淮地区,两地土壤都很肥沃,故 A 项错误;B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A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因此 A地区水热条件不如 B地区好,故 B项错误;江淮地区科技水平高于东北地区,故 C 项错误;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远远多 于江淮地区,故 D 项正确。 2.B地区曾经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目前其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有( ) 水利工程的建设 农业劳动力严重流失 城市化发展快,非农业用地增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A. B. C. D. 2. 答案 C B地由于城市化发展快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耕地面积减少,提供的商品粮大大 减少,因此其作

15、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有所下降。 主观题答题模板主观题答题模板 8.区域特征描述类区域特征描述类 设问 1:分析浙江省室外 滑雪场布局分散的原因 设问 2:该市其他地区 聚落很少的自然原因 有哪些 设问 3:解释华北地区 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 落叶阔叶林,而不植 松柏的地理原因 设问 4:说明明清时期 该区域园林迅速发展 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背景:浙江滑雪场建设概 况及其分布图 考向:区域环境特征与区 域发展 背景:吉林省珲春市 地理位置概况及聚落 分布图 考向:区域自然特征 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背景:华北地区传统 民居房前植树概况及 示意图 指向:区域自然环境 特征 背景:我国某类古典园

16、林概述及其分布图 考向:区域人文地理特 征 考向 区域环境特征的分析 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 要性。 图 1 中亚地区地理简图 图 2 中亚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读图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答案 总体上,该区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主要为高原、山地,东北部以丘陵为主,西部、南部 以平原为主。该区河流多发源于东南部山区及东北部丘陵,主要依靠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多为 内流河,注入内陆湖泊。由于该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量偏低,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 300 mm 以下,北部、东部地区夏季受到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在 300

17、 mm 以上, 东南部局部地区为迎风坡,年降水量偏高,在 600 mm 以上。 解析 描述角度 语言表达 区域空间位置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与邻区的相对位置等 区域 自 然特 征 地形 地形结构、地势起伏状况、地质状况和地形区分布等 气候 气候类型、水分与热量状况、水热组合、有无特殊天气等 河流 河流分布及其水文特征(水量、汛期时间及长短、结冰期、含沙量及水能)、 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密度、流程、支流)等 植被 植被类型、分布与疏密状况等 土壤 土壤类型、厚薄及肥力高低等 自然 资源 资源类型、丰歉程度和分布特点等 区域 人 文特 征 农业 生产 农业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其分布、单产高低

18、、农业部门、经营方式、商 品率及生产水平高低 工业 生产 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销售和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 赖程度等 人口 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人口密度、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问题等 城市 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和城市化问题等 交通 交通运输线、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密度、影响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因素等 主观题答题模板主观题答题模板 9.区域差异分析类区域差异分析类 设问 1:判断在未遭受干 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 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 明判断依据 设问 2:与江苏、浙江 相比,说明横县有利 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 件 设问 3:说明早年卤虫 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设问 4:分

19、析青藏高原 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 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 区低的原因 背景:山地垂直带内部分 异概况及苔原带受干扰 后植物多样性差异变化 示意图 考向: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差异表现及原因分析 背景:茉莉生长习性 及横县在广西的位置 和范围示意图 考向:农业生产区位 条件差异分析 背景:卤虫生长习 性、美国大盐湖卤虫 产业规模变迁及大盐 湖位置示意图 考向:产业规模的时 间差异 背景:冻土基本特征及 其在我国的分布特 点、青藏铁路格拉段 及沿线年平均气温分 布示意图 考向:区域自然地理环 境特征的差异 考向 区域环境差异的分析 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

20、区域 发展新棋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下图,回答下题。 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概述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10分) 答案 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面积大),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政 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解析 1.自然要素差异 思考方向 答题模板 地理 位置 纬度位置 地处北温带(热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地处西风带(信风带、 东风带) 海陆位置 大陆东岸(西岸),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面环海;深居内 陆 气候 气温 终年高温(严寒);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日(年)较差大(小) 降水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不均

21、匀);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热同期(不同期); 有明显旱、雨两季 地形 地形类型 以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广) 地势起伏状况 地势起伏大(小); 高 低;自 向 倾斜 河流 水文特征 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无)明显夏汛;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水 能丰富(贫乏) 水系特征 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布( 稀疏) 土壤 类型及肥 力状况 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 植被 类型、 覆盖率 以亚热带常绿硬(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稀疏,以草原、荒漠为主 资源 种类、数量 矿产资源、生物

22、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贫乏); 水资源丰富(短缺) 2.人文要素差异 思考方向 答题模板 农业 农业地 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 业等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 科技 其他 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 工业 工业类型 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主要为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 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环境条件 城市 城市化水平(高、低),城市布局特点,城市

23、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 交通 交通运输线,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环境 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 资源、矿产资源)的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荒漠化、水土流失)两大方面 素养引领情境命题素养引领情境命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地处低纬度地区,赤道低气压带长期在境内移动。下图示意尼日利亚及附近国家水 系与城市分布。 (1)推测一年中,尼日利亚境内的风向变化规律。 (2)图中甲城市年降水量明显多于乙城市,分析造成两城市年降水量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3)比较尼日利亚境内河流水文特点的区域差异,并说明原因。

