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礼治 1.通读本章,掌握人治、法治、礼治的含义及其 之间的关系。 2.精读细究,深入理解本章的要义。 3.联系现实,思考“礼治”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一、明确学习目标 1.对法治的错解。(法治当中必然包含人的因素。) 2.法治中法官的作用。(法官的存在证明了法治离不开 人的因素。) 3.人治与法治的区别-对人治的错解。(人治不是指依据 统治者个人好恶) 4.人治与法治的区别在维持秩序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 的规范的性质。 5.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不是无法无天、无需规律 6.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二、概括段落要义 7.礼治社会中的礼的内容与现代标准不同 8.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维持礼这种规范
2、的是 传统(法律与礼的区别) 9.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为的是配合人们的行为以 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在满嘴社会中各分子 的生活需要。 10.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11.乡土社会重经验.偏保守。 12.举例说明乡土社会重经验,所以乡土之人不问理由。 二、概括段落要义 13.敬畏传统的原因 14.何谓仪式,礼就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 15.推行礼,依靠教化所养成的个人敬畏感,是主动之举。 16.推行法律,依靠特定的权力;推行道德,依靠社会舆论。 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 统的习惯。 17.礼治依靠人们主动地服膺于成规。 18.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有效的应付生
3、活问题为前提。 19.礼治社会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二、概括段落要义 1.解读“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的含义。 乡土社会的日常秩序是依靠礼治来维持运转的。 2.明确礼治如何影响着中国的社会和每个人。 礼治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影响到了每个人 的言谈举止。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事项中都能看到 礼治 在发挥作用,例如给老人让道、让座等。 三、礼治秩序的有序 四、梳理逻辑脉络和层次 1-5段 对中国社会日常秩序所依靠的规则、力量 的误解:人治与法治,无为而治社会秩序的评 定:、“人治”与“法治”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 法律可依据,而在于“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 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6-19段 乡土社
4、会是礼治的社会;礼的内容,礼 与传统,礼与仪式,礼的施行 五、重要词句的品读 1. 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2.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 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 性质。 3. 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而是一种 “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 “无治而治”的社会。 五、重要词句的品读 4.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5.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6.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7.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 8. 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了现代社会更甚。 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
5、统的效力更大。 五、重要词句的品读 9. 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 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 10. 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 11.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 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12. 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 于传统的习惯。 五、重要词句的品读 13.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 提。 14.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 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 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六、案例分析1 汉高祖五年,刘邦已经统一了天下。
6、但是功臣们在宴会 上,大臣们便酗酒争功,狂呼乱叫,甚至于拔剑击柱, 无奇不有,刘邦对此很讨厌。叔孙通说服刘邦制定一套 符合今天使用的礼仪制度。 汉高帝七年,长乐宫已经建成, 各诸侯王及朝廷群臣都 来朝拜皇帝参加岁首大典。 从朝见到宴会的全部过程,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和行动 失当的人。大典之后,刘邦非常得意地说:“我今天才 知道当皇帝的尊贵啊。” 六、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 1.礼治具有法治无法替代的作用。马上得天下,但不可 马上治天下。 2.礼治利于守成,能够维护社会秩序平稳有序地运行。 3.礼治依靠教化,能够长久持续地传承下去,形成文化 传统。 六、案例分析2 曹州人於令仪家道颇为富足。有天晚
7、上,一名小偷侵入 他家中行窃,结果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 邻居的小孩。 於令仪得知其偷盗皆因受贫困所迫的缘故,便给其十千 钱, 令其衣食无忧了。正在那小偷要出门离去时,於令 仪又叫住他,这使得那小偷大为恐惧,但於令仪对他说: “你如此的贫困,晚上带著十千钱回去,恐怕会引起巡 逻人员的盘查。”於是将小偷留下,天亮后才让他离去。 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於成了良民。 六、案例分析2 案例分析: 1. 教化重于惩戒:激发人的向善上进之心 2. 礼治重于法治:对相邻犯错,并未得理不饶人。乡土 社会中的邻里关系,重礼治的施行。 1 礼治秩序 乡土社会注重传统和教化依礼而“自”治 七、比较礼治秩序
8、与法治秩序的不同七、比较礼治秩序与法治秩序的不同 2 法治秩序 现代社会注重责权和强制依法而“他”治 八、探讨礼治秩序的优劣 结合12段,思考“不必讲学理”的思维方式的危害。缺 乏探究精神,缺乏科学精神,导致浅薄的实用主义大行 其道,而讲究真理、崇尚科学的现代意识始终未能占据 社会主导,这是导致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未能产生于华夏 文明之中的重要原因。 九、拓展关联 拓展关联:思考礼治秩序与乡土社会其他特征之间的关系。 乡土社会,世代定居,人员流动小,人员相对稳定,加之 看重家族存续,人际关系遵照差序格局进行安排,因此要 想维持社会秩序平稳有序,就必须考虑到每个以自我为中 心的差序格局所扩散开去的波
9、浪彼此相撞时,如何避免激 起过大的震荡与浪花,这就需要借助礼治这一广受认可的 行为规范,从而消解掉人与人、家与家、家族与家族、村 落与村落之间的矛盾,让社会秩序得以维系。 十、本章总结 礼治,维系着乡土中国的日常运转,浸润到了每个人的衣 食起居、一言一行,归根到底,都是源自我们中文化传统 对礼的崇尚与遵奉。今天我们学习礼治,其实是为了更好 地了解我们的文化源流,更好地理解隐藏着礼治基因的中 国社会运转规则,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今天的生活。 十一、课后作业 1、校园秩序、班级秩序,应该靠礼治还是法治?为什么? 2、今天我们大力推进法治建设,中国正在走向一个更强大 的法治社会, 那么今天我们还有没有必要去了解、去依靠 已延绵数千年的“礼治”? 提示:围绕人治、法治、礼治的概念内涵及其特点、长短, 思考它们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的作用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