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一、拓展阅读训练一、拓展阅读训练 春日田园杂兴(节选) 南宋范成大 柳 花 深 巷 午 鸡 声 , 桑 叶 尖 新 绿 未 成 。 坐 睡 觉 来 无 一 事 , 满 窗 晴 日 看 蚕 生 。 注释: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1. 下面词语中的下划线字和 “四时田园杂兴” 中的 “兴” 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兴奋B .振兴C .高兴D .兴盛 2.(多选)诗中描写到的景象有() A 柳絮B 桑树C 春蚕D 鸡鸣声 3.下列诗句有关描写“我听到的声音”的一项是() A 柳花深巷午鸡声B 桑叶尖新绿未成C 坐睡觉来无一事 4.这首诗描写的是季的景色,
2、 根据诗中的可以看 出。 5.你还知道哪些范成大的古诗,写一写吧。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着中庭栀子花。 1. 下列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是() A. 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B. 妇姑:嫂嫂和小姑。 C. 相唤:互相呼唤。D. 闲着:农人很闲适的意思。 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山村景色。 3.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4 . 从这首诗的后两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拓展阅读训练二、拓展阅读训练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 簌簌 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so) 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3、敲门试问野人 家。 注释:簌簌:纷纷下落的样子。缫车:纺车。野人:农夫。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他与并称“苏辛” 。 2.从诗句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可以看出当时作者身处什么环境? 3.对诗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词在构思和用语上颇具匠心,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 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B上片三句话,三个画面,从所见着笔,次写所闻,不仅具有色彩美,而且有 音乐美。 C下片记事,转写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受和活动。 D 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 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 “村南村北” 又概括嘈杂的“缫车”声,词人心情定是烦躁郁闷,无法排解。 4
4、.苏轼当时正做太守,从诗句“敲门试问野人家”中可以看出作者一种什么样的 性格? 5.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初夏田园风光.请用自己的话描绘“簌簌衣巾落枣花,村 南村北响缫车”的景象。 行香子 树绕村庄 北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bi) 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yng )飏青旗 、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 n)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释:行香子:词牌名。陂塘:池塘。徜徉:自由自在地走动。飏: 飞扬,飘扬。青旗:青色的酒幌子。乘兴:趁着一时高兴 1.这首诗是作者在季节里,随着作者的展开的景物描写。 2.从“桃花红,
5、李花白,菜花黄”可以看出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 的特点。 3. 请分析下列诗句的表达效果。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4.这首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参考答案案 春日田园杂兴春日田园杂兴(节选)(节选) 1.C 2.ABC 3.A 4.春季;桑叶尖新绿未成。 5.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雨过山村雨过山村 1.D 2.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3.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 4. 示例:我感受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睦,以及他们劳
6、动的忙碌。 浣溪沙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簌簌衣巾落枣花 1.北宋、苏轼、辛弃疾。 2. 作者正处于日高人困之时,口干舌燥的一个环境。 3.D 4.当时作者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 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 可以看出不拘小节、 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 5.初夏的阳光下,枣花随风飘落,衣襟在风中簌簌作响。行经村落,村中处处响 起纺车缫丝的声音,一片繁忙景象。 行香子行香子 树绕村庄树绕村庄 1.春季;春游顺序。 2.色彩明丽 生机勃发或欣欣向荣 3.作者用到了 “红、白、黄;啼、舞、忙”这些词,有静有动,有色有声;描 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图画。 4.这首词极富动感地描绘了作者乘兴徜徉所见的质朴自然的村野田园春光图, 表 达了词人对农村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