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教学设计数据的波动程度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类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后,学习刻画数据波 动(离散)程度的量,即方差。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或相近时,为了更好的做出选择经常要去 了解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 可以画折线图方法来反映这种波动大小, 也可以用一个量来刻画波动大 小,从而引入方差。方差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应用它能解决很多实际问 题。 二学生学情分析二学生学情分析 由于这节课是方差的第一节课,用方差来刻画数据的波动程度(稳定性) ,从方差公式的结构 上分析了方差是如何刻画数据的波动的, 这
2、些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以致应用时常常出现计 算的错误,教师要剖析公式中每一个元素的意义,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方差的意义和计算,会用方差处理数据 。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能运用方 差处理 数据。 技能目标技能目标: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并培 养学生的分析及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感悟方差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方差的意义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3、方差产生的必要性、方差概念形成过程、应用方差对数据波动情况的比较、判断。 五教法与学法:五教法与学法: 在探究方差公式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动手计算。在启发讲授的基础上,以小组 讨论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在教学手段方面,我选择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方式。 六课程实施类型课程实施类型 4+X4+X 课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课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 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谁的成绩好?)三次考试中我们班张 泉和黄玲两同学数学成绩如下: 张泉:898588 黄玲:888787 你觉得哪个同学成绩好? 老师: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4、 问题。 (老师不 做解析,留下疑 问) 教师利用了本班同学的 考试成绩比较设置了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 学生积极思考,为新知作铺 垫。 活动 1: (先单独计算,再小组讨论) 在一次女子排球比赛中,甲、乙两队来参赛 选手的年龄如下:甲队26252828 24 2826282729 乙队2827252827 2628272726(1)两队参赛选手的平均年 龄分别是多少?(2)你能说说两队参赛选手年龄 波动的情况吗? 上面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是? 学生:先单独计 算后分组交流。 两名学生代表 上黑板计算。老 师:提问学生计 算结果。 9 .26 9 .26 , 乙 甲 x x 让学生明
5、确可以用样本 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发 现甲、乙两队选手的年龄波 动相差不大,仅仅知道平均 数是无法比较的。 活动 2::看图分析 用图表整理这两组数据,分析图表,看看你 能得出哪些结论? 甲队的平均年龄分布图 乙队的平均年龄分布图 学生:根据老师 给出的问题进 行 小 组 讨 论 。 (学生代表说 一说本组同学 的看法) 老师:深入参与 学生的活动,适 当指导讨论,倾 听学生交流。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表 的能力。 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 学生提出看谁的稳定性好, 就选谁。 在此处点明了为什么要 去了解数据的波动性(即稳 定性) 。 使学生理解可以用画 折线图方法来反映这种波动 大小 。 为引入
6、方差概念和方 差计算公式作铺垫,同时, 引导学生发现当波动大小区 别不大时还需要用数据来衡 量一组数据的稳定性。 比较上面的两幅图可以看出,甲队选手的年 龄与其平均年龄的偏差巨大,乙队选手的年龄较 集中地分布在平均年龄左右,那么我们从图中看 出的结果能否用一个量来刻画呢?为了刻画一组 数据的波动大小,可以采用很多方法,统计中常 采用下面的做法: 设有 n 个数据 x1, x2, , xn , 各 数据 与 它 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 22 2 2 1 ,xxxxxx n ,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 即用 22 2 2 1 2 1 xxxxxx n s n ,来衡量这 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
7、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variance) ,记作 s2。 通过对比折线图中的波动程度和方差的值的 大小,得出: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 稳定;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就越小,越稳定。 学生:通过统计 图,学生很容易 就能观察出谁 的稳定性更好。 老师:此时教师 进一步提出:可 以用什么数据 来衡量稳定性 呢?-引出方 差的定义。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方差 的计算公式,回顾公式的形 成过程,体会引入方差的必 要性。 活动 3:例题教学 农科院计划为某地选择合适的甜玉米种子 选 择种子时,甜玉米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是农科 院所关心的问题为了解甲、乙两种甜玉米种子 的相关情况, 农科院各用 10 块自然
8、条件相同的试 验田进行试验,得到各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单 位:t)如下表: 甲:7.657.507.627.59 7.657.647.507.40 7.417.41 乙:7.55 7.567.537.447.497.527.587.46 7.537.49 (1)甜玉米的产量可用什么量来描述?请计算 后说明。 (2)如何考察一种甜玉米产量的稳定性呢? 师生:共同探索 求解。 学生:先单独思 考计算三分钟。 老师:在求方差 之前先要求哪 个统计量?(平 均数) 。 老师:板书解题 过程,学生和老 师一起计算、判 断、解决问题。 老师:强调方差 公式计算方法。 通过例题教学,加深对 方差概念的理解,
9、巩固对概 念的认识,同时记住方差计 算公式。 活动 4: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在一次芭蕾舞的比赛中,甲乙两个芭蕾舞团 都表演了舞剧(天鹅湖) ,参加表演的女演员的身 高(单位:cm)分别是:甲团: 163 164 164165 165166166 167 乙团 :163 165 165166 166167168 168 哪个芭蕾舞团的女演员的身 高更整齐? 老师:题中“整 齐”的含义是什 么? 学生:通过思考 可以回答出整 齐即身高的波 动小,所以要研 使学生明确利用方差计 算的步骤,以及方差反映数 据波动大小的规律。 究两组数据的 波动大小,即求 方差。 活动 5 :巩固练习练习 1:马上使
10、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开始上课所遗留的问 题(谁的数学成绩好?) 练习 2: 计算下列各组数据的方差: 1)6666666; 2)5566677; 3)3346899; 4)3336999 练习 3:教科书 126 页第 2 题。 学生:独立计 算。 老师:关注学生 能否正确运用 方差计算公式 计算方差。 设计适当练习,使学生 对刚学知识进行内化,了解 学习效果,让学生更好的掌 握方差的计算方法,更深刻 的理解公式的意义。同时, 给学生以获得成功体验的空 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 6: 知识过关检测题 1要比较两位同学在五次数学测验中谁的成绩 比较稳定,应选用的统计量是()。 A平均数B中位C众
11、数 D方差 2一组数据:, 0, 1, 2 的方差是 () 。 A1B2C3D4 3.在学校,小明本学期五次测验的数学成绩和英 语成绩分别如下(单位:分) (1)通过对小明的两科成绩进行分析,你有何看 法?对小明的学习你有什么建议? (2)思考,是否方差越小就越好呢?你能举出反 例吗? 3甲、 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 10 天出的次品 分别是 甲:0102203124 乙:2312021121 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 计算判断哪台机床的性能较好? 数学7095759590 英语8085908585 学生:当堂完 成。 老师:关注学生 这节课的知识 是否学过关了。 考查方差是用来衡量一 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 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 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 综合运用方差的有关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小结: (1) 方差怎样计算? (2)你如何理解方差的意义? 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 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 方差的适用条件: 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或相近时,才利用方差 来判断它们的波动情况。 老师:逐个知识 提问。 学生:归纳总 结。 引导学生回顾方差计算 公式及方差是如何刻画数据 的波动的。 222 2 12 1 n sxxxxxx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