24、 (4)阐释图中丙地区沼泽面积较大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冬半年,赤道低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到赤道以南,尼日利亚大部分地区吹东北风; 夏半年,赤道低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到赤道以北,尼日利亚大部分地区吹西南风。 (2)甲城市与乙城市相比,甲城市邻近赤道,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大,多对流雨;较长时间受来自 几内亚湾的西南风影响,降水丰富。 或乙城市与甲城市相比,乙城市距离赤道较远,受到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较小;受西南风的影响 时间短,年降水量较小。 (3)流经尼日利亚北部的河流,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有明显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河流含沙量 较大;流经尼日利亚南部的河流,径流量大,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

25、原因:尼日利亚北部为热带 草原气候,一年干湿两季明显,草原广布,干季植被稀疏;尼日利亚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 雨,雨林茂密。 (4)该地区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位于入海口,地势低平,受海浪和海潮的顶托作用,河流流 速较慢,河水排泄不畅。 时间:40 分钟 分值:51 分 一、选择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9 湘赣十四校第一次联考)关于德温特河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无结冰期,没有冰雪融水补给 B.流量稳定,含沙量小,有冰雪融水补给 C.河流有结冰期,汛期主要在夏季 D.河流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1. 答案 A 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为塔斯马尼亚岛,属于

26、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低温在 0以上, 无结冰期,也不会有冰雪融水补给。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流量稳定。 2.(2019 湘赣十四校第一次联考)关于图中 M、N两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M 地土壤厚度小于 N地,肥力大于 N地 B.M 地土壤厚度和肥力都小于 N地 C.M 地土壤厚度大于 N地,肥力小于 N地 D.M 地土壤厚度和肥力都大于 N地 2. 答案 D M 地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土层厚、有机质含量高;N地位于河流中 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土层薄、有机质含量较低。M 地纬度低、海拔低,水热条件好于 N地,故土 壤肥力 M 地大于 N地。 生活在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

27、)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北部地区(陕北地区)旅游,看到 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 面三题。 3.(2019 广东肇庆三模)在陕南地区,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 导致陕南地区民居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气候多种多样 地形多种多样 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 地质条件的差异 A. B. C. D. 3. 答案 B “石头房、竹木房”主要是各地就地取材建设,与建筑原料有关;“吊脚楼、三合院及 四合院”,受地形影响很大,一般吊脚楼建在山区,而三合院及四合院建在平坦之地。 4.(2019 广东肇庆三模)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

28、,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南面窗户大的主要目 的是( ) A.通风透气 B.冬天接受更多阳光 C.防潮 D.保温 4. 答案 B 陕北地区纬度较高、海拔高,冬季气温低,同时冬季受冬季风(西北风)影响气温更低, 则一般不设北窗,南边窗户较大可接受更多的阳光。 5.(2019 广东肇庆三模)陕南民居注重排水,陕北民居注重雨水收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土壤 5. 答案 C 陕南地区注重排水,说明降水较多;陕北地区注重雨水收集,说明水资源少;两地区主 要是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而导致降水差异大,故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 古代海南省东部潭门镇的居民

29、,与周边大部分渔民不同,被称为“不打鱼的渔民”,他们曾是帆 船时代的英雄,如今传统的生产方式受到了极大冲击。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6.(2019 湖南师大附中二模)根据材料,推测古代潭门镇人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是( ) A.种植水稻 B.远洋捕鱼 C.出海经商 D.潜水采贝 6. 答案 D 根据材料,古代潭门镇人与周边大部分渔民不同,被称为“不打鱼的渔民”,其从事的 主要生产活动最可能是潜水采贝。种植水稻、出海经商不是渔民的主要活动。 7.(2019 湖南师大附中二模)如今潭门镇人的传统生产方式迅速没落,原因主要是( ) A.政府对海洋珍稀物种的保护和限制开发 B.所产的产品市场需求量缩小 C.周

30、边地区竞相模仿,竞争力变弱 D.捕捞技术落后 7. 答案 A 潭门镇人的传统生产方式会破坏海底生态环境,加剧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灭绝, 随着政府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重视对海洋珍稀物种的保护和限制开发,使得如今潭门镇人的传 统生产方式迅速没落;所产的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周边地区竞相模仿,传统生产方式应得到发展,不 会没落;先进的捕捞技术也会破坏海底生态环境。 法国格拉斯是地处阿尔卑斯山南坡海拔约 325 米的特色小镇。它傍山而建,面朝地中海,是 各种花草的优生地带。该小镇从 16世纪起发展花卉种植业及香水制造业,生产了法国 2/3 的天 然芳香,诞生了香奈儿等世界知名香水,被誉为“世界香水之都”。

31、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格拉斯成为香水特色小镇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A 优越的自然环境 B.特色知名品牌 C.悠久的生产历史 D.便捷的交通运输 8. 答案 A 注意题目设问为“前提条件”,也就是最基础的条件。由材料信息可知,格拉斯依山面 海的独特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各种花草的优生地带,适宜花卉种植,为香水制造提供了丰富的原 料,因此优越的自然环境是其成为香水特色小镇的前提条件。 9.夏季,格拉斯小镇种植花卉的优质灌溉水源主要直接来自( ) A.大气降雨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淡化海水 9. 答案 B 格拉斯小镇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因此灌溉水源不是主要直接来自大气降雨; 夏

32、季阿尔卑斯山的高山冰雪会融化,但海拔较低的格拉斯小镇远离冰雪带,所以不可能灌溉水源 直接来自冰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汇流后下渗为优质的地下水,因此种植花卉的灌溉水源主要直 接来自地下水;海水淡化成本高,可能性不大。 早些年,东北地区人们借助自然,精巧设计出一种特殊民居“地窨子”。一般建在附近有充足水 源的坡地上,在坡地上开挖 23米深的长方形凹地;东、北、西三面以山坡做围墙,以粗大的圆木 为柱、梁,抹泥草为屋墙,屋体大部分在地下,南面开门窗;屋顶多以茅草为原料,顺坡而搭。冬季屋 内即使不设取暖设施,也可以安全越冬。现在“地窨子”基本已被弃用。下图为“地窨子”景观素描 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

33、.关于该民居建筑特点体现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坡地建造,节省耕地 B.山体做墙,冬暖夏凉 C.坡地下挖,储存水源 D.南面开窗,防风防沙 10. 答案 B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耕地资源丰富,“地窨子”在坡地建造主要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 条件,不是为了节约耕地;东北地区冬冷夏热,“地窨子”冬天可保暖,夏季能隔热,适应当地的气候条 件;“地窨子”建造时在坡地上开挖长方形凹地,主要目的是将大部分屋体置于地下;南面开窗主要 是为了避开冬季风,同时更有利于采光,与防沙关系不大。 11.下列关于“地窨子”被弃用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 A.全球变暖 B.森林锐减 C.科技发展 D.人口外迁 11. 答案

34、 C 全球变暖主要可使气温升高,冰川融化,与“地窨子”被弃用关系不大;森林锐减主要 是人为毁林开荒所致,不会引起“地窨子”被弃用;如今东北地区人口数量增加,“地窨子”空间相对狭 小,随着科技发展,原有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人口外迁对“地窨子”使用的影响较小。 二、非选择题 12.(2019 山东青岛二中模块考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林西部气候较干旱,却呈现出湖沼众多、河流蜿蜒的水乡景色。这里曾经非常低洼,包括 松辽分水岭在内都是古松辽大湖的一部分,湖底形成了黏重的河湖相沉积。受过度开垦等因素影 响,湿地面积不断萎缩。近年来吉林省实施西部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利用松花江、嫩江、洮儿河 的洪

35、水资源及灌溉回归水量,对区域内湿地、湖沼、水库进行补水。 (1)分析吉林西部湖沼众多的原因。 (2)描述松花江松原市河段的水文特征。 (3)从水资源方面说明吉林西部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 (4)说明实施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对该地自然地理环境有利的影响。 12. 答案 (1)地壳抬升使古松辽大湖湖水外泄,在低洼处形成众多湖泊;地下冻土发育,表层土质 黏重,透水性差,地表水难以下渗,使湖泊得以保存。 (2)流量较大,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结冰期长,有凌汛现象,流速较缓。 (3)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水资源短缺,湖沼水盐分含量高,难以利用;大部分河流为季节性河流, 可利用的河流水较少

36、。 (4)湖泊水位上升,水域面积扩大;增加湿地面积,减轻土壤沙化和盐碱化;湖区周边地区蒸发量 增加,改善局地小气候;生物多样性增加。 13.(2019 贵州贵阳适应性考试二)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我国天山南坡的吐鲁番盆地,既是我国著名的“葡萄之乡”,又是著名的黑羊养殖基地,其 所产黑羊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当地农业生产用水主要来自古人创造的坎儿井,下图示意坎 儿井结构。坎儿井所在地区地层质地坚实。 (1)判断竖井至绿洲的沉积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2)分析坎儿井能在吐鲁番修建的自然地理条件。 (3)指出坎儿井修建后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4)有人建议吐鲁番缩减葡萄种植面积

37、,扩大黑羊养殖规模,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3. 答案 (1)冲积扇。河流或冰雪融水携带砾石泥沙流出山口后,由于地势平坦开阔,流速减缓, 携带的砾石泥沙沉积而形成。 (2)吐鲁番盆地北部天山的冰雪融水,为坎儿井提供了大量的水源,当水流出山口后,渗入戈壁 地下变为地下水;吐鲁番盆地北高南低,沿地势引水,自流向盆地;坎儿井地层质地坚实,挖好后不易 坍塌;等。 (3)修建后,地表径流量减少,蒸发减少,下渗增多,地下径流量增加。 (4)赞同。黑羊质优价高,经济效益好;羊肉加工等促进就业;促进当地退耕还牧还草,改善生态 环境;现今全国葡萄种植区域过多,葡萄价格下降;等。 不赞同。当地种植葡萄自然条件好;葡萄品质优良,知名度高;可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养羊过多 会造成草场过载,生态环境破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一讲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001).docx)